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菇业大典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罗信昌、 陈士瑜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09出版)  作者:罗信昌,陈士瑜 著  

前言

我非常荣幸为《中国菇业大典》作序。蕈茵和其他真菌是一类特殊生物,不同于动植物,被单独地划分为茵物界。蕈茵是什么呢?这个词对于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国家的人来说,意思是不一样的。广义上说,荤茵是具有明显子实体的大型真菌,生长于地面或地下,用肉眼就可以看到,用手就可以采摘。因此,蕈菌并不一定局限于担子菌、气生的、肉质的或者可食用的,蕈菌也可以是子囊菌、生于地下、非肉质,还可以是非食用性的。按照这个定义,2001年统计的地球上蕈菌总数可达140000种。现已知的蕈菌种类有14000种,约占蕈茵总数的10%。中国估计有1500~2000种可以食用的蕈茵,其中确定的有981种。截止2002年,有92个种被驯化,有60个种进行了商业化栽培。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蕈菌生产和消费大国。在距今3亿年前的木头化石里发现了蕈茵,几乎可以肯定史前人类在很早就开始采集野生蕈菌作为食物。已有证据表明沙漠块茵在历史上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沙漠块菌在《圣经》中被比作“上帝赐予的面包”和“犹太人的粮食”。与真菌研究相关的生物科学被称为真菌学。蕈茵生物学作为真菌学的一个分支,涉及蕈菌的很多学科。随着知识的增加和学科专业领域的发展,很容易对某一领域给出一个明了的称呼。例如,在生物学科中有神经生物学、细菌学、植物病理学、果树栽培学、分子生物学、病毒学、真菌生理学、胚胎学、内分泌学、藻类学以及昆虫学,这些称呼表明它研究的对象(细菌、藻类、昆虫)或研究的方向(病害、发育和生理学)。

内容概要

  《中国菇业大典》全书共分6篇38章,约170万字。内容涉及蘑菇(菇菌)生物学基础、菇菌栽培(食用菇菌、药用菇菌、野生菌、菌根菌驯化栽培)、病虫害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部分菇菌类网址,其中有关国际贸易和资讯的内容为首次编撰出版。本书图文并茂,资料新颖,技术先进实用,内容丰富,反映了中国菇业的方方面面,可供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农业大学和大专院校生物学院师生、企业家及广大科技管理干部、种植者参考。

作者简介

陈士瑜,1934年生,湖北省天门市人,蕈茵学专家,菌史及茵文化研究专家。非科班出身,茵物学界的另类,1965年受一篇题为《蘑菇》科学小品的影响,遂专心于此,历40年,自成一家,曾获全国总工会自学成才奖。现主持亚一菌文化工作室工作,中国食用茵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菌物学会、中国药学会、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河北大学兼职教授,新西兰天然药物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曾担任国家科委星火计划食用菌项目顾问。著述甚丰,先后出版《菌类谈荟》、《食用茵生产大全》、《菇菌栽培手册》、《菇菌生产技术全书》、《蕈菌医方集成》等16部专著,与人合作编写的著作有《中国食用菌百科》、《中国药用真菌学》、《生物毒素开发与应用》、Fungal Treasures:Delicious and Healing Gifts from Nature等,并担任《食用菌生产新技术文库》、《新世纪菇菌生产技术丛书》、《名特优珍稀食用菌栽培新技术》等丛书的主编。在《中国科技史料》、《中国农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茵类科学小品800余篇,尤以撰写科学小品见长。近20年专心致力于中国茵史和菌类民俗学研究,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曾参与任继愈主编的大型类书《中国古代科技文献通汇》(国务院文化古籍整理小组项目)中菌类文献的整理工作,即将出版和正在写作的著作有《灵芝与中华传统文化》、《文化中的灵芝》、《中国古代灵芝艺术作品图录》、《中国古代茵类史料》和《茵类的自然史与民俗学》等。近年来;还先后为国内外多家菌类博物馆、文化馆主持设计工作。罗信昌,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1963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同年留校任教至今。1985年、1994年曾以访问学者身份赴英国温室作物研究所(Glass House Crops:Research Institute)和日本广岛大学从事应用真菌生物技术研究。出访过8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主持和参加过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长期从事应用真菌生物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与他人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食用蕈茵生物技术的研究工作。主持过农业部“七五”、“八五”农业生物技术食用菌子专题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完成人)、三等奖(3项,1项主持,2项为主要完成人)。2007年分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科普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8年被中国菌物学会授予“杰出贡献奖”。发表论著约41篇(部),培养研究生(博士、硕士)共17名。1993-2000年当选为世界蘑菇生物学和蘑菇产品协会(WSMBMP)常务委员,曾任国际蘑菇科学协会(ISMS)亚洲科学委员会委员等职。原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所长,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湖北省科协委员、湖北省食用菌协会荣誉理事长。

书籍目录

上册第一篇 基础篇第1章 概述第一节 菌类栽培历史及生产现状第二节 中国菇业30年回顾与展望第三节 菌类的化学成分及经济价值第四节 多彩多姿的中国菌文化第五节 工厂化栽培第2章 常见菌类的形态及自然分布第一节 我国菌类资源状况第二节 真菌分类基础知识第三节 命名第3章 菌类的生物学特性第一节 菌类的一般特征第二节 菌类的形态结构第三节 菌类的生态习性第四节 菌类的繁殖和生活史第五节 菌类的生长发育第六节 菌类的生活条件第4章 菌种分离与培养第一节 培养基的种类及制备方法第二节 菌种分离和菌种选育第三节 菌种生产第四节 菌种保藏第5章 蕈菌生物技术第一节 蕈菌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应用第二节 蕈菌原生质体技术第三节 酶与蕈菌第四节 蕈菌发酵工程第五节 蕈菌多糖第6章 菌类栽培基础第一节 栽培原料和辅料第二节 培养料的前处理第三节 培养料的配制第四节 播种时间第五节 接种设施第六节 菇房设施及消毒第七节 栽培方式第八节 常用管理技术第九节 无公害生产第十节 强化培养第十一节 高效益栽培第7章 野生菌的开发利用与有关法规第一节 国内外野生菌资源利用状况第二节 野生菌的贸易、市场状况及其发展前景第三节 野生菌的资源保护措施及有关法规第8章 野生菌驯化栽培试验方法第一节 野生菌与植被的生态关系调查第二节 野生菌标本的采集与保存第三节 形态研究及分类鉴定第四节 菌种分离培养与保藏第五节 生理特性研究第六节 出菇试验(实验室促成培养)第9章 外生菌根菌在森林营造上的应用第一节 外生菌根菌对森林的重要性第二节 我国常见的外生菌根真菌及其种类资源第三节 外生菌根菌的分离培养与菌剂的制备第四节 外生菌根菌的菌根合成第五节 外生菌根菌的应用第10章 白腐菌在自然资源利用中的作用第11章 毒蕈毒素及经济价值第一节 我国的毒蕈资源第二节 毒蕈毒素第三节 毒蕈中毒及其防控第四节 毒蕈的经济价值及利用前景中册第二篇 栽培篇第12章 商品化栽培的食、药用蕈茵第一节 双孢蘑菇第二节 大肥菇第三节 褐蘑菇(附:蘑菇、白杵菇)第四节 美味蘑菇(附:夏菇93栽培技术)第五节 圆孢蘑菇第六节 巴氏蘑菇第七节 香菇第八节 金针菇第九节 糙皮侧耳(附:美味侧耳、佛州侧耳)第十节 凤尾菇第十一节 金顶侧耳第十二节 阿魏蘑与白阿魏蘑第十三节 鲍鱼菇(附:中国台湾栽培方法简介)第十四节 杏鲍菇第十五节 姬菇第十六节 秀珍菇(格氏侧耳)第十七节 巨核侧耳(虎奶菇)第十八节 桃红侧耳第十九节 元蘑(亚侧耳)第二十节 斑玉蕈(真姬菇)第二十一节 榆干离褶伞第二十二节 长根菇(附:黏盖长根菇、鳞柄长根金钱茵)第二十三节 巨大口蘑第二十四节 猴头菌(附:珊瑚状猴头菌、针猴头菌、分枝猴头菌、假猴头菌、高山猴头菌)第二十五节 草菇第二十六节 银丝草菇第二十七节 高大环柄菇第二十八节 鸡腿蘑(附:白鸡腿蘑)第二十九节 杨树菇(附:白杨树菇栽培)第三十节 茶薪菇第三十一节 库恩菇第三十二节 黄伞第三十三节 滑菇第三十四节 大杯香菇(附:漏斗状杯伞、肉色杯伞)第三十五节 皱环球盖菇第三十六节 长裙竹荪(附:红托竹荪、棘托竹荪)第三十七节 短裙竹荪第三十八节 银耳第三十九节 金耳第四十节 血耳第四十一节 木耳(附:盾形木耳、角质木耳、琥珀褐木耳、皱木耳、黑皱木耳)第四十二节 毛木耳(附:紫木耳、肠膜状木耳、大木耳、束毛木耳、银白木耳)第四十三节 网脉木耳第四十四节 榆耳第四十五节 牛舌菌第四十六节 隐孔菌第四十七节 灰树花第四十八节 猪苓第四十九节 硫磺菌第五十节 朱红硫磺菌第五十一节 茯苓第五十二节 灵芝(附:紫芝、薄盖灵芝、密纹薄芝、热带灵芝、黑灵芝、甜灵芝韩国灵芝)第五十三节 树舌(附:有柄树舌)第五十四节 松杉灵芝第五十五节 雷丸第五十六节 槐栓菌第五十七节 蛹虫草第13章 人工驯化栽培中的食、药菌第一节 蒙古口蘑(附:香杏口蘑、大白桩菇、囊口蘑、淡白口蘑)第二节 虎皮香菇(附:近裸香菇)第三节 鸡纵菌第四节 盾尖鸡纵菌第五节 盖囊侧耳第六节 栎侧耳(幕仙菇)第七节 腐木侧耳(小白菇)第八节 肥脚侧耳第九节 灰离褶伞(块根蘑)(附:毛尖蘑)第十节 裂褶菌第十一节 蜜环菌第十二节 发光假蜜环菌(亮菌)第十三节 爪哇香菇第十四节 大肥香菇第十五节 花脸香蘑第十六节 粉紫香蘑(附:白香蘑)第十七节 紫丁香蘑第十八节 安络小皮伞(附:硬柄小皮伞)第十九节 珍珠尖鳞伞第二十节 双环林地蘑菇第二十一节 林地蘑菇(附:白林地菇、草地蘑菇)第二十二节 黏皮环锈伞第二十三节 球孢鬼伞……下册第三篇 病虫害防控篇第四篇 保鲜加工篇第五篇 国际贸易篇——菇菌类国际贸易与质量控制第六篇 资讯篇——因特网在菇菌业方面的应用附录

章节摘录

插图:在宗教化的儒学中,儒家的一元神是“天”,所谓“天人感应”,就是天帝与人王的道德交感形式。按照这种思维模式构设的理想政治,当政者有道,则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祥符毕至;反之,若统治者奢侈残暴过度,则会出现“咎征”(灾异)予以警示。顺乎天则昌,逆乎天则亡,因此上自天子、下及黎庶,莫不敬畏天命,视祥瑞为圭臬。芝草被作为一种显示祥瑞的文化符号,在《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中有大量记载。因此,芝草又被称为“瑞芝”。始作俑者为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甘泉宫(武帝行宫,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产芝草,武帝以为天降瑞应,乃大赦天下,作《芝房之歌》,作为国家郊祀的乐曲。自是而后,历代史书都有芝草瑞应的记载,最注重于此的是宋真宗(998-1022)、宋徽宗(1101-1125)和明世宗(1522-1556)。据《宋史·五行志》,宋真宗在位25年间,各地进献芝草的记录有116次。在这种文化心态下,历代都有过因芝草显瑞而举行封禅、改元、上尊号、以瑞旗列入卤簿、上贺表、朝会和赦天下的盛典。这种前兆迷信在汉代流行之初,就不断受到某些学者的抨击,明代科学家李时珍则从生物学角度揭示了其谬误的本质。我国古代典籍中积累了大量有关芝草瑞应的史料,足可汇编一部内容宏丰的芝草纪瑞编年史。从文献学的观念进行评价,其科学价值远远超越它的哲学观念,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菌类学史料,诸如各种菌类的形态、生态、自然分布和发生频率等真实而客观的原始记录。3.神仙思想与道教服饵方术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近代学者曾指出,不了解道教,就无法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研究中国菌文化亦应作如是观。神仙思想是与道教相始终的最大特征,因此又被称作神仙道教。所谓“神仙”是指能超越时空的束缚,又能充分获得世俗享乐的仙人,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在神性向人性回归以后重新扩充人类自己神性的文化产物。道教的前身为方仙道,就是秦汉间以求仙方术惑世的“方士”。他们利用战国以来流行的神仙思想,对古代神话加以改造,推演为仙话。早期的仙话有两个系统,一是位于东海的“海外三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一是位于西北部的“昆仑山”,较为晚出的尚有“十洲三岛”之说。这些仙山皆为仙人居留之所在,饮则“甘泉玉醴”,食则“神芝仙草”,仙家在仙山种植芝草,如人间种稻状(《海内十洲记》)。这些仙话开服饵芝草可修炼成仙之先河,也是道教哲学体系中“以生为贵”、“生为天地之大德,德莫过于长生”的乐生、重生、贵生,与死亡抗争,追求生命永恒世界观的具体反映。魏晋前后,道教的神仙思想观念出现一个重大变革,就是葛洪所提倡的“神仙可学而致”论。葛洪是道教金丹派的代表人物,其基本观点是重金丹而轻草木之药;但仍视芝草为上药,“夫芝菌者,自然而生,而《仙经》有以五石五木种芝,芝生,取而服之,亦与自然芝无异,俱令人长生,此亦作金(丹)之类也”(《抱朴子·黄白》)。在《太平御览》、《道藏》以及《抱朴子》等道教文献中记述了数百种可供服饵的芝菌。道教与本草学家对我国古代菌类应用的研究都同样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又存在一定差别,本草学家以临证用治的态度,注重发挥菌类的治疗价值,而道教受其哲学观念的支配,则偏重于菌类的养生功能。且其探涉领域之广,本草学家只能瞠乎其后。道教对外丹的研究推动了无机化学的发展是世所公知的事实,但道教的服饵术推动了古代菌类学的发展则罕为世人所知。据陈士瑜(1991)研究,魏晋以来见于著录的芝草图经估计在百种以上,这一奇特的文化现象在世界菌类学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编辑推荐

《中国菇业大典(套装全3册)》由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华中农业大学罗信昌教授主编,合作主编陈士瑜教授为中国食用菌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两位主编与全国数十位权威专家共同努力,历时三年,完成《中国菇业大典(套装全3册)》。《中国菇业大典(套装全3册)》是国内众多菇业专家心血的结晶,代表中国菇业发展的水平《中国菇业大典(套装全3册)》图文并茂,资料新颖,技术先进、实用,内涵丰富,是全国农林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菇业种植者的良师益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教授等多位权威专家作序推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菇业大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图文并茂,资料新颖,技术先进实用,内容丰富。
  •   书的编写规范,图表干净,什么内容都有,连附录也做得很规矩好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