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哈佛教授讲经典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威廉·艾伦·尼尔森  页数:338  
Tag标签:无  

前言

  查尔斯·威廉·埃利奥特(Charles William Eliot,1834~1926)是哈 佛大学有史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也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大学校长 之一。埃利奥特长校哈佛凡40年,在此期间,他奉行自由主义的教育管理 思想,打破古典传统,推行选修制,重视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创立 了研究生院和各种专业学院,最终把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性大学打造成 了世界一流名校。埃利奥特在哈佛施行的一系列改革,不仅为其他美国大 学所仿效,而且对美国高等教育及社会教育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历史 学家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在他的《哈佛三百年》一书中把埃利奥特 描述为“他那个时代最优秀”的代表——“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积极 进取的半个世纪,当时,民主制度似乎有能力把一切弯弯曲曲的道路都变 成直路,那是一个理性和行动的时代,是一个成就和希望的时代。” 1909年,75岁的埃利奥特从他效力了40年的哈佛校长职位上退休。然 而,就在退休前夕,埃利奥特校长在一次工人阶级的集会上发表了一篇演 说,演说中他讲到:“一个五呎长的书架,就足以为任何一个愿意潜心阅 读这一架书的年轻人提供人文教育的绝佳替代,即使他一天只能花15分钟 来阅读。”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科利尔出版公司的编辑诺曼·海古德 (Norman Hapgood)和威廉·帕滕(William Patten)从他这句不经意的话当 中发现了商机。于是,他们找到埃利奥特校长,建议他挑选出填满这个五 呎书架的图书,然后由科利尔出版公司作为丛书出版它们,丛书的题目就 叫《哈佛经典》或《埃利奥特校长的五呎书架》。两位编辑的游说显然是 成功的,因为埃利奥特慷慨同意了他们的提议。 埃利奥特邀请当时的哈佛大学英文教授、后来的史密斯学院校长威廉 ·艾伦·尼尔森(William Allan Neilson)担任自己的助手,并得到了校监 委员会的批准,让这套丛书冠以哈佛的名字。不久之后,他在亚特兰大的 一次演讲中透露了这个消息,一下子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这套丛书尚 未付梓印行,便成了一桩轰动全国的大事,来自美国各地的文章和信件纷 纷寄到编辑的案头,对这套丛书的选目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套丛书从1909 年开始出版,至1914年出齐,历时5年,总共50卷,囊括了人类有史以来至 19世纪末最经典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文献,向现代读者展示了人类观察 、记录、发明和思想演变的进程。这套丛书自1909年问世至今,畅销100年 ,成为美国家庭的必备藏书,是美国学生接受古代和近代文明教育的权威 读物。胡适先生曾称之为“奇书” 埃利奥特在丛书的导言中阐明了自己的目标:“《哈佛经典》的目的 与很多丛书编辑的目的大不相同,他们的目标是要选出世界上最好的50本 或100本书;而本丛书的目标不过是要为世界思想的溪流提供一份足够丰富 而典型的记录,让潜心阅读这些书的读者在精神上因此而更加丰富,得到 净化,变得丰饶多产。” 这套丛书出齐50卷之后,作为副手的威廉·艾伦·尼尔森大概觉得意 犹未尽,于是邀请哈佛大学的一些权威教授,针对这套丛书的内容各写一 篇讲座,就各自的研究领域作深入浅出、提纲挈领地讲解,于是便构成了 《哈佛经典》的第51卷,题为《“哈佛经典”讲座》(Lectures on the Harvard Classics)。我们呈献给读者的这本《哈佛教授讲经典》,就是在 这本《讲座》的基础上,经过适当的删减,重新编排而成。 尼尔森教授在《讲座》一书的序言中说:“《哈佛经典》为普通读者 提供了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囊括了人类智力活动所有主要领域的典范作 品。如今,《讲座》打开了通向这座宝库的大门。通过《讲座》,读者在 名师的指导下,被领入了范围广泛的各种课题。” 诚如尼尔森所言,这本《讲座》就篇幅而言虽说不上多么厚重,但捉 笔为文者都是哈佛的名师大家,在各自的领域都卓有建树,这自然是不消 说的。单就他们的文字而言,可以说精彩纷呈,斐然可观,译者自知才浅 笔拙,不能传神于万一,读者方家,幸祈教正。 秦传安 2011年8月7日,北京花家地

内容概要

   《听哈佛教授讲经典》原名《哈佛经典讲座》,是哈佛大学专门组织该校著名学者对《哈佛经典》丛书所涉及的不同学科以通识讲座的形式作的权威讲解。在《哈佛经典》这部被胡适先生称之为“奇书”的多卷本丛书里,人类有史以来至19世纪最经典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文献被囊括其中,人类观察、记录、发明和思想演变的伟大进程被展现。作为((哈佛经典》的导读卷,本书囊括了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大部分经典作品和代表性人物,内容丰富,讲解深入浅出,语言优美睿智,是广大青年学生加强人文素养、拓展知识、开阔视野不应错过的一道精神大餐。   《听哈佛教授讲经典》每一讲的作者都是哈佛大学相关专业的著名学者,他们不但有着深厚、扎实的学术功底,更能融会贯通,将本学科的知识精髓用优美、通俗的语言传递给读者;深入才能浅出,足见学术功力。 

作者简介

  秦传安,江西九江人,1963年出生,1982年大学毕业后,任中学教师多年,1990年入群众艺术馆任专职创作干部,2000年7月来京,做过很短时间的老师,2000年底入北京某软件公司,任高级软件工程师,2003年6月辞职,现为自由撰稿人。1980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在《上海文学》、《北方文学》、《青年作家》等报刊上发表过诗歌、小说、杂文、随笔等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 其撰写的书稿有《雕刻时光的人》、《生命的色彩》、《流动的盛筵》、《黑衣飘飘的年代》等,翻译书稿有《懒人懒办法》(J.K杰罗姆著),《名

书籍目录

历史篇总论 罗伯特·马特森·约翰斯顿古代西方的历史 威廉·斯科特·弗格森文艺复兴 默里·安东尼·波特法国大革命 罗伯特·马特森·约翰斯顿美国的领土扩张 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哲学篇总论 拉尔夫·巴顿·佩里苏格拉底、柏拉图与罗马斯多噶学派 查尔斯·波默罗伊·帕克现代哲学的兴起 拉尔夫·巴顿·佩里康德导论 拉尔夫·巴顿·佩里宗教篇总论 拉尔夫·巴顿·佩里佛教 查尔斯·罗克维尔·兰曼儒教 阿尔弗雷德·德怀特·谢菲尔德希腊宗教 克利福德·赫歇耳·摩尔帕斯卡尔 查尔斯·亨利·康拉德·赖特政治经济学篇总论 托马斯·尼克松·卡弗文艺复兴时期的政府理论 奥利弗·斯普拉格亚当·斯密与《国富论》 查尔斯·杰西·布洛克美国宪法的发展 威廉·贝内特·芒罗法与自由 罗斯科·庞德诗歌篇总论 卡尔顿·诺伊斯荷马与史诗 查尔斯·伯顿·古立克但丁 查尔斯·霍尔·格兰金特弥尔顿的诗歌 欧内斯特·伯恩鲍姆小说篇总论 威廉·艾伦·尼尔森大众小说 弗里德·诺里斯·鲁宾逊传记 威廉·罗斯科·萨耶尔马洛里 古斯塔夫·霍华德·迈纳迪耶塞万提斯 杰里迈亚·丹尼斯·马赛厄斯·福特曼佐尼 杰里迈亚·丹尼斯·马赛厄斯·福特戏剧篇总论 乔治·皮尔斯·贝克希腊悲剧 查尔斯·伯顿·古立克伊丽莎白时期的戏剧 威廉·艾伦·尼尔森浮士德的传说 库诺·弗兰克批评与随笔篇总论 布利斯·佩里以随笔形态出现的诗歌理论 布利斯·佩里德国的美学批评 威廉·吉尔德·霍华德批评的写作 欧内斯特·伯恩鲍姆

章节摘录

  同一年,美国正紧锣密鼓地迫使西班牙交出佛罗里达。联邦政府声称 ,西佛罗里达和得克萨斯是路易斯安那购买案的组成部分,1810年和1812 年,美国零零碎碎地吞并了前者。杰克逊将军1818年成功地(尽管未经授权 )入侵佛罗里达,这教会了人们懂得:只要美国高兴,它就可以占有墨西哥 湾的那块地方。大概是希望防止美国威胁承认纷纷揭竿造反的西属美洲殖 民地,1819年,西班牙拱手交出了佛罗里达,并在它的领地与美国的领地 之间画了一条不规则的分界线,把得克萨斯及西南地区的其他领土留在西 班牙的手里。接下来是1823年对那些造反共和国的承认,打那之后,美国 在获取大陆领土的问题上就不得不跟墨西哥而不是西班牙打交道了。1824 年,俄罗斯撤回了它对北纬54°40'以南的领土要求,作为这一行动之前进 行的几次谈判的结果,同时也是考虑到欧洲干涉西属美洲的前景。1823年 ,门罗总统发表了著名的“门罗主义”,宣布美洲大陆不再接受欧洲的殖 民,也不接受欧洲为压迫它们或控制它们的命运而实施的任何干涉。 1830年代初,美国的传教士进入了俄勒冈地区,哈得逊湾公司在英国 国旗的保护下控制着这一地区。美国的移民者,主要是密西西比河流域那 些吃苦耐劳的边境居民的后代,还在墨西哥的得克萨斯省建立了移民点。 1836年,得克萨斯人揭竿造反,宣布独立,并向美国请求合并。1842年的 《韦伯斯特-阿什伯顿条约》解决了东北边界,留下俄勒冈的命运依然悬而 未决。就在那一年,美国农民的一场大移民开始穿越平原和大山,进入遥 远的土地,美国和英国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在得克萨斯,还牵涉到了欧 洲的利益,从得克萨斯共和国成立到它被并入美国,这之间的很长时间里 ,英国和法国利用它们的影响力保持了它的独立。此外,加利福尼亚提供 了让人担忧的理由,因为英国已经表现出了对它的命运感兴趣,此时的墨 西哥,已经被国内的纷争搞得四分五裂,眼看着它的那些偏远省份很可能 就要从它那双软弱无力的手中滑落。 关于奴隶制的争论,如今被美国扩张的老趋势所打断,因为,就在南 方对自由的得克萨斯有可能被置于英国的保护之下而发出警告、并要求把 它吞并的同时,那些对奴隶制的蔓延和创建新蓄奴州的前景提心吊胆的北 方辉格党人和反奴隶制人士,则反对在西南部进一步获取更多的领土。在 1844年的大选中——这场选战是围绕“收复俄勒冈和吞并得克萨斯”这个 问题展开的——波尔克赢得了总统职位,他是苏格兰-爱尔兰裔田纳西州人 ,代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扩张精神。根据1845年国会的联合决议案,得克 萨斯作为一个州被并入美国,此时,正值波尔克宣誓就职之前,也刚好在 他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之后,他决定:如果墨西哥把这次吞并作为发动战争 的原因,那么,它将不得不把加利福尼亚及西南部的其他领土也拱手交给 美国,作为和平的代价。 向太平洋进发 波尔克通过1846年的条约,就俄勒冈问题与英国达成妥协,同意北纬 49°线作为边界,尽管他的竞选口号是“要么是54°40',要么就是战斗” 。同一年,墨西哥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军队占领了加利福尼亚 及中间的土地。 随着美国国旗飘荡在墨西哥首都的上空,一场强有力的运动开始了, 目的是要占有墨西哥本土,或者至少是占有额外的领土。但根据1848年的 《瓜达卢佩一伊达尔戈条约》,沿着吉拉河从它的河口直到太平洋画了一 条分界线。要求拥有一条通向太平洋的南方通道的鼓动,导致了1853年的 加斯登购地案,借此,美国进一步获得了吉拉河南岸的一条地带。 通过1846—1853年间的这些吞并,美国获得了超过120万平方英里的领 土。1848年,加利福尼亚发现黄金,还有丰富得令人难以想象的贵金属、 木材和农业资源,后来在这个辽阔浩瀚的新帝国被揭示出来。但最重要的 是下面这个事实:美国终于在太平洋沿岸扎下了营盘,在那里,它将被卷 入太平洋及其亚洲海岸的命运。 南方被1850年的妥协案剥夺了获取这些大片领土所带来的好处,它试 图通过吞并古巴寻找新的市场,但白费力气。不过,这些扩大地区之间的 竞争所导致的内战,消耗了整个国家的活力。在内战接近尾声的时候,曾 经在英法两国犹疑不定时给予北方以道义支持的俄罗斯提出把它的阿拉斯 加地区卖给美国,这项动议无人反对,国务卿西华德确保了1867年的条约 获得批准,根据这一条约,美国的领土增加了将近60万平方英里。 内战之后将近三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美国的活力全都倾注到了对 已经吞并的这些辽阔领土的经济征服上。1892年,人口普查局局长宣布, 不断前进的移民点的外部边缘所限定的边境线再也不能描述人口地图了。 殖民化的时代正在终结。免费的土地正迅速被人占住,美国正在达到其他 定居国家的状态。P48-51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听哈佛教授讲经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5条)

 
 

  •   今生无缘进入哈佛聆听大师的现场讲授当然是桩憾事,但通过此书也能获得大师们的启迪又是个极大的补偿。听哈佛的教授讲课,最突出的感受就是超越,而这也是我们文化中最欠缺的部分。我们通过学习西方文化或许可以在中国人普遍奉行的实用功利主义之上稍许地做些思想和灵魂的跳跃。
  •   如果老师都按这样讲课,那学生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理解的一周
  •   质量好,价格优。
  •   老师要求买的,为了应付单招,书很好,
  •   很有利于扩展文化素养
  •   看评论不错,购买了,在读
  •   容易看明白,我们家的小学生也很喜欢
  •   非常好的一本书,儿子很喜欢,他们老师已经将它定为全班的阅读书木了。
  •   文史哲经人,如果你不能看完公开课《公正》《死亡》《新约》《弥尔顿》等,那不妨来听听哈佛教授精华讲座,大开大合,穿越千年。
  •   很不错,就是每篇都太短,讲得还不够深入
  •   还行吧,不过不如介绍的吸引人
  •   不是很深刻。受益不多。
  •   经典课堂,经典书籍
  •   相当不错,还行,比较实惠 ,好书
  •   内容多而杂不够深入但是看看还是很有益的
  •   这本书不适合我读
  •   听哈佛教授讲经典
  •   看了一篇,感觉还是入门吧。
  •   好书,非常值得看看。
  •   大师风采
  •   看看大专家的讲解
  •   好的经济类读物
  •     今生无缘进入哈佛聆听大师的现场讲授当然是桩憾事,但通过此书也能获得大师们的启迪又是个极大的补偿。听哈佛的教授讲课,最突出的感受就是超越,而这也是我们文化中最欠缺的部分。我们通过学习西方文化或许可以在中国人普遍奉行的实用功利主义之上稍许地做些思想和灵魂的跳跃。
  •      最喜欢的是哲学部分,拿到书先读的就是这个,因为比较熟悉。作者翻译简明有趣,是我爱的风格。读完后回味无穷,就一读再读,愈加通透欣喜。
        哲学与常识。前两年引发争议的常识,批了一些行为。重新站在哲学的角度看,到底何为常识。常识所特有的属性之一就是,它一定不能被质疑,它被视为天经地义。渴了喝水,饿了吃饭,这些人的本能,是常识。社会的规则是由“常识”组成的。绝大多数人用常识生活,在习惯的通俗的规则里认识自己及自己和世界,在天经地义的规则里生老病死,结婚生子。而哲学家,站在广阔的历史维度,看到常识的变与不变。哲学家在教科书及多种方式描写下,在普通人眼里,是出世,不食人间烟火,对事反应怪异,活的似乎更豁达但实际确实遥不可及的代名词。在我的视界构架中,哲学家是些许悲哀的,他爱思考,也善于思考,他的思维脱离日常普通人轻车熟路的思考方向,在自己的刻度上天马行空,越走越远。他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新的中心,并采用新的参考轴,不断的要求自己重新审视常识,审视古老的方法。有常识的人,牢牢根植于地面,带着轻蔑、娱乐甚或带着茫然的惊愕,看待这样的思考。不过,哲学家可不在乎这些有的没的,他在自己的思考里获取满足和幸福感。我这种,最该真实做自己,却胆怯躲闪的,才会觉得哲学家这种处境是令人失落的。写到这儿,就狠狠的骂的自己狗血淋头,真想用暴力了,傻!在一无所有,所以也没啥可失去的年纪,有啥可不敢的,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不夸张,做自己,珍惜现在,去做自己,然后,我相信令此时的自己感到浮躁的事情,该过去的会一声不吭的过去,该来的自然会来。
        传记。因为威廉·罗斯科·萨耶尔的演讲,加上作者的翻译,开始对传记改观,意识到传记的魅力,它在那里,我一步步被吸引。我们身上都有一种最强大的根深蒂固的本能,就是,我们都怕麻烦,所以去读传记吧,以比较轻松省力的方法从里面得到无穷的乐趣。尽管常常给自己安慰:重要的事情都不喜欢,喜欢的事情都不重要,但那又怎样,相信榜样的力量。
        一部以真实的魅力证明其自身价值的作品,是最完美的,换句话说,对一部虚构作品最高的赞美就是忠实于生活,而传记的材料是生活本身,所以传记的价值不需多说。传记的乐趣是最高级的人类交往所带来的乐趣,有着几乎无限的可能性,有了传记,很简单的打开一册,无论是富兰克林,还是卡莱尔,或者路德,他就那样,酣畅淋漓的像我诉说着生平,自然有修饰的成分,但我有自己的判断力。我很少仔细剖析自己的行为的复杂动机,一来没有时间精力,二来也觉得多此一举,毕竟人生已是如此的艰难,自己又何必为难,但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就理出头绪,通过他们,多多少少看到人性的共同之处,察觉到自己的真实本质。不管他们的天赋或财富比我们超出多少,我们看到的差别是程度,并非性质。人情相通,千载攸同。任何人的生平,能够记录的不足百分之一,传记作者以自己的选择和视角,记录自己或他人,有选择有比较,比较帮助我找到更多乐趣。
        传记与密友。长远地看,我们交往长久的朋友是那些平凡但不平庸的人,他们身上有我们自己有的优点,或者他们有我们缺乏并为之嫉妒的品质。相异也是一个特别有魅力的因素,但生活圈子就那么大,碍于空间和时间,极好的陪伴是有难度的,况且,和活生生的人相处,说简单就so easy,说难也是客观事实。进入传记,我遇到在现实生活中觅不到,也懒得觅的一些朋友,在寻找他们的过程中,寻找到更好的自我。
        弥尔顿的诗歌。虽然没有怎么接触到英国文学,通过《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被弥尔顿折服,强大的想象力,和谐的诗歌,真实的思想,及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这一论断,我很轻易就沦陷了。同时,深深的用约翰逊的话警示自己:我们逃离大师,而寻求同伴。
      
  •     书呢,看了,不过,你这目录太乱了。作者倒是不乱,这个书的作者,就是鼎鼎大名的秦传安,江西九江人氏也,话说他出生于1963年,那年,还是很困难的。1982年大学毕业后,任中学教师多年,1990年入群众艺术馆任专职创作干部,2000年7月来京,做过很短时间的老师,2000年底入北京某软件公司,任高级软件工程师,2003年6月辞职,现为自由撰稿人。1980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在《上海文学》、《北方文学》、《青年作家》等报刊上发表过诗歌、小说、杂文、随笔等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