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何日胜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05出版) 作者:何日胜 编 页数:337
内容概要
本书第三版在论述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全面地阐述了总账系统和报表系统的整体结构,介绍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基本操作流程,重点讲述了各个系统功能的应用性操作。本书采用用友ERP?U8(普及版),以一家中型工业企业2007年12月份92笔经济业务199张原始凭证作为操作资料,并根据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2006》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进行账务和报表处理,同时将该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贯穿于财务软件功能操作的始终,实现了功能描述与实务操作的统一。此外,数据库采用Windows SQL Server 2000,使财务管理软件运行更为稳定。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 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财务软件的系统管理、总账系统的初始化设置、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账簿管理、期末账务处理、报表系统等,重点突出财务软件的应用性操作。 本书可作为各类高等院校会计学、财务管理等财经类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应用操作教材,也可作为各类相关专业培训班的教材,同时也是会计核算软件应用操作人员、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和开发人员等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二节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第三节 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第四节 总账系统的操作流程第二章 财务软件的系统管理第一节 财务软件系统的安装第二节 运行环境和系统管理员注册第三节 用户管理第四节 账套管理第五节 用户权限管理第六节 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第七节 年度账管理第八节 系统的启用第九节 数据锁定的解除第十节 数据复制第三章 总账系统的初始化设置第一节 建立会计科目及其编码第二节 外币汇率设置第三节 凭证类别设置第四节 结算方式定义第五节 部门档案设置第六节 职员档案设置第七节 客户档案设置第八节 供应商档案设置第九节 录入期初余额第十节 自定义项目设置第十一节 明细权限设置第十二节 选项设置第四章 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第一节 填制记账凭证第二节 修改已填制的凭证第三节 作废凭证和恢复作废凭证第四节 凭证整理(删除作废凭证)第五节 快速制作红字冲销凭证第六节 生成和调用常用凭证第七节 查看凭证的其他信息第八节 打印和输出记账凭证第九节 中山工厂的原始凭证第十节 中山工厂的记账凭证第十一节 科目汇总第十二节 审核记账凭证第五章 记账操作第一节 记账第二节 取消记账第六章 账簿查询第一节 总账查询第二节 发生额及余额表查询第三节 账簿打印第七章 期末账务处理第一节 转账定义第二节 转账生成第三节 对账第四节 结账第八章 报表系统第一节 报表系统概述第二节 报表格式定义第三节 报表公式定义第四节 报表数据管理第五节 报表输出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概述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为媒介,将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并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新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会计信息的“数据性”、“及时性”、“精确性”特点迫切要求会计工作迅速实现现代化,同时随着电子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型计算机的应用日益普及,为会计工作实现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会计电算化,可以理解为会计人员运用以会计核算软件为核心的电子计算机系统,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取会计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我国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迄今为止,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经历了开始起步阶段(1978—1983年)、缓慢发展阶段(1983—1987年)、有计划有组织发展阶段(1987年至今)三个阶段。1.开始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主要是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验准备工作。当时我国已有少数企业在个别业务中使用电子计算机。1979年,财政部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为重点试点单位,拨款500万元从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进口电子计算机,尝试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198t年8月,在财政部、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和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市召开“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正式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定名为“会计电算化”。这次会议是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会计电算化方面开始起步。
编辑推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操作(第3版)》可作为各类高等院校会计学、财务管理等财经类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应用操作教材,也可作为各类相关专业培训班的教材,同时也是会计核算软件应用操作人员、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和开发人员等的参考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