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孙长江,戴蓬军 主编,刘鑫,杨志勇,冯研 副主编 页数:247
内容概要
为了适应21世纪我围经济发展对会计和企业管理人员的迫切需要,贯彻教育部关于培养高等学校实用人才的有关精神,我们编写了本教材。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并做到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每章前有学习要点及目标,每章后配有基本概念、复习思考题和实训题,便于读者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本书是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实际工作人员和自学者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二、会计的涵义 三、会计的目标 第二节 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和会计基础 一、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 二、会计基础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客观性原则 二、相关性原则 三、明晰性原则 四、可比性原则 五、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六、重要性原则 七、谨慎性原则 八、及时性原则 第四节 会计要素 一、企业的经济资源 二、企业的资金运动 三、会计要素 第五节 会计计量 一、历史成本 二、重置成本 三、可变现净值 四、现值 五、公允价值 第六节 会计的方法 一、会计方法体系 二、会计核算方法 第七节 会计的职能与任务 一、会计的职能 二、会计的任务 习题第二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第三章 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第四章 会计凭证第五章 会计账簿第六章 会计账户的分类第七章 财产清查第八章 会计核算形式第九章 会计报表第十章 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总论【学习要点及目标】本章主要阐述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要求重点理解会计的本质、目标和环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基础、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掌握企业资金运动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会计要素的定义、分类和确认条件;掌握会计计量属性;熟悉会计方法体系、职能和任务等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第一节 会计概述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生产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十分关心生产经济活动的内容和效果,为此,必然要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会计就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经济管理工作。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马克思说:“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的。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经济、科技进步与会计发展的相互关系。会计的起源很早。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历史发展过程。古代原始社会是以采集经济和狩猎经济作为获取生活资料来源的社会。虽然当时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但是,人类为了帮助记忆,管好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已经开始了原始的简单计量和记录活动。“结绳记事”就是古代中国、埃及等国家出现的最原始的简单记录方式。由于经济活动非常简单,记录方法十分原始,原始会计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记录日常收支事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品增多,出现剩余,产品的生产、分配过程日益复杂。经济活动内容的扩大化和复杂化,促进了会计的发展,使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独立的具有特殊职能的专门工作。马克思通过研究古代印度的历史发现,原始社会末期,“在远古的印度公社中,已经有一个农业记账员,在那里,簿记已经独立成为一个公社官员的专职”。原始会计只是原始的简单计数和计算,一般是为了核算氏族公社全体成员的生产和分配,以维护整个氏族公社的利益。
编辑推荐
《二十一世纪普通高等院校实用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会计学基础(会计专业)》在系统地阐述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注重从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结合上来讲述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全书共分十章,具体内容包括:总论;账户和复式记账;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账户的分类;财产清查;会计核算形式;会计报表;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