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褚斌杰 主编 页数:248 字数:23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诗经》与楚辞同产生于先秦时代是我国文学伟大、辉煌的开端,它们又各以其不同的思想,卓越的艺术成就和鲜明的特色。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的两大传统。《大学文科基本用书·文学:与楚辞(第2版)》对《诗经》和《楚辞》这两部著作有全面的讲解,在两相对照中,使读者对中国文学的两大传统有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简介
褚斌杰(1933-2006),笔名楚子,祖籍浙江余杭,生于北京。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留系任教。1958年调任中华书局中国古代哲学、文学编辑。1979年,重回北京大学执教,先后任中文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讲教师、中国屈原学会会长、诗经学会副会长、白居易学会顾问等职。长期从事先秦秦汉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在古代神话、《诗经》、屈原与楚辞、古代文体学等领域成就斐然,在白居易、李煜、李清照等方面的研究也有相当的学术影响力。
书籍目录
绪论——简叙“风”、“骚”传统
上编 《诗经》
第一章 《诗经》的编集、流传
第一节 《诗经》的编集
第二节 《诗经》的流传
第二章 《诗经》的分类
第一节 《诗经》编集的音乐分类
第二节 汉儒解诗的内容分类
第三节 《诗经》研究的重新分类
第三章 周民族史诗
第一节 周民族史诗的认定
第二节 周民族史诗的多重价值
第四章 农事诗
第一节 农事诗的含义及研究动态
第二节 农业祭祀诗
第三节 农业生活诗
第五章 燕飨诗
第一节 燕飨诗的发生、分类及政教功能
第二节 关于燕飨诗的研究
第六章 战争徭役诗
第一节 《诗经》的战争诗
第二节 《诗经》的徭役诗
第七章 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
第一节 政治颂美诗
第二节 讽喻怨刺诗
第八章 婚姻诗与爱情诗
第一节 爱情诗
第二节 婚嫁诗
第三节 弃妇诗
第四节 其他诗篇
第九章 《诗经》的文化精神
第一节 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
第二节 浓厚的宗族伦理情味和宗国情感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第四节 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
第十章 《诗经》的艺术形态
第一节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创作论意义
第二节 《诗经》标志着中国抒情诗艺术逐渐发展成熟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创作和周文化精神
第四节 《诗经》的语言艺术特征
第十一章 《诗经》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第一节 《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艺术创作的民族文化传统
第二节 《诗经》确立了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的艺术原则
第三节 《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语言形式的基础
下编 楚辞
第一章 “楚辞”的文体、传播与结集
第一节 “楚辞”文体的来源和特点
第二节 “楚辞”的传播与结集
第二章 诗人屈原的时代与生平
第三章 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离骚》
第一节 《离骚》释义与写作时期
第二节 《离骚》的“忠怨”之情与爱国精神
第三节 《离骚》的美学内涵与艺术世界
第四章 情理兼备的长篇咏史诗——《天问》
第一节 《天问》释义与主旨
第二节 《天问》的内容与结构层次
第三节 《天问》的独特形式与文学价值
第五章 屈原的短篇抒情诗——《九章》
第一节 《九章》概述
第二节 《九章》作品研读
《橘颂》
《哀郢》
《涉江》
第六章 具有神话色彩和爱国内容的组诗——《九歌》
第一节 《九歌》概述
第二节 《九歌》作品研读
《东皇太一》
《东君》
《少司命》
《河伯》
《湘君》、《湘夫人》
《山鬼》
《国殇》
《礼魂》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一节 周民族史诗的认定 “周民族史诗”是“五四”以后的《诗经》研究者受西方诗歌理论的影响而对《诗经》内容进行的新的分类。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首先提出“史诗”这个概念,并将当时产生的文学作品分为史诗、抒情诗和戏剧。黑格尔因承其说,并在《美学》中将史诗作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详加论述。生前并没有见过《诗经》德文译本的黑格尔却武断地认为:“中国人却没有民族史诗。”受其影响,中国的许多学者也认为中国没有史诗,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甚至认为《诗经》中现在被称为史诗的五篇作品只是“与后世的叙事诗相当接近”,认为只是“接近”,连“叙事诗”都不是。现在也仍旧有些学者以荷马史诗为判断标准,认为《诗经》中没有史诗。不过,“五四”以来,愈来愈多的学者认为《诗经》中有史诗,他们的观点虽有出入,但一致认为《诗经》中至少存在五篇史诗,。即《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判断这五篇作品是否为史诗,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史诗”这个概念。 “史诗”一词源自希腊文epos,本义为平话或故事,后泛指人类童年时期歌颂民族英雄的叙事诗。黑格尔本人并未给史诗下过明确的定义,只是称荷马史诗为正式史诗,于是后人便以荷马史诗为标准,对史诗的创作年代、表现方法、结构规模及内容和风格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如《辞海》给史诗下定义说: 史诗,指古代叙事诗中的长篇作品。反映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或以古代传说为内容,塑造著名英雄的形象,结构宏大,充满着幻想和神话色彩。 若一定以荷马史诗为标准衡量,那么无须讨论,《诗经》中的确没有那么长的叙述历史传说的史诗。问题在于: (1)“史诗”本是很宽泛的概念,并非特指荷马史诗一样的作品。黑格尔将诗歌分为史诗、抒情诗和戏剧体诗,几乎将史诗等同于叙事诗,他认为:“史诗的任务就是把这种事迹叙述得完整……史诗就是按照本来的客观形状去描述客观事物……与史诗相对立的是抒情诗。”黑格尔将箴铭、格言、教科书称为雏形史诗,他甚至认为:“民歌的内容有一部分是史诗的,而表现方式却大半是抒情诗的,所以既可以属于史诗,也可以属于抒情诗。”即便“抒情诗也可以采用按内容和形式应属于史诗的事迹,因而侵入史诗的范围”,既然“内容有一部分是史诗的”,而表现方式却大半是抒情诗的“民歌”乃至“抒情诗”,尚且“可以属于史诗”,那么,用记叙的方式,叙述周民族历史的《生民》诸诗还不能称为“史诗”吗?若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说,《诗经》中的史诗并不止于这五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