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风景”

出版时间:2012-6-25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平原  页数:340  
Tag标签:无  

前言

小引很早就有一个企图,为大学生写本书,谈谈如何“读书”;或者为研究生写本书,谈谈怎样“做学问”。迟迟不愿动笔的原因是,以我多年教学经验,深知今日中国的大学生与研究生,自主性远比当年的我们强多了。学问不见得很好,但视野一定开阔;机遇确实很多,诱惑及陷阱也比比皆是。对于长辈的“谆谆教诲”,不当面顶撞你,就算是客气的了,你还希望他/她言听计从?不管你高屋建瓴,义正词严,还是放低身段,循循善诱,同学们大都“我自岿然不动”。设身处地想想,也不是没有道理——值此社会转型、思想转型、知识转型的大时代,“老经验”不见得能解决“新问题”,同学们为什么非听你教训不可?老师有老师的经验,老师也有老师的毛病;最明显的,莫过于“好为人师”——总觉得自己有责任指导年轻一辈,让其少走弯路。其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境,不身临其境,很难深切体会什么叫“艰难的选择”。既然“绝知此事要躬行”,你那些陈年往事以及纸上文章,确实是可听可不听。再说,对于人生来说,有些弯路是非走不可的,怎么打预防针也没用;某种意义上,这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有感于整个中国学界浮躁之风盛行,从2006年初开始,我奉北大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令,为研究生开设“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专题课。总题不变,各讲合纵连横,每轮调换三分之一。尽管用心讲学,还是担心浪费同学们的宝贵时间。八个二级学科,诸多专业方向,将近一百名学术趣味迥异的研究生,这课可真是不好上。去年4月11日,我做了个课堂调查(不记名),想看看同学们的反应,再决定此课程的去留。没想到,反响颇为热烈,在回答“您认为本课程是否有必要为研究生持续开设”时,答“非常必要”的67人,答“可设为选修”的25人,无人选择“没必要”。仔细分析,同学们评价高的是谈“学者生涯与学术道德”、论“西南联大的历史、追忆及其阐释”,说“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不太看好的则是“从工具书到数据库”之类。换句话说,大家关注的是学术史、学术理想以及学术热情,而非具体的治学方法或学科知识。这给我很大的启示——具体而微的技术问题,因学校、因专业、因个人才情而异,且坊间不缺此类书刊;反而是表面上“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若能讲出自家体会,更容易收获掌声。事后,我选择其中二题,给大学生及公众演讲,效果也很好。看来,谈“读书”、论“治学”,不一定非循序渐进不可,因为,这里的关键不在“学识”,而在“趣味”。对我来说,既希望尽教师的职责,又不愿耳提面命,于是,换一个法子“劝学”。书中展示的,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也不是经济实用的“指南”,只不过是一片郁郁葱葱、期待有心人徜徉其间并评头品足的“读书的风景”。至于诸君瞥过一眼之后,是否愿意深入堂奥,那得看各人的机缘。选择“读书”、“大学”、“人文学”三个话题,有自家兴趣及能力的限制,但更主要的是,我以为此乃当下中国大学的“关键问题”。故意不选“正襟危坐”的专业论文,更多的是公开演讲(甚至保留演讲后的答问),乃取其“平易近人”。这些演说稿,基本上是面向大学生及研究生,演说的场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国家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浙江人文大讲堂”、东南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讲坛”、海南大学,以及台北的政治大学、美国的纽约大学、英国的爱丁堡大学、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韩国的仁川大学、新加坡的旧国会大厅等。书中文字,一半以上从未入集;其余的,选自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老北大的故事》(增订本)、《大学何为》、《大学有精神》、《当代中国人文观察》(增订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以及三联书店的《学者的人间情怀——跨世纪的文化选择》。正题好说,副题颇费斟酌——什么叫“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当然,冬天夏天也能读书,但在我看来,春秋更要紧。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假期归来,重新走进教室,都有一种莫名的紧张与激动(有人欣喜,有人厌烦,有人无奈)。当初拟书名,为了对应“风景”一说,脑海里马上蹦出三个词:春风秋月、春花秋实、春花秋月。“风月”本指清风明月,极言风景佳胜(如朱熹《六先生画像•濂溪先生》之“风月无边,庭草交翠。”),可如今多被用于男女间情爱之事,容易引起误会;至于以播种/收获说“春秋”,很切合学校的工作目标,可也正因此,显得过分拘泥,不够洒脱。想来想去,还是“花月”好,不太虚,也不太实,可意会,也能言传。转眼间,冬去春来,又到了踏青时节。江南莺飞草长,连塞北也即将桃红柳绿,不由得记起晋人陶潜的“遗训”——“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既然写不出什么好诗,那就奉献给读者一册小书。毕竟,书中自有“风景”在。2012年3月3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内容概要

  书中展示的是一片郁郁葱葱、期待有心人徜徉其间并评头品足的“读书的风景”,在这“风景”里既有学识,又有趣味;既有“关键问题”,又有各种“八卦”,更有作者的治学经验。对学生而言,书中暗含治学门径;对“普通读者”而言,书中描述的人与事都是一种“风景”。

作者简介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执行院长。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大学何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等著作三十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年起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书籍目录

小引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
漫卷诗书喜欲狂
读书的"风景"与"爱美"的学问
即将消逝的风景
请加入这道"风景"
阅读大学的六种方式
校园里的"真精神"——老北大的故事
大师的意义以及弟子的位置--解读作为神话的"清华国学院"
永远的"笳吹弦诵"--关于西南联大的历史、追忆及阐释
解读"当代中国大学"
网络时代的传统文化
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出路
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如何与汉学家对话
训练、才情与舞台
人文学之"三十年河东"
附录一:学者的人间情怀
附录二:“现代中国研究”的四重视野
附录三:怀想三十年前的"读书"

章节摘录

即将消逝的风景寓居燕园十五载,对我来说,最值得怀念的,莫过于曾有幸“从夫子游”。说“从游”,而不说“就读”,就因前者兼及“古典”与“今事”,意味深长,值得仔细品鉴。所谓“古典”,最容易令人联想起的,自是孔夫子的开创私门讲学。《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这么一句:“子路喜从游”。读过《论语》的,很少不向往那时候的师徒关系。私心以为,“读书”不如“受业”,“受业”不如“从游”。后者讲求耳濡目染,且以修养而不是学识为中心,用后世教育史家的说法,叫“完全人格教育”。两汉以降,名师大儒开堂讲学,总有万千“喜从游”的“子路”们追随左右,只是不若孔夫子周游列国之栖栖遑遑。至于“今事”,指的是晚清以降学制改革,“上法三代”难以落实,“旁采泰西”成了时代主潮。以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新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传播知识,而不是养成人格,“从夫子游”因而一改而为“转益多师”。也有不以为然的,比如,章太炎便一再呼吁“救学弊”。可此等微弱的声音,对于现代中国的教育大业,基本上无济于事。40年代初,连最为西化的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也对此深表忧虑:“今日师生之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大学教育?梅氏在《大学一解》里所表达的理念,其实古已有之: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这就难怪当初胡适为清华学校设计研究院课程及宗旨时,强调兼及中国古代书院与英国大学制度。传统中国教育希望养成人格,故特别看重“从夫子游”。始终自立门户,拒绝进入现代大学体制的章太炎,自称“余讲学以来几四十年”(《太炎通告及门弟子》),“前此从吾游者”(《致潘承弼书》),多学有所成。章氏之日本讲学,更像古代大师之收徒,后来的创办苏州国学讲习会,则带有公开演讲的意味。当年在东京“从章太炎游”者,包括黄侃、钱玄同、朱希祖、许寿裳、周氏兄弟等,均一时俊彦。鲁迅后来回忆说:直到现在,先生的音容笑貌,还在目前,而所讲的《说文解字》,却一句也不记得了。《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这段话,常被理解为语含讽刺。其实,这正是大师讲学之不同于学校教育处──不以传授具体知识为主要目的。“从夫子游”的独特魅力,主要在于精神熏陶,而不是知识传授。可这有个前提,“前导”的“大鱼”,不只能够提供实验经费和科研题目,学识及才华外,还必须兼有人格魅力,这样,方才值得“小鱼尾随”。若黄侃之名士风流,春花秋月,携弟子寻访名胜,饮酒吟诗(参见《量守庐学记》中刘賾、杨伯峻、程千帆等文),毕竟是异数。现代大学中,较多地借鉴书院讲学经验,确保师生之间学识、精神以及情感的正常交流,改变课堂教学冷冰冰面孔的,当推研究生制度的建立。我也是在进入研究生课程后,方才与导师有较多的接触,理解古人所说的“从游”之乐。十五年前,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走进了燕园,追随王瑶先生攻读博士学位。那年,先生刚好年届古稀,照现在的规定,早应该“赋闲”了。好在那时当局希望老专家发挥余热,我们因而有幸赶上“最后一班地铁”。在《为人但有真性情》一文中,我曾这样描述先生的“传道授业解惑”:先生习惯于夜里工作,我一般是下午三四点钟前往请教。很少预先规定题目,先生随手抓过一个话题,就能海阔天空侃侃而谈,得意处自己也哈哈大笑起来。像放风筝一样,话题漫天游荡,可线始终掌握在手中,随时可以收回来。似乎是离题万里的闲话,可谈锋一转又成了题中应有之义。听先生聊天无所谓学问非学问的区别,有心人随时随地皆是学问,又何必板起面孔正襟危坐?暮色苍茫中,庭院里静悄悄的,先生讲讲停停,烟斗上的红光一闪一闪,升腾的烟雾越来越浓──几年过去了,我也就算被“熏陶”出来了。这段话常被论者引述,以为颇具“雅趣”。也有读者表示怀疑,以为是我“妙笔生花”。其实,此乃“写生文”,不曾着意渲染。今人之所以感觉陌生,就因为研究生教学制度化以后,同样可能窒息活生生的师生交谈。我入学的时候,中国的博士制度刚刚建立,没有统一的课程或学分规定,导师于是以“闲谈”代替“授课”。当初因缺乏经验而不曾“正襟危坐”,倒是与古人“从游”之义相吻合。“从夫子游”还有另一层意义,即:没有入学考试,也不曾举行毕业典礼。倘若值得师从,不必过分讲究名份,前往请教就是了。我进北大时,中文系有四位老先生,均学识渊博,且德高望重。除了正式“拜师”的王瑶先生,吴组缃、季镇淮、林庚三位,我也常前往请教。四老各有专长,且性格十分鲜明,王之睿智、吴之豁达、季之忠厚、林之儒雅,均无法追摹。既是小说名家、也以治中国小说史见长的吴组缃先生,与我的研究兴趣接近,且参加过我的博士论文答辩,平日里交往较多。上吴先生家,不必做任何准备,只需挑起话题,而后便顺其自然,当个好听众就是了。或针贬时弊,或追忆师友,或纵论古今,吴先生总有说不完的逸事与妙喻。谈兴浓时,甚至不准访客早归;倘若没有勇气大声辞别,那就只好等待先生兴尽了。“天宝遗事”固然有趣,更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是先生对历代小说的精彩分析。先生对其主持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古代小说史”十分用心,可在我看来,那是永远也无法完成的。单是“导言”部分,不知听先生讲了多少遍,觉得思路挺完整,可屡次让课题组成员协助整理成文后,又全都废弃不用。理由是“文字不好,没有光彩”。大概看我“随声附和”的能力尚可,先生几次邀我加盟,均被我以“另有任务”辞谢。之所以如此“怯阵”,乃是深知即便我使出浑身招数,也写不出令先生满意的“有光彩”的学术论文。与吴先生的健谈截然相反,季镇淮先生显得有点木讷。如果没有准备,我可不敢造次拜访。几句家常话及问候语过后,便需进入正题。季先生不喜欢也不擅长漫无边际的聊天。如果访客无话,且长屁股,温厚的季先生便接连不断地劝你喝茶、吃糖。我的妻子曾追随季先生攻读硕士学位,留校任教后又经常走动,按理说不该客套。可先生依然彬彬有礼。偶尔代查资料,必招来先生的连声道谢。先生每次出版新著,明知我们夫妇关系不错,没有离婚的打算,也非得签名各送我和妻子一册不可。如此认真执著的老人,偶尔也想调节气氛,说些轻松点的话题,可照样有板有眼。拜访季先生的最佳方案,便是尽早进入具体问题的探讨。那样,先生会两眼放光,忘记自己的病情,不时矫健地站起坐下,到书架上取下一册册书,翻给你看。先生做人做文,均一丝不苟,实在令人钦佩。可也由此带来不小的烦恼。季先生晚年视力极差,还要寻找有关资料,以便撰写新著。几次劝先生收缩战线,先把手头已有的书稿改定,先生总说“不忙不忙”。去世前两年,先生忽然说,教了一辈子文学史,还没写过关于小说方面的论文,应该补一补。于是,让我们代买大字本《西游记》,然后戴上眼镜,配着放大镜,开始重新研读──那年,先生八十有二。王瑶先生居住的镜春园,与吴、季二师所在的朗润园近在咫尺。每回新年,总是顺道拜候,一路走去,十分惬意。如今三老均已仙逝,在我眼中,未名湖周围风景,顿时显得冷清多了。春节将近,中文系唯一需要拜访的老先生,只剩下居住在燕南园的儒雅淡泊的林庚先生了。林先生乃现代文学史上有数的重要诗人,后又以唐诗及楚辞的研究名家。平日里很少听他谈起小说,直到《西游记漫话》一书出版,方才让我大吃一惊:诗人对小说竟有如此的洞察力。据先生称,历来对童话情有独衷,十年浩劫中更是以夜读《西游》为“精神上难得的愉快与消遣”。以“童话性”解读《西游记》,前人不是没有谈论过,只是大多浅尝辄止,不若先生全身心地投入,且将其作为《西游记》的根本特征来论述。童心与诗心,本就有相通之处,更何况此乃先生之“曲终奏雅”(日后先生还出版了《中国文学简史》,可那是旧作翻新,不如此书之具有原创性)。这部不到十万字的小书,对此后研究《西游记》的学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记得刚入学时,林先生举行告别讲座,那天我刚好有事外出,事后追悔莫及。据说,林先生擅长营造氛围,课堂犹如舞台,一招一式,均令人回味无穷。有学生点评曰:林先生诗写得好,讲得也好,因他的生活本身便是一首诗。当我复述这段话时,先生笑着说:那学生准是将我作为写诗的素材了。将一生作为一首诗来苦心经营,希望经得起时人及后人的再三品读,这其实很不容易。这话可以反过来说,凡是经得起再三品读的人生,都是一首成功的诗作。外系的老教授,或只是在某一特殊时刻接触(如哲学系的冯友兰、洪谦),或所了解的并非其专业成就(如东语系的季羡林、金克木),即便倾心于其人其文,未得真传,不好妄称弟子。不过,即便见闻有限,每次造访,均有“如坐春风”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似乎只存在于“七老八十”的老教授身上。年轻一辈的学者,也有在专业领域里卓有成就的,可就是不如老先生“味道醇厚”。或许,人文学者的修养,本就需要岁月襄助,速成不得。若此说成立,则如今实行的博士生导师六十三岁退休的制度,将使以后的莘莘学子,再也无法领略处于最佳状态的“导师”的风采了。记得有一年中秋,众弟子在王瑶先生家聚会,先生一时兴起,提议夜游未名湖。月光如水,幽静的湖面,不时传来年轻人的朗朗笑声。不知是哪位师兄,念起了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其实,此诗的意境,部分脱胎于明末张岱的《西湖七月半》。“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固然可看,“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同样值得观赏,至于“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不也照样是西湖边的一道风景?那夜情景,如在眼前,只是王、吴、季等诸先生均已凋谢。记得刚进北大时,在未名湖边留连,学长指着日后逐渐熟悉的老教授的声影告知,此乃燕园里最为“亮丽”的风景。如今,秋风凋碧树,风景日渐暗淡。常听人感叹“江山依旧,物是人非”;其实,既然哲人已逝,“江山”就不可能真的“依旧”。还会有博学之士入主燕园,但不见得“有韵”且“有味”。作为“阅读对象”的学人,知识渊博固然重要,更值得欣赏的,却是其个性、气质与才情。慨叹老一辈学人多逸事,后来者因长期压抑,有趣的人不太多。当然,还有一些制度性的因素,使得北大校园里这道特殊的风景,有可能永远消逝:一刀切的退休制度,使得以后的学子,再也没有六十三岁以上的老教授可以“从游”;校园里人满为患,新人早已撤到燕北园、西三旗去了,若干年后,未名湖边,再也见不到悠哉游哉的老教授。没有长须飘拂的冯友兰,没有美学散步的宗白华,没有妙语连珠的吴组缃,没有口衔烟斗旁若无人的王瑶,未名湖肯定会显得寂寞多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单就“授业”而言,所谓“青黄不接”,大概属于危言耸听。不过,学生阅读的不只是“书本”,更包括“导师”。而我们这一代教授,是否经得住学生们挑剔的目光,是否还能为学生提供精神的乃至审美的享受,实在没有把握。既然互联网解决不了“从游”,个性化的魅力也无法复制,新一代的北大人,必须另外构建其值得再三品味的新的“风景线”。1998年1月22日于京北西三旗

媒体关注与评论

陈平原写给大学生和青年们的“小书”,谈的却不是小事。以“读书”为“风景”,作者看重的,是青年们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书中分享各种关于读书的经验、心得甚至八卦,自然有一种趣味在。但在趣味之外,作者以“读书”、“大学”、“人文学”三个主题词构建此书,凸显的其实是一种问题意识,甚至有一点点对于当下大学人文教育的忧思。——《新京报》

名人推荐

如果过了若干年,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不是说书本本身特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于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说到底,读书是一种精神生活。——吴越,《文汇报》书名叫《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而细读内容却发现并没有诸如大学掌故、流传段子之类谐趣内容,这本多由演讲集组成的关于“大学”的作品,作者以轻松的演讲集形式分享了为学、读书、大学教育与发展等诸多看似严肃的话题。——谭熹琳,《南方都市报》《读书的“风景”》最大的特色在于,其中大部分的篇章,是作者在世界各地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演讲稿。作为著名的人文学者和教育史研究专家,陈平原先生的“劝学”,不仅停留在纸面上,而是早已宣之于口,付诸于行动。演讲体例的平易近人,也使得全书不似高头讲章般严肃,更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以自身的学识、修养与情怀来影响和感召读者。——颜浩,《北京青年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读书的“风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2条)

 
 

  •   陈平原教授的这本书,是谈大学作为一种生活的读书,我看作者最主要的是想告诉大学生们,重要的是学会治学的路径,不要为读而读,要从读书中悟出做学问的方法来,这就把书读活了。否则,就是读死书。
  •   我今年大一,思修老师提到了“读书”,翻翻捡捡看到了这一本,评价很高,毫不犹豫的定了。想对“读书”、“大学”有深刻认识,真正明白大学究竟需要我们怎样进行self-cultivation的大学生,真的必须要看看。书中对读书的真正意义、价值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文笔优美,引用得当,如散文一般流畅,没有说教,没有抽象的概念,娓娓道来,读书的“风景”便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其中的插图很好,并不为了凑页数而加,很厚实,很有内涵的一本书,小注的位置也很别致。个人强力推荐此书,很有思想的一本书!
  •   喜欢陈平原的书,买了不少,这本书看得最仔细认真,一字不拉,并且在书上划线标出自己特别喜欢的词句。陈老师不论谈什么,我觉得都有理有据,引经据典,并且语言幽默。我的感觉就是越读越兴奋,越读越不愿放下。我从中看出陈老师阅书之广博,思维之活跃,表述之畅达,论述之精辟,均来自于他深厚的学养。我想起码学问和修养才能构成学养,所以学养不是仅仅读书就能得来的,还要靠自身的修养。修养是人成为社会人根本的东西。陈老师能把读书跟“风景”融在一起,或者说把读书描绘成一个风景,像画了一幅画似的,那该是多么让人浮想联翩、令人神往的啊!
  •   目前,只读了一百页。何为“上大学”、何为“读大学”;大学是什么,大学如何读,在陈先生的笔下,都会找到答案。先生不是正襟危坐的告诉我们如何理解大学,而是在娓娓的叙说中,让人逐渐熏染,得其真谛。先生把北大和世界上的其他大学进行比较、反观,描述历史上的北大人物,让人对治学、对大学进行重新思考。
  •   大学生必读之书,读书的风景系列书内容都很不错的,赞一个
  •   昨天晚上下单今天中午到,很满意。关注陈平原老师的这本新书和陈平原老师这个人是由于最近看到他关于读书和搜索的访谈。题目《当阅读被检索取代,修养是最大的输家》无疑是对现今人们偏好网络而荒废传统阅读的最好阐述。“如果过了若干年,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不是说书本本身特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于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说到底,读书是一种精神生活。”这一段是让我最终决定要购买本书的原因。的确,喜好读书的人都在寻找一种可能,寻找一种现实中无法达到但内心仍在憧憬的可能。陈平原老师的这本书用一种最简单却最深入人心的方式来阐述阅读,描述阅读的美。
  •   如果有一天,连学校里看大门的,也都有了博士学位,那绝不是中国人的骄傲。眼看着很多人年轻人盲目“考博”,我心里凉了半截,我当然晓得,都是找工作给逼的。这你就很容易明白,很多皓首穷经的博士生,一踏出校门,就再也不亲近书本了,还美其名曰“实践出真知”。大致感觉是,今日中国,“博士”吃香,但“读书人”落寞。所谓手不释卷,变得很不合时宜了。至于你说读书能“脱俗”,人家不稀罕;不只不忌讳“俗气”,还以俗为雅,甚至“我是流氓我怕谁”。古之学者,读书有得,憋不住了,只好著述;今之学者,则是为著述而读书。……看了这本书,很有感悟,真不错的一本书。
  •   风景不仅在眼中,也在书里,那是别人的眼睛!
  •   人之品味在于内涵,鲜衣怒马、香车豪宅之背后,大多是鲁迅先生所讲大褂下面的“小”。然而,当今媒体不知出于何意,却总是拿着无聊当有趣,以致令大学生们都不知道品味为何。前天我所在大学图书馆的阅览室里就发生了“动人”的一幕:一位女学生斜靠在椅子上,双脚搭在阅览桌上,一边吃着零食,一边看书,自我感觉十分良好,当图书馆老师建议她注意自己行为举止时,她显得毫无羞涩十分淡定。如今的年轻人都喜欢追求个人品味,那么就应该读一读这部书。
  •   很不错的书,看后就如一次心灵旅行,追忆了过往,欣赏了风景。
  •   凡事谈读书的书,都很喜欢看。这本书是真正的大学教授写的书,很好!
  •   多想永远难有葆有如此的内在风景,难得静心一闲啊!
  •   好好读书!必须学习北京大学啊!
  •   偶然在一本杂志里看到这本书的推荐。因为自己刚好是学生,对书里说的有些感悟,确实,我们现在越来越少读书,也越来越难以读出书的韵味。谢谢这本书,让我坚持读书。
  •   对于大学生活往往是许多人心目中青春的岁月。其实,回忆是个很有趣的筛子,过滤掉不愉快,留下的往往经过粉饰的美好。书从现实出发,很好地反映了现在较为真实的学习生活,更以此来讨论更深的社会问题,值得一看。
  •   大学浮躁&;#039;难以沉下心来读些书,这本书给我们的读书指明了方向。
  •   这是大学老师推荐的第一本书北大教授的书,关于大学很深刻的书。很适合大学生看的一本书,非常不错。印刷也不错
  •   陈平原教授的随笔文集,值得一读
  •   陈平原教授--平原君,书很好。
  •   陈平原的书启发人
  •   陈平原,大学里的风花雪月
  •   在陈老师的书里追寻自己过去的大学时光,痛快!
  •   陈平原教授写的很有深度,同时也写的很现实,值得我们深思
  •   陈平原的书向来都不是显学,独立思想,自由精神。
  •   陈平原的书非常值得一读,不错。
  •   内容不错,但书太让人失望了,书有破损!!!!!!!
  •   值得一读,特别是冲着北大中文系课讲得最好的名师写的书。
  •   这本书真好,写到了大学中的别样故事,好像又回到了大学时代
  •   很喜欢这本书,很喜欢陈平原
  •   训练、才情,发人深省的适合开学之初阅读的书
  •   刚看了前几章确实不错,这是我第一次在当当网买书,算是开卷有益吧
  •   书好的没话说,写的真不赖。
  •   书刚到,看了两篇,感觉还行
  •   值得认真一读的书,非常好
  •   很有乐趣的书
  •   陈教授写的一本书,很享受的。
  •   宝贝和描述非常相符,小巧可爱,质量牢靠.使用了这么久,还是非常好,耐磨损,赞一个!
  •   倾诉大学应有的改革,可是一眨眼,西南联大的神话就此结束,对于后续的神话只能略带几许望洋兴叹。
  •   大家风范 可以触摸深度的思想
  •   很有意思,很实用的一本书。对于大学生来说很值得一读。
  •   丰富多彩,充满回忆的大学生活
  •   作为大学生,看了这本书感觉跟自己很像
  •   寫地挺好,當下大學生的問題。
  •   可望而不可即的惬意生活.
  •   很实用的学习用书,很棒!
  •   这本书是朋友推荐的,我大概看了一下,很符合我性格写的很好。
  •   值得一读的好书!值得收藏!
  •   心里静静的,值得好好看看。
  •   這本書讓我想起了西南聯大時期學子的求學和求知熱情,也想起大師出的最多的時期是在民國,這是因為文化的自由,以及人文精神的嚴肅、以及對歷史的溫情。現在大學和社會正是需要這樣的強心劑!
  •   很向往那种“从夫子游”的学习
  •   刚刚买还没读呢
  •   不是我想要的类型。。
  •   一良师益友推荐此书,还没来及翻阅。
  •   刚到,还没来得及看,应该不错
  •   刚读了几章,感觉讲的很温馨。
  •   网评本书不错,特意在当当再次购买,一夜攻读,感觉好书一本,特别推荐,当当的服务也很好,快捷。
  •   是替别人代买的,朋友说不错。
  •   好!大师的高度。
  •   感觉就在和一位睿智的老人对话,读书本就是修身养性,不为功名。
  •   书还没看,但是感觉还可以
  •   学究味太浓。我觉得这样的文字用一种从容的语言来表达,我会更喜欢,像散步一样的文字,就很好。可是这本书还是学究味太重了。
  •   值得我们看,是我大学生必备的。
  •   繁忙中闻到一缕花香
  •   性价比很高~~适合文艺小年轻看
  •   纸质很好,还有插图,不错!
  •   看了一部分,但还没看完,看了后深受教育。
  •   告诉我们您的看法,让我们走的从容些。
  •   内容很精彩,装订精美
  •   值得一读,就是纸质不是太好。
  •   还行,质量还可以,推荐
  •   很赞同作者关于读书和人生的观点~
  •   朴实亲切的话语很能感动人。并且介绍了读书的方法和一些名著。可以作为一本励志+技巧+导读的书来阅读。
  •   平原君果真有大家风范,字里行间 你以为读的是 一股清风, 细细品味 其实清新处不乏雍容,得意时自成一家
  •   读起来不枯涩,读书也是个修心的过程
  •   中规中矩,还行,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   书是断断续续的读完的,还是不错的。有些观点还是挺有意思的。对于读书的理解还是很有借鉴的。喜欢读书的人都可以读一读。
  •   其实这本并不是大学生活指南性质的书,主要还是讲大学故事、文化,有对中文系这个特定学科的思考,但涉及的意义并不是终极的。
  •   很独特的一本阅读书,而且图文并茂,喜欢,收藏了。
  •   十分好的
  •   读书的风景
  •   陈先生的作品总不会让人失望
  •   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