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余光中,严家炎 等著 页数:215 字数:208000
前言
品读名作 余香在口 赵学文 2010年秋天,《名作欣赏》度过了它的30周年生日。 在座谈会上,前几任主编都说,30年来,《名作欣赏》发表了许多高水平的文章,构建起了文学欣赏的理论框架,许多文章都因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有着长久的生命力,如果能编辑出版《名作欣赏》名人名篇的精选本,从杂志到书,既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收藏要求,又能对《名作欣赏》有个回顾总结。作为现任主编,我很赞成他们的看法,于是,从当年年底开始着手组织力量进行“《名作欣赏》精华读本”的策划和编辑工作。 我出生在60年代,曾是《名作欣赏》多年的忠实读者。从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的品读,再到众多学界名家的赏析品位,《名作欣赏》如一泓清泉沁入我们的心田,照亮了我们的读书行程,所受教益自然是融汇于血液里,渗透在学养中。1986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师范学校任教语文,《名作欣赏》又成为我语文讲坛上撷英咀芳的丰富源泉。许多年后,我担任了《名作欣赏》的主编,面对这样一份曾经滋养过自己的刊物,我的这种惶恐几近僧人见到佛祖吧。 办刊几年来,作为刊物主编,我常常被读者对《名作欣赏》的厚爱所感动。2010年《名作欣赏》举办30周年社庆,当我们寻找拥有30年全套《名作欣赏》杂志的读者的启事刊出后,一时间电话、来函充盈编辑部。30年,对于个人来说可谓岁月漫漫,然而数百读者孜孜订阅,精心呵护,细心收藏,这份执着令我们办刊人心生温暖,倍感骄傲。社庆时,我们邀请了西安的杨德盛先生参加,杨先生至今仍一字不落地阅读每期《名作欣赏》,对历年来的好文章、好作者,如数家珍,令人感佩。在《名作欣赏》编刊,与学界同仁交流,许多人都说自己是读着《名作欣赏》成长起来的,特别是中老年学者,几乎无人不知《名作欣赏》。2012年,杂志社组织了一次“‘80后’作家小说派对’,活动,黑龙江儿童文学作家黑鹤推却了很多事,千里迢迢赶往太原,只为了却一桩心愿,见见《名作欣赏》的编辑。她的母亲是《名作欣赏》的一位忠实读者,她在母亲的教导下长大,《名作欣赏》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与结实的黑鹤举起原浆汾酒一饮而尽,那种在《名作欣赏》工作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编辑“《名作欣赏》精华读本”的过程,对于我们,也是重新认识过去,从过去印迹的追寻中重识《名作欣赏》独特价值的过程。虽然今天已然是出版过剩、阅读过剩的时代,书店里各种读物应有尽有,轻击键盘便可任意找到各种经典作品,但惟有作品品读的独有见解是随时的、个别的。30年的《名作欣赏》留给我们许多名字熠熠生辉的学界大家以名作推介和普及为己任的学人精神,更留下了他们舍弃八股学术文风的隽永的品读文字和言常人所未言的精辟见解。这些独特的品质,对《名作欣赏》的老读者来说,仍余香在口;对《名作欣赏》的新读者来说,无疑是欣赏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入门之径。 “《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即将与读者见面了,令我们不能不遗憾的是,这个选本远远不能容纳《名作欣赏》曾经刊出的众多好文章。那些伟大的古今中外作家和闻名遐迩的当代作家、学者,因其思想艺术的贡献而会被我们铭记。我们也感谢把半生精力倾注在《名作欣赏》杂志的首任主编张仁健先生。第二任主编解正德先生、第三任主编原琳先生继往开来,成绩为人称道。胡晓青先生老骥伏枥,在丛书编辑过程中超负荷工作,个中滋味是不亲历其事者难以想象的。我的挚友北京大学出版社周雁翎博士对该选题的热情和他身上的北大人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神令我敬佩。出版精品图书需要的是慢功夫,在历时两年之后,编辑人、出版人付出了很多努力,该丛书终于付梓,辛苦地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后的释然,对所有参与到这项工作中的人来说都是极好的宽慰。 谨为序。
内容概要
《名作欣赏精华读本:中国现当代散文戏剧名作欣赏》由余光中和严家炎等编著。
本册为《名作欣赏精华读本:中国现当代散文戏剧名作欣赏》,选收欣赏文章34
篇。这些欣赏文章所涉及的现当代散文或为有较大影响,或为有较多争论,或为有某种突破。欣赏文章作者也考虑到身处的时代性,以增加欣赏角度的多元性。
书籍目录
鲁迅和瞿秋自
从《鲁迅杂感选集》及其《序言》说开去
尽在不言中
鲁迅先生书筒注释及其他
半生辛苦万种情怀
读《(呐喊)自序》
生动传神蕴藉含蓄
《香市》赏析
“春光似海盛世如花”
读李广田散文《花潮》
满腔郁怒写真情
读《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中国现代散文发轫期的力作
读冰心的《笑》
冰心《往事·二》赏析
伟大抗日民族战争的侧影
读周立波的《娘子关前》
爱的颂歌美的旋律
读沈从文《月下小景》札记
人生如树
读丰子恺的散文《梧桐树》
母爱,生命的乐章
解读老舍《我的母亲》
“巴洛克风格”的最佳体现
钱钟书的随笔《谈交友》
幽默观的形象化表述
钱钟书散文《说笑》赏析
读《管锥编》札记两篇
纯净精致的美文
杨绛早期散文四篇赏析
明心见性但凭写手
庄因散文《母亲的手》写作特色
读《劫后文存——贾植芳序跋集》
自由主义精神的深沉辩护
胡适散文《追悼志摩》赏析……
朱自清的散文
以《背影》为例谈方法问题
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记忆
以《王蒙自传》为例
试说“中国的奥勃洛莫夫”
从《王蒙自传》谈到倪吾诚形象的典型意义
敢问谜在何方?
粱衡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简析
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
读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兼谈其散文的诗性表述
有情有韵动人心目
余光中幽默散文《催魂铃》赏析
天下最怕伤害的是孩子
赵翼如散文《单身母亲手记》赏析
以天地自然之心体察万物
刘亮程散文《狗这一辈子》赏析
语言的艺术写意和绘画
贾平凹散文《邻院的少妇》赏析
用生命诠释美与自由
读高尔泰散文《敦煌四题》
对知识分子独立价值缺失的反思
读王小波的散文《花剌子模信使问题》
理性的光芒与快乐
读《王小波散文三篇》
一部特殊的史书
读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
故乡:作为一种“现代神话”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故乡”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理性的光芒与快乐 读《王小波散文三篇》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是智慧的象征,为了激发人们思考,不至在生活中沉沦,他经常找人辩论,以自己的“无知”催生人们的思考。苏格拉底说:“我要作希腊人的牛虻,用不断的叮咬让人们保持清醒。”王小波的散文也有这样的作用,促人深省,催人奋发,给人以思考的快乐。王小波还被称为“文学骑士”,骑士自然要潇洒风流一些,有情趣更可爱,在追求崇高理想的同时更有一份人间的真情。在中世纪,真正的骑士要擅长骑马、击剑、下棋等技艺。王小波的散文思想丰富深刻,又有骑士风度,有文学艺术的美感,天真、可爱、亲切、痛快。所以读他的散文有时觉得仿佛遇见了天真的苏格拉底,在不经意的、轻松自然的絮语中让人感受单纯、真诚、可爱、有趣,而又逐渐感到深沉感到痛快淋漓,感到思想的强大震撼力:不管什么代价,要有勇气做一个痛苦的思考的人,否则就难以为人!这正是苏格拉底对人的解释,正是真正“骑士精神”的崇高表现。《名作欣赏》2007年第10期所载《王小波散文三篇》集中体现了王小波“文学骑士”的风范。 说王小波散文中有一种天真可爱,是因为他的散文没有世故,没有老生常谈,而纯粹出于真诚,出于“骑士”的那种追求理想、超凡脱俗的精神气质。这也正如那些“无知”的孩子的可爱:单纯得近乎透明,像一滴水珠般清澈晶莹。在《沉默的大多数》中王小波提到了《铁皮鼓》中的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王小波也看透了这个世界,但他成了要照亮、改造这个世界的文学家。他的散文多写“文革”时的回忆,那是他的青春岁月,一段充满浪漫梦想的岁月,那也是充满迷狂、躁动、悲伤和苦难的岁月。有许多和他同龄的作者都用笔记下了(或正在记或将要记)那个历史阶段,因为那是深夜的梦魇,让他们无法安眠。王小波也是如此,必须要对自己、对他人说个明白,要释放被压抑扭曲的情怀。但对于王小波来说,他的感情是内敛的、有节制的,而不是忘情宣泄,不是感情左右了理智,而仿佛始终是一个旁观者的目光,一个没有世事沧桑而只有认真观察思量的眼光的孩子,用纯净澄澈的心灵让一切都显露无余。那些司空见惯、习焉不察的,那些在别人只能逆来顺受、麻木不仁的,在王小波这里成了一个个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且在读者看来,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问题也都显得那么严肃,那么无法苟且,因为这样的事件对于一颗天真的童心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如果世人可以因情势所迫而认假为真,而随波逐流,那么我们还有没有将来?我们还能否为下一代着想?难道也让这颗透明纯洁的心灵变成一潭死水,以至腐败污浊,成为虚假丑恶的根源?那么这个社会将会怎么样呢?明代的李贽提倡“童心”说,认为好的文章就来自纯朴真诚的“童心”。王小波的这些散文也可以说就是“天下至文”。借助这面镜子,借助这难得的心灵,我们才看清了事实真相,才有了那么多的问题,有了那么多的思考,才借以唤醒那蛰伏的良知,掩卷长思,长思那些简单的问题,那些身边的现象,渐次明晰,渐次深远。在混乱喧嚣的生活中,逐渐展开一个属于自己的真实世界,也是一个要努力争取的理想世界。 有人说王小波的散文充满了反讽、戏谑、嘲弄,乃至营造了一种“狂欢节文化”的气氛,在颠覆一切权威、调侃所有正经的过程中获得了思想的解放和感情的自由抒发,那只“特立独行的猪”就是这方面的一种象征。确实,王小波的散文通过揭示社会中众多的不合理、愚昧、荒唐而让读者的思想和情感都活跃起来,甚至有狂欢的感受:世界竟如此可笑!然而狂欢只是真相被揭露、谜底被公开时情感的放纵,王小波作品还有更深层的意义,更让人思索这放纵的根源。所以那只“特立独行的猪”所带来的更多的是新奇的视角、冷静的心态和深刻的思考,只有浅薄者才只看热闹。狂欢是情感的宣泄,与理智的思考相背,王小波的散文则更重在思想的力量,催人思考,探索意义,深化情感,催生强烈坚定的内心意志。这种锐利缜密的理智和深沉真切的情感是王小波散文魅力的重要方面。他不追求戏剧化的效果,更不哗众取宠,故作惊人之语。他的语言是普通平实,故事是平淡无奇,道理是简单易懂,态度是真诚老实,不会让人进入癫狂状态。而且他的行文中有时也似乎要强调“大实话”的本色,常常有“一般看法”、“我认为”、“在我看来”、“大多数人都知道”等插入语,提示读者的真实感、实在性。那么如何理解“狂欢”呢?我想这是因为他的文章中所蕴涵的那种强烈的情感,那种对真实、真理的强烈追求,那种对虚假、丑恶的极端愤恨,使读者感到了狂欢的味道。
编辑推荐
作者阵容大师云集,群星璀璨,以别样的视角引领读者进入古今中外的文学殿堂。《精华读本:中国现当代散文戏剧名作欣赏》浓缩《名作欣赏》杂志三十余年精华,推陈出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