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冯玉军 页数:502
Tag标签:无
前言
把纷繁复杂的法律现象置于“事实和规范”之间,置于社会历史条件的总体框架之中,结合对特定时代人们信奉或者认可的法律价值观的考察,从法律与经济互动的视角来理解法律规则和法律秩序的真实意义,进而研究其与我们当下生活的世界的关联,探索法律形成、运作和发展创新的内在规律,一向是社会科学的关注焦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根本特色,更是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法学研究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历史发展表明:人们总是倾向于把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最能满足人们,自然首先是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阶层为主导的那些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的观念、措施认为是正义的、公平的,是权利(Right即“对”的)。总的看,人们倾向于把对该社会的衣、食、住、行最有效益的观念和措施认为是正义的、公平的。也就是说,人们总是倾向于把最有效益的观念、制度,确认为正义的、公平的。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察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近几十年兴起的西方法经济学或法的经济分析理论实际上也应用了这样的基本思路。不过,现代西方法经济学抛弃了马、恩运用这一方法得出的关于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结论,特别是避而不谈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规律性,而只是在具体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运用经济学的新成就丰富了研究内容。西方法经济学各学派,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那种生产方式下形成的人性为前提和出发点,来提出并解决公平与效益的问题的,其具体的研究方法确有科学的、符合实际的成分,并且对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也颇有成效。
内容概要
全面、系统地论证了法经济学范式。通过对“法一经济”互动共生关系学说史的研究,阐述了法经济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理论创新及其意义,总结了法经济学范式的一系列基本假设、范畴、定理、价值、方法,透彻地分析了法律成本效益论、法律市场论、法律供求论和法律均衡论等基础理论。《法经济学范式》坚持法经济学与中国法治实践相结合,既深入探究法经济学范式的本体内涵、结构关系,又将法经济学相关原理应用到各个部门法和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法治环节之中,并展开了深入的实证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卓有价值和启发的改革建言。 《法经济学范式》适合法律与经济管理实务人员、高等院校法律类、经济类和管理类的研究生、本科生阅读。
作者简介
冯玉军,男,l971年出生,汉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院爱德华基金项目访问学者、哈佛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05——2006),日本一桥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07),中国一欧盟信息社会项目特聘专家,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自1992年以来,已正式出版学术专著3部(《法律的成本效益分析》、《全球化与中国法制的回应》、《法律与经济推理:寻找中国问题的解决》),译著2部(《发展进程中的国家与法律》、《公平与福利》),编译美国法学经典论文选2部,主编教材和学术论文集4部;主持完成多项国际横向交流课题和国家社会科学课题;在《新华文摘》、《中国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国家和省部级核心刊物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发表论文70余篇;荣获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中国法学会优秀论文奖、吴玉章奖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学术研究领域为法学理论、法经济学、现实法理论、后现代法学、法律全球化理论、比较经济法和东亚区域法制问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学科基础一、法经济学概述二、法经济学范畴第二节 学科发展一、法经济学的创立阶段二、法经济学的扩张发展阶段三、法经济学的多元分化阶段第三节 研究价值与框架设计一、研究价值二、框架设计第二章 “法-经济”互动共生的分析史第一节 法经济学产生条件的法学史回顾一、古代“法-经济”关系相关论述及其实践概观二、西方法律思想史三大流派的基本观点三、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四、现当代法学思想中的“法-经济”观点第二节 法经济学产生条件的经济学说史回顾一、斯密古典经济学与经济分析方法二、西方现代经济学对法经济学的知识滋养第三节 当代法经济学的理论流派一、基于学术传统形成的理论流派二、基于研究视角形成的理论流派三、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法经济学四、结论总是走在历史之中和逻辑之后第一编 基本原理第三章 法经济学范式的确立第一节 “范式”概说一、“范式”的内涵二、范式的学术功能三、范式的外部关系四、范式的构成因素和真理性评判第二节 法学研究范式的分类一、历史唯物主义法学范式和历史唯心主义法学范式二、应然型法学范式和实然型法学范式三、概念法学范式和经验法学范式四、建构论法学范式和进化论法学范式第三节 法经济学范式的确立一、法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二、法经济学范式的构成要素三、法经济学范式的基本内容与学科特征四、确立法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意义第四节 法经济学范式的可能性及其限度一、反思的必要性二、法经济学的危机三、法经济学研究的边界第四章 法经济学范式基础第一节 法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一、理论假设概说二、作为初始条件假设的理性选择理论三、辅助条件假设第二节 法经济学的核心范畴:交易成本一、概念界定及其学科意义二、通过制度创新降低交易成本的历史考察三、法律的交易成本分析理论四、市场中的外部性及其法律矫正第三节 法经济学的基本定理一、斯密定理二、规范的霍布斯定理三、科斯第一定理四、科斯第二定理五、波斯纳定理六、帕累托效率标准七、卡尔多-希克斯效率标准八、汉德公式第四节 法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一、个人主义方法论与集体主义方法论相结合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三、博弈论方法四、法社会学方法五、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第五章 法经济学范式一般分析框架第一节 法律成本效益理论一、为什么要进行法律的成本效益分析二、法律成本理论三、法律效益理论四、降低法律成本,实现法律效益的途径第二节 法律市场理论一、法律公共品及其特征二、法律市场及其结构三、法律市场的结构属性第三节 法律供求理论一、法律供求的内涵与外延二、法律供给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三、法律需求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第四节 法律均衡理论一、概念界定二、法律均衡的意义三、法律均衡的评价标准和实现模型第二编 应用与检验第六章 法经济学范式的本体性阐释第一节 权利义务的相互性理论一、法律权利义务与利益的一般关系二、权利义务的相互性第二节 权利冲突及其解决模式一、权利的相互性与权利冲突问题二、权利冲突的解决模式第三节 法律规范的经济分析一、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与禁止性规范二、构成性规范与调控性规范三、奖励性规范和惩罚性规范四、强行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第四节 主流法经济学哲学基础的嬗变一、对功利主义的超越及其局限二、走向实用主义三、与现代学科体系同行第七章 法经济学范式的宏观结构第一节 公法与私法一、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二、私法公法化三、公法私法化第二节 民商法与经济法一、社会成本视角的民商法与经济法……第八章 法经济学范式的部门结构阐释第九章 法经济学范式的过程性阐释
章节摘录
第二章 “法—经济”互动共生的分析史 第一节 法经济学产生条件的法学史回顾 一、古代“法—经济”关系相关论述及其实践概观 早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就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治国观念,其大意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粮食储备殷实充足,五谷丰登,解决温饱,衣食无忧,生活富裕,百姓就会遵循礼节,恪守法度,明辨是非荣辱。管仲的这条治国理念中将礼法制度的遵守贯彻与否同经济财富的拥有程度联系在一起,进而得出了物质财富的占有状况决定着人的道德水平和礼法秩序的结论。杨朱从个人功利的角度,提出“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观点。战国初期的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政治理想,进而主张“利民”(法律必须“为民兴利除害”,使天下皆得其利)和“节用”、“节葬”、“非乐”(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提倡努力劳动、节俭用度、增加社会财富,以实现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的理想)。 战国末期的儒学大师荀就为什么要制礼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礼由人起。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争,争则乱。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义以养人欲,给人之求,使欲不穷于物,物不屈于欲,二者相待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