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清华大学 作者:高亨 页数:127 字数:106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本书所用的《老子》原文,采用王弼本。王本文字确有误处,则根据汉帛书本、河上公本、傅奕本等较古本改正。每章原文后,先列注释。注释中关于文字校勘,则举出所据古本;关于文字训诂,其罕见的则举出根据;凡属采用古人或近人成说,则举出人名。要之,力求简密。次列译文,译文中有时杂以超出原文以外的纂讲语句,意在说明老子的原意。再次列对于本章内容的分析,简单、扼要地指出它的要点。
书籍目录
小序关于老子的几个问题卷上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二十九章 三十章 三十一章 三十二章 三十三章 三十四章 三十五章 三十六章 三十七章卷下 三十八章 三十九章 四十章 四十一章 四十二章 四十三章 四十四章 四十五章 四十六章 四十七章 四十八章 四十九章 五十章 五十一章 五十二章 五十三章 五十四章 五十五章 五十六章 五十七章 五十八章 五十九章 六十章 六十一章 六十二章 六十三章 六十四章 六十五章 六十六章 六十七章 六十八章 六十九章 七十章 七十一章 七十二章 七十三章 七十四章 七十五章 七十六章 七十七章 七十八章 七十九章 八十章 八十一章校后记
章节摘录
这是周王朝贵族自相残杀的一幕惨剧。按鲁昭公十二年(即公元前五三○年),时孔丘二十二岁。假定老聃比孔丘大二十岁,当是四十二岁。我们从《左传》这段记载中可以得出如下的断案: 老阳子与老聃是同时人,都是东周王朝的官吏,都姓老,有血缘关系。但是进而考之,老阳子并未被杀,可能就是老聃。为什么说老阳子并未被杀呢?《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周王子朝与悼王、敬王争王位失败后,逃亡楚国。接着写道: “阴忌奔莒以叛。" (阴忌是王子朝的党羽。莒是东周境内一个邑名。) 《左传》前文言阴忌被杀,后文又言阴忌奔莒,当然不会一个人死而复生。那么是两个人吗?同处一个周王朝,同是王朝的贵族,仅仅十四年间(鲁昭公十二年至二十六年),决不会有两个阴忌。这就足以证明阴忌并未被杀,也足以证明宫嬖绰、王孙没、刘州鸠、老阳子均未被杀。《左传》的后文既然证明阴忌、老阳子五人并未被杀,那末,其前文就必然有误了。我认为昭公十二年,“及宫嬖绰、王孙没、刘州鸠、阴忌、老阳子”是一句。“及”当作“反”,字形相似而误。“反”是召回之意。这句的意思是说召回阴忌、老阳子五人。阴忌、老阳子五人当是被甘悼公或甘简公所排挤,逃往别国。成景之族在杀死甘悼公之后,一方面杀死悼公的拥护者庾过和瑕辛,以削弱敌方的势力;一方面召回悼公的反对者阴忌、老阳子五人,以壮大自己的势力。这是很合乎情理的。“反”和“及”因字形相似而误,古书里这种例证很多,现在只举两个: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及义而谋。" 《群书治要》引“及”作“反”. 《吕氏春秋·明理》: “其日……有不光,有不及景。”高诱注: “及一作反。”这两条都是“反”字误作“及”. “反”字用作召回之意,《左传》里也多有例证。《成公十八年》: “既齐侯反国弱,使嗣国氏。" 《襄公二十一年》: “盍反州绰,邢蒯?" 《二十八年》: “齐庆封……反卢蒲癸。" 《昭公十年》: “桓子……反子城、子公、公孙捷,而皆益其禄。”这几条所谓“反”,都是召回。
编辑推荐
《老子注译》:高亨著作丛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