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亚历 编 页数:607
Tag标签:无
前言
2002年我在国内出版了《图解消化病学》,受到了临床消化科医生的欢迎,该书用创新的方法首次以图解的形式介绍了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使读者觉得耳目一新、通俗易懂,临床学习和实践较为实用,时至今日仍为许多临床消化科医生常备学习和参考读本,使我倍受安慰和鼓舞。新编《实用消化病学》虽采用了原有的创作模式,但在内容上全面创新。紧密围绕消化系统疾病中每一种疾病的特点,结合最近几年消化医学的最新进展,用图文的方法解释疾病的诊疗过程和方法,重点突出临床诊断和治疗要点,以及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策略及方法,并结合图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要点作进一步说明。本书在病名、诊疗术语、药物等方面增加了方便可查的索引,加之对消化医学最新诊疗进展的刷新和编排上的更加人性化设计,使该书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参考性和珍藏性。学无止境,我希望将我所学习和理解的微薄知识,通过图解的方式与大家分享,使之对临床工作的年轻医师有所帮助。感谢国家重点学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全体同仁在临床一线工作中与我相伴,并对我提供诸多理解和帮助。我将本书献给我的导师周殿元教授,感谢他多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对我的教诲和指导。
内容概要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最常见、患者就诊率最高的疾病。本书紧密围绕消化系统疾病中每一种疾病的特点,以创新的图文实例详细介绍了每种疾病的临床经典诊疗方法和最新的诊疗进展,突出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要点及诊疗策略,通俗易懂,易于掌握。书末索引方便对各种疾病、诊疗术语及药品的快速查找。本书可作为临床诊疗参考工具书,也可作为临床进修生、研究生的教材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张亚历,1961年出生,1982毕业于衡阳医学院医疗系,1986年获中山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师承著名消化病学专家周殿元教授并获博士学位,1996年为客座研究员赴日本医科大学工作,1997年提升为教授、主任医师,1998年成为博士生导师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胃肠疾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诊断工作,主编出版了《图解消化病学》、《胃肠疾病内镜、病理与超声内镜诊断彩色对照图谱》、《大肠癌的基础与临床》、《现代小肠病学》、《医学英语结构分解词典》、《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方法》等专著,并参与了《现代内科学》、《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内镜学》、《中国肛肠病学》、《现代消化病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内科学》、《细胞凋亡的基础与临床》、《免疫学常用实验方法》、《中华胃肠病学》、《消化道疾病诊断病理学》、《胃黏膜癌前病变与癌前疾病》、《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Barrett食管》、《胃肠病学和肝病学》等专著的编写。获广东省及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三等奖5项。1995年获卫生部“吴阶平医学研究奖”、1996年获广东省“第四届丁颖科技奖”、1997年获“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现为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医师协会消化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副主编。在国家重点学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从事名医门诊、消化病房、内镜及病理诊断工作。
书籍目录
第一篇 食管疾病 第1章 胃食管反流病 第2章 反流性食管炎 第3章 巴来特食管 第4章 食管胃黏膜异位症 第5章 食管平滑肌瘤 第6章 食管黏膜下肿物 第7章 食管乳头状瘤 第8章 食管颗粒细胞瘤 第9章 食管糖原棘皮症 第10章 食管克罗恩病 第11章 食管白塞病 第12章 食管结核病 第13章 食管憩室 第14章 食管瘘 第15章 食管裂孔疝 第16章 食管异物 第17章 贲门失弛缓症 第18章 食管癌 第19章 食管贲门息肉 第20章 食管狭窄 第21章 真菌性食管炎 第22章 食管贲门撕裂征 第23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第二篇 胃部疾病 第24章 慢性浅表性胃炎 第25章 慢性萎缩性胃炎 第26章 胆汁反流性胃炎 第27章 胃溃疡 第28章 急性胃黏膜病变 第29章 门脉高压性胃病 第30章 尿毒症性胃炎 第31章 急性化脓性胃炎 第32章 功能性消化不良 第33章 Menetrier病 第34章 残胃炎 第35章 胃吻合口溃疡 第36章 倾倒综合征 第37章 胃癌 第38章 胃息肉 第39章 胃间质瘤 第40章 胃异位胰腺 第41章 胃黏膜脱垂症 第42章 胃扭转 第43章 胃MA1T淋巴瘤 第44章 胃石 第45章 胃内异物 第46章 胃下垂 第47章 胃潴留 第48章 胃黄色瘤 第49章 胃类癌 第50章 胃憩室 第51章 Dieu1afoy溃疡 第52章 胃毛细血管扩张症 第53章 溃疡性出血第三篇 小肠疾病 第54章 十二指肠炎 第55章 十二指肠溃疡 第56章 十二指肠壅滞症 第57章 十二指肠憩室 第58章 梅克尔憩室 第59章 小肠污染综合征 第60章 Brunner腺增生症 第61章 小肠良性肿瘤 ……第四篇 大肠疾病第五篇 肝脏疾病第六篇 胰胆疾病第七篇 腹膜疾病及其他索引
章节摘录
插图:第3章 巴来特食管巴来特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黏膜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广义的概念包括食管的胃上皮化生或异位,以及柱状上皮化生。为与食管下段的贲门黏膜柱状上皮区分,曾规定病变范围在胃食管连接处(GEJ)3 cm以上(即所谓的3 cm法则)。近年来的概念倾向于指内镜下发现并被病理组织学证实在食管与胃黏膜交界的连接线(GEJ)以上出现的任何长度的原有鳞状上皮被伴有肠上皮化生的柱状上皮所取代情况。更严格的定义是指GEJ线以上原有鳞状上皮被含杯状细胞的特殊柱状上皮替代的情况。这些新的定义包容了短节BE,后者特别将与癌变关系密切的肠上皮化生定义为BE,提出了BE属于癌前病变的概念,而将胃黏膜异位和胃上皮化生排除在BE之外。本病病因未明,临床上多继发于胃食管反流(GERD)、裂孔疝。反流的各种成分,包括胃液、碱性胆汁、胰液等均可以引起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受损,由耐酸、再生能力强的柱状上皮进行修复,从而形成:BE。Barrett食管为癌前病变,可发展为食管贲门腺癌,在英、美等国家,占食管癌的30%~50%。本病目前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一些医生因为概念不清,临床上常只将橘红色岛状黏膜才定义为BE,因此文献中报道的检出率较低。
编辑推荐
《实用消化病学:图解诊断与治疗方法》为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