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编  页数:481  字数:649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北大考古的历史是北大所有师生共同书写的,是所有关心支持北大考古的各界人士共同书写的。这段历史的每位参与者都为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把自己人生的喜怒哀乐与之紧紧联系起来。这是一部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历史,也是有着各种各样评价的历史,但绝不是一部生硬呆板、晦涩枯燥的官修史。

书籍目录


王去非
吕遵谔
黄展岳
吴荣曾
杨建芳
郑振香
赵芝荃
李家瀚
高明
高东陆
徐元邦
黄景略
叶小燕
耿引曾
张忠培
王克林
王世民
附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采访者:咱们这个采访大致就是按照年代的顺序,咱们先聊聊您小时候的情况吧。 王去非:好。 采访者:我们知道您的家乡就是在北京。 王去非:对。 采访者:您介绍一下上小学和中学时候的情况。 王去非:那从头说太长了。 采访者:那时候正是解放前。 王去非:解放前我上了几个小学,原来我的家在城里,我父亲是燕京大学的研究生,毕业以后就留校了,所以我们就搬到海淀,就是现在的北大,我和北大的缘分太大了。搬到那儿去,我就上了燕大的附小,算是插班,三年级开始上,一直上到五年级,太平洋战争爆发了,就是珍珠港事件,那是1941年的冬天。 那时候燕京大学还是由美国人司徒雷登当校长,他就住在临湖轩,常到未名湖散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人把燕大占领了,抓捕了不少抗日的进步师生,我亲眼所见的就有语言学家陆志章先生。这时燕大附小也被查封,全体同学排着队接受日伪军搜查,从此离开燕园。我们的小学大概就在现在文史楼前面不远的地方。院中有两颗很大的白果树,1950年我参加考古训练班时,那两棵树和一排主要教室还在,现在就不清楚了。 采访者:上北大之前您在哪儿学习呢? 王去非:对小学生,日本人也要甄别,要重考一次再分配。我在海淀镇培元小学上完六年级,中学上的是育英中学,那不是现在的育英中学,是现在的二十五中,也是一个教会学校,跟美国也有点关系。校址在灯市口,上了六年。 采访者:六年之后您就准备报考北大了。 王去非:对,因为我特别喜欢文学,有几位老师还很不错,我有时候下了课,送老师回家,我记得有位老师姓博,住在北新桥,我就从灯市口跟他走一路,他给我讲很多的诗词。我觉得那段经历让我的古汉语的基础打得还不错。育英中学的同学跟我同年级的有白化文,知道吗? 采访者:知道。 王去非:我们同级不同班,还有杨泓也是育英中学的。 采访者:他也是育英中学的,他是1953年去的北大。 王去非:我1949年毕业,正好赶上咱们解放军进城,是冬天1月份,我那时候上了一个学期,寒假开学就解放了。我在中学的时候语文特别好,大家补习,同学们临考都找我。我物理、化学都不行,数学还可以。当时大家都觉得我一定是考中文系了,不是北大,就是清华,那时候清华也有中文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记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