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学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W.J.T. 米歇尔  页数:298  字数:210000  译者:陈永国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什么是图像?图像与文字的关系如何?文字之外,图像如何传达思想和情感;图像之内,文字怎样佐助读图,塑造思想形象,这是古今中外众多文人学者试图解决的问题。《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建构的就是关于如何读图、解决图文之间张力的一种理论。
作者W.J.T.米歇尔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批评探索》的主编,著有图像理论方面的“三部曲”:《图像学》、《图像理论》和《怎样读图?》。

作者简介

W.J.T.米歇尔(W.J.T.
Mitchell),系美国《批评探索》主编.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和英语语言文学系的加洛德·唐奈利著名服务教授。

书籍目录

致谢
前言 图像学
第一部分 形象的观念
一 什么是形象?
第二部分 形象与文本:差异的比喻
二 画与段落:尼尔森·古德曼与差异的语法
三 自然与习俗:冈布里希的幻觉
四 空间与时间:莱辛的《拉奥孔》与文类的政治
五 眼与耳:埃德蒙·伯克与感性的政治
第三部分 形象与意识形态
六 偶像破坏的修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物恋
参考文献
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形象与词 图像必然是约定俗成的,必然受到语言的污染,这一认识大可不必把我们抛入无限倒退的能指的深渊。不过,它对艺术研究具有的暗示意义在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图画诗学观念和各种艺术的姊妹关系始终没有离开过我们。词与形象的辩证关系似乎是符号构架中的常数,文化就是围绕这个构架编织起来的。所不同的是这种编织的准确性质,即经与纬的关系。文化的历史部分是图像与语言符号争夺主导位置的漫长斗争的历史,每一个都声称自身对"自然"的专利权。有些时候,这场斗争似乎以开放边界上的一种自由交换关系结束;而在另一些时候(如在莱辛的《拉奥孔》中),边界消除了,各自相安无事。关于这场斗争的最有趣和最复杂的描述可以称作颠覆的关系,其中,语言和形象都反观自己的心灵,发现其对手就潜伏在那里。关于这种关系的一种说法自经验主义兴起就始终萦绕着语言哲学,这种说法怀疑在语言之下、在思想之下,精神的终极所指是形象,即在意识表面上标记的、图绘的或反映的对外部经验的印象。维特根斯坦试图从语言中剔除的、行为主义者试图从心理学中清除的、当代艺术理论家试图从图像再现中抛弃的,就是这种颠覆性的形象。现代图像,犹如古代的"相似性"观念,至少揭示出了其内在机制是语言这一事实。 我们为什么会有用政治术语构想词与形象关系问题的冲动,将其视为争夺地域的斗争或意识形态的斗争?在以下各章里我试图详尽回答这个问题,但这里也许提供一个简要的答案:词与形象的关系在再现、意指和交流的领域内反映了我们在象征与世界、符号与其意义之间的关系。我们想象词与形象之间的鸿沟就如词与物、文化与自然之间的鸿沟一样宽阔。形象是假装不是符号的符号,伪装成(或对信徒来说,实际上获得了)自然的直觉和在场。词是形象的"他者",是人类意志的人为的任意的生产,通过把非自然的因素——时间、意识、历史和象征性中介的异化介入——扰乱了自然的正常秩序。关于这个鸿沟的表述在我们描述每一种符号时将重新出现。有自然的摹仿的形象,它相似于或"捕捉"它所再现的东西,而其图画的对手,即人为的、表现的形象不可能"相似于"它所再现的东西,因为物只能用词来表达。词就是它意在表达的东西的自然形象(如仿声词),词就是任意的能指。在书面语言中,在物的图画的"自然书写"与象形文字和声音标记的任意符号之间存在着分歧。 我们要从词与形象的再现之间的斗争中得到什么?我建议对其加以历史化,不是根据某种包容一切的符号理论将其视为和平解决的问题,而是把我们文化的根本矛盾带入理论话语核心的一场斗争。因此,问题的关键就不是弥合词与形象之间的分裂,而是看它为哪些利益和权力服务。当然,这种观点只能通过以怀疑主义开始的视角得出,即认为有关词与形象之间关系的任何特殊理论都不是充分的,同时又本能地相信二者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在我看来,莱辛是绝对正确的,因为他把诗歌和绘画看做根本不同的两种模式或再现,但他的"错误"(理论仍然介入其中)就是根据自然与文化、空间与时间等类比的对立而将这种差异物化了。 那么,哪些类比不这么物化、不这么神秘,更适于做对这种词一形象差异进行历史批评的基础呢?一个模式也许是具有悠久交往和互译历史的两种语言之间的关系。当然,这个类比绝不是完美的。它即刻使这个案例具有了有利于语言的内涵;它把在词与形象之间建立关联的困难减少到最低限度。相比之下,我们更熟悉英国文学与法国文学之间的关联,而不那么熟悉英国文学与英国绘画之间的关联。自动出现的另一个类比是代数与几何之间的关系,一个以逐步解读的任意的语音符号为机制,另一个则在空间里展示同样任意的形态。这个类比的吸引力在于它看上去非常像插图本中词与形象之间的关系,而这两种模式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翻译、相互阐释、相互图解和相互修饰的关系。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年内最卓越的概念批评著作。  ——卡林·罗曼诺 《费城探索者》    在这个领域内人们经常看到的是堂皇的孔雀尾巴……米歇尔教授提供的是我在这个领域内所读到的最清晰的阐释。  ——鲁道夫·阿恩海姆 《时代周刊文学增刊》    一个惊人的成就。……任何论述文学与视觉艺术之间关系的写作,当然,对这种关系进行理论探讨的任何尝试,都不能忽视这本书。  ——詹姆斯·A·W.海弗南达特茅斯学院    一部独一无二的、深邃的和激动人心的著作。  ——尼尔森·古德曼 哈佛大学

编辑推荐

《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图像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8条)

 
 

  •   有助于全面了解图像学的著作,懂得了图像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许多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
  •   米切尔早期对语词与形象问题的主要著作。是其后来视觉文化研究的开端
  •   米切尔的经典著作,从其他著作经常见到引用文字,特地买来通读。
  •   好书,论述深奥,可以尝试读一下
  •   很实用的理论书籍,学习啦
  •   书很好,照样没有书膜,外包装也没有,封面还行,正版!
  •   这本书还没看,是朋友的,不过外观上看上去还不错,应该是正版
  •   终于有中译本了
  •   好书,翻译的太槽糕
  •   几年前看了其中一章,这次索性买回来细读
  •   老师推荐的 相信会很好
  •   对于图像学及符号学,多听听各家的观点,也算是试图在对比中找到些脉络吧。
  •   很晕,,密密麻麻
  •   很不错的书, 好好研究 研究,会有收获的。
  •   还没有看,看了目录,觉得好
  •   但是书有些脏,貌似不太新,这个还是不太满意的一点
  •   翻译一般,对照英文读吧。
  •   文章主题有些分散,个别文章不错、有深度但体系性较弱。
  •   此书英文本子内容尚可,但中文翻译质量太差,和《图像理论》一样,译者英语理解水平尚不足翻译此类书,读翻译本者会大大误导作者原意,强烈建议读原本。
  •   怀疑译者没有基本的哲学知识,如将通用的休谟译成休姆,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译成《逻辑哲学论丛》,令人不忍直视
  •   早就在关注该作者的书。读《图像理论》时,它让我关注图像展示受制于艺术界乃至权力场的逻辑。本书的看点,或许就是让人更深入地看到制度化话语中如何使用图像的方式,了解权力域中的意识形态如何左右美学。
  •   写论文用的,正在啃,好难,啃得满嘴腥QAQ
  •   翻译的词句组织,像是翻译软件翻出来的
  •   去北京的时候,买了这个当纪念,回来发现完全读不下去……哎……对译过来的书越来越累觉不爱了……
  •   翻译的句子都不通,真的理解作者的思想了吗,很多术语翻译错误了,遗憾
  •   很多句子不通顺,意思颠倒。看死也看不明白。翻译简直是糟蹋原著。
  •   这是比较理论的一本书 但是需要看
  •   还没有来得及细读,但作为图像学界卓有成果的米歇尔,这本书值得一读。
  •   但属于文科类的描述,过去抽象!
  •   不错,书品好,对现在要写的东西很有帮助
  •   纸质不错 貌似是正品 速度很快 很满意~~
  •   还没有阅读!貌似还不错!
  •   图像研究的力作
  •   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
  •   还行,但没想象那么好!
  •   开本不大 纸质软 印刷清晰 内容有趣
  •   书很好哦的
  •   ~质量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