卮言自纪

出版时间:2012-6-17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余英时  页数:267  字数:286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彭国翔先生合作,决定为我出版一套别出心裁的“作品系列”。这一系列包括一部散文集、一部自序集、一部怀旧集,也许还加上一部访谈录。我为什么说,这一系列是别出心裁呢?因为其中所收都是我个人所感所思之作,与我在一般史学论著中尽量将自己放逐在外的风格,适成鲜明的对照。如果借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概念,前者属于“有我之境”,后者属于“无我之境”。这“有我之境”便是本系列的别出心裁之所在。一九四九年秋季,我在燕京大学历史系读过一学期,燕园的师友和风景后来一直萦系在我的心头。一九七八年十月我随美国汉代研究代表团访问北京大学,其他团员当然都认为到了北大,只有我一个人感觉是回到了离别二十九年的母校。我清楚地记得,在我们一伙人经过未名湖畔时,我还极其匆忙地独自跑到当年的宿舍(燕大第二食堂)去探望了一下。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为我刊行作品系列,我却仿佛感到:这是母校对于一个远方校友的亲切照顾。彭国翔先生费了极大的心力编选这一系列,我对他的感激不是一句寻常道谢之语能够表达于万一的。是为序。    余英时    2012年2月10日于美国普林斯顿

内容概要

  在半个世纪以上的学术生涯中,余英时先生的自序往往是其著作的点睛之笔。《余英时作品系列·余英时自序集:卮言自纪》几乎囊括余先生历年来各种重要代表著作的自序,为读者提供了得见寓墙之美的津梁。读者南此可以领略其学术思想之大端与旨要。

作者简介

余英时,1930年生于天津,籍贯安徽潜山。香港新亚书院文史系首届毕业,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院士。曾任密西根大学副教授、哈佛大学教授、耶鲁大学讲座教授、普林斯顿大学校聘讲座教授、康奈尔大学第一任胡适讲座访问教授和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曾获国际多所大学的荣誉和名誉博士学位。2006年荣获有“人文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终身成就奖”(the John Kluge Prize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著有中英文著作数十种。

书籍目录

建立新的革命精神!
——《民主革命论》自序(1953)
《到思维之路》再版自序(1981)
《文明论衡》自序(1955)
《自由与平等之间》自序(1955)
《方以智晚节考》自序(1972)
实证与诠释
——《方以智晚节考》增订版自序(1986)
《方以智晚节考》新版序(2011)
《论戴震与章学诚》自序(1975)
《论戴震与章学诚》增订本自序(1996)
《历史与思想》自序(1976)
《红楼梦的两个世界》自序(1977)
《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史论——古代篇》自序(1980)
从史学看传统
——《史学与传统》自序(1981)
《中同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自序(1986)
“士魂商才”
——《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日译本自序(1988)
“明明直照吾家路”
——《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新版自序(1986)
《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增订版序(1997)
陈寅恪研究的反思和展望
——《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新版序(2010)
《士与中国文化》自序(1987)
《士与中国文化》新版自序(2003)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自序(1987)
《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自序(1988)
《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新版自序(2011)
《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自序(1991)
《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自序(1992)
《钱穆与中国文化》自序(1994)
中国现代的文化危机与民族认同
——《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自序(1995)
《现代儒学论》自序(1996)
《论士衡史》自序(1998)
《朱熹的历史世界》自序
北京三联书店“余英时作品系列”总序(2003)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余英时文集》总序(2004)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余英时文集》新序(2006)
《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自序(2004)
《知识人与中国文化的价值》自序(2007)
《会友集》自序(2008)
《中国文化史通释》后记(2009)
《人文与民主》自序(2010)
《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试探》跋(2011)
编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19世纪以后内乱与外患交乘,中国面临一个空前巨大的政治、社会危机。乾隆盛世那种为学问而学问的从容意态已无法再持续下去。代之而起的则是儒家要求“致用”的精神;晚清所谓“经世学派”便乘运而兴。晚清儒者虽仍多推尊顾炎武及其《日知录》,但意义已迥然不同。这时顾炎武之受到重视并不是因为他的考证成就,而是由于他所揭橥的“明道救世”的主张。换句话说,顾炎武变成了清代经世运动的先驱。冯桂芬是经世学派的中坚人物,然而他字景亭,又号林一,其景仰顾氏之情显然可见。在经世运动的激荡之下,经学也开始转向,汉代所谓“通经致用”的观念在一般儒者的心中复活了。今文经学便是在这种情形之下兴起的。 清代儒学中的知识传统尚没有机会获得充量的发展,便因外在环境的遽变而中断了,我们今天已无法揣想这一传统在正常情况下究竟会归向何处。但是依我个人的偏见,清儒所表现的“道问学”的精神确是儒学进程中一个崭新的阶段,其历史的意义决不在宋明理学的“尊德性”之下。现代一些以弘扬儒学自负的哲学家,如40年代的冯友兰,总欢喜说他们的新儒学是“接着宋明理学讲的”。至于清学,在他们看来,既然不能“经虚涉旷”,则已无积极的思想内容可言,甚至不免是中国哲学精神进程中的“一次逆转”。对于这一类的哲学论断,我没有资格加以评论。我只想指出一点,即从历史的观点看,把辨析心性理气认作儒学的主要内涵是不甚符合事实的,至少也是以偏概全。所谓“内圣之学”虽早在儒家的原始经典中已经萌芽,但它一直要到宋代才获得充分的发展。无可否认地,这一发展是和佛教在心性问题上的长期挑战分不开的。韩愈是唐代排佛最力的儒者,但他放逐到潮州以后,看到大颠和尚能“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也终不免为之心折。朱子批评退之,说他应该“因彼梯稗之有秋,而悟我黍稷之未熟,一旦翻然求诸身,以尽圣贤之蕴”。其实当时的心性之学不仅在退之个人未臻成熟之境,即在整个儒学系统中也还没有取得中心的位置。如果我们坚持以“心性之学”为衡量儒学的标准,那么不但在清代两百多年间儒学已经僵化,即从秦、汉到隋、唐这一千余年中儒学也是一直停留在“死而不亡”的状态之中。相反地,如果我们对儒学采取一种广阔而动态的看法,则有清一代的“道问学”传统正可以代表儒学发展的最新面貌。尤其重要的是这个新的发展恰好为儒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提供了一个始点。

后记

1949年秋季,余英时先生曾在燕京大学历史系二年级就读。燕园之内,未名湖畔(甚至还有湖上,因为余先生曾经在冬天未名湖的冰面上自修过溜冰),都曾经有过余先生的“游踪”。当年的燕京大学,早已是北京大学的校园;而昔日余先生住过的燕京大学第二食堂,现在也已是北京大学人事部的所在。既然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已经“合二为一”,如今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来出版余先生的这套作品系列,也可以算是余先生与燕京大学之间缘分的继续了。    这套“余英时作品系列”包括三本余先生文字的结集和一本余先生的访谈录。四本书分别是《中国情怀——余英时散文集》、《卮言自纪——余英时自序集》、《师友记往——余英时怀旧集》和《学思答问——余英时访谈录》。余先生著作等身,除了义理和考据的专业学术著作之外,不乏饱含史思而笔端常带情感的辞章之作。《中国情怀》精选其代表性的散文,分为“价值篇”、“文化篇”、“历史篇”、“士人篇”、“儒学篇”、“读书篇”、“坐隐篇”、“母校篇”、“自述篇”。展卷其中,读者必能感受到其发自深厚学养和真诚良知的对于中国文化的眷眷情怀。在半个世纪以上的学术生涯中,余先生的自序往往是其著作的点睛之笔。《卮言自纪》几乎囊括余先生历年来各种重要代表著作的自序,为读者提供了得见宫墙之美的津梁,读者由此可以领略其学术思想之大端与旨要。《师友记往》则是一册非常有意义的“回忆录”,收录了余先生数十年来缅怀与纪念师友的文字,情致款款,音韵绵长。透过这些“温其如玉”的追记,读者足以深刻感受像余先生那样老一辈中国知识人的深情厚谊,以及真正的文化人对于价值、理想和学术的追求与信守。至于余先生的访谈录,则汇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海内外诸多报刊杂志对余先生的各种访谈,读者从中可见余先生对历史、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问题的深刻观察和精辟见解。    各书的内容,自然无需我在此赘述。其间一些不得已的少量文字删节,缘由也是众所周知。我想在这篇编后记中特别指出的,则是贯穿余先生几乎所有文字之中的“中国情怀”。在我看来,从1951年1月1日在《星岛日报》发表第一篇文字《能忍自安》(1950年12月22日撰于九龙)至今,余先生各种文字撰述背后,除了学术思想自身的理路之外,“中国情怀”可以说是一个最大的原动力。    在余先生的文字中,“中国情怀”一词最为人熟知的,大概出自他1985年发表于《联合报》和《明报月刊》的那篇《“常侨居是山,不忍见耳”——谈我的中国情怀》一文。1988年台湾允晨出版社出版了余先生一本文集《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余先生的“中国情怀”更是由此广为人知。不过,如果说余先生每次抒发自己的“中国情怀”,几乎都会引用明末清初周亮工《因树屋书影》卷二中“鹦鹉救火”的佛教故事,那么,至少在1981年,余先生为其1954年香港版的《到思维之路》一书撰写的“再版自序”中,已经引用这个故事了。而在那篇自序中,余先生特意提到,在他1950—1955年就读香港新亚书院钱穆先生门下期间,这个故事是最让他感动的。在此,我想再次将这个故事记录如下:    昔有鹦鹉飞集陀山,乃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尔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日:“常侨居是山,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火。(国翔按:“常侨居是山”句《太平广记》、《佩文韵府》等古籍皆作“尝”,惟周亮工文中作“常”。)    “中国情怀”中的“情怀”自然是名词,表示一种情感的怀抱与眷注所在。2010年,香港天地公司出版了一本题为《情怀中国》的书,也是余先生的一个散文集,当然,其篇幅远不如这本《中国情怀》为多。“情怀中国”中的“怀”字,是作动词用,即将“中国深怀于自己的情感”之意。当然,无论是“情怀中国”还是“中国情怀”,意思是同样的,表达的是对“中国”的一种深厚的情感。这种深厚情感的表达,正是余先生一再引用的“鹦鹉救火”故事中“常侨居是山,不忍见耳”这句话。    不过,这里的“中国”对余先生来说,正如中国历史上“中国”一词本身主要的涵义一样,是一个超越了地域和政治的文化概念。如果我的理解不差,在余先生的心目中,“中国”代表的是一种承载了价值与文明的文化连续体。余先生之所以有这样一种“情怀”,之所以情系于此,正反映了他在情感上对于“中国”的眷恋。这种情感之所以在余先生那里格外沉重,原因不在别的,正在于他亲历了这个悠久的文化连续体被内忧外患特别是中国人自己凌迟的过程,在于他亲眼目睹了这一文化连续体几乎“随风而逝”的命运。余先生的“中国情怀”和“情怀中国”,都是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由内心所发。这样一种对“中国”的热爱,自然不是一般狭隘与肤浅的民族主义者所能理解的。    1985年4月香港《明报月刊》发表了刘绍铭先生一篇关于大陆“游学生”文学的文章,其中引了当时国内一位文化官员“义正词严”的“爱国主义”质问,所谓“‘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你芝加哥的和纽约的、旧金山和洛杉矶的美籍华人都加在一起,能懂得这两句诗的含义吗?”对此,余先生首先指出:“‘美籍华人’显然都是1949年以后出现的。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1927年国民革命之后,甚至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都没有听说过世界上有所谓‘美籍华人’这种奇怪的动物。”继而,余先生引了陈垣(1880—1971)《通鉴胡注表微》“民心篇”第十七中如下的一段话,作为“不是答案的答案”:    孟子日:“三代之得天下也,得其民也,得其民者,得其心也。”恩泽不下于民,而责人民之不爱国,不可得也。去国必有可爱之道,而后能令人爱之,天下有轻取其国,而甘心托庇于他政权之下者矣。《硕鼠》之诗人日:“逝将去汝,适彼乐国。”何为出此言乎?其故可深长思也。    陈垣先生历来被认为是一位最富爱国情操的史学大师。他撰写《通鉴胡注表微》之日,正是在爱国情绪昂扬的抗战时期。他能写下以上这段话,并指出“其故可深长思也”,绝非偶然。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实在是值得深思的。罗素的名言“爱国就是为一些很无聊的理由去杀人或被杀”固然未免偏激,但对于爱国主义这一冠冕旗帜之下悖逆人文和理性的观念和行为,倒也未尝不是一副清醒剂。    余先生一直关注国内的各种动态,近年来对于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更是关怀备至,为建设一个人文与理性的中国不懈陈词、倾注心力。这一点,在我看来,正是出于他不愿中国老百姓承受各种苦难的“不忍之心”。余先生的这一“不忍之心”,自然与孟子、陆象山和王阳明的“恻隐之心”、“本心”和“良知”同样千古不磨,而落实在具体的时空之中,即直接表现为其“溥博渊泉”而跃动不已的“中国情怀”。陶渊明的诗中篇篇有酒,余先生的文字中则篇篇都饱含“中国情怀”。余先生对于中国历史上以及当今各种问题的关注,只有在这一“中国情怀”之下,才能获得相应与深切的理解。当然,我相信,余先生之所以屡屡引用“鹦鹉灭火”的故事,_方面是其“不忍见耳”之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故事里天神助鹦鹉灭火之喻,也反映了他对于未来的某种坚定不移的信念。    这次编辑余先生的四本文集,我的学生李卓、王硕和邬正杰出力不少。我相信,他们之所以欣然其中,也都是出于对余先生人格与学问的敬佩和景仰。    彭国翔    2011年12月28日    于燕园未名湖畔

编辑推荐

追寻余英时先生的学术轨迹,品读其中“画龙点睛”的篇章。余英时作品系列,与您分享。《卮言自纪:余英时自序集》由彭国翔编,书中收入了《再版自序(1981)》《自序(1955)》《自序(1977)》《自序(1980)》等序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卮言自纪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先生著作等身,肯定无法读遍其著作。这本《卮言自纪》横跨半个世纪来先生的学术与人文思考之精髓,管窥先生深邃的思想。而文言文声韵之美与思辨之美交相辉映。如果是繁体版本,加上汉字形式之美,那就完美了。
  •   上次买了三本,还有这本就一套了,北大一共出了4册,很不错,推荐购买。
  •   好好好啊好好
  •   不错的坐标。
  •   笔端常带感情
  •   希望能出平装本,更适合翻阅
  •   真心不错的好书
  •   大家的小品,自序看似形式上的小品,内容与笔法则是小中见大,读一本识一人
  •   好书啊,一个字。不过现在特喜欢小32开的书,也喜欢平装本,这种硬皮的拿在手里实在难受。
  •   不知道有删节没,其实这书厚度印平装就可以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