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奥利维尔·布兰查德 页数:603 译者:刘新智
Tag标签:无
前言
在写本书时,我有两个主要目标:密切关注当前的宏观经济事件。宏观经济学之所以激动人心,就在于它对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事件的关注:从西欧新货币的引入,到最近美国的萧条、日本经济的长期不景气、阿根廷的通货膨胀危机,这些事件,以及其他更多的事件,本书均对此有所描述,不是在脚注中,而是将其放在“详细专栏”中。每个专栏都显示出宏观经济学如何能被用来理解所发生的事情。我希望这些专栏不仅能激发读者对宏观经济学感兴趣,而且也能巩固读者从模型中得到的教训,并使之具体化,使之更容易掌握。提供宏观经济学的整合观点。整本书都围绕一个基本模型来架构。这个模型集中于阐明三组市场中的均衡条件。这三组市场是物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依据所讨论问题的不同,我对模型中与该问题相关的部分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展开,其余的部分则被简化或者作为背景,但是基本的模型始终是相同的。我希望这样一来,本书读者能把宏观经济学看做一个前后一致的整体,而不是模型的大拼盘。本书结构本书有两个中心部分——核心内容和三个主要的扩展部分。核心内容之前有一个导论,扩展部分之后有一个对政策作用的回顾。最后是结尾部分(全书结构请见课本封三的流程图)。第1章、第2章引出基本事实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第1章为世界之旅:从美国到欧洲,再到日本。有的教师可能更想把它放到后面去讲,如先讲第2章:先引入基本概念,搞清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概念,再概述全书。虽然第2章中讲述了国民收入账户的基本知识,但我把对国民收入账户的详细介绍移到了书末的附录1。这样既减轻了初学者的阅读负担,同时也能在附录中对此进行更为详尽的介绍。第3~13章为本书的核心内容。第3~5章集中在短期问题,描述了物品和金融市场的均衡特征,并推导了用于研究短期产出变动的基本模型,即IS-LM模型。
内容概要
全球最好的宏观经济学教材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众多拥趸。奥利维尔·布兰查德是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对诸多宏观经济现象观察细致、认识独到、分析深刻、见解新颖,有很多观点被美国政府及其他国际机构采纳。 本书引入了大量宏观经济事实,包括当前最新的以及在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典型案例,这不仅能增加读者的学习情趣,更彰显出宏观经济理论对宏观经济现象解释的现实力量。 全书框架清晰、主线明确、叙述简约、事例生动、理论易懂,作为中级宏观经济学教科书流行于西方学界,是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攻读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不可不读的好书。
作者简介
奥利维尔·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是麻省理工学院(MIT)“1941级”教授。在法国完成本科学业后,于1977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77年到1982年在哈佛大学任教,1983年起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经常获得经济学系“最佳教师”奖。
书籍目录
导论 第1章 世界之旅 第2章 本书之旅 核心部分 短期 第3章 物品市场 第4章 金融市场 第5章 物品市场和金融市场:IS—LM模型 中期 第6章 劳动力市场 第7章 所有市场:AS—AD模型 第8章 自然失业率和菲利普斯曲线 第9章 通货膨胀、经济活动和名义货币增长 长期 第10章 增长的事实 第11章 储蓄、资本积累和产出 第12章 技术进步与增长 第13章 技术进步、工资和失业 扩展部分 预期 第14章 预期:基本工具 第15章 金融市场和预期 第16章 预期、消费和投资 第17章 预期、产出和政策 开放经济 第18章 物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开放 第19章 开放经济中的物品市场 第20章 产出、利率和汇率 第21章 汇率制度 异常现象 第22章 经济萧条与不景气 第23章 高通货膨胀 政策回顾 第24章 政策制定者是否应当受到限制 第25章 货币政策总结 第26章 财政政策总结 第27章 后记:宏观经济学的故事 附录1 国民收入和牛产账户介绍 附录2 数学提要 附录3 计量经济学介绍 译后汇
章节摘录
插图:一政府也采取了财政政策以增加需求:增大了公共工程的支出及减税以刺激消费者和企业的消费。同时,也造成了巨额的财政赤字。尽管实行了低利率、低税收和高政府支出,然而衰退在20世纪90年代却依然持续。这促使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宏观经济政策自身并不能解决问题,在没有认识到诸多的结构性问题并加以解决之前,经济不再会高速增长。从无效的零售渠道体系到政治腐败,他们指出了日本经济的一大堆问题。然而这些观点并不能完全让人信服:他们提出的大部分问题在日本经济增长尚快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但其中一个问题——国有银行的体系可能是经济恢复的一个严重障碍。20世纪90年代,随着增长的大幅下滑,众多向银行贷款的企业已经无法还贷。银行为了降低损失而对其继续放贷,而拥有好项目的企业却无法获得银行贷款。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缺少健康的银行体系,日本经济要想恢复稳定增长是很困难的。自2003年起,日本的产出已经变为正增长,其中银行体系改善及其他因素起了多大的作用尚未清楚。一方面,日本政府开始采取措施改善银行体系。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迫使很多借贷者和拥有大量不良贷款的银行破产。但必须采取措施让他们的状态好一些。另一方面,日本产出增长一定程度上还反映出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对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的高出口。日本能够多快复苏,这个问题依然摆在宏观经济学家面前。这里总结我们的世界之旅。其实还有许多其他的国家值得一看:一亚洲(不包括日本),是现在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其中一些国家,如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生活水平已经接近西欧国家。而中国和印度的增长很快。中国的平均增长率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就在8%左右,印度的平均增长率为6%左右。但是中国和印度仍然穷困,与其他国家相比,两国的人均产出很低。不仅人口数目庞大——中国有13亿,印度为10亿,而且总产出量也相对过小。例如,中国的产出仅为美国的15%,大概与意大利相当。如果这两国能够保持高增长率,则不久将会成为有实力的经济体。拉丁美洲,在20世纪90年代通货膨胀率不断降低。其中一些国家,如智利,发展势头良好;另一些国家,如阿根廷,正在挣扎中前进。阿根廷的汇率体系崩溃及银行危机使得其产出在21世纪初期大幅下跌,直至现在才恢复过来。中欧和东欧国家,大多数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不少经济学家预计,经济体制的转变将带来产出的增长。但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在转变的初期,产出是下降的,到了后来增长率才为正值;但一些国家现在的产出还停留在转变之前的水平。
后记
奥利维尔·布兰查德是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在宏观经济领域著述颇丰。他认为,不存在与真实世界没有关联的理论成果,因此,他对重大宏观经济问题有着深入的研究,对众多宏观经济现象观察细致、认识独到、分析深刻、见解新颖,很多观点被美国政府和其他国际机构采纳。正是由于对众多宏观经济现象的洞察与认知,奥利维尔·布兰查德在本书中引入了大量的宏观经济事实,包括当前最新的以及在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典型案例,这不仅能增加读者的学习情趣,更彰显出宏观经济理论对宏观经济现象解释的现实力量。同时,奥利维尔·布兰查德围绕物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展开讨论,形成了独有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本书框架清晰、主线明确、叙述简约、事例生动、理论易懂,作为宏观经济教科书流行于西方学界,不足为奇。同时,该书也是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攻读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不可不读的好书。清华大学出版社慧眼独具,将其引人中国,并译成中文,定能给在经济学迷宫里游走的人带来清新的风向,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学生能够获益于这位杰出的经济学教育大师。感谢好友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的盛意邀请,我们得以有机会妄以站在大师的角度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大师的思想。这是一个思想升华、心灵震撼的过程,不仅自己能够从大师的著作中汲取新的学术营养,而且还能将西方当代最新的宏观经济学思想、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介绍给中国的学界。刘新智负责整个翻译过程,除了部分章节的翻译之外,还最后对书稿进行了详细的审校;赵静、任泽娟、李艳芬、王娟分别承担了大量的翻译任务,他们认真细致的工作是我后来顺利审改的基础;杨明辉、陈海洋、杨科、苏文彬、吴秀琳、王利军、佟凤义、曲思伟、胡振辽、负清锋、郭新志、牛丽平、李志国、姚永春、王丽、王敏、黄桂金、王占中、梁胜民、王立新、游川、黄建宇、韩毅、罗颖、熊建平、李国臣、李国军、刘波、梁文新、周保英、韩翠英、许勇、李春雨、连彩霞、王中行、赵红波、冷德荣、王伟、周国文、刘凌霞、王曙光、韦潜、邵立新、张勇、郝安林、李武装、肖新峰、王健、宋强、康会光、郑霞、刘跃军、史创明、马晓玉、秦长海、宋素萍、席宏伟、王磊、安征参与了书稿的初译和资料整理工作。本书翻译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在此谨向相关作者表示感谢,同时特别感谢本书第二版的译者钟笑寒先生等人,他们的成果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由于书中涉及很多新的内容,再加上自身能力所限,译文难免有不成熟之处,敬请各位读者谅解指正。
编辑推荐
《宏观经济学(第4版)》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