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晓晖 页数:262 字数:26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狄金森与后浪漫主义诗学研究》把狄金森置于后浪漫主义语境中,在认识论框架下探讨狄金森的诗学思想及创作实践。作者以“含混”与“
不确定性”的内在联系及本质差别为依托,分析探讨狄金森含混风格的表现形式、认识基础和审美效果,旨在揭示狄金森诗歌意义内在的开放性、其诗学思想的过渡性以及19世纪诗歌传统与20世纪文学观念之间的深层延续性。
在解读狄金森诗歌的哲学内涵,还原诗人应有的思想家地位时,《狄金森与后浪漫主义诗学研究》也力图阐明,作为专注于“思考的诗人”,狄金森以诗学的含混反映真理的多元,以缺乏连贯性的认识状况反映主体性的悖论与困境,最终成为“没有终极思想的思想家”。本书由刘晓晖著。
作者简介
刘晓晖,兰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士、硕士,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挪威奥斯陆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多年从事英美文学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19世纪美国文学,已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国外文学》、《世界宗教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书籍目录
前言
引用作品版本说明
第一章 绪论:含混的诱惑
第一节 批评的多样性:狄金森研究综述
第二节 含混、不确定性及后浪漫主义主体性的困境
第三节 解读的悖论与意义
第二章 诗学表现与认识困境
第一节 隐喻与换喻的关联
第二节 语境的缺失
第三节 身份的建构与消解
第四节 文体的越界
第三章 反讽与透视主义真理观
第一节 诗与思的辩证
第二节 知识与信仰之路
第三节 自我与自然的情境化
第四节 否定的力量
第四章 语言的虚构与崇高
第一节 意义的空白与充盈
第二节 符号的嬉戏与活力
第三节 表现与不可表现性
第四节 解读的基础与框架
第五章 结语:从文本的含混到阐释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其次,从反思主体性的角度揭示狄金森诗学思想的过渡性,从而展示浪漫主义与后现代思想的内在关联。如果含混作为文体手段表现了认识观念的冲突与对立,或者说含混作为文本现象预示着意义解读过程的多种可能性,从含混到不确定性的转向也表明狄金森的怀疑主义倾向从人的认识能力转向世界的本真存在。本书力图阐明,狄金森在表现主体性导致的人与自然异化、自我分裂等问题的同时,也尝试对主体性的困境有所突破。她通过个性化的方式重新审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以及认识的本质,并把认识的重点从人对自然的主导性转向自然与自我的“情境化”,从主体认识的统一性、连贯性转向个体认识的异质性、间断性、不确定性,从主体对客体“内在特性”的认识转向自然现象的“内在压力”对心灵产生的影响和效果,从而使认识的核心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过渡。 最后,尝试讨论狄金森诗歌的哲学维度和思辨性,通过探讨狄金森的诗学思想与尼采的透视主义(Perspectivism)认识论的某种契合与分歧,揭示二人对主体性及其困境的不同反应。在认识论问题上,狄金森和尼采都是怀疑论者,二者都认为人的智慧对自然的探索无法达到真理性的认识,个体认识不可避免的局限造成了真理的多元化和透视性,并因此而强调含混作为生存及诗学策略的重要性。然而,相同的怀疑主义却展示了不同的发展轨迹,狄金森的诗歌试图放弃自我的中心地位,克服主体认识的占有性,并因为认识到结果的不可知而加大了对体验过程本身的关注,对狄金森来说,自然以无限反照出自我的有限而给人以崇高的感觉,否定的作用可以激发意义的产生,所以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体验世界的变幻莫测与自然奥秘的难以破解。而在尼采看来,生活中没有“事实”而只有“解释”,所谓真理只是虚构。但尼采一方面否定了全知视角和超验的认识能力,另一方面却又认为生命的基本条件就是拥有单一的视角,否则就会陷入疏离、孤独、无助的泥沼,如果超验真理不存在或无法了解,那么人就有了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真理的自由。在理性的神话结束后,尼采转向非理性的力量,把权力意志视作世界的本质。可以说,尼采的思想在两个极端之间游走,既否定确定性的存在,又宣称信仰的缺失要以虚无为代价,最终未能摆脱主体性困境的窠臼。 基于上述认识与考虑,本书试图从含混诗学的表现形式、文学承传、认识论关怀、审美效果等方面构建主体框架,以探索狄金森对主体性困境的再现、反思和突破。通过分析狄金森的诗歌在审美实践的对象、作用、及本质等问题的探讨中表现出的自我解构倾向,从而揭示狄金森诗学思想中的后现代萌芽,同时本书力图阐明,作为后浪漫主义诗人,狄金森关注个体经验的复杂、混乱与破碎,强调意义的多种可能性和诗学表现的间接性与片断性,实质上反映了她对主体性的质疑以及她在克服主体性困境方面所作的尝试。 第二章将探讨狄金森含混诗学的表现形式,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狄金森如何使用文体手段造成主题连贯性的缺乏或中断,文本意义的模糊或空白,叙述立场的相互冲突或飘忽不定:(1)隐喻与换喻的关联,以及二者之间的转换体现了诗人的认识变化。从认识论的意义上看,含混与隐喻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都会产生“双重视域”(doublevision)的效果。比喻手法通过事物名称在不同种类之间移动和置换使意义失去了确定的所指,与强调相似性的隐喻相比,以邻近性为特征的换喻修辞还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认识的本质:个体只能获取对某个事物某个层面、某种角度的局部了解,而不可能达到直接、完整、全面的认识,整体概念因此成为持续不断的未完成过程。(2)语境的缺失。狄金森的诗歌不仅比喻本身离奇新颖、比喻出现的语境或“所指背景”也模糊不清。如果狭义的语境指诗歌得以产生的具体情景,广义的语境则包括社会、文化和历史等因素。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