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马玉洁,王春霞,任竞颖 编著 页数:331
前言
信息技术作为20世纪科学技术最卓越的成就之一,它的应用、普及和发展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经济结构以及教育模式等,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社会,从根本上讲,信息化的核心就是人的信息化。因此,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学生的基本能力,也是其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计算机文化的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推广,使得人们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渴望也在不断增强。在当今社会,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方法不仅是人们立足社会的必要条件,更是人们工作、学习和娱乐中不可或缺的技能。《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是为高校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专门编写的教材,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用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全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遵循教学规律,优先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兼顾整体理论的系统性。在内容编排上充分考虑到初学者的实际阅读需求,通过大量实用的操作指导和有代表性的实例,让读者能够直观、迅速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实现“学”与“用”的真正统一。《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共分9章。第1章主要讲述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第2章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系统组成原理;第3章介绍了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常用操作和使用技巧;第4~6章深入细致地讲解了中文版Word 2003、Excel 2003、PowerPoint 2003在办公环境中的应用;第7章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网络基础以及局域网的配置、管理和维护;第8章介绍了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以及常用网络软件的应用;第9章介绍了计算机安全与维护方面的内容。此外,《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的最后附加了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的11个上机实验.通过各章学习,读者应能够更高效地利用计算机来完成各项日常工作。《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除封面署名的作者马玉洁、王春霞、任竞颖外,参加《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编写的人员还有陈丽娜、陈涛、郑晓月、康鲲鹏、黄艳峰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在编写《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的过程中,得到了张庆政、陈树平、刘鸿基、管典兵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此外,还在感谢在《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编写过程中对我们提出建议的朋友们,你们的理解就是我们认真工作的动画。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创作时间仓促,《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
内容概要
作为一本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本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全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概述、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系统组成、Windows XP操作基础、Word 2003文字处理软件、Excel 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PowerPoint 200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网络基础与局域网应用、Internet应用、计算机安全与维护等。各章后面附有大量习题,全书后面附有上机实验指导。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各类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培训教材和自学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信息技术概述 1.1 信息的基本概念 1.1.1 数据与信息 1.1.2 信息的分类 1.1.3 信息的性质 1.1.4 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 1.2 信息技术简述 1.2.1 信息技术 1.2.2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1.2.3 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 1.2.4 管理信息 1.3 信息技术的研究热点 1.3.1 人工智能技术 1.3.2 多媒体技术 1.3.3 光缆技术 ].3.4 卫星通信 1.3.5 电子商务 1.3.6 决策支持系统 1.4 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 1.4.1 信息社会及其特征 1.4.2 信息技术对当今社会的负面影响 1.4.3 信息社会与信息素质 1.5 习题第2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系统组成 2.1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2.1.1 计算机的发展 2.1.2 计算机的特点 2.1.3 计算机的分类 2.1.4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2.2 计算机的进制和信息表示 2.2.1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数的原因 2.2.2 计算机中的进制表示 2.2.3 进制之间的转换 2.2.4 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 2.2.5 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 2.3 计算机中的数据 2.3.1 计算机中数的单位 2.3.2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2.4 计算机中常用的编码 2.4.1 ASCⅡ码 2.4.2 汉字的存储与编码 2.5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2.5.1 主机 2.5.2 存储器 2.5.3 输入设备 2.5.4 输出设备 2.6 微型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2.6.1 系统软件 2.6.2 应用软件 2.7 计算机操作系统 2.7.1 操作系统的功能 2.7.2 操作系统的分类 2.8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2.8.1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8.2 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2.9 习题第3章 Windows XP操作基础 3.1 启动、退出和注销Windows XP 3.1.1 启动Windows XP 3.1.2 退出Windows XP 3.1.3 注销Windows XP 3.2 Windows XP的桌面 3.2.1 桌面图标 3.2.2 “开始”菜单 3.2.3 任务栏 3.2.4 窗口 3.2.5 菜单 3.2.6 对话框 3.3 Windows XP的个性化设置 3.3.1 设置桌面背景 3.3.2 设置屏幕保护程序 3.3.3 设置屏幕颜色、分辨率和刷新频率 3.3.4 设置桌面主题和外观 3.4 键盘操作 3.4.1 键盘布局 3.4.2 键盘录入要领 3.5 拼音输入法 3.5.1 全拼输入法 3.5.2 智能ABC输入法 3.5.3 微软拼音输入法 3.6 五笔字型输入法 3.6.1 汉字结构 3.6.2 字根的分区 3.6.3 字根及其键位 3.6.4 字根间的结构关系 3.6.5 汉字的拆分原则 3.6.6 汉字拆分的方法 3.6.7 简码输入 3.7 输入法的管理 3.7.1 选择与切换输入法 3.7.2 输入法状态窗口的功能 3.7.3 添加与删除输入法 3.8 文件管理 3.8.1 文件和文件夹 3.8.2 “我的电脑” 3.8.3 资源管理器 3.8.4 文件和文件夹操作 3.9 磁盘管理 3.9.1 关于文件系统 3.9.2 磁盘的格式化 3.9.3 磁盘碎片整理 3.9.4 磁盘清理 3.9.5 磁盘查错 3.10 应用程序管理 3.10.1 启动应用程序 3.10.2 关闭应用程序 3.10.3 安装和卸载软件 3.10.4 添加或删除Windows组件 3.11 习题第4章 Word 2003文字处理软件 4.1 认识Word 2003 4.1.1 启动和退出Word 2003 4.1.2 认识Word 2003的工作界面 4.1.3 Word 2003的视图模式 4.2 文档的基本操作 4.2.1 新建文档 4.2.2 保存文档 4.2.3 打开文档 4.2.4 关闭文档 4.3 编辑文本 4.3.1 输入文本 4.3.2 选择文本 4.3.3 删除文本 4.3.4 移动和复制文本 4.3.5 查找和替换文本 4.3.6 撤销和恢复操作 4.4 设置文本格式 4.4.1 设置字符格式 4.4.2 设置段落格式 4.4.3 设置项目符号和编号 4.4.4 设置边框和底纹 4.5 创建和设置表格 4.5.1 表格的创建 4.5.2 编辑表格 4.5.3 设置表格格式 4.6 美化文档 4.6.1 插入和设置剪贴画 4.6.2 插入图片 4.6.3 插入和设置自选图形 4.6.4 插入和编辑艺术字 4.6.5 插入图表 4.6.6 插入和编辑文本框 4.7 设置文档页面 4.7.1 设置页面大小 4.7.2 设置页眉和页脚 4.7.3 插入和设置页码 4.8 使用模板与样式 4.8.1 使用模板 4.8.2 使用样式 4.9 打印文档 4.9.1 打印预览 4.9.2 打印设置和输出 4.10 习题第5章 Exce1 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5.1 认识Exce1 2003 5.1.1 启动和退出Excel 2003 5.1.2 Excel 2003的操作界面 5.2 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5.2.1 新建工作簿 5.2.2 保存工作簿 5.2.3 关闭工作簿 5.2.4 打开工作簿 5.3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5.3.1 选择工作表 5.3.2 插入工作表 5.3.3 移动和复制工作表 5.3.4 重命名工作表 5.3.5 删除工作表 5.3.6 设置工作表标签的颜色 5.4 单元格的基本操作 5.4.1 选取单元格 5.4.2 单元格的命名规则 5.4.3 插入和删除单元格 5.4.4 合并和拆分单元格 5.4.5 移动和复制单元格 5.5 数据的输入 5.5.1 普通文本的输入 5.5.2 特殊符号的输入 5.5.3 数值数据的输入 5.6 数据的编辑 5.6.1 修改数据 5.6.2 查找和替换数据 5.6.3 快速填充数据 5.7 公式的应用 5.7.1 公式的语法 5.7.2 运算符 5.7.3 输入公式 5.7.4 公式的命名 5.8 函数的应用 5.8.1 函数的语法 5.8.2 函数的分类 5.8.3 常用函数简介 5.9 图表的应用 5.9.1 创建图表 5.9.2 编辑图表 5.9.3 美化图表 5.10 数据的管理 5.10.1 数据排序 5.10.2 数据筛选 5.10.3 数据分类汇总 5.11 美化工作表 5.11.1 设置单元格格式 5.11.2 自动套用格式与设置工作表背景 5.11.3 插入图片 5.12 打印工作表 5.12.1 页面设置 5.12.2 打印预览 5.12.3 打印输出 5.13 习题第6章 PowerPoint 200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6.1 认识PowerPoint 2003 6.1.1 启动和退出PowerPoint 2003 6.1.2 PowerPoint 2003的工作界面 6.2 创建演示文稿 6.2.1 根据内容提示向导创建演示文稿 6.2.2 根据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 6.2.3 根据现有演示文稿新建 6.2.4 创建空白演示文稿 6.3 编辑幻灯片 6.3.1 幻灯片的视图 6.3.2 幻灯片的编辑 6.3.3 保存演示文稿 6.4 编辑幻灯片中的文本和表格 6.4.1 输入文本 6.4.2 编辑文本 6.4.3 使用表格 6.5 设置演示文稿的外观 6.5.1 为演示文稿添加背景 6.5.2 应用设计模板 6.5.3 应用配色方案 6.5.4 使用模板 6.5.5 添加页眉和页脚 6.6 在演示文稿中添加特殊效果 6.6.1 使用动画方案 6.6.2 添加音乐或声音效果 6.6.3 添加动作按钮 6.7 播放演示文稿 6.7.1 启动演示文稿的放映 6.7.2 控制演示文稿的放映 6.7.3 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方式 6.8 习题第7章 网络基础与局域网应用 7.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7.1.1 网络硬件设备 7.1.2 网络协议 7.1.3 网络操作系统 7.1.4 服务器 7.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类型 7.2.1 局域网 7.2.2 城域网 7.2.3 广域网 7.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7.3.1 总线型拓扑结构 7.3.2 环型拓扑结构 7.3.3 星型拓扑结构 7.3.4 其他拓扑结构 7.4 计算机网络模型 7.4.1 OSl划分层次的原则 7.4.2 各分层的主要功能 7.5 网络通信协议 7.5.1 网络协议的作用和功能 7.5.2 常用的网络协议 7.5.3 选择网络协议 7.6 局域网的类型 7.6.1 以太网 7.6.2 ATM网络 7.6.3 FDDI网络 7.6.4 无线局域网 7.7 组建局域网的硬件设备 7.7.1 网卡 7.7.2 集线器与交换机 7.7.3 双绞线和同轴电缆 7.8 组建Windows局域网 7.9 访问Windows局域网 7.9.1 通过“网上邻居”访问网络 7.9.2 通过计算机名称直接访问网络中的计算机 7.9.3 搜索网络中的计算机 7.10 共享网络资源 7.10.1 创建网络资源的快速访问方式 7.10.2 共享文件和文件夹 7.10.3 共享打印机 7.11 习题第8章 Internet应用 8.1 Internet概述 8.1.1 Internet的发展 8.1.2 Internet提供的服务 8.2 使用ADSL连接Internet 8.2.1 选择ADSL Modem 8.2.2 安装ADSL Modem 8.2.3 安装ADSL拨号软件并建立拨号连接 8.3 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8.3.1 IE浏览器界面 8.3.2 打开网页 8.3.3 浏览网页 8.3.4 设置IE浏览器主页 8.3.5 使用收藏夹 8.3.6 查看历史记录 8.4 使用搜索引擎 8.4.1 认识搜索引擎 8.4.2 使用Google搜索引擎 8.5 收发电子邮件 8.5.1 电子邮件概述 8.5.2 申请免费电子邮箱 8.5.3 撰写并发送电子邮件 8.5.4 接收电子邮件 8.6 下载网络资源 8.6.1 使用浏览器下载网上资源 8.6.2 使用下载软件下载网上资源 8.7 使用Windows Live Messengef网上聊天 8.7.1 申请和注册Windows Live Messenger 8.7.2 使用Windows Live Messenger 8.8 习题第9章 计算机安全与维护 9.1 网络安全概述 9.2 计算机病毒 9.2.1 计算机病毒概述 9.2.2 初识瑞星杀毒软件 9.2.3 定制瑞星自动杀毒任务 9.2.4 配置瑞星监控中心 9.2.5 使用瑞星的主动防御功能 9.3 防火墙 9.3.1 防火墙概述 9.3.2 使用Windows XP防火墙 9.4 计算机的使用和保养 9.4.1 CPU的使用和保养 9.4.2 硬盘的使用和保养 9.4.3 显示器的使用和保养 9.4.4 键盘保养 9.5 计算机常见故障处理 9.5.1 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 9.5.2 鼠标失灵 9.5.3 显示器无法点亮 9.6 习题实验指导 实验1 计算机外设的连接 实验2 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 实验3 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 实验4 在WindowsXP中备份和还原文件 实验5 安装和使用打印机 实验6 制作商业广告(Word 2003) 实验7 制作意见调查统计表(Excel 2003) 实验8 制作旅游说明演示文稿(PowerPoint 2003) 实验9 设置IE的脱机浏览属性 实验10 使用瑞星工具手动杀毒
章节摘录
插图:·移动:是指握住鼠标在桌子上来回移动,这时屏幕上的鼠标指针会跟着来回移动。·单击:是指按一下鼠标上的左键,再立即释放。左键是指用右手握住鼠标时食指所按的键,即鼠标上左边的键。·双击:是指快速地按两下鼠标的左键。·拖动:是指按住鼠标的左键不放,并同时移动鼠标。·右击:按一下鼠标的右键再释放,一般用于打开快捷菜荦。2.5.4输出设备所谓输出设备是指计算机处理和计算后所得的结果,以人们便于识别的形式(如字符、数值和图表等)记录、显示或打印出来的设备。常用的设备有显示器和打印机等。1.显示器显示器是计算机不可缺少的输出设备,用户通过它可以很方便地查看送入计算机的程序、数据和图形等信息,及经过计算机处理后的中间结果、最后结果,它是人机对话的主要工具,如图2.13所示。目前,显示器主要由两种显示管构成,它们是CRT(CathodeRayTube,阴极显示管)和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在微型机中,LCD显示器目前已经是大多数用户装机的第一选择。衡量显示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点距和分辨率,分辨率是指显示设备所能表示的像素个数,像素越密,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例如,某显示器的分辨率为1024×768,就表明该显示器在水平方向能显示1024个像素,在垂直方向能显示768个像素,即整屏能显示1024×768个像素。点距一般是指显示器相邻两个像素点之间的距离,在相同分辨率下,点距越小,图像就越清晰。2.打印机打印机与显示器一样,也是一种常用的输出设备,如图2.14所示,它用于把文字或图形在纸上输出,以方便阅读和保存。它通过一根并口电缆与主机后面的并行口相连。
编辑推荐
《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基础知识与实践想结合,遵循教学规律,详细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各方面的相关应用。内容全面,实例丰富,可操作性强,可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大量的上机实验指导,真正实现“学”与“用”的统一。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有针对性的习题,可使学生检验学习情况,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