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卢嘉鑫,张社平 著 页数:159 字数:250000
内容概要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体育产业普遍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以美国为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体育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到80年代,仅仅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体育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经济各大产业部门中已排在第22位;进入90年代进一步排到第11位。目前体育产业已位列美国国民经济十大产业部门之一。在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也表现出非常相似的趋势。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对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沿着市场化方向的持续改革。这场围绕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彻底改变了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唤醒了个体的利益诉求,从而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动力和活力。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体育发展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体育事业的体制机制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才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来展开的,其目的是通过实施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充分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行政命令来管理体育事业的体制机制,建立起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书籍目录
第一篇 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 体育消费理论
一、体育消费水平
(一)体育消费水平的测算
(二)收入水平与体育消费水平
二、体育消费结构及其变动趋势
(一)体育消费结构
(二)体育消费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
三、影响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
(一)收入水平
(二)工作日的长度与闲暇时间
(三)居民的消费方式
(四)个体行为特征
第二章 体育产业组织理论
一、体育市场结构
(一)体育市场结构类型
(二)决定体育市场结构的因素
(三)市场结构的测量
二、体育市场行为
(一)体育市场的竞争行为
(二)体育市场的协调行为
三、体育市场绩效、
(一)体育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二)体育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
(三)技术进步的程度
第三章 体育产业关联理论
一、体育产业关联内容和方式
(一)体育产业关联的内容
(二)体育产业关联的方式
二、体育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
(一)投入产出模型
(二)体育产业的投入产出模型
三、体育产业的关联效应
(一)产业的波及效应
(二)体育产业的关联效应
第二篇 实施体育产业政策的理论背景及其国际经验
第四章 实施体育产业政策的理论背景
一、体育产业发展的内在机理
(一)影响体育产业规模的需求因素
(二)影响体育产业规模的供给因素
(三)体育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政府作用
二、体育产业政策的内容
(一)体育产业组织政策
(二)体育产业结构政策
(三)体育产业发展的其他政策
三、市场失灵与体育产业政策
四、产业成长与体育产业政策
第五章 实施体育产业政策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的体育产业政策
(一)美国在体育产业领域的反垄断豁免
(二)美国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
二、日本的体育产业政策
(一)战后日本的产业政策
(二)日本的体育产业政策
第三篇 中国的体育产业发展与政策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一)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主导产业部门选择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一样首先涉及选择标准问题,产业经济学领域人们提出的主导产业基准已经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由产业关联度基准、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环境标准和劳动内容基准。产业关联度基准是上个世纪50年代由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提出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那些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部门予以优先发展。稍后,另一位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也提出了大致相同的观点。产业关联度基准的含义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能对较多产业产生带动和推动作用的产业,即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度较大的产业,作为政府重点支持的优先发展产业。这个观点最初并不是专门针对产业政策制定提出来的,但对许多推行产业政策的国家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都是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的,日本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制定产业政策时都参照了这两个标准。收入弹性是指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某种产品的需求增长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之比,收入弹性大于1的产品和行业,其增长速度将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收入弹性小于1的产品和行业,增长速度将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这是因为,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上,新增收入往往会比较集中地用于某几种商品的消费,因此,政府应该选择支出收入弹性高的产品和行业,因为这些行业有较多的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能够以较高的速度增长。生产率上升率是指某一产业的要素生产率与其他产业的要素生产率的比率,一般用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比较。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按生产率上升率基准选择主导产业,就是选择技术进步最快、技术要素密集的产业。生产率上升率基准也成为比较技术进步率基准。环境标准和劳动内容基准是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环境标准要求选择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防止和保护公害,并具有扩充社会资本能力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环境标准的着眼点是经济的长期发展和社会利益的协调关系,避免以环境破坏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再以更大的代价治理环境的发展误区。劳动内容基准要求在选择主导产业是要充分考虑发展能够为劳动者提供舒适安全和稳定的劳动场所的产业。这一标准反映出日本政府已经认识到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社会成员的福利和满足程度。
编辑推荐
《体育产业发展:理论与政策》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