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三村

出版时间:2007-5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志华,李秋香  页数:15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梅县三村是广东省梅州市南口镇侨乡村所辖的三个自然村,包括寺前排村、高田村和塘肚村,有四百多户人家。三村中建筑形制皆为“围龙屋”式,逐栋依山而建,疏朗有致,令人有如住进了大自然之中,兴起和谐、平安之感。究竟这样的宅院,是如何产生的呢?  客家围龙屋是中国传统五大民居建筑之一。梅县三村处于客家文化的核心地区,留存朽创建于清代中期以前的早期围龙屋。加上重9世纪后期以来,华侨开发南洋后回乡所建的后期围龙屋,因此成为认识传统围龙屋,以及其改进、发展的代表村落。  本书第一篇“人文历史”,首先说明客家文化的特征:即长期迁移过程中产生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以祖堂为中心,建构严谨的大型集体住宅。接着溯本探源,说明潘姓家族的发展过程和宗族组织,围龙屋形成的背景和原因。  第二篇“村落建筑”,剖析其典型形制:即矩形四合院、后面的半圆形围屋,以及前面的禾坪、水塘,每一部分都含有风水意义和实用功能。接着比较早期。后期围龙屋的演进和变化,指出由大家族上百个小家庭共同居住的形态,转变成一个家庭。几代人居住的独立宅院,家族凝聚力减弱,小家庭的生活空间和功能更为舒适。另外还记录了围龙屋构造,施工的特点和技术。  第三篇“图版”包括村落总图、居住建筑,教育建筑。商业建筑。拓片五项内容,完整呈现寺前排村,高田村和塘肚村所处的环境以及个别屋的不同特色,配合着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更能一窥堂奥。  “人禀乾坤志四方,任君随处立常纲。年深异境犹吾境,身入他乡即故乡。”这首客家人传唱的民歌,道出了先人拓殖四方的艰毅不屈。梅县三村的围龙屋正是见证了“发迹海外,心系故乡”的精神。

作者简介

陈志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学专家,1929年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专著有《外国建筑史》、《外国造园艺术》、《意大利古建筑散记》、《外国古建筑二十讲》等。1989年起,在叶同宽老师的支持下,开始乡土建筑的调查和研究。1990年至2005年,由台北汉声文化基金会支持,带领建筑系师生继续展开乡土建筑的调查,十余年来主持十多个古聚落的记录和测绘,并培育出热爱传统建筑的新生代。已出版的专书有《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诸葛村乡土建筑》(合著)《婺源乡土建筑》《关麓村乡土建筑》(合著)等,发行海外,影响深远。
李秋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级工程师,专著有《中国村居》、《石桥村乡土建筑》、《新叶村乡土建筑》(合著)《流坑村》(合著)等。1989年起,在叶同宽老师的支持下,开始乡土建筑的调查和研究。1990年至2005年,由台北汉声文化基金会支持,继续展开乡土建筑的调查和研究,已出版的专书有《诸葛村乡土建筑》(合著)《关麓村乡土建筑》(合著)等。台湾《汉声》杂志,创办于1971年,以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为宗旨,目的是要建立“一座中国民间文化基因库”。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将“亚洲最佳出版物”颁给了台湾的杂志《汉声》,《时代》评价:“这本中国艺术文化的‘圣经’30多年来能一直反其道而行,是因为内容实在值得阅读。”《汉声》是一本受人尊敬的杂志,它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保护方面有一条自己的道路。

书籍目录

前言1 人文历史篇 第一节 客家和围龙屋 第二节 一根扁担挑来的村子 第三节 海风万里故乡情 第四节 竹声焦影的村落 第五节 血缘村落中的宗族组织 居民访问记2 村落建筑篇 第一节 围龙屋的典型形制 第二节 两类围龙屋和三种发展模式 第三节 围龙屋形制的诞生和演进 第四节 围龙屋的风水讲究 第五节 围龙屋的结构、构造和施工 第六节 其他类型建筑3 图版篇 总测绘图 居住 教育 商业 拓片梅县三村围屋谱梅县六记后记

编辑推荐

此书是作为《中华遗产•乡土建筑》丛书一本,介绍的广东梅县南口镇侨乡村所辖的三个自然村,三村中建筑形制皆为“围龙屋”式,逐栋依山而建,疏朗有致,令人有如住进了大自然之中,兴起和谐、平安之感。龙屋是中国传统五大民居建筑之一。梅县三村处于客家文化的核心地区,留存有创建于清代中期以前的早期围龙屋;加上19世纪后期以来,华侨开发南洋后回乡所建的后期围龙屋,因此成为认识传统围龙屋,以及其改进、发展的代表村落。本书客家文化的特征“村落建筑”典型形制以及各种“图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梅县三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该书田野调查很实在,写得很中立,是客家研究的好材料,其中对客家祖原的所谓”中原士族“提出中立的看法。
  •   喜欢,推荐,价高了
  •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好。送货也很快。当当相当给力。
  •   书很好~~包装和设计都很好~~内容也很丰富~~很值得购买
  •   很满意,质量好,快递好
  •   无论是文字还是建筑的专业描画,都是棒棒的
  •   民居很实用
  •   这套书都很棒,纸张也很舒服,印刷和文字风格等都和书的内容很贴切
  •   作者做了一定的田野调查工作,但对当地历史建筑、聚落的研究十分有限,学术水平不高,值得旅游者一读
  •   字体排版稀稀松松,把不多的内容扩展到厚厚一本,浪费纸张浪费能源,以前这个系列都是很简朴的一小本,读者买书是买内容而不是买装潢。
  •   研究性质的书,且不谈成果如何,倘若真想强调过程。多些笔墨也没关系,可惜太平铺直叙。
  •   本书对梅县南口客家建筑群以建筑发展为主,人文历史为辅,从姓氏宗族在当地和海外的发展,对传统客家建筑从围屋到华侨洋房的发展变化有详细的介绍,建筑风格、寓意都有说明,测绘图也很清晰。对了解客家围龙屋建筑有很大帮助,对华侨下南洋历史也有参考作用。
  •   包装确实精美 内容也很不错
  •   我有二分之一的客家人血统。对客家人的历史文化风俗有很浓厚的兴趣。从这本书中,不仅可以了解客家围屋式民居,更可以了解这种独特建筑所赖以形成的历史、文化和风俗的土壤。
  •   而且我们都是讲客家话的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