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姚奠中,刘毓庆,郭万金 页数:341 字数:213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国学之道:谈中国人生智慧》是当今极为出色的一部学国学、用国学的著作,是国学学习与应用的具有开拓性的力作。它打通学问与人生、历史与现实的界限,聚焦在中国人生智慧上。它以深厚的学术功力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把现实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宏观体系中,让读者在中国智慧中得到人生顿悟,并进一步以传统智慧指导当下生活。《国学之道:谈中国人生智慧》语言极其生动又极富哲理,许多表述堪称人生箴言。它会以前所少见的内容与形式,使人们在中国传统智慧中开拓人生的美好境界。
作者简介
姚奠中,国学大师、书法家、教育家。国学大师章太炎现在唯一健在的七名国学研究生之一。曾任山西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他的诗、书、画、印被誉为『四绝』。
刘毓庆,北京大学博士、著名学者。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等职。
郭万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者。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
书籍目录
第一谈 国学何以“热”起来
第二谈 应当理解国学的意义
第三谈 国学应该是独立学科
第四谈 现代焦虑与国学之道
第五谈 学习国学的方法
第六谈 没有孔子,就没有今天的中华民族
第七谈 中国之道与西方民主
第八谈 “堵”与“度”
第九谈 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
第十谈 “五四”之破坏与建设
第十一谈 语文教育与人文流失
第十二谈 “科技发展”与“人类发展”
第十三谈 “老师”与“老板”
第十四谈 “人生责任”与“自我实现”
第十五谈 “和而不同”与“张扬个性”
第十六谈 “物极必反”与“发展无止境”
第十七谈 “省吃俭用”与“高消费”
第十八谈 关于小学
第十九谈 关于《六经》
第二十谈 读经与经学
第二十一谈 儿童读经与当代教育
第二十二谈 关于史料
第二十三谈 关于史官
第二十四谈 史家传统
第二十五谈 史鉴褒贬
第二十六谈 史笔之虚
第二十七谈 历史意识
第二十八谈 诸子的源流
第二十九谈 诸子的意义
第三十谈 诸子思想与文化分布
第三十一谈 关于儒家
第三十二谈 孟子与荀子
第三十三谈 老子与庄子
第三十四谈 墨家与法家
第三十五谈 名家与阴阳家
……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刘毓庆20世纪最响亮的,而且被现在中国人仍然认可的两个关键词,应该就是“民主”与“科学”。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当时称做“德先生和赛先生”。有人认为五四运动的一大贡献就是把西方的这两个概念引进了中国,引发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运动,使中国走上了现代史的进程。 郭万金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在当时特殊的背景下,在救亡图强的爱国志士特殊的情绪下,“科学”与“民主”所掀起的一场狂飙式的风潮,荡涤一切。 姚奠中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而且针对性很强:宣扬民主,目的是反对封建专制;宣扬科学,目的是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但任何事物一旦过分,就会出问题。比如在现在的中国,“科学”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导致现代汉语中“科学”成了“合理”的代名词。而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事物,便被视为“伪科学”,像中医目前就遭到了这样的尴尬。“民主”也一样。中国许多人都羡慕西方的民主体制,而视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为君主专制体制。其实这中间也有很多误解与缺乏分析的因素。 刘毓庆看来这里存在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把中国传统制度说成是“君主专制”,这是在接受了“民主”观念后,对中国传统制度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尽管代表着一种主流思想已经延续了近百年。但今天看来,实在有点偏激。 郭万金中国传统制度是皇权制,这一点毫无疑问,就制度的表面形态而言,是“君主专制”也不假,但是,这个“专断独裁”的制度居然延续了两千五百多年,而且,正是在这个统治基础之上,华夏民族造就了璀璨多姿的文化盛业。按照极端民主主义者的思路,君主专制是最落后的体制。但是,正是在这个最落后的体制中却缔结了最美的文化之花,而那些最美丽的文化之花,并不是因最高统治者而盛开的,相反,它们的“美丽”反而引得无数君王竟为之折腰了。平民孔子受到了后代帝王的尊礼推崇,儒家的经典是古代君王接受教育时的必修课。如果中国古代君王是完全意义上的独裁统治者的话,那么他们的统治完全可以按照个人意愿来进行,以个人好恶作为判断标准,但我们在历史上所看到的并不是这样,有些时候,甚至恰恰相反,君王并不是最自由的。 姚奠中专制是指最高统治者独自掌握政权、独断专行的统治制度。中国古代统治以“君主”为中心这倒不假,君主为中心是否就是“专制”?这恐怕需要分析。表面上看最后的决断权在君主,好像君主可以凭自己的意志任意行事。实际并不是这样简单。在君主之上还有一个东西,这就是“道”,即经书中所提出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君主要在三种力量的监督之下实践这个道:一是民众,《尚书》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众代表着天的意愿,所以统治者要“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二是谏官,历代都有不同名目的谏官,他们负责发现君主的过失,对其进行直言规劝。三是史官,皇帝的言行无论对错,史官都要记下来,而且皇帝不许看。这对皇帝也是一个很大的制约,使他要尽可能地遵守天道。所以皇帝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往往要征求大臣们的意见,不敢专断。但到后来,皇帝的地位越来越高,专制的因素也就大起来了。在唐代时,大臣与皇帝还可以坐下对话;到宋朝,多数情况下是大臣站着,皇帝坐着;明朝以后,就变成了皇帝坐着,大臣跪着。在这种情况下,真正反对皇帝意见的行为也就少起来。明朝著名的“大议礼事件”就是典型。嘉靖皇帝是一位“外藩人嗣”的皇帝,他的父亲是一位藩王,可他却要追封皇号,众大臣极力反对,嘉靖皇帝一怒之下杀了一百多名大臣。这从表面上看,皇帝胜利了,可是从此以后明王朝也就走向了衰亡的道路。
媒体关注与评论
姚奠中 著名国学大师、教育家、书法家。是国学大师章太炎七名国学研究生的唯一健在者。新中国建立前,辗转江苏、四川、云南等地各高校任教,讲授中国文学史、通史等课程。1951年,在山西大学中文系担任教授,兼任系主任、古典文学研究所所长多年。改革开放后,曾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山西省古典文学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等职。发表过有关文、史、哲方面的论文130 余篇,出版专著23 种。姚奠中的诗、书、画、印被誉为“四绝”。他的诗词创作堪称一部现当代历史的记录,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性风骨。书法文化底蕴深厚,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等处收藏。 刘毓庆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著名学者。山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研究院院长。他长期从事先秦文学、诗经学、古代文化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卓著,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雅颂新考》、《诗经图注》、《国学概论》等十余部学术专著。兼任中山大学教授、山西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等职。 郭万金 中国社科院文学博士、学者。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论文《明诗文学生态研究》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出版著作《伟大的传统:诗经二十讲》)、《从文学到经学》等。
编辑推荐
《国学之道:谈中国人生智慧》编辑推荐:国学大师章太炎唯一健在的研究生姚奠中领衔打造,以传统国学智慧教你如何开拓人生境界,领悟生存学问!国学大师章太炎唯一健在的六名研究生之一、当代大儒姚奠中率两代国学传人代表刘毓庆、郭万金倾力打造。《国学之道:谈中国人生智慧》是学国学、用国学的实用之书。学习国学与运用国学的一个桥梁。集文化使命与社会责任于一体的现实关怀书。对国学知识的最新诠释、最新理解,在体系上体现了国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立足于国学基础,着眼于国学的知识体系,指导人们做全面发展的人。大众学习国学,大中学生参加考试的重要参考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