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士玉 页数:139
前言
传统的高校教学过程所遵守的基本学习顺序是:基础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课一毕业设计(论文)。毫无疑问,这样的学习过程其主流是科学合理的,但是也存在不小的问题。其主要问题就是学生长期陷入具体的课程和章节之中,缺乏对专业的全面了解,这种情况犹如没有地图迷失在丛林中,只见一棵棵树木而不见森林全貌,只见脚下路径而不辨前进方向。特别是在当今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下,这种学习方式所带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秉持应用性办学方向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针对这一问题于2005年决定在各个专业的第一学期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深受学生欢迎,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各专业都形成了本专业比较成熟的专业导论课程。在当今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下,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首先,在第一学期解决了学生对专业的困惑问题,使学生建立起对本专业比较全面的、概括的、初步的认识。在当今的就业环境中,学生在专业选择和课程学习方面希望越来越多地发挥独立思考的作用,但是由于对专业的不了解而陷入困惑。专业导论的开设,犹如使学生在进入所选专业这个广阔、繁茂的知识森林之前,先对其全貌做一个俯瞰。其次,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适应了信息时代现代人的学习和认知规律。在没有互联网和电子读物的时代,人们的读书学习顺序基本是按部就班、按照章节顺序纵向进行,如图0-1所示。在当今信息时代,由于网站和各类电子读物大量采用超链接技术,学习过程是横向和纵向结合进行,具有跳跃性特点,这就要求学习者不论学习过程进入了何处细节,始终都要保持对学习对象总体纲要的了解,如图0-2所示。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正是适应了信息时代现代人的学习顺序。
内容概要
本书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学本科第一学期所用教材,从信息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建立、学科领域和专业基础、主要专业课程、信息化建设、信息管理应用和信息管理专业的职业岗位这七大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使学生在入学初期就对本专业从产生、发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一个初步的、概括性的了解,进而明确本专业的意义所在,以及今后的学习内容和就业前景。
作者简介
张士玉,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主任、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管理科学硕士。主持过省部级、北京市教委和企业科研项目多项。主编教材1部。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涉及企业信息化和信息分析两个领域。主讲课程“信息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和“统计学”。
书籍目录
第1章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场景】 现代社会离不开信息化 1.1 信息化是现代化社会的必然选择 1.1.1 构成当今世界的三大要素 1.1.2 信息化的含义和内容 1.1.3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1.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2.1 数据与信息的概念 1.2.2 信息管理 1.2.3 信息管理与信息化 1.2.4 信息系统是信息化和信息管理的基本方法 1.3 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 1.3.1 全球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1.3.2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形势 1.3.3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1.3.4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 1.3.5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行动 本章小结 思考和练习题 本章参考文献第2章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概述 【场景】 问题找谁解决 2.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建立 2.1.1 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起源 2.1.2 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建立 2.1.3 对信息系统学科发展阶段的探讨 2.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任务 2.2.1 培养方向与规格 2.2.2 培养要求 2.2.3 关于专业特色的讨论 2.2.4 应用型大学本专业教学思想案例 2.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 2.3.1 课程体系与培养要求的关系 2.3.2 课程模块对培养要求的支持 2.4 涉及本专业的主要期刊和网站 2.4.1 主要期刊 2.4.2 主要行业网站 本章小结 课后阅读资料:Data,Information,and Knowledge 思考和练习题 本章参考文献第3章 学科领域和专业基础 【场景】信息系统很深奥吗 3.1 学科领域 3.1.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 3.1.2 信息系统学科领域和边界 3.1.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方向 3.1.4 本学科专业的基础 3.2 思想基础: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 3.2.1 系统科学 3.2.2 系统工程 3.3 理论基础:管理科学 3.3.1 管理与管理科学 3.3.2 管理科学是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 3.4 技术基础:信息技术 3.4.1 通信技术 3.4.2 计算机硬件技术 3.4.3 计算机软件技术 3.4.4 计算机网络技术 ……第4章 主要专业课程简介第5章 信息化建设第6章 信息管理应用第7章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职业领域和要求
章节摘录
插图:1.3.2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形势1.信息化发展的进展情况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20世纪90年代,相继启动了以金关、金卡和金税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体现在如下八个方面:(1)信息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2)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稳步上升。(3)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效果日渐显著。(4)电子政务稳步展开,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的有效手段。(5)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重要进展。(6)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逐步加强。(7)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全面展开。(8)信息化基础工作进一步改善。信息化基础工作包括:信息化法制建设,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和信息化培训工作。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经验是如下六个坚持:(1)坚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长远规划,持续推进。(2)坚持从国情出发,因地制宜,把信息化作为解决现实紧迫问题和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作用。(3)坚持把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放到重要位置,加强统筹协调,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4)坚持引进消化先进技术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优先发展信息产业,逐步增强信息化的自主装备能力。(5)坚持推进信息化建设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并重,不断提高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水平。(6)坚持优先抓好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编辑推荐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导论教程》:应用型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规划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