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17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奚和泉 页数:468
前言
2009年是清华大学1959级同学入学50周年。50年前,一个个胸怀壮志的青年来到清华园,在这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树立了人生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业务基础,六年后,他们满怀豪情地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在那里建功立业,每个人都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现在他们回顾和总结50年的成长历程,对于在清华的六年间老师们的热心教诲、精湛的业务传授、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同学们都十分珍惜,十分留恋。这六年为他们以后的成长打下了基础,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使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作出了出色的贡献 这一届同学,在校期间是共和国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高等学校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1958年的“大跃进”已经结束,60年代初是调整、整顿的重要时刻,国家经历了经济困难时期,同学们经受了锻炼和考验。高等学校在50年代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又经过1958年贯彻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开始走结合中国实际的办学道路。60年代初,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总结学习苏联和贯彻教育方针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简称《高校六十条》),这为探索我国自己的办学道路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学校也在《高校六十条》的指导下,努力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正确执行知识分子政策,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学科水平;注意劳逸结合,提高学生健康水平。这一时期是学校工作比较稳定、教学科研工作有序发展的时期。
内容概要
本书汇集了清华大学1965届校友的散文、诗歌70多篇。其中大部分是为纪念入学50周年撰写的回忆文章。清华大学1965届毕业生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届,毕业后在不同工作领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他们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刻的人生感悟,以及对母校、对事业、对祖国的挚爱,如实书写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希望教育工作者和年轻一代能够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有益于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事业。
书籍目录
土木建筑系
东鳞西爪忆当年/马国馨
谋其所能善其所为——入学清华50周年有感/叶如棠
让我们再唱那消逝的以往/吕弘毅
我的业余歌唱生涯/吴亭莉
回忆蒋南翔校长的一席谈话/陆强
附录读建5班陆强同志《回忆》一文感言/单德启
清华建5班杂忆/邹瑚莹
岁月悠悠远去清华情缘自在——入学清华50周年感怀/宋春华
粤海门幻想曲/许安之
毕业44年的历程和感悟/白凤
足迹与感悟/郭文继
诗草一束献母校/刘群贤
献身祖国的核事业——回忆参加我国第一座核电站建设/翟世路
往事的记忆/赵军
水利工程系
水缘/张宗旺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答记者问/汪恕诚
清华给我动力我当自强不息/陈进禄
八段锦——情的呈与承/孟繁雨
清华学子边疆写春秋——兵团耕耘45载/顾烈烽
只要学校有召唤
——1995年在水5班毕业30年座谈会上的发言/高钟璞
让工作的生命延长/阎宗泽
院士的风采——记清华65届水利系毕业生张超然/程念生陈进禄
动力机械系
科技人文融一体——我的“院士诗人”之梦/王玉明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2007年4月4日吴官正同志在河北省考察时的讲话/吴官正
在学生文艺社团话剧队的日子里/刘铁椎
难忘的60年代大学生活/蒋洪德
冶金系
感恩图报厚德载物一段对话引发对母校的追忆与感悟/沈善初
电机工程系
毕业设计的二三趣事/肖龙
永不忘怀的清华情结——“为祖国健康丁作五十年”/王心丰
我和清华经管学院一起成长/赵纯均
大学生活的回忆/周孝信
无线电电子学系
沁园春?清华园/王文渊
转型/田敏
从清华走出来的日本问题研究学者/冯昭奎
话当年/刘庆环
诗词浅录二首/吴占成
以“两弹一星”精神发展自主集成电路/陈弘毅
清华方阵的普通一兵/庞银锁
向母校报告/范兆陵
航天测控无悔的选择/赵业福
三下太平洋纪实/姜永有
大学里我有两个集体——忆在学生文艺社团舞蹈队的日子里/靳东明
航天之恋/胡润卿
情系清华五十年/高光渤
自动控制系
同窗六载人生路多少往事难忘怀/史嘉权
真刀真枪毕业设计112型数字计算机纪实/华平澜
我爱我的母校清华大学/吴宏鑫
先知先觉的企业要率先跨入“五维坐标经营”——建立永续生存企业的战略支点/杨这民
附录别上玫瑰花的合葬碑/孟繁雨
正确的人生观是怎样树立的/杨明炯
六年培养终生受益/周汝博
坚守工厂一线无愧无悔无怨/郝惠言
加快改革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张福森
当平民百姓,也要顶天立地/奚和泉
谱写中国核电自主化建设的诗篇/谢阿海
仰望星空/蒋轩祥
难忘的几件小事/吕绍强
工程物理系
八年苦战热核聚变突重围/李林忠
清华大学——人生理想之门/王秀清
体会千差万别的学习过程/张汝娴
清华为我成长奠基/慕成雄
“老头系”“和尚班”及其他——清华园内求学生活点滴/戴遐明
工程化学系
我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做贡献/李克健
饮水思源忆清华/李达丁
多姿多彩的退休生活/陈富善
回味“真刀真枪”作毕业论文/吴华武
清华学子多壮志,西北边陲谱华章——忆65届分配伊犁铀厂的清华校友/郑银水
做一名擎起我国核盾牌的战士/张利兴
平韵满江红?三上八达岭三堡基地植树/胡熙恩
自强不息追求完美/张斌胜
艺术根于群众/钱平吉
工程力学数学系
一个和谐向上的班集体/吴炳林赵致格
六载学习筑基础从教耕耘桃李香/宋瀚涛
难忘清华园/劳诚信
清华大学生活二三事/赵致格
清华的教育让我们健康工作五十年/彭如海
中国膜工业自主创新的艰难历程与光辉前景/刘宪秋
编后记
章节摘录
1957年蒋校长提出了每个清华学生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体育上,我虽然没有任何特长,可是在清华那种倡导体育的环境里也养成了锻炼的习惯,一到课外活动时间就一定去操场,跑步、举杠铃、玩双杠。那时我们推崇新鲜的皮肤、结实的肌肉胜过世上最美丽的衣裳。当然,我总是独来独往,生怕别人笑话我笨手笨脚。 清华除了课堂学习以外,还安排了劳动、实习、军训等项目,这些活动对于身体和意志的锻炼大有益处。入学后不久,我们就去八达岭三堡修路种树。山区天气寒冷,地势陡峭,种树颇为不易。我在土层稀薄的石头山上挖鱼鳞坑,手磨起了血泡,坑的土层厚度还达不到要求,真是苦不堪言。晚上,我们睡在铁路边的一间小屋的炕上。屋角堆着一堆土豆,每到半夜醒来我就发现被窝里滚进了好多土豆跟我做伴儿。 大一我们在昌平200号基地进行工人实习。我分在钢筋工组,绑钢筋、弯钢筋、断钢筋都干过。最怵的就是扛钢筋,又粗又长的钢筋在肩膀上摇摇晃晃,压得生疼。更要命的是每天劳动结束后,还要开会谈体会。有的同学谈体会、讲心得一套一套的,可我困得要命。有一次,不知是谁讲得兴致正浓,可是蚊帐里却传出某同学如雷的鼾声,大家都相视而笑。 我们在昌平工程兵技校军训,上课、操练、爆破、打靶、夜行军等全套功课中,我最头疼的事:一是打背包,我打的背包总是松松垮垮像个大面包;再有就是吃饭,到开饭的时候以班为单位,别人都是风卷残云,可我吃得特慢,老落在最后,特别苦恼。 在“教育革命”中,结合设计课程,我们还去双桥、上庄劳动过。为了设计猪舍到猪场劳动时,我分在种猪圈。那些种猪又高又壮,营养讲究。我的任务一是遛小猪,那些猪到处乱跑,追得人很累;再就是起圈,要把猪圈里的粪起出来,再垫上新土。虽然穿着大雨靴,但粪土溅得浑身都是,加上喂猪时的泔水,身上一股酸臭味。 和以上的劳动相比,装修实习和工长助手实习就都算不得什么了。对于业务和身体最集中的考验还是毕业设计。清华的毕业设计讲究“真刀真枪”。我们承担的任务就是到四川绵阳建设清华分校。测量地形、绘制地形图、规划设计、三通一平、正规建设,一切从零开始。艰苦的农村生活、陌生的工作环境、崭新的业务考验着我们。但因为有了入学以来的种种磨炼,这些困难好像对我们来说都不在话下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