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现代教程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王毅武、 康星华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03出版)  作者:王毅武,康星华 著  页数:392  
Tag标签:无  

前言

经过长期对《资本论》的教学实践与学术探讨,笔者积累了不少教学资料与研究素材,为了进一步深化对《资本论》的研究与教学,同时也为了适应高校经济类学生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学习与钻研《资本论》,特编著了这本《(资本论)现代教程》(以下简称《教程》),作为读者学习《资本论》的辅导教材。《教程》在编著过程中遵循《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结构,忠诚于作者的本意,坚持抓住精要、突出重点、理论联系实际、阐述回归历史的原则,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济学原理进行了综合性的概括说明,采用教材式体例,着重阐释《资本论》的基本原理与创新精神。这是一项关于《资本论》的新的教学和教材改革尝试,旨在改善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应当说,《资本论》的现代意义是不容置疑的。《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与平台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及其内在逻辑,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机制;与此同时,民营经济的发展在中国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再者,任何创新都不可能脱离继承,任何理论也都不可能没有历史。这些,从理论与实践上都是易于认识并理解的。联系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以及民生方面改革的教训与失误,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金融风暴,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刻反思,其中的很多道理,在《资本论》中早有阐释,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本书在交付出版前,曾在青海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海南大学等高校经济学专业的本科及研究生教学中使用,效果良好。依据使用过程中方方面面的意见,作者曾多次进行修改和校订,并不断补充新的研究成果。清华大学出版社对于本书的出版给予了积极的支持。海南大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所对于《资本论》的研究极为重视,同时,本研究也是海南省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海南大学重点学科“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基本研究内容。应当说,《资本论》的教学与研究仍在继续深入与拓展的过程中,相信随着实践的发展与人们对《资本论》的认识与理解的出新,《资本论》的研究将会进一步得到深化和升华。

内容概要

  本书系统而概括地阐释了《资本论》第一、二、三、四(历史部分、《剩余价值理论》)卷的基本内容与理论要点,依据《资本论》的内在逻辑划分为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论、资本循环论、资本周转论、社会资本再生产论及剩余价值理论史等十篇相对独立的部分,注重阐释市场经济各种特定关系的联系与趋势及其现代认识的分析与说明,并就《资本论》学习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必要的解释。本书结构严谨、体系完整、重点突出、论述清楚,阐释忠于马克思原意,说明突出现代意义,各部分内容相辅相成,理论概括深入浅出,是近年来学习和研究《资本论》的一部难得的好教材,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性读本。 本书面向高校经济类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研究《资本论》的相关读者,也可作为对政治经济学以及政治经济学史感兴趣的读者群体。

作者简介

王毅武,1948年生,山东龙口人。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005年获海南省首届“杰出人才”称号。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国际管理学院执行院长;现任海南大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所所长,政协海南省委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会长,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等。曾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高校教材、工具书等40余部(含合作),其中获国家、省部级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二、三等奖36项。研究方向: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康星华,1959年生,江西南昌人,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获英国威尔士纽波特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任海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英国威尔士纽波特大学、台湾成功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经济、管理及专业外语的教学工作。先后完成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与项目6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和科研论文20余篇,编著教材3部。

书籍目录

导论《资本论》第一卷概述第一篇 劳动价值理论第一章 商品第二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第二篇 剩余价值理论第三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第四章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五章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三篇 资本积累理论第六章 资本积累的的实质第七章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第八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论》第二卷概述第四篇 资本循环理论第九章 货币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代表第十章 产业资本的三个循环形式及其特点第十一章 产业资本运动的连续性和三个循环形式的统一第十二章 资本循环过程中的生产时间、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第五篇 资本周转理论第十三章 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第十四章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第六篇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第十五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形成第十六章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第十七章 积累和这0主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资本论》第三卷概述第七篇 剩余价值分配理论第十八章 利润和利润率第十九章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第二十章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第八篇 剩余价值转化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第四卷)概述第九篇 剩余价值理论史(一)——古典政治经济理论体系第十篇 剩余价值理论史(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庸俗化后记

章节摘录

《资本论》第一卷概述1867年9月14日,马克思的划时代巨著《资本论》在德国汉堡出版。恩格斯在1886年《资本论》英文版序言中指出:“第一卷是一部相当完整的著作,并且二十年来一直被当作一部独立的著作。”“在对整个著作着手独立研究之前,首先应该很好地研究第一卷”。②《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篇,中心阐述劳动价值理论。第二部分,第二篇~第六篇,其中第六篇是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补充论述,主要阐述剩余价值理论。第三部分,第七篇,中心阐述资本积累理论,即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和资本主义再生产问题。学习中,应该把握三个大理论,即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劳动价值理论是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核心,资本积累理论是结论。马克思1868年曾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谈到“这部书(指《资本论》第一卷)中的三个崭新的因素”就是:第一,劳动二重性,是理解商品价值的一把钥匙;第二,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是探索和揭露剩余价值的产生方式问题;第三,工资理论即劳动力学说。这三个问题加上资本积累问题,构成了《资本论》第一卷的骨架和理论体系。

后记

笔者从事经济学教学、科研工作近四十年,《资本论》的教学与研究一直是看家本事.长期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学”课程可以说是《资本论》前三卷基本内容的浓缩与概括,“政治经济学史”课程是《资本论》第四卷内容与逻辑的归结,“西方经济学”课程如果舍弃了其庸俗部分,也可以看作是《资本论》的现代化,包括我们奋力开拓的新学科——“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实际上就是《资本论》的中国化。这样认识问题不一定很科学,但也不是没有道理,可以看作是个人的体会。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说心里话,学习和研究《资本论》对于中国人而言,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是文化方面的差异,刚开始读的时候很费劲;二是当时并没有相应的市场经济环境或者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缺乏切身感受;三是经济学普及程度不高,理解能力不够等。况且,读懂《资本论》和写出《资本论》教科书,根本不是一回事!俱往矣,每当格子爬得苦不堪言时,都是马克思这句最为著名的格言给了我极大的力量;正是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精神鼓励、支持、鞭策着我们钻研、创新、奋进。可以说,本书是笔者接近四十年学习、研究、讲授《资本论》的心得、体会及感悟……当年,在青海湖以西几百公里的依克诺尔大草原上放羊时,没有想,也不敢想,自己会成为一个学者、一名大学教授,会与《资本论》联系在一起一…。当我在汽车运输公司的大修车间里当锻工时,没有想,也不曾想,我以后会讲授《资本论》,并且要写教材……当我在大学的课堂里听老教授讲授《资本论》时,只是想,是真心地想,要用马克思写《资本论》的精神和毅力学好《资本论》……当我也站在大学的讲台上第一次给学生们讲授《资本论》时,开始想,是认真地想,讲授《资本论》应该使用自己写的教材……当我在社会科学研究单位搞科研时看到个别领导时常违背《资本论》基本原理而又充当“权威”时,又在想,确实在想,一定要写本《资本论》教材让他好好学一学……实现这个愿望整整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之前的准备时间至少也是十多年。对于《资本论》的学习与研究,较为集中的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武汉大学就读政治经济学专业和毕业后分配到青海师范大学从事政治经济学教学与讲授《资本论》课程的时候。

编辑推荐

《资本论现代教程》面向高校经济类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研究《资本论》的相关读者,也可作为对政治经济学以及政治经济学史感兴趣的读者群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资本论现代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我们上他的课,作者强制性购买,不然不给学分,无奈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