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1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沈祉杏 页数:32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柏林可以说是欧洲唯一一座将20世纪沧桑全都录的城市,世纪初的繁华、世纪中的战事以及政治上的冷漠,一一展现在她城市的肌理脉络中;作为统一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首都,肩负着厘清德国过往与未来的重大使命,然而除却冰冷理性、代表着富强现代国家的分类指标,寻常的她散发出什么味道?透露出什么风华? 她有一种难以言喻、在其他城市里感觉不到的独特调调,说不上是舒适悦人的,只能说她是有个性;就像德国电影《罗拉快跑》里的罗拉,染着怪异橘红色头发,长得不美不丑,也非有棱有角,身材虽高却不修长优雅,衣着既不时髦也不复古,个性叛逆孤僻,表情冷冷,但意志力坚强,总想一再改写历史。 本书以德文“Berlin”(柏林)、“Einheit”(统一)、“Raum”(空间)、“Leben”(生活)、“Internatinal”(国际)与“Nachdenken”(省思)分章,这些德文字所涵构的主题,与两德统一后的柏林都市、建筑发展有着深切的关系。在这些德文字义涵指的主题下,挑选出统一之后柏林的新建设案例,案例的挑选标准以下列指针为准则:1. 所涉及的问题较具代表性;2. 在建筑上达到较为优秀的成绩。 柏林城市,无论是政治、战略、经济或是人文方面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像这样大规模的城市重建,在近代以降的欧洲城市中尚未发生过,可以预期所面临的高度困难;另外,第二次战后德国政府倾向政治人性化,加上德国民族性的天生谨慎,在面临都市重建问题时,必然采取了非常慎重的处理方式,因此可以预期,无论手法高低与成果如何,这些都将提供都市计划与建筑界许多宝贵的经验。
作者简介
沈祉杏,柏林艺术大学建筑硕士、柏林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博士。曾于德国柏林Feddersen und v. Herder 建筑师事务所、德国柏林Widak建筑师事务所,以及台北科技大学与台南昆山科技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现于北京成立MO>AR>architecture research studio(摩阿建筑研究室),担任负责人。
著有:《歌乐美──土耳其卡葩多其亚的庶民建筑》、《日治时期台湾住宅发展1895 - 1945》、《穿墙故事──柏林》。
书籍目录
1 柏林城市印象拼图 众生相——柏林人 她的往昔——柏林黄金20年代 静止的流动场所——柏林的车站 逛大街何处去——柏林的广场 欢乐与美丽的诉求——柏林的大型集会 井井有条的自然——柏林的绿地与水2 统一后的政治性建筑词汇 民主与透明政治的象征——旧帝国议会大厦 政治与戏剧——总理府 无声的庄严——总统府 迈向透明的“法西斯”——外交部 专利事业的多元诉求——联邦印钞厂 开放的中间路线——社会民主党党部中心3 关于曾经消失与新兴的城市空间 寻找失落的城市中(重)心——柏林宫殿广场 保守与前卫的争执——巴黎广场 不是广场的广场——亚历山大广场 资本主义的快餐连锁店——波茨坦广场 迷雾中都市计划——布来沙德广场 柏林的巴黎梦——历史博物馆4 纯属轻松的市民生活 内院天地中的商机——市中心区的美术馆与咖啡馆 大众消费与建筑实验室——弗里德里希购物走廊 颓废的创造美——塔哈拉斯 古典的现代——汉堡火车站现代博物馆 高科技的诗情画意——菲乐多隆 纯柏林口味啤酒——文化酿造场5 各国竞艳 使馆建筑新界面——北欧诸国大使馆群 雕塑性的律动——墨西哥大使馆 国家与个人风格的对话——奥地利大使馆 有限中的无限——荷兰大使馆 历史与政治的双重使命——以色列大使馆 残存的后现代建筑——英国大使馆6 对于历史的反省 历史的包袱与大师的秀场——犹太博物馆 轻快的沉重记忆——海因茨—加林斯基小学 绝对建筑的坚持——暴政地形 纪念碑本质的争议焦点——记忆之地 围墙线上的故事——和解教堂 无所不在的历史警惕——纪念建筑与纪念装置跋附录 柏林简史 图片出处 参考书籍 名词释译
媒体关注与评论
柏林,曾经是一个陆地上的孤岛,曾有着一道捉弄命的隔离长墙,而今,坚固的墙早已倒塌,东西两边的人也已经可以自由穿越而过,但面对城市里坑坑洞洞的历史遗迹,该怎么重新出发?
编辑推荐
柏林,曾经是一个陆地上的孤岛,曾有一道捉弄命运的隔离长墙,而今,坚固的墙早已倒塌,东西两边的人也可以自由穿越而过,但面对城市里坑坑洞洞的历史遗迹,该怎么重新出发?本书作者以一个建筑人以特有的审美眼光重新审视这座城市的建筑风景,为你交出了一份独特的柏林城市印象拼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