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服务心理指南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与组织行为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06出版)  作者:时勘,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页数:340  
Tag标签:无  

前言

“百年奥运,中华圆梦”。2001年7月13日,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与奥运握手,实现了萦绕在中华民族儿女心中百年的美丽梦想。我国政府和北京奥组委庄严承诺,要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全国人民展现出期盼奥运、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精神风貌,共同营造文明、和谐、喜庆的社会氛围,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交相辉映。奥运会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志愿服务为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提供了一种近距离关注、支持和参与奥运的形式,使广大民众得以体验奥运、享受快乐、共创和谐。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项目于2005年6月5日正式启动。项目启动以来,我们全力推进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确立了由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迎奥运”志愿服务、奥组委前期志愿者和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六个项目以及“微笑北京”主题活动组成的工作格局。至2008年3月31日赛会志愿者报告截止,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报名人数达到1125799人;截至2008年5月4日,城市志愿者报名人数达到157万人,充分展现了社会各界志愿服务奥运的参与热情,为完成好奥运志愿服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同志“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的要求,我们广泛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中国·人文奥运”和“微笑北京”主题活动,推出奥运志愿五色“微笑圈”。“微笑北京”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是奥林匹克精神、志愿精神与和谐文化的有机统一,是公民个体自信乐观、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公民与公民之间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与文明健康、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的有机统一。志愿者服务不仅仅是体力和脑力劳动上的助人,更是人与人之间内心的和谐交流。洋溢在志愿者脸上的微笑,正是发自于内心的和谐,是来自于心灵的阳光。志愿者在提供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会面对各种心理压力。因此,在赛前对志愿者进行培训,保证赛时能够调适、化解这些压力,有助于志愿者健康心灵的塑造和人格的完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也是“人文奥运”追求的重要目标。为了更好、更专业地给广大奥运志愿者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推出北京奥运会通用培训系列教材之后,我们又组织专家编写了《奥运会志愿者工作读本》,作为读本系列的第一本书《志愿者服务心理指南》,特别邀请了著名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时勘教授担任主编。本书取材于历届奥运会的真实事件和我们的现实生活,从赛场行为、交通安全、跨文化交流、环境适应和危机应对五个方面详细、客观地介绍了奥运志愿者、普通市民和观众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采用案例分析方式进行心理学分析后,向读者提出专家建议。希望本书能为志愿者的快乐工作、健康成长提供有益的帮助,也为提高奥运志愿服务工作质量做出积极贡献。愿阳光播撒进每一名志愿者的心灵!愿志愿者的脸上永远洋溢着微笑!

内容概要

  《志愿者服务心理指南》取材于历届奥运会的真实事件和我们的现实生活,从赛场行为、交通安全、跨文化交流、环境适应和危机应对等五个方面详细、客观地介绍了奥运志愿者、普通市民和观众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采用案例分析方式进行心理学分析后,向读者提出专家建议。为了更好、更专业地给广大奥运志愿者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推出北京奥运会通用培训系列教材之后,我们又组织专家编写了《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丛书》,作为书系的第一本《志愿者服务心理指南》,特别邀请了著名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时勘教授担任主编。

作者简介

时勘,心理学博士,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与组织行为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专家。主要从事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心理学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教育部等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已正式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获得多项国家部委级科技进步奖,提出的和谐社会中健康型组织建设的理论和管理对策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赛场行为1. 志愿者的责任是什么2. 为什么奥运比赛要升国旗、奏国歌3. 运动员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4. 亚军和季军,谁更高兴5. 为什么冠军会喜极而泣6. 什么让少年冠军早早地离开了跳台7. 康复医学助奥运,不再“伤,离别”8. 赛场里榜样有什么作用9. “心理帐户”对观众主观感受有何影响10. 裁判员误判时,你会如何反应……第二部分 交通安全第三部分 跨文化交流 第四部分 环境适应第五部分 危机应当

章节摘录

插图:书摘插图第一部分 赛场行为1 志愿者的责任是什么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志愿者是在本职工作之外,不受私人利益的驱使,不受法律的强制,为改进社会福利而付出努力的人们。志愿者也可以称为志愿人员、义工(香港)、志工。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是不同的,社会工作者需要特定技能,通过社会服务获取报酬。志愿服务是指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获取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不过,从事志愿服务的人员也可能会通过一定的渠道得到物质回报,甚至获得就业机会。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西方国家教会组织的慈善性服务,包括救助贫民、保护孤儿、照顾寡妇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政府和教育机构逐渐参与到志愿服务中。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还通过志愿服务的立法,使得志愿服务逐渐规范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志愿者服务逐渐制度化、专业化,规模不断扩大,还促进了就业。2004年,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瑞典五个国家的志愿服务者占就业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4%,其中,瑞典更是高达8%。志愿活动涉及公共服务、教育、卫生、开发住宅和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早期的奥运会志愿者人数很少,以儿童和军人为主。他们的任务是简单地传送信息,协助维持赛场的秩序。到了l952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由于奥运会规模扩大,而奥运会并无商业赞助,组委会开始向社会招募无报酬的服务人员,以缓解奥运会的财政压力,这些被招聘的人员主要是青年学生。

编辑推荐

希望《志愿者服务心理指南》能为志愿者的快乐工作、健康成长提供有益的帮助,也为提高奥运志愿服务工作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志愿者服务心理指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不错不错,启发很大,文字清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