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K/3 V11.0实用教程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肖霞 等 著  页数:425  

内容概要

  本书以金蝶K/3最新版本V11.0为蓝本,以会计实务为基础,按照金蝶的模块操作为主线,详细地介绍会计信息提供的基本概念、工作流程、金蝶K/3V11.0的安装,以及在财务会计、工资管理、现金管理、应收应付管理中的相关应用。本书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语言流畅、图文并茂,使读者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软件功能和操作技巧。  全书适合在职的财务工作者、职业继续教育培训班的学员阅读,也可以作为各类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1.1 什么是会计信息系统	1.1.1 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系统	1.1.2 计算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1.1.3 会计信息系统核算制度(新会计制度)	1.1.4 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前景	1.2 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	1.2.1 系统设置	1.2.2 填制并录入凭证	1.2.3 记账	1.2.4 生成会计报表	1.2.5 日常维护	1.3 会计信息系统与ERP	1.4 课后练习	第2章 安装金蝶K/3 V11.0	2.1 概述	2.1.1 系统背景	2.1.2 系统内涵	2.1.3 系统的应用框架	2.1.4 系统的安全性	2.2 安装并设置金蝶K/3 V11.0	2.2.1 安装环境	2.2.2 金蝶K/3 V11.0的安装	2.3 课后练习	第3章 账套管理	3.1 进入账套管理系统	3.2 账套管理概述	3.3 系统管理	3.3.1 设置系统参数	3.3.2 管理系统用户	3.4 组织机构管理	3.4.1 新建组织机构	3.4.2 修改组织机构属性	3.4.3 删除组织机构	3.5 数据库管理	3.5.1 新建账套	3.5.2 设置账套属性	3.5.3 删除账套	3.5.4 优化账套	3.5.5 账套的备份和恢复	3.5.6 账号管理	3.5.7 注册账套	3.6 账套管理	3.6.1 设置并启用账套	3.6.2 设置参数	3.6.3 检查数据有效性	3.6.4 升级账套	3.7 用户管理	3.7.1 新增用户或用户组	3.7.2 修改用户或用户组的属性	3.7.3 删除用户或用户组	3.7.4 禁用用户	3.8 权限管理	3.8.1 功能权限	3.8.2 数据权限	3.8.3 字段权限	3.9 课后练习	第4章 总账系统	4.1 业务流程	4.2 初始化系统	4.2.1 初始化流程	4.2.2 初始化操作	4.3 凭证处理	4.3.1 录入凭证	4.3.2 凭证查询	4.3.3 凭证审核	4.3.4 出纳复核	4.3.5 主管核准	4.3.6 过账	4.3.7 冲销	4.3.8 汇总	4.3.9 打印	4.4 往来业务	4.4.1 相关设置	4.4.2 核销管理	4.4.3 往来对账单	4.4.4 账龄分析表	4.4.5 坏账明细表	4.4.6 坏账统计分析表	4.5 现金流量表	4.5.1 现金流量表的实现方式	4.5.2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凭证操作	4.5.3 T型账户	4.5.4 附表项目	4.5.5 现金流量表	4.5.6 现金流量查询	4.6 期末处理	4.6.1 期末调汇	4.6.2 结转损益	4.6.3 自动转账	4.6.4 凭证摊销	4.6.5 期末结账	4.7 课后练习	第5章 报表与财务分析	5.1 报表系统概述	5.2 报表基本操作	5.2.1 报表文件管理	5.2.2 报表编辑	5.2.3 视图显示	5.2.4 插入处理	5.2.5 定义报表格式	5.2.6 设置窗口	5.3 报表业务	5.3.1 报表处理	5.3.2 报表计算	5.4 资产负债表	5.5 财务分析系统概述	5.5.1 系统概述	5.5.2 财务分析的内容	5.6 系统设置	5.6.1 显示工作区	5.6.2 多账套管理	5.6.3 设置默认取数账套	5.6.4 其他设置	5.7 报表分析	5.7.1 资产负债表分析	5.7.2 自定义报表分析	5.8 指标分析	5.8.1 定义财务指标	5.8.2 指标分析	5.9 因素分析	5.9.1 定义分析对象	5.9.2 因素分析	5.10 课后练习	第6章 固定资产管理	6.1 固定资产系统概述	6.2 固定资产管理的业务流程	6.2.1 系统初始化	6.2.2 新增固定资产	6.2.3 固定资产的变动	6.2.4 固定资产的清理	6.2.5 固定资产期末处理	6.3 系统初始化	6.3.1 设置系统参数	6.3.2 设置基础资料	6.3.3 录入历史卡片	6.3.4 结束初始化	6.4 新增固定资产	6.4.1 录入固定资产卡片	6.4.2 修改固定资产卡片	6.4.3 审核固定资产卡片	6.5 固定资产变动的处理	6.5.1 固定资产变动	6.5.2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5.3 拆分卡片	6.5.4 固定资产清理	6.6 折旧管理	6.6.1 工作量管理	6.6.2 计提折旧	6.6.3 折旧管理	6.7 固定资产核算处理	6.7.1 设置凭证管理选项	6.7.2 生成凭证	6.7.3 查询凭证	6.8 结账	6.8.1 自动对账	6.8.2 结账	6.9 课后练习	第7章 现金管理	7.1 系统概述	7.1.1 现金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特点	7.1.2 现金管理系统的应用流程	7.2 系统维护	7.2.1 初始化系统	7.2.2 系统设置	7.2.3 用户管理	7.3 数据处理	7.3.1 复核记账	7.3.2 引入日记账	7.3.3 与总账对账	7.4 现金管理	7.4.1 现金日记账	7.4.2 现金盘点单	7.4.3 现金对账	7.4.4 现金日报表	7.4.5 现金收付流水账	7.5 银行存款	7.5.1 银行存款日记账	7.5.2 银行对账单	7.5.3 对账	7.5.4 余额调节表	7.5.5 未达账项	7.5.6 银行存款日报表	7.5.7 银行对账日报表	7.5.8 银行存款与总账对账	7.6 票据管理	7.6.1 票据备查簿	7.6.2 支票管理	7.7 报表	7.8 凭证管理	7.9 往来结算	7.9.1 收款通知单	7.9.2 收款单	7.9.3 付款申请单	7.9.4 付款单	7.10 期末处理	7.11 课后练习	第8章 工资管理	8.1 工资管理系统概述	8.2 工资管理流程	8.2.1 系统初始设置	8.2.2 日常业务处理	8.3 初始化系统	8.4 类别管理	8.4.1 新建类别	8.4.2 选择类别	8.4.3 类别管理	8.5 工资管理设置	8.5.1 部门管理	8.5.2 职员管理	8.5.3 币别管理	8.5.4 银行管理	8.5.5 项目设置	8.5.6 公式设置	8.5.7 扣零设置	8.5.8 所得税设置	8.5.9 辅助属性	8.5.10 类别对应设置	8.5.11 部门信息应用	8.6 工资的日常业务处理	8.6.1 录入工资	8.6.2 计算工资	8.6.3 计算所得税	8.6.4 工资费用分配	8.6.5 管理工资凭证	8.6.6 审核工资	8.6.7 期末结账	8.7 人员变动	8.8 输出工资报表	8.9 课后练习	第9章 应收款管理	9.1 系统概述	9.2 系统初始化	9.2.1 设置系统参数	9.2.2 系统设置	9.2.3 初始化系统	9.3 单据处理	9.3.1 发票处理	9.3.2 其他应收单处理	9.3.3 应收票据处理	9.3.4 收款处理	9.3.5 退款处理	9.4 结算	9.4.1 核销管理	9.4.2 凭证处理	9.5 坏账管理	9.5.1 坏账损失	9.5.2 坏账收回	9.5.3 坏账准备	9.5.4 坏账备查簿	9.5.5 坏账计提明细表	9.6 应收款分析	9.6.1 账龄分析	9.6.2 周转分析	9.6.3 欠款分析	9.6.4 坏账分析	9.6.5 回款分析	9.6.6 收款预测	9.6.7 信用余额分析	9.6.8 信用期限分析	9.6.9 销售分析	9.7 账表查询	9.8 期末处理	9.8.1 期末对账	9.8.2 对账检查	9.8.3 期末调汇	9.8.4 期末结账	9.9 课后练习	第10章 应付款管理	10.1 系统概述	10.2 系统初始化	10.2.1 设置系统参数	10.2.2 系统设置	10.2.3 初始化系统	10.2.4 单据套打	10.3 单据处理	10.3.1 发票处理	10.3.2 其他应付单处理	10.3.3 付款处理	10.3.4 票据处理	10.3.5 退款处理	10.4 结算	10.4.1 核销管理	10.4.2 凭证处理	10.5 应付款分析	10.5.1 账龄分析	10.5.2 付款分析	10.5.3 付款预测	10.6 账表查询	10.7 期末处理	10.7.1 期末对账	10.7.2 对账检查	10.7.3 期末调汇	10.7.4 期末结账	10.8 课后练习

章节摘录

  第1章 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信息系统,是一个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会计信息系统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以便作出正确的符合企业利益的决策。会计信息系统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手工会计信息系统阶段、机械会计信息系统阶段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阶段。  1.1 什么是会计信息系统  要想了解什么是会计信息系统,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会计。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及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算、控制、分析、报告,以及提供财务和管理信息的工作。会计的职能主要是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过程,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为管理经济提供必要的财务资料,并参与决策,谋求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  1.1.1 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指的是经过加工处理并对会计业务和管理活动产生决策影响的数据信息,它是会计核算和会计分析中形成的凭证、账簿、报表等数据。会计信息包括资金、资产、所有者权益、成本形成情况、经营成果的完成情况以及分配信息,它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也是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  系统是由一系列彼此相关、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一个整体。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称之为系统的元素,它们是系统内能完成某种功能的单元。例如,一个企业可视为一个经营系统,企业中的车间或职能部门是这一系统的元素。通常一个工厂、商店、机关、团体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也可以看作一个系统。每个系统都具有独立性(是相对独立的个体)、目的性(有特定的目的)、层次性(能划分成若干个更小的子系统)、联系性(各子系统相互联系)、适应性(能扩展、能压缩、能根据  要求加以变革)、运动性(系统总是不断地接收外界的输入,经过加工处理,然后不断地向外界输出)。  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组织处理会计业务,为企业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并管理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系统。它通过收集、存储、传输和加工各种以货币价值形式反映的会计信息,将其反馈给各有关部门,为企业的经营和决策活动提供帮助。  会计的各项活动都体现为对信息的某种作用:取得原始凭证,是信息的获取;原始凭证的审核,是信息特征的提取和确认;设置会计账户,是信息的分类;填制记账凭证和登记账簿,是信息的传递和储存;成本计算,是对成本信息的进一步变换和处理;会计管理与决策,是对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应用。  1.1.2 计算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会计信息系统的第一个阶段是手工会计信息系统阶段。在此阶段中,会计人员以纸、笔、算盘等作为工具,对会计数据进行记录、计算、检索、分类、汇总,然后再据此编制会计报表。在手工会计信息阶段,由于诸多限制,数据处理速度慢,时效性差,查询检索也非常不方便。  会计信息系统的第二个阶段是机械会计信息系统阶段。19世纪末,随着机械化设备的出现,人们利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械设备实现了对会计信息的记录、计算、检索、分类、汇总和会计报表的编制工作。在此阶段,机械设备大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但效率仍然比较低,数据查询和存储仍是不够方便。  会计信息系统的第三个阶段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转为向内部管理要效益,计算机的产生使会计数据的处理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许多企业使用计算机来处理会计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分析、预测和决策。  会计信息系统(AIS)指的是以计算机作为主要数据处理工具的会计信息系统,这又称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会计电算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以及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如电算化会计在系统设计、工作组织、信息处理及账务处理程序等方式和方法上的改变,本身就是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突破和完善。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确定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体系、运作规范及特点、审计接口、会计档案等基本要求,它一方面符合手工会计的基本要求,同时又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计算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是通过程序来进行的,系统内部控制方式均要求程序化。当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发展,以及会计核算业务量的增大、业务种类的繁多、对会计信息资料的分析与研究的深入,计算机单机处理的方式难以完成现有会计核算工作。同时,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也使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同时,使数据具有可效验性,增加了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加强了和其他子系统的紧密联系等。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之一是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反映,因此集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一体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就尤为重要了。  1.1.3 会计信息系统核算制度(新会计制度)  对于新会计制度的颁布时问,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起始于1997年5月22日,另一种是说起始于2000年12月29日。1997年5月22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是新企业会计准则系统诞生的标志,也是新会计制度系列的第一个制度。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又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并要求于2001年1月1日首先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2001年1月18日财政部又集中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等八项具体准则。这些制度是公认的新会计制度。国家在会计制度上每年都会根据国民情况,作出适当的修订。  相较于旧的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有以下几点的变革。  1.变革一:会计基本原则  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继续保留了重要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同时也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就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了。  2.变革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由于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成为了新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财政部多次与国际会计专责理事会讨论公允价值的问题,考虑到中国市场发展的现状,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  3.变革三:存货管理办法  在新存货准则下,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而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企业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4.变革四:资产减值准备计提  针对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作利润的问题,新资产减值准则明确,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这是新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差异之一。  5.变革五:债务重组方法  新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将原本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按照这种规定,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的豁免,其收益就将直接反映在当期的利润表中,有可能极大地提升其每股的收益水平。  1.1.4 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前景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新型的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系统以及相关软件将会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1.向综合化和集成化发展  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其供、产、销各个环节经营的好坏,人、财、物各项的消耗情况都将直接影响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要加强财务管理,进行分析、控制、预测和决策不仅需要财会数据,还需要有供、产、销、劳资、物资、设备等多方面的经济信息,因此开发和运用管理型的会计软件,就必须在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全面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内部控制系统、分析系统等子系统。  2.向大量化和多维化发展  为满足分析、控制、规划、预测和决策需要,要求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收集多方面的数据,包括内部数据、外部数据、当前数据、历史数据,以及反映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数据。为了便于处理和存储大量的数据,需要学习和应用国际上新出现的数据仓库系统,以便保证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地支持预测、决策的实施,实现对各项数据进行多维分析和观察。  3.向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事业单位需要面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为国际经济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网络技术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局域网或者Intemet网络实现各个工作站并发操作,统一管理和数据共享。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影响经济变化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决策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还有必要逐步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的智能化。  4.向国际化和本地化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个国家和城市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相互依存关系也不断加强,经济信息除了需要执行国际标准之外,还必须做好本地化的工作。企事业单位在运用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还应该与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寻找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新途径。  5.向分工细化和职能独立化发展计算机在财务应用的初期,一般采用专用软件,自己开发,自己使用。到后来,逐步发展为通用化、商品化的软件,专门的开发和销售财务软件的专业公司应运而生,开发和使用逐渐分离。开发和应用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分工细化和职能独立化成为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编辑推荐

  本书以金蝶K/3最新版本V11.0为蓝本,以会计实务为基础,按照金蝶的模块操作为主线,详细地介绍会计信息提供的基本概念、工作流程、金蝶K/3 V11.0的安装,以及在财务会计、工资管理、现金管理、应收应付管理中的相关应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金蝶K/3 V11.0实用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