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胡鞍钢、 管清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12出版) 作者:胡鞍钢,管清友 著 页数:175
Tag标签:无
前言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发展面临的最不确定的重大挑战,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史无前例。为应对气候变化而达成的全球减排协议是涉及全人类的最大的全球性公共产品,也是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重构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领导人的共识,但是减缓气候变化却使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之间面临巨大不平等。由于承担成本和分享收益上的不均等,近年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演变成一场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博弈,国际合作陷入了“囚徒困境”②,成为治理气候变化的难题。由于《京都议定书》③只是一项约束力极小的国际公约,既缺乏必要的惩罚手段,也缺乏最基本的激励机制。加之相当一些国家并未签约进人,因此,目前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共同陷入了“全球减排悖论”。
内容概要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迄今为止面l临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挑战之一,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之~,同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口大国也对全球治理气候变化承担重要责任。本着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全书将世界200多个国家分成四组,并 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思路和参与全球减排协议的方案。方案明确提出中国应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减排承诺,通过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绿色发展与和平崛起。
作者简介
胡鞍钢,男,汉族,浙江嘉善人,现任中国科学院一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五十人论坛成员,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1991年被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学者”,2001年获第九届(2000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2008年获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至2009年8月,胡鞍钢教授已正式出版中国国情与发展研究系列著作共计56部(其中中文专著15部、合著15部、主编9部、合编7部;英文著作6部,日文著作4部)。自1 998年以来,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收录其文献169篇,被引用次数共计1933篇次(不含自引自),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居前列。管清友,男,1977年12月生于山东诸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2007年7月至2009年4月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担任国情研究中心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主任;2009年9月,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称号。现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能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同时担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部高级研究员。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资源能源经济学。
书籍目录
前言第1章 导论:气候变化与人类发展1.1 研究背景:气候变化给人类发展带来巨大挑战1.2 问题的提出:全球减排的背景与气候谈判僵局1.3 分析框架: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第2章 气候变化谈判的国际背景及哥本哈根会议的两种前途2.1 减排目标尚未实现,各国仍须努力2.2 全球协议达成的关键是提出为各国所接受的减排方案2.3 全球气候变化是“我们的”共同的问题2.4 金融危机给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带来挑战第3章 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全球减排协议如何达成3.1 全球减排的损失十分有限,但各国减排成本不一3.2 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机制,实现集体行动3.3 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是各国最优选择3.4 全球减排国家分类两大原则3.5 奥巴马的能源新政与伞球减排协议的前器第4章 气候变化与中国:威胁与挑战4.1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频繁、损失最大的国家4.2 中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最大受害者4.3 中国长期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挑战4.4 全球经济模式和贸易模式的重大转变给中国带来的挑战第5章 气候变化的国家治理:中国的减排路线图5.1 中国能源发展的两种远景:有序世界和无序世界5.2 两大约束条件决定中国必须承担减排义务5.3 中国减排的国内背景5.4 中国的减排路线图与绿色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第6章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之路6.1 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内在要求6.2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6.3 全球碳市场方兴未艾,中国成为CDM最大卖家6.4 节能减排政策是中国迈向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6.5 降低单位GDP能耗是中国减排的主要途径6.6“十二五”规划气候变化政策目标和指标设计(2011—2015)6.7“十二五”规划气候变化政策要点第7章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意义和战略共识7.1 气候政策争论的焦点7.2 国内意义:转向绿色发展模式7.3 全球意义:为人类发展做出绿色贡献7.4 战略共识:化挑战为机遇7.5 中国梦想:“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同一个行动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本书从理论方法上遵循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思路来看待气候变化问题,即气候变化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具体研究领域。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国际政治学的一个研究领域,专门研究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的相关关系。①其研究方法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性(issue-oriented),其研究领域往往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或领域,比如国际贸易问题、国际货币体系、全球公地、全球公共产品、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国际环境问题。一些问题相互交叉,既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气候变化问题是典型的“全球问题”。它既是全球环境问题,也是全球公地问题,其实质是世界各国对全球公共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所酿成的“公地悲剧”。②全球问题对世界各国都产生较大影响,具有极强的负外部性。而对全球问题的解决(治理模式或方案)实际上是要提供一种全球性公共产品,具有极强的正外部性,任何单个国家都不愿也很难单独提供。全球性公共产品的提供主要包括三种方式:霸权国家提供,国际组织提供,多国联合提供。
后记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挑战之一,也是影响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约束条件、最大挑战、最大背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新兴工业化国家,面临的已不是要不要搞工业化问题,而是搞什么样的工业化问题;是照搬照抄西方的工业化模式,或沿用我们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工业化模式,还是创新一种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新型现代工业化模式。作为一名中国学者,我对中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早在1988年年底,我们就在国情报告《生存与发展》中提出,根据中国自然国情,中国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传统的“生活高消费、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指人均排放量)”的现代化道路,要走“非传统”即不同于西方的“生活适度消费、资源低消耗、污染低排放”的新型现代化道路。①
编辑推荐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迎接绿色革命实现绿色发展促进绿色合作作出绿色贡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