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仲秋雁 页数:344
前言
在管理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各种制度中,工商管理硕士(MBA)制度是一项行之有效、富有成果的制度,它培养的是高质量的、处于领导地位的职业工商管理人才。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传授的是面对实战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而不是侧重理论研究,注重复合型、综合型人才培养,重视能力培养。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培养高级企业管理人才的主要方式。我国正式开始引进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制度是在1984年。但是早在1980年,按照1979年邓小平同志访美期间向时任美国总统卡特提出由美方派遣管理教育专家来华培训我国企业管理干部的要求,两国政府成立了坐落在大连理工大学的“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在开始的几年内,办起了学制为8个月的厂长经理讲习班,其教学内容是按照MBA教育的框架“具体而微”地设计的开设了MBA教育中所有的核心课程。这种培训教育曾被认为是“袖珍型MBA”,可以说是MBA理念引入我国的开始。1984年开始,根据中美两国有关合作进行高级管理人员第二个五年的协议,由中国大连理工大学与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合作开办三年制MBA班,这是对我国兴办MBA教育的一次试点。与此同时,培训中心将美国教授在大连讲学的记录整理出版了一套现代企业管理系列教材,原来共9种,后来扩展为13种,这套教材由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发行超过百万册,填补了当时缺乏面向实际应用类型教材的空白,也为后来的MBA教材建设打下了一个基础。
内容概要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及其新发展。全书共9章,第1章介绍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现代研究方法;第2章揭示了组织、管理活动和信息系统之间复杂的关系;第3章介绍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第4章介绍了组织中的各种应用系统特征、功能与管理目标;第5章介绍了制定IT/IS战略与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第6章阐述了信息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分析了信息系统各种开发方法的利弊和适用性;第7章介绍了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方法,以及ITPJ艮务外包和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概念;第8章介绍了电子商务的相关概念及其商务模式,给出了企业电子商务战略规划的主要步骤,分析了移动商务的特点、发展趋势;第9章介绍数据仓库、商务智能、知识管理系统等管理信息系统新的发展内涵,阐述了相关的概念和方法。 为便于学习,书中各章均配有引导案例、讨论案例及思考题。全书结构清晰,内容全面系统,素材丰富,突出了实例教学,强调了应用,能帮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和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书适合作为普通高校工商管理类和管理科学类本科生和研究生特别是MBA学生的教材,也可供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人士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仲秋雁,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信息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参加了由哈佛大学商学院主办的PCMPCL案例教学培训项目;主要教学与研究领域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IT项目管理、应急管理等。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 “863
书籍目录
第1章 信息系统概述 第2章 组织、管理与信息系统第3章 信息系统技术基础 第4章 信息系统应用第5章 制定IT/IS战略与信息系统规划 第6章 信息系统开发策略与方法 第7章 信息系统管理与控制 第8章 电子商务第9章 管理信息系统新发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4)组织文化理论:信息技术和基本前提组织文化理论认为信息技术必须适合组织文化,否则难以被采用。例如,美国福特公司的基本前提是,公司的主要活动是制造汽车(而不是经营信用卡);在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内部,其基本前提曾是以制造大型计算机为组织的主要目的。这些前提几乎不被其成员所怀疑(挑战),若其成员真的对这些前提表示挑战,这些成员会遭到排斥。传统会束缚人们的思想。当组织生存的前提不再与现实相符时,隶属于该文化的成员可能力图否认现实、对现实视而不见、或重新再造与文化相符的现实。当支持文化的组织解体时,或者当激进的少数派群体取得控制权并调整基本前提时,文化才会发生变化。这一特征在大规模的高层领导变更时常表现出来,因为支持旧文化的是高级管理人员(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得到任用和提升)。信息技术既可以威胁又可以支持文化。比如,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对大型计算机制造厂商和它们的大公司客户的利益构成了威胁,当时这些客户一般是财富杂志中1 000家优秀公司的信息系统部的管理者们。随之而来许多这样的公司力图抵制、否认和重新定义现实——市场趋势。当然,信息技术可以对组织文化起支持作用:计算机受到保险业的欢迎,它能够减少传统方式的索赔处理过程。总的说来,组织的形态历来因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发展而变化。韦伯所描述的组织正值德国企业从小规模世袭管理,到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泰勒的科学管理方式流行于美国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各种新型组织的理论出自于20世纪发达国家的后工业时代。另外,企业组织随经济周期和最新流行的管理方式而变化。当形势好和利润丰厚时,公司雇用大量的管理和非生产人员;当形势艰难时,公司便考虑瘦身。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美国,世道艰难;尽管20世纪90年代的利润恢复至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实际收入并没增加。其结果是缩减中间管理层,特别是在那些直接同日本制造业竞争的公司。这也恰恰是计算机技术投资密集的期间。人们分辨不清某些公司缩减中间管理层是由于困难时期还是由于计算机化造成的。对于那些不直接与外国公司竞争的、处在好的外部环境的公司,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增加了用工人数,尽管当时信息技术正值热门时期。那么这一现象意味着系统和信息技术的作用不只限于简单的后果,而是许多行为因素的函数。3.企业中信息系统实施对组织的影响信息系统项目的失败常常是因为设计时没有认真考虑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虽然有些系统的技术工作做得很好,但却不能对企业产生绩效。1)对业务管理与控制的影响理论观点认为有了计算机信息系统以后,高层企业管理人员容易获得信息,因而有促进集权式组织发展的趋势,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可靠的迹象支持这个论断。现实中虽然由于应用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以加强管理控制,但是高层管理者无法取代中下层经理来做决策,一方面高层管理者无法应付大量的信息,同时由于对详细信息无法做出恰当的解释。计算机应用改变某个阶层的业务是有的,但完全集权化是不可能的。由于通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向各个层级的管理者提供信息,不受地点的限制。
编辑推荐
《管理信息系统》是21世纪工商管理特色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