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

出版时间:2007-1  出版社:欧新黔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01出版)  作者:欧新黔 编  

内容概要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共分为综合、行业、地域、人物与法规(附录)5个部分,系统地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了研究。综合篇从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保护与发展的现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及其评审制度研究,国外传统工艺美术及其保护政策研究等几个方面全面地阐述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行业篇根据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所划分的11个工艺美术品类,就其特色、产地、主要代表人物、作品等进行了详细地介绍与分析;地域篇以全国37个省(区、市)为对象,展示了各地区工艺美术的特色;人物篇集合了自1979年起5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所选出的365位大师的简介与作品,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法规部分则收录了迄今为止国家及相关省市已颁布的共计11部传统工艺美术保护的条例与办法。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综合研究篇第一章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历史回顾第二章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现状研究第三章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及其评审制度研究第四章 国外传统工艺美术及其保护政策研究第二篇 行业研究篇第一章 工艺雕塑第二章 刺绣和染织第三章 织毯第四章 抽纱花边和编结第五章 陶瓷第六章 传统工艺玻璃第七章 编织工艺第八章 漆器第九章 传统工艺家具第十章 金属工艺及首饰第十一章 其他工艺美术第三篇 地域研究篇第一章 北京市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二章 天津市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三章 河北省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四章 山西省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五章 内蒙古自治区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六章 辽宁省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七章 吉林省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八章 黑龙江省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九章 上海市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十章 江苏省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十一章 浙江省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十二章 安徽省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十三章 福建省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十四章 江西省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十五章 山东省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十六章 河南省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十七章 湖北省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十八章 湖南省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十九章 广东省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二十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二十一章海南省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二十二章重庆市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二十三章四川省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二十四章贵州省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二十五章云南省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二十六章西藏自治区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二十七章陕西省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二十八章甘肃省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二十九章青海省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三十章宁夏回族自治区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三十一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三十二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三十三章大连市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三十四章宁波市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三十五章厦门市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三十六章青岛市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三十七章深圳市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第四篇 人物研究篇第一章 人物研究综述第二章 第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三章 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四章 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五章 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六章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北京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河北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江苏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无锡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无锡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修正)》《浙江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福州市保护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规定》《重庆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四川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新石器时代是以磨制石器为标志的。进入新石器时代,石器工具进一步多样化。中国的新石器文化极为丰富,50年代以来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有7000处以上,遍及全国各地,正式发掘的亦有100余处。70年代末期发掘的磁山、裴李岗文化是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尤其令人注目。磁山位于河北武安县,石器有磨制石斧、石铲、石锛、石镰等,还有琢制的磨盘和磨棒。裴李岗位于河南新郑县,裴李岗石器最令人注目的亦是磨制的磨盘和磨棒、石铲、石镰等。磨盘和磨棒是原始居民为谷物加工而设计的加工工具,从造型来看,平面为椭圆形或柳叶形,磨盘下根据需要设置了四足。裴李岗石器中的石镰在设计上亦有特点,造型呈拱背长三角形,刃部设计有细密的锯齿,以利收割,柄部宽而上翘,这一设计亦有利于收割中减轻人的劳动强度。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后人类已经开始使用骨角工具,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工具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骨角器的设计与制造根据用途而趋于专门化,不仅有作为生产工具和武器的骨刀、骨镞、矛头、鱼钩,也有作为日常用具的骨刮、骨针,还出现了作为装饰品的骨制头饰、耳饰、项圈等类型器物。装饰品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另一类需求的产生,这就是对“美”的追求。在我国,磨制工艺出现的最早实例是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新洞出土的磨制骨片,新洞是北京猿人与山顶洞人的中间环节。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宁夏灵武县水洞沟发现一件用骨片磨制的骨锥和用鸵鸟皮磨制的圆形穿孔饰物;在山西峙峪遗址亦发现一件磨制穿孔的扁圆形石墨饰物;河北阳原县虎头梁遗址发现了13件装饰品,如穿孔贝壳、钻孔石珠、鸵鸟蛋皮和鸟骨制作的饰物,还发现了用于染色的赤铁矿块;在东北地区的辽宁营口金牛山还出土两件磨制骨器,一是亚腰形穿孔骨器,一是骨锥。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