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着绘本入睡的孩子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姚颖  页数:192  字数:173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序  绘本里的孩童之道  孩子,给予我们太多欢乐,给予我们太多体验,也赋予了我们庄严的责任。他们像我们的一幅作品,承载着我们的希望;他们像我们的一面镜子,照出我们成长的模样。孩子是不断长大的。虽然我们都很向往《彼得·潘》中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居住的永无岛。但是,那毕竟只存在于浪漫的童话之中。印度诗人泰戈尔《新月集》中的一首散文诗《孩童之道》,细腻地写出了孩子们微妙丰富的情感:  ……  孩子永不知道如何哭泣。他所住的是完全的乐土。他所以要流泪,并不是没有缘故。虽然他用了可爱的脸儿上的微笑,引逗得他妈妈的热切的心向着他,然而他的因为细故而发的小小的哭声,却编成了怜与爱的双重约束的带子。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读到温情,也可以读到哲理。孩子们本来住在完全的乐土,永远也不知道哭泣。他们那可爱的笑脸,是如此的动人,引逗得妈妈们无比喜爱他们。然而,他们之所以要流泪,是因为他们哭泣时的某些小小细节,更能惹动妈妈无比的怜与爱,像一根纽带,将妈妈与孩子,永远地连在了一起。天使般的孩子,来到人间。我们要如何养育他们?看到孩子们日渐长高、长壮,变得越来越能言善辩之后,做爸爸妈妈的又会进一步思考教育孩子的诸多问题。而在这诸多问题之中,孩子的品格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  孔子在《论语》中就告诉我们:“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在家孝顺父母,出外照顾他人,言行谨慎而讲诚信,具有博爱之心,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再来学习文化知识。  如何教孩子学做人?有人说:“言传,身教。”有时,身教甚至会重于言传。但在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养育6岁以前的幼儿,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事都做给孩子看,也不太可能随时随地把孩子带在身边。所以,很多道理还需依靠间接经验的传授。这个时候,以讲故事的方式教育孩子,让孩子自己从故事中领悟做人的道理,不失为一个聪明的办法。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了一种媒介、一个工具,它是如此的神奇,就像松居直先生比喻的一样,它像一颗颗爱与美、真与善的种子,种植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它,就是绘本。  绘本,亦称图画书,英文名为picture books,是以图画的方式呈现的故事书,用孩子喜爱的图画语言,以及孩子能够理解的图画表现手法,向孩子展示广阔的生活画面,也为孩子们展现了一个神奇的、充满想象的世界。绘本即使没有文字,孩子们光看图画也能读懂很多故事,从中获得精神的享受。  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聪明的人。人们常说:聪明,聪明,就是耳聪目明。没错,这里所说的聪明,绝不仅仅是指简单的智力表现,而是更希望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充满生活智慧的人。大量的优秀绘本,正是以孩子们能够接受,并且乐于接受的方式,向他们展示着什么是真正的生活智慧,乃至于生存智慧。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的烦恼会越来越多,也会面临成长中不可避免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及其带来的或是正面或是负面的情绪情感。因此,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各种情绪情感,如何去应对各种局面,处理各种问题。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应当如何给予孩子及时的引导和帮助,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积极个性和优秀品质的人呢?  绘本中有快乐、勇敢、自信、团结、友爱、尊重、宽容、孝亲等积极而美好的性格品质表现,也有关于生气、不安、紧张、忧愁、胆怯、恐惧、孤独、寂寞、悲伤、痛苦等情绪情感的故事。这些丰富多样的画面、故事,与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优良的性格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到家庭教育来看,爸爸妈妈要学会运用绘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与习惯。让孩子通过阅读绘本,学习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事,养成积极乐观的性格特质。  可以说,绘本几乎涉及了儿童的性格、情绪、习惯、意志、品质等各个方面,也常常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或许,绘本不能一一对应地给出最“药到病除”的方法,但它却能让我们不断更新着对孩子的认识,更新着我们的教育观念,也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之中,变得越来越聪明与快乐。  智慧的爸爸妈妈,相信你们一定能悟出绘本中的孩童之道!

内容概要

  孩子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即使你什么都不说,其实他也会察言观色;你看似无理的哭闹,也许正是他一步步的小试探;你的疼爱,更增加了他与你谈判成功的砝码。面对身边这个越来越聪明的小孩,你该如何与他斗智斗勇,又如何实现你“爱的教育”呢?
  绘本给了我们一个与孩子亲密互动、贴心交流的机会。在给孩子讲绘本时,我们能轻松地进入他的世界,与他平等快乐地交流。在这样的状态下,孩子也更容易从心底接受我们爱的教育。同一个绘本,有的妈妈让孩子看到的只是故事和图画,而聪明的妈妈却能让孩子从中认识到世界和生活的样子,并不断完善着自己的样子。枕着绘本入睡的孩子,不仅能更甜美地进入梦乡,还能更快乐地接近梦想。
  一个爱孩子爱绘本的妈妈,经过多年的专业修炼,以及与儿子的实战演练,摸索出了一套专业而实际的绘本育儿经,并结合“绘本故事”和“生活案例”逐一与你分享,手把手教你如何念对咒语,将绘本变成神奇的育儿魔法书。

作者简介

  姚颖
  北京师范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学、儿童阅读等,曾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省部级课题,其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为学前教育本科生开设“儿童文学”课程,为研究生开设“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课程,深受大家的喜爱和好评。
  既是儿童教育专业人士,也是绘本阅读的积极推动者、实践者,在北京乃至全国多所知名小学、幼儿园开展儿童阅读,特别是绘本阅读的实践和研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一手案例和实践经验。一直致力于把绘本阅读与家教方法结合起来,使绘本阅读不仅限于讲故事、逗乐子,也不再刻板说教,而成为一种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家教媒介。

书籍目录

序 绘本里的孩童之道
第一章 跟绘本学好性格
一、好性格是“幸福的种子”
1. 好性格有哪些
2. 好性格的养成非常重要
二、撒在绘本里的“幸福的种子”
1. 爱父母,爱家人——播下一粒“爱的种子”
2. 爱生活,爱自然——播下一粒“求真的种子”
3. 有情意,有朋友——播下一粒“善的种子”
4. 有涵养,善表达——播下一粒“幽默的种子”
三、每个绘本都是一个性格模具
1.《你喜欢……》河马睡在床上吗——跟绘本学快乐
2.《猜猜我有多爱你》——跟绘本学接受爱和表达爱
3.《我不知道我是谁》——跟绘本学正确认识自我
4.《你很快就会长高》——跟绘本学自信
5.《我好喜欢她》——讲个恋爱故事也无妨
第二章 跟绘本学情绪疏导
一、孩子的脸,六月的天
1. 1~3岁孩子的情绪情感——表达不清、控制不住、适应不了
2. 3~6岁孩子的情绪情感——易冲动、易外露、易感染
3. 绘本帮助孩子克服不良情绪和情感
二、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1. 知道自己为什么难过,为什么高兴
2. 知道别人有多难过,有多高兴
3. 做孩子的情绪好榜样
三、应对坏情绪,绘本有妙招
1.《我不生气了》——绘本中的生气与愤怒
2.《没有人喜欢我》——绘本中的孤独与寂寞
3.《我的壁橱里有个大噩梦》——绘本中的恐惧
4.《长大我也要做个好爷爷》——绘本中的悲伤
第三章 跟绘本学好习惯
一、跟绘本学饮食起居
1.《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如何对待孩子的偏食
2. 小熊妹妹的《坏习惯》——如何培养孩子的卫生好习惯
3.《我不困,我不想睡觉》——如何应对孩子不睡觉
二、跟绘本学待人接物
1.《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教会孩子礼貌待人
2.《世界上究竟有没有胡萝卜味的苍蝇?》——学会与同伴相处
三、从绘本中学行为处事
1. 妈妈,《我要大蜥蜴》——学会与人谈判
2.《安的种子》开花了——学会等待和忍耐
附录 绘本目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跟绘本学好性格  近年来,爸爸妈妈们越来越认识到,性格、个性、意志品质在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养育孩子并不是让他们吃饱了,喝足了,就够了。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我们发现,良好的性格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方面,对孩子们的心理、行为都产生着重大影响。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小,良好性格的培养就越为重要。  二、洒在绘本里的“幸福的种子”  人们常把孩子比作花朵,花朵的生长就离不开阳光。太阳,是温暖与光明的象征。而心灵的阳光则需要滋养,需要环境,原初的动力来自父母给予孩子的早期教育。3~6岁是孩子形成稳定个性的起始阶段。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最喜爱的精神食粮莫过于绘本。  被誉为“日本绘本之父”的松居直提出:“爱看图画书的小孩,是幸福的,每一棵参天的大树,都曾是一粒幸福的种子。”那些表达积极主题,表现良好性格,具有启发意义的绘本,无疑都是洒在孩子心里的一粒“幸福的种子”,滋养着孩子幸福茁壮地成长。  3.有情意,有朋友——播下一颗“善的种子”  除了亲情之外,随着孩子社会性交往的开始,以及社会角色的丰富,他们人生中爱的主题增加了一个新的元素——友谊。特别是对于3~6岁和6~8岁,分别处于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子,正值自我意识不断发展的时期,交际工具和同伴交往在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3~7岁儿童在生活中已获得了许多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诸如语言、姿势、绘画、数字及其他相关符号。通过这些交际工具,儿童不仅能顺利地与周围的人交往,还能从中不断地了解和完善自己。因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儿童可以去学习比较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从而更加了解并完善自己的性格和行为。  教会孩子如何与人相处。  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每个孩子在家庭中都占有绝对核心的位置,而若是几个 “小霸王”、“小公主”在一起,该如何和谐相处呢?这也正是许多父母最头疼和着急的问题。出现矛盾冲突时,是用干瘪的语言给孩子们讲道理,还是专横地把孩子们分开,甚至是斥责、体罚呢?其实,这些都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一些表现友爱主题的绘本,如“小象小猪系列”、《玛德琳》、《小蓝和小黄》、《月亮,生日快乐》、《小黑鱼》等,或许能给我们和孩子一些启发。  【绘本故事】  一个发生在两个色块上,表现单纯友谊的故事——《小蓝和小黄》。虽然小蓝和小黄的故事与插图都很简单,却表达出了丰富的内涵。既有朋友之情——孩子间亲密无间的友情,又有亲子之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还有孩子们的焦虑之情,等等。  在我看来,小蓝和小黄是两个要好的、贪玩的孩子。他们是邻居,住在街对面。绘本中用两个小的颜色点代表了两个小朋友,他们一起上课,一起游戏,一起爬山,一起过隧道……共同经历了一次神奇的冒险。两个好朋友在外面玩“疯”了,玩累了,终于想到了回家,而这个时候他们因为开心地拥抱在一起,不知不觉已经变成了小绿。可是蓝爸爸、蓝妈妈不要小绿,说:“我们的孩子是蓝色的。”黄爸爸、黄妈妈也不要小绿,说:“我们的孩子是黄色的。”于是,小绿伤心地哭了,哭啊哭啊,流出好多眼泪,眼泪分别变成了小黄和小蓝。最后,大家发现:原来黄色和蓝色在一起就能变成绿色啊!  充满想象力的色彩大师李欧·李奥尼,当时在旅途中,为了给两个孙子枯燥乏味的旅途增加点乐趣,在不经意间用彩纸撕出来的形象,却成了永恒的经典。绘本用如此简单的色调,描绘出了两个小朋友之间发生的奇妙故事。  千万不要小看这样一本简约到极致的书!有的爸爸妈妈或许会觉得,用这么抽象的两个色块来代表两个孩子,太不可思议了!担心孩子并不能理解,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抽象派高手。每次我和儿子一起画画时,就是他拿一个颜色,我拿一个颜色,然后开始画。有时一个点就表示一个人,有时一条线就代表一片天。我们边画边讲,总是能想象出许多新奇有趣的故事。  低幼的孩子看事物的角度是直观而简单的。利用两个小小的色块拟人化的描写,无论是形状上的简洁,还是色彩上的鲜明,都让孩子更加易于接受。因此,这个绘本中所表达的思想,也非常容易为孩子们所理解。  对于低幼孩子,纯粹说教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就算是图文并茂的理论讲解,也难以被他们真正接受。那些具有“可模仿性”的形象,才是最为简单直接、易于接受的。小蓝和小黄的故事,虽然讲述了很多似曾相识的道理,但这些道理并没有以结论的形式直接灌输给孩子,而是用行为式的状态呈现在孩子面前。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孩子来说,很容易将小蓝、小黄与自己联系起来,并会在他们今后的行为模式中,刻意去模仿小蓝、小黄。自然,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教孩子学会互助、分享和团结友善。  关于友爱的主题,还可以派生出更丰富多元的内涵,比如互助、分享、团结、博爱。  【绘本故事】  由阿尔克谢·托尔斯泰根据俄罗斯民间故事编写的《拔萝卜》,一直以来都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拔萝卜》的情节十分简单,就是大家齐心协力拔一个特大萝卜的故事。  一个明媚春天的早晨,一对老夫妇在地里种下了各种各样蔬菜的种子。夏天结束的时候,他们的园子里不仅结满了豌豆、胡萝卜、土豆和豆荚,还长出了一个巨大的萝卜。老爷爷用力拔呀、拔呀,就是拔不出这个大萝卜,他不得不找人来帮忙。首先找来了他的妻子,然后找来了大黄牛,最后又找来了两头大肚皮猪、三只黑猫、四只斑点母鸡、五只白鹅和六只金丝雀。但是,这个大萝卜还是一动不动……  “虽然这个故事有时也被用来教育孩子要团结互助,但它却不仅是为了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在《我的图画书论》中,专门提到了由日本人内田莉莎子译写,佐藤忠良配图的“儿童之友”版《拔萝卜》,称它是“许多种《拔萝卜》中最好的一本”。  松居直先生提到:“孩子的心情和这个故事的关系,在于看到这个从未见过的大萝卜时的惊奇,对怎样把它拔出来的兴趣,老爷爷、老奶奶、小孙女一个接一个却仍然拔不出来的悬念,还有小狗、小猫、小耗子都出台的幽默。这种幽默完全唤起了孩子的共鸣,是这个故事成功的关键。同时还有终于拔出萝卜的满足感。”所以说,这个表面彰显团结的故事背后,其实还有极为丰富的内涵。  这个绘本的确有它的独到之处。  首先,翻译的文字简单明了,话语不多反而更能突出重点。使用了很多重复的词语,读起来却琅琅上口,更容易被孩子们喜欢。  其次,绘画上采用水彩画,在人物造型上虽然沿用了俄罗斯的传统装束,但画风上具有明显的日式味道。并且,画面中的大片留白,人物动作、表情的精细,突破纸张限制的想象,都充分展示出了拔萝卜过程中各个人物的心理过程。这也就是松居直所说的“孩子的心情和这个故事的关系”。例如,色彩鲜艳、富于动感的画面,让孩子在翻阅时也同样能感受到,故事中的人物初见大萝卜的喜悦,拔萝卜时的艰辛和努力,拔不动时的沮丧,以及最后大家一起终于拔出大萝卜来的雀跃与兴奋。  另外,书中还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那就是小老鼠上场后,转过身用细长的尾巴卷着小猫毛茸茸的尾巴拼命向前拉。让人觉得在这个队伍里,每个成员都像人一样在齐心协力地合作着,但又不失动物本身的特色。不像以往的有些版本,小动物全拟人化地拉着前者的腰部,整齐划一地向后倒,反而没有了想象的空间。  【生活案例】  宽宽在拿到这个绘本前,恰好幼儿园学过《拔萝卜》这首歌,而且老师还正在准备排练这个歌舞表演,来参加幼儿园新年的联欢活动。所以,一见到这个绘本,宽宽自然有一种亲切感和认同感。每当妈妈用夸张、歌唱的语调来念“嗨哟,嗨哟,拔萝卜”的时候,他都会被妈妈逗得乐不可支。  更巧的是,前几天爸爸妈妈带宽宽去朋友家玩,朋友在郊外有一块菜地。爸爸偶然提议吃萝卜,于是一行6人(加上朋友一家三口,他们家有个年长宽宽一岁的小姐姐)便真的到菜地里去拔萝卜了。然后,在妈妈导演下,4个大人、两个孩子一人抱着一人的腰,演出了一幕现实版的“拔萝卜”。这下子,宽宽对这本书就更有好感和真实感了。回来后每次重读此书,他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郊外菜地的那一幕,然后乐得笑倒在床上。  有一天晚上,宽宽又找出这个绘本来,让妈妈讲给他听。妈妈讲到小孙女出场时,看到小孙女突发感慨:“这个小孙女也画得太大了,还像是个小孙女吗?”一旁的宽宽接嘴说:“我长再大也是你的儿子啊!所以,这个小孙女再大,也还是小孙女!”妈妈听后,也觉得宽宽说得很有道理。  读完整个故事后,妈妈忽然想起有一个关于这个故事的笑话,于是问宽宽:“有人说,这么多人拔萝卜都没拔出来,小老鼠一来就拔出来了。应该一开始就让小老鼠来,那岂不是一下子便拔出来了吗?”宽宽立刻反驳说:“不对,这是因为人多力量大!”看来,宽宽是真正读懂并理解了这个故事。  可见,要让孩子接受和喜欢一本书,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让他有真实的生活体验。爸爸妈妈在孩子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再和他们一起去探讨,引导孩子去思考相关的问题,能强化孩子对故事的真正主题内容的理解。  【绘本故事】  另一个关于团结的绘本,是由瑞士画家麦克·格雷涅茨创作的低幼图画书《月亮的味道》。故事讲述的是有一天,沐浴在皎洁月光下的动物们睁着好奇、探究的眼睛,盯着薄薄、圆圆的月亮,突然很想知道月亮是到底什么味道的?来吧,就让我们带着孩子随动物们一起开始探究之旅吧!  孩子对吃的都特别敏感,这个问题自然能勾起他们的好奇心,吸引他们专注地看图画,耐心地倾听故事。小海龟是第一个想去“吃螃蟹”的人,但是他伸长了脖子,却怎么也够不着。怎么办呢?小海龟并没有灰心,继续想办法,于是就叫来了大象;然后大象踩到海龟的背上,伸长了鼻子,可还是够不到;接着长颈鹿、斑马、狮子、狐狸都一一赶来帮忙,仍不行。最后,不起眼的小老鼠爬了上去,没等月亮反应过来,就”咔嚓“一声咬下片月亮,并分给了大家。终于,动物们都尝到了月亮的味道。大家也都觉得,这是他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有意思的是,《拔萝卜》里最后是小老鼠迎来的成功,《月亮的味道》中也是小老鼠立下的“功劳”!  这个绘本应该这样给孩子读。  我曾经接触过一些妈妈,她们更愿意把这个绘本当作孩子认识动物的知识性读本,教孩子指认,这是什么动物,那是什么动物。其实,从动物的描绘来说,这个绘本并不算形象生动,更谈不上细腻逼真,而是有点儿剪贴画的感觉,远不如书店里很多其他的动物认读卡片。  那么,我们更应该看重这本书的什么呢?这本书更重要的,是它的趣味性和潜藏于其中的那种齐心合力精神。  从趣味性上来说,这个故事充满了童趣的想象,尤其符合小宝宝们用嘴巴探索世界的特点。有妈妈说,自己在给孩子讲这个绘本的时候,孩子一直念念不忘前不久吃过的薯片,于是他指着最后被老鼠一口咬下的那片月亮说:“薯片!”并且,一个动物叫来另一个动物,在一个接一个的简单重复中,也给孩子带来了不断的新鲜感和一种替换的乐趣。  从内涵上来说,这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探索、努力和协作的故事。因为任何一个动物,仅靠自己的力量,都是不可能尝到月亮的味道的。推及人类社会,其实也是一样,大多数的成功都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所为的结果。例如,高楼大厦不光是建筑设计师一个人的杰作,如果没有建筑工人们的汗水,设计师再精美的图纸也无法变成现实,只会是废纸一堆;城市的美丽虽然不能没有领导者的合理规划,但也少不了环卫工人、绿化工人的辛劳。  “这天夜里,大家挤在一起睡着了。”故事到这里好像是结束了,因为故事已经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大家都分了一口月亮,大家的团结和辛苦终于有了结果。看看这些小动物们睡得多甜啊!特别是那只累坏了的小海龟,憨厚的样子真是可爱。再看看玩累了的月亮,此时也像个慈祥的母亲一样,看着这些淘气过后熟睡的孩子们……这是多甜美的一幅画面呀!可看着这一切的小鱼,此刻却打破了这份宁静,他不明白,为什么大家为了摘月亮要那么费力地爬那么高。而他永远也不会明白的是,真正月亮的味道是什么,和同伴一起团结合作的味道是什么。故事读到这里,我们就应该引导孩子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有付出过艰辛和努力,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

媒体关注与评论

  绘本除了是制造快乐的魔法师,更是润物细无声的园丁,它将“幸福的种子”悄无声息地播种在孩子的心田,让种种美好的情感成为孩子未来成长中取之不尽的人生资本。嘘!让孩子枕着绘本入睡……  ——新浪育儿频道主编  艾樱  姚颖既是大学教师,也是绘本阅读者,更是一位母亲。三种身份的结合,使《枕着绘本入睡的孩子》既有家庭教育的意义,又有亲子阅读的感受,也有育儿经验的总结。书中有故事,有案例,还有并不枯燥的教育理论。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一位母亲对未来民族性格的期许。  ——儿童绘本推广人  王林  幼儿最有价值的学习来自他与外界的互动。亲子阅读兼具了文化互动和情感互动,能让幼儿主动建构对世界、自我和他人的认识。《枕着绘本入睡的孩子》用有趣的案例、详尽的解说,赋予亲子阅读更广泛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让我们有机会冷静深入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启发我们更理智地育儿,更感性地生活。  ——早期阅读研究者  儿童绘本推广人 孙莉莉  孩子是自己的,但很多家长却把教育推给了别人——保姆、老人、教师。其实,从小陪孩子一起读绘本,就是最好的教育,而这种教育是隐性的、快乐的,如春雨般滋养着孩子的心灵,只要你坚持和用心,孩子的变化带给你的不仅仅是惊喜!  ——著名童书出版人 敖德  在优秀的绘本里,我们总能与关乎自己人生的重大命题相遇。一次次在温馨的感动中,理解着生命与爱的真谛。《枕着绘本入睡的孩子》不仅是一位大学教师的真切感悟,更是一个聪明妈妈的育儿心得。在与绘本的亲密接触中,在和孩子的快乐互动中,教育的智慧也春风化雨。聪明的妈妈善于学习,聪明的妈妈更懂得借力!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杜霞

编辑推荐

  你是用绘本哄孩子睡觉的妈妈,还是用绘本跟孩子一起探索世界的妈妈?  你知道如何说孩子才会听,也明白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但面对身边这个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个性的小孩,很多招法用两次就失灵了。你该如何与他“斗智斗勇”,实现你“爱的教育”呢?绘本知道所有的答案。  一个懂孩子、爱绘本的专家妈妈在此与你分享,绘本要怎么选、怎么讲、怎么问、怎么玩。绘本给了我们一个与孩子亲密互动、贴心交流的机会,聪明妈妈会紧紧抓住这个机会,把绘本变成点化孩子幸福人生的魔法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枕着绘本入睡的孩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0条)

 
 

  •   刚买到姚老师的这部《枕着绘本入睡的孩子》就感觉封面很有爱、很温馨,是一个妈妈抱着小宝宝在给他讲绘本故事的场景。细细翻阅这本书时,我觉得这是一个教育专业人士在用生动有鲜活而又平易近人的语言告诉妈妈如果通过绘本来教育孩子的绘本经;又是一位聪明有爱的母亲在真诚而尽情地分享自己的教子心得的育儿经......作者将如何让孩子跟绘本学好性格、如何跟绘本学情绪疏导,以及如何学好习惯这些重要问题娓娓道来,结合大量国内外精美优质的绘本和和生活中常见的小案例,十分贴心、细致而又具体地将如何做一个好妈妈、如何进行亲子互动、如何使孩子有一个更健康幸福快乐的童年的经验和秘诀与读者进行分享。
    众所周知,儿童的早期教育极为重要,会为他的一生奠定基础。俄国杰出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人的性格大都是在人生的最初几年内形成的,而且在这几年内在人的性格中所形成的东西是很牢固的,它将成为人的第二天性。”美国教育家阿诺德•格赛尔说得更具体:“在学龄前阶段,大脑发育的速度非常快,六岁前,大脑的大部分几乎都成熟了……以后人的脑力、性格和心灵将永远不会再像形成学前发育阶段那样迅速发展了。我们永远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去奠定智力健康的基础了。”而妈妈通过为孩子读绘本故事,进行“爱的教育”,并通过挖掘绘本这块丰富而宝贵的矿藏,让孩子从小就有个好性格、学会情绪疏导、养成好习惯等,无疑会让他受益终生。
    这部书的魅力还在于,本书不仅结合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科学地介绍了各阶段儿童的身心特点以及会出现哪些问题,而且最妙的是还告诉我们如何通过绘本这个好帮手和好工具,来帮助家长能够更加科学地认识学龄前儿童的行为表现,以及如果帮助孩子克服成长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明白许多生活中的道理。比如在“跟绘本学情绪疏导”这一章中,作者像家长们介绍了一本名为《我有我感觉》的英文绘本,它用诗歌般的语言讲2-3岁孩子的情绪变化娓娓道来,包括喜、怒、哀、乐、恐惧、痛苦等,甚至还有3岁多的孩子才会开始区分的自己和他人的愉快、烦恼、羞愧、惧怕、同情、满意、妒忌、怕生、怕黑、独霸、小气等情绪体验,爸爸妈妈就会跟好地了解低幼龄孩子的情绪变化,也可以帮助小朋友一起认识和疏导他们的情绪。另外,本书的附录也很贴心、很实用,不仅从专业的角度按照“性格培养”、“情绪疏导”和“习惯养成”列出了相应的绘本目录,还具体指明哪些绘本是教孩子“爱生活”、“爱家人”的,哪些绘本是教孩子疏导“生气愤怒”、“孤独寂寞”的,哪些绘本是教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的,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根据姚老师的专业意见更有针对性地为宝宝量身选择适合他们成长的优质绘本了。
    关于孩子的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凡人生所需要的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使培养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定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到学校里来,教师需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是事倍功半。”可见学龄前是人生习惯、倾向、态度养成的关键期,爸爸妈妈应该掌握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和好工具,给孩子讲许多好看、好听、好玩的绘本故事就是一个很妙的方法,孩子也会在非常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到许多、成长许多,亲子关系也会更为融洽。有了像姚老师的《枕着绘本入睡的孩子》这样的专业育儿经和绘本经,爸爸妈妈一定都能更加懂得理解孩子和爱孩子,在教育自己家的小盆友时更事倍功半和欢乐无限。
  •   做为一个4岁女儿的妈妈,经常为孩子情绪问题困扰。看着孩子生气、发怒、委屈不知怎样有效的帮助她。虽然看过很多育儿书籍,但情况真的发生时还是不知如何应对,语言贫乏无力,看了这本《枕着绘本入睡的孩子》一书后,让我多了一把走进孩子世界的钥匙。我领悟到如同成人看某些书时得到共鸣而释怀,孩子也可以通过读绘本释放自己的情绪。这本书书后提供的书单非常有用,我们家的家庭氛围有些严肃,性格使然,大人改起来并不易,但我心里也知道轻松幽默可以帮孩子乐观面对生活,这本书的书单中就推荐了许多懂幽默善表达的书,正好可以帮我弥补这方面的遗憾。
  •   我是一个5岁男孩的妈妈,孩子从小就喜欢绘本,也一直在睡前给孩子读绘本故事,但是一直也找不到合适的阅读方法,读了这本书很受益,教会我明白孩子的很多微妙心理,以及不同的绘本应该怎么读,对孩子有什么作用,对于培养孩子的性格真的是非常有用。
  •   好多时候,我们的书柜里有许多好多经典书,但书却只是静静地躺在那里,或者供孩子简单地翻读,故事读完了没有发挥什么作用,我们也没有栽种下“好性格的种子”。读好书的关键在于如何读,尤其是阅读目标指向孩子。真高兴有这么一本书,结合绘本故事与生活案例,让我清楚了好书如何用。
    其实,这本书不仅非常适用于家长,同时家长还可以手持书本,把其中的案例讲给孩子听,让他们知道除了自己,还有很多可爱的小朋友与他们一样,喜欢看绘本,喜欢傻乎乎地发问,喜欢奇思妙想,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强烈认同感。
    另外,不知道出版社是不是有意为之,这书的装帧设计还挺有“绘本”味儿的呢!
  •   书看完了,上来说两句,我家里有将近200多本绘本了,还真没好好想过到底应该怎么给孩子读!《枕着绘本入睡的孩子》这本书刚好说的就是怎么讲绘本的事儿,形式很活泼,有观点,有例子,不是板起脸来讲道理。我特别喜欢其中讲用绘本教孩子与人谈判,这不仅仅是孩子需要学习的技能,我们成人读来都受益匪浅啊。
  •   我女儿都上小学二年级了,还爱读绘本。我个人也觉得绘本不仅仅是幼儿园孩子读的东西,就连我们这些大人都很喜欢。孩子在学校也有绘本阅读课,回来会和我们一起读。《枕着绘本入睡的孩子》里的很多方法也挺适合小学生的,慢慢学习了。
  •   孩子的情绪还真是说变就变,有时候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她就大哭大闹起来。这本书对我很有帮助,特别是我们这些80后的妈妈。我们小时候可惜没有绘本这东西。
  •   书的形式很好,虽然是讲怎么用绘本来教育孩子,但是谈深入浅出,我在生活中也的确遇到了很多孩子性格培养的问题,后面分类推荐的书单真不错。
  •   跟绘本学接受爱和表达爱,我们的孩子太需要了。现在的孩子只知道接受爱,用什么方式接受却不知道;更不知道如何表达爱,原来表达爱的方式有这些。好绘本可以从很多的角度去读,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有收获。
  •   喜欢和孩子一起看绘本,碰上喜欢的画风,自己看着都是一种享受,可是,一晚上几本绘本看下来,孩子收获了什么呢?仅仅是睡前的安抚吗?当然不是,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具体的绘本阅读为例,告诉我们该如何去读绘本,如何利用绘本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好情绪……原来,小小的绘本,妙处无穷。看完这本书后,决定将以前的绘本翻出来,重读绘本!
  •   里面很多的观点很受启发,比如从绘本中可以找到一些好的榜样,父母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应该怎么认识,又怎么做,不说教、不生涩,很生动,有很多好玩的例子。
  •   买了2本,1本给女儿,一本给外甥。两个孩子都是读着绘本长大的,只知道跟着他们一起看,原来孩子讲绘本的学问大着呢~
  •   挺好,对通过用绘本正能量教育孩子有帮助,可以认真掌握学习一下。
  •   听说有这样一本书,就买来看看,一看目录我就被作者的认真和细心打动了,作者在教妈妈们、幼教工作者、甚至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师如何阅读绘本。因为作者是名大学教师,因此在书中你还可以感受到一个研究者的那份独特的阅读感受。
  •   拿到手后发现是给爸爸妈妈们看的,通过这本书可以给小孩选择合适的绘本读物
  •   我是一名小学低年级教师,在不就的将来我还会成为一位妈妈。总希望教给孩子们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性格、为人、做事等方面的素质教育。面对一群可爱的小豆豆,干瘪的说教很难达到效果,看到这本书,我先在线阅读了一部分,感觉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会使我跟孩子们交流的语言和方式丰富很多,可以拉近我和孩子们的距离,所以一口气买了两本,打算送给刚做妈妈的好友一本,期待……
  •   绘本真是个好东东,这本书里面提到了精灵鼠小弟,我儿子最先听我讲这个啦!这本书里的方法都挺好的。
  •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同时也是一个3.5岁小孩的妈妈,我也给孩子买过一些图画书,通过这本书,能找到一些小孩子的表现、语言、行为方式的问题,在书中都能找有一些理论依据。通过阅读这本说,能正确引导孩子更好的发展和过好童年。好书,极力推荐!
  •   看到主页上推荐了,被书名吸引来的,喜欢和女儿一起读绘本,我自己也特别喜欢绘本、
  •   没看明白,可能看的绘本太少了
  •   绘本的,不错,看着玩吧,通俗易懂.
  •   就是文中的绘本我都没有买过~
  •   希望孩子是个爱看书的娃,妈妈先来学习一下
  •   姚老师的这本书非常有现实指导意义。书中引用了大量生动活泼的例子,让人看了以后马上知道应该怎样去做。其实,理论的东西不难总结,但是像这样的具有大量生活实例的指导性书籍却不常见。很喜欢这本书。我本人也是一位即将有宝宝的“新妈妈”,看了这本书以后让我对育儿又有了新的认识。这本书真的很值得一看!
  •   小故事挺好玩的,特别是讲孩子异想天开和奇思妙想那段,特别喜欢插图里面的大头小孩儿。
  •   到主编推荐买了一本,作者确实是个非常懂孩子的人。
  •   里面有很多事例说明让孩子看书的好处,推荐了很多书,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   我儿子也喜欢《小威向前冲》,也喜欢走地图,这本书里写到的孩子和我儿子特别像,是真材实料,值得好好读一读。
  •   可以按图索骥给孩子买书了,有些书我以前真没听说过
  •   书的选择性。曾经给孩子买了很多书,现在看来浪费来
  •   哈哈,这本书我几乎是一个晚上看完的,我家宝宝不爱睡觉,怎么哄都不行,这会试了一下书里面的方法,还挺管用的,就是不知道用多了还好不好用~~~
  •   妈妈读读很有益。
  •   宝宝三岁了,每天晚上睡觉都要缠着我给他讲故事,很有意思
  •   入睡前看。
  •   书,还好,就是买错了。以为是小朋友的书。
  •   书的设计也很好,里面配的小图真可爱。字体和纸张都很不错,买来觉得很值!
  •   让宝贝生活在童话故事里
  •   原来这不是故事,而是读后感,晕
  •   在书里面学到很多,对我很有用
  •   书是正版,比书店便宜一半的价格。
  •   是给大人看的书
  •   大家都来看看!需要点儿佛性来开导自己!看看书增长点儿知识
  •   很不错的一本书,对于年轻的家长来说很有借鉴意义!作者的一些小方法也都很有效,我很喜欢!
  •   不错,适合家长看
  •   看完了,不过给宝宝选书看还是随我自己的意
  •   很好的一本书,值得一读啊!
  •   里面很多养育知识,还是不错的
  •   没仔细读,看起来不错
  •   我是做儿童绘本馆的很多家长来借绘本但是很多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样的绘本能帮助什么样的孩子这本书很好回来以后很多家长借阅评价都很高
  •   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指导妈妈如何引导孩子,还是值得推荐的.
  •   从实例中学到,面对越来越聪明的儿子,该如何与他斗智斗勇
  •   给别人买的,还好吧。
  •   看到评价不错就买了,看完再来认真评价
  •   是一本值得家长学习的书,内容描述得很细腻.
  •   今天刚收到,慢慢的读吧。
  •   以为是有精彩绘本加故事,结果是本教科书一样的,反正不是我想要的书。
  •   买时没看好,以为是女儿看的插图绘本,来货才知道不是,不过看介绍应该不错
  •   本以为是给孩子看的,收到书后才知道是给妈妈看的,不过内容还不错
  •   这个应该是给大人看的,孩子不一定看得懂。
  •   性价比不高,书还好,但是不够深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