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崔波 页数:205 字数:19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探讨中国传统媒介向现代性媒介的转变,空间,是媒介生产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因为媒介的生成关涉其地域的社会权力与权威结构、格局及秩序。基于对清末民初媒介空间地域间的行走的观察,崔波编著的《清末民初媒介空间演化论》试图以实践哲学的视角,说明媒介空间为媒介生产行为所界定,媒介空间是在历史发展中产生的,并随着历史的演变而重新结构和转化。清末民初媒介空间结构是当时社会关系的反映,是对旧有的媒介生产秩序和关系的改变,导致清末民初的媒介生产秩序和关系的再生产改变是知识分子的空间实践。
作者简介
崔波,山西太原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为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与社会、跨文化传播、知识社会学。主持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已出版专著《在政治与知识之间——以晚清翻译出版为中心》,发表论文30余篇。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从空问研究媒介的可能性
第二节 清末民初媒介空问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结构
第四节 空间与媒介的意蕴
第一章 地域性媒介——现代媒介变革的起点
第一节 湖湘知识群体
第二节 岭南知识群体
第三节 江浙知识群体
小结
第二章 媒介空间感的失落
第一节 双轨政治的断裂
第二节 空间感的位移
第三节 传统媒介中心的消解
小结
第三章 地域性媒介的汇集——从乡村到城市
第一节 以上海为中心的媒介空间
第二节 以东京为中l心的传媒群体
第三节 海内外传媒群体的互动
小结
第四章 媒介空间的位移——从上海到北京
第一节 媒介空间的让渡
第二节 北京独有的启蒙环境
第三节 作为过渡之知的无政府主义
小结
第五章 媒介的在地化——同人报刊
第一节 报刊所营造的媒介版图
第二节 北方:以《新青年》为中心的媒介网络
第三节 南方:以《科学》为核心的共同体
小结
第六章 清末民初媒介空间比较
第一节 语言定位的差异
第二节 大众:追随者还是合作者
第三节 脱政还是连政
第四节 信息获取方式的差异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从第5卷起,编辑部开始采取轮流编辑办法。第6卷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等6人轮流编辑,而此6人均为北京大学教授,且相当多的教授有办刊经验。 这样,《新青年》遂由一个安徽人主导的地方性杂志,真正蜕变成为以北京大学教授为主体的“全国性”刊物。 一方面,《新青年》倚重北京大学师生为其撰稿人,既收获了稳定的、高质量的内容,又吸引了如北大学生一样年轻的读者;另一方面,以北大教师和学生为主的撰稿人,凭借着《新青年》,不断生产着新的文化资本,并形成了以知识为中心的三层文化资本:第一层为名校学生资本。正如布尔迪厄所曾论述道:现代的学校体制以知识中立的方式,不断生产着以名校毕业生为顶尖阶层的知识分子等级体制。为了获得更多的文化资本,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要拼命挤进像北京大学这一中国最知名的高等学府或出国留学,以获得显贵的教育出身。而来自北京大学的毕业生或留学生,又形成一个半封闭的交往共同体,共同体成员自我认同,相互认可。第二层为符号资本。由《新青年》提供了一个抽象的书写符号所构成的意识形态空间网络。在《新青年》上,教师和学生相互讨论,展开论战,形成与以往不同的意识形态空间。第三层是文化成长资本。以《新青年》为中心的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为以后创设适合温和主义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生长的、以国家稳定的知识体制为背景的文化空间奠定了基础。 《新青年》的文字折射出“五四”时期的精英知识分子设计的现代化模式,即以强权为中心的,这一点与洋务运动、戊戌政变的理路存在着内在的相通。但这也是相对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区别是,知识分子在这样的“国家强权为中心”的现代化模式中的地位。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