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藏书聚散录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马嘶  页数:38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学人与书有着须臾不可分的密切关系,学人藏书的聚与散,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化历史的演变。作者根据学人藏书的目的,将他们分为学人藏书家、学者研究、文入著述和博览藏珍四类,通过大量的史料研究,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现代学人与书之间聚散相依的风流画卷。

作者简介

马嘶,原名马守仪,1934年生于河北唐山。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曾任唐山市文联主席。长期从事文学创作、文学编辑、文学评论和研究工作,近年来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的研究和著述。已出版的著作有《芦笛集》、《勇敢者的伊甸园》、《紫骝斋文学评论》、《负笈燕园》、《燕园师友记》、《学人往事》、《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态》、《1937年中国知识界》、《一代宗师魏建功》、《林庚评传》、《学人书情随录》、《河北读本》(与人合作)等十余部。

书籍目录

总论 学人藏书概说  一、学人与藏书  二、学人藏书的几种类型 第一编 学人藏书家型  一、“书坊谁不颂朱胡”:朱希祖聚书散书始末  二、伦明“续书楼”藏书及《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  三、张元济惨淡经营的“涵芬楼”与“涉园”藏书之兴衰  四、周越然的“言言斋”藏书  五、“书生报国”:郑振铎聚书散书沧桑  六、阿英藏书的几度劫难  七、“平生不羡黄金屋,灯下窗前常自足”:唐弢的藏书及其归宿  八、黄裳的书香世界 第二编 学者研究型  一、梁启超的“饮冰室”藏书  二、王国维与书  三、黄侃“量守庐”藏书的聚散  四、“省衣节食侈收藏”:邓之诚为治学聚书藏书  五、李大钊身后藏书归处  六、陈寅恪的聚书之乐与失书之痛  七、黎锦熙藏书捐书记略  八、胡适藏书今何在  九、刘半农身后遗书归宿之谜  十、马廉的“不登大雅之堂文库”藏书  十一、顾颉刚聚书藏书纪实  十二、钱穆:聚书一生,丧书一旦  十三、吴文藻与冰心:找不回的“珍宝”  十四、王力:著作等身,藏书盈室,身后藏书捐赠北大中文系  十五、魏建功万卷遗书精华入藏高校  十六、谢国桢的“瓜蒂庵”藏书  十七、赵景深的藏书、用书情怀  十八、王利器藏书遭遇浩劫 第三编 文人著述型  一、鲁迅藏书知多少  二、周作人“苦雨斋”藏书的两次劫难  三、柳亚子聚书藏书的喜忧悲欢  四、卖文买书:郁达夫聚书散书始末  五、朱自清:一生清贫却不吝于购书聚书  六、丰子恺“缘缘堂”藏书的毁失  七、俞平伯藏书毁失于“文革”  八、曹聚仁:藏书随聚随散  九、巴金的书之梦  十、施蛰存的“北山楼”藏书  十一、书人傅雷:书、人俱毁 第四编 博览藏珍型  一、齐如山“百舍斋”藏书的流失  二、张中行的杂收与杂览  三、孙犁津门聚书  四、田家英的“小莽苍苍斋”藏书 第五编 学人失书余览  一、毁失于战火者   易培基 汪辟疆 陈中凡 胡小石 仇 垛   石承熙 傅斯年 吴世昌 卢冀野 唐 钺   林尉人 耿以礼 孙本文 倪青原 王香平   欧阳春 刘平侯 寿勉成 赵建为 焦启源   郭宝钧 鲁子惠 何之泰 缪镇藩 戈宗翰   金毓黻 吴蕴瑞 梁庆椿 徐丰彦 徐益棠   王统照 胡 风  二、“文革”中散失者   翦伯赞 向 达 沈从文 周一良 吴 宓   蒋天枢 谭其骧 王 瑶 何满子 林 庚   章克标 周瘦鹃 唐振常 傅惜华 金性尧  三、无奈自散者   张岱年 谢兴尧 黄秋耘 肖 殷 孙楷第   陈 原 方汉奇  四、生前身后捐赠者   吕叔湘 张清常 周 扬 丁 玲 肖 三   魏绍昌 李辉英 孔罗荪 徐 迟 傅振伦  五、身后散佚者   沈老先生 漆 侠 梅 林 赵萝蕤 吴 强

章节摘录

  1916年,在北大文科讲授“中国文学史”,并兼任北京高等师范教授。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朱希祖成为教学的主力。1917年9月,北大文科增设史学门,朱希祖任史学门主任,后为史学系主任。1919年10月,置产于北京德胜门内草厂大坑21号,有房屋三十余间,全家迁至新宅。次年10月,又置别业于积水潭北岸,负郭面湖,风景极佳。自此,喜聚书藏书的朱希祖有了较为宽裕的地方放置藏书。  在北大,朱希祖是所谓“卯字号”的名人,他与同年的文科学长陈独秀是“卯字号”中的“老兔”。“小兔”则有胡适、刘半农、刘文典、林损等。  1921年1月,朱希祖与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12人发起成立五四运动后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朱希祖为入会号数的第一名,他参加了文学研究会读书会的诗歌组。  1927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入京后,改组北京大学为“京师大学”,朱希祖遂改任清华大学教授。这一年,朱希祖治元史,又刻意搜求南明史籍(他游学日本时,即开始搜购南明史籍)。1928年北大复校后,又回北大任教,并兼任清华、辅仁等校教授。  1928年,他发起成立中国史学会,12月30日,中国史学会召开筹备会,朱希祖为主席。此时,他被推举为故宫博物院审查清史稿主任。次年,中国史学会正式成立,他被选为委员会主席和征审部主任。  1931年,朱希祖辞去北大史学系主任,改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32年,广东中山大学电聘朱希祖为史学系主任,因两粤为南明诸王兴兵抗满之地,因而他极愿去,以便在那里继续搜求南明史料。  1934年1月,南京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聘朱希祖为史学系主任,他欣然前往。此后,他就在中央大学任教,但仍担任北大的名誉教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学人藏书聚散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读《学人藏书聚散录》

    《学人藏书聚散录》,马嘶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定价:28元。

    学人与书有着须臾不可分的密切关系,学人藏书的聚与散,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化历史的演变。作者根据学人藏书的目的,将他们分为学人藏书家、学者研究、文入著述和博览藏珍四类,通过大量的史料研究,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现代学人与书之间聚散相依的风流画卷。

    学人大都拥有可观的藏书,一些著名的学人则有极富的藏书,甚至可以同那些彪炳于藏书史上的职业藏书家相媲美。

    民国初年的北大教授、后来担任中央大学教授的朱希祖,藏书25万册,百余万卷。朱希祖去世后,其子编写《郦亭藏书目录》四册,共收书五千余种,朱希祖生前编有所藏方志目录一部,约一千余种,可见,朱希祖藏书在六千种左右。其中史部书2300余种,明清两代史籍占三分之二,南明史和方志是重点,朱希祖收藏的方志书有1000多种,绝大部分为江浙一带的方志,其中稀见方志11种,海内孤本4种;集部书1800余种,其中明清两代别集有1300种,多为明嘉靖至清乾隆之间的,以稀见本和禁书为多;经部、子部合起来有462种,其中善本书156种,占三分之一。

    著名学者唐弢藏书丰富,1959年举家从上海迁到北京,以书为全部家当,装了整整一个火车皮。2000年3月,唐弢的藏书由其家属捐献给现代文学馆,全部的书刊登录工作——5个工作人员、2台电脑——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时间才完成。捐献给现代文学馆的唐弢藏书共有5万余册,其中图书3万余册,期刊1万多册,其专业特征之鲜明,种类版本之齐全,令人惊叹。唐弢捐献的藏书约占现代文学馆全部藏书的六分之一。巴金说:“有了唐弢文库,中国现代文学馆的藏书就有了一半。”

    做了18年毛泽东秘书、以读书藏书为乐事的田家英也有丰富的藏书,他女儿回忆说:“在我的印象中,家里最显眼的就是书架特别多。父亲的藏书总共有三十几个书架,他的办公室和卧室里、妈妈的房间里,都是三面墙排满了书架,大房间里还放置两排书架,每个架子都装满了书。我们小的时候,常常在林立的书架之间捉迷藏。”

    著名作家巴金的书是极多的,他的家里到处是书,楼上楼下,书柜书架,乃至汽车库中,都堆着书。他的书太多了,根本就没有较为准确的数量,特别是外文书,无论是数量还是版本种类,精品善本之多,在当代中国私人收藏中,他可名列第一,光是他陆续分批地捐赠给各有关图书馆、学校的就有图书三万多册,期刊一万多册。

    梁启超一生喜读书、著书,也喜买书。他一生著述达一千四五百万字,读的书不知有多少。1924年,他请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在寓所西侧另建书斋,他命名为“饮冰室”,该建筑是两层楼房,共占地1117.82平方米,建筑面积949.5平方米,大小房屋53间,其中楼房43间。梁启超的饮冰室藏书达3470种,41819册,其中有不少珍本。

    另外,国学大师钱穆抗战前在北平的藏书有5万册,20万卷。胡适于1948年12月飞离北平时,留在北平家里的藏书和文件共装了102只大木箱。著名史学家顾颉刚1954年调任北京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一级研究员时,上海、苏州两地的藏书共装了225箱,约9万册,共包了两节火车,全部运到北京。鲁迅的藏书至今保存下来的约有1.4万册,4000余种。著名学者赵景深的藏书约3万余册。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生前藏书有22架,约2.2万册。
  •   马嘶先生多年来搜集整理,20多位学人的藏书聚散,对我们爱书人有启发
  •   学人藏书聚散录
  •   这本书是一本专门研究学人藏书方面的专著,我是一个图书收藏爱好者,读后很有启发,受益匪浅。建议图书收藏爱好者买来一读,你会开阔眼界的。
  •   马嘶先生的书很不错。。此版是一版一印,品相好,内容好,值得一看。。。。
  •   钦慕大学者。
  •   只看标题就知道是本好书,所以就买了
  •   推荐给你
  •   爱书之人读来有欣慰有伤感。
  •   可惜送来的时候外包装有破损,美中不足
  •   规划得不错,可惜有不少内容有些简略了。特别是最后一章。可惜。
  •   了解不少掌故,作为闲书看看不错
  •   收到即捧读一过,觉得书还不错,但是带给我的却是却是伤感。我虽然书不多,三千左右,也算有浓厚的藏书癖,常常觉得很伤悲,以后这些我心爱的书,归宿又在何处?抗战,文革,中国之书两大劫,文革尤惨不忍睹。但是我坚决反对捐书给国家,那是傻子行为,很不爽,看看巴金捐给图书馆的遭遇吧,思之怃然!!!
  •   学者做学问,自然要多读书、藏书。说的是藏书,也是说学者做学问的精神。内容还不错,排版很一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