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戴锦华 主编 页数:388 字数:336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对光影世界再现历史记忆的深度审视。
正如《光影之隙:电影工作坊2010》的作者戴锦华所言:“再现的政治不仅联系着历史与记忆,但21世纪之初,它却的确成为再现政治中极为突出的命题。于今日中国,历史与记忆的命题不仅关乎过去,而且联系着当下,指涉着未来。”
接续上一年《光影之隙》的追求,年书仍深怀全球视野,既关注新新人类送别《哈利·波特》的“稚嫩的沧桑感”,更把目光锁定在“夹边沟”“
光尘之忆”等历史记忆的表述及其对遗忘的抵抗之上;既关注小成本制作的突围之举,也关注新技术手段带来的冲击和无限可能性。一起来翻阅《光影之隙:电影工作坊2010》吧!
作者简介
戴锦华,北京人。曾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现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教授。曾在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台湾等数十所大学任客座教授。从事电影史论、女性文学及大众文化领域的研究。著有《浮出历史地表——现代中国妇女文学研究》,《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十八例》,《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电影批评》,Cinema
and Desire:A Feminist Maxism and Cultral Politics in Dai Jinhua's
works等专著10余卷。
书籍目录
2011年度电影访谈
羊皮纸上的光痕
历史·记忆与再现的政治
《钢的琴》:记忆与生产
《夹边沟》:历史与“事实”表达的困境
《金陵十三钗》:谁的“金陵”?
《秋之白华》:多余的人如何归来
小片的色栅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碧罗雪山》与不可见的人们
《额吉》:“大爱”有疆
《永生羊》:羊的边缘书写与风情叙事
穿越黑暗隧道的艺术:《观音山》观影随想
《失恋33天》:一剂挽救中产梦的致幻剂
远方与近旁
太监:关于武侠修正主义
《赛德克·巴莱》:在影像之外展示与探寻台湾
《纳德与西敏:一次别离》:禁闭空间与被编码的“现实”
《高地战》:历史叙事与民族想象
《向着炮火》《小莲池》:重写历史的角度
《奇迹》:所谓“绊”
欧美之风
《哈利·波特》·十年:戴锦华讲演实录
《哈利波特》大事记
动作空间作为意识形态景观:《碟中谍4》的随笔
另一个世界:科利奥兰纳斯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捍卫死者的安全”:《光尘之忆》的记忆与身体
《大地惊雷》:孤女复仇记,或,在蓝色星空下
沉默是金:从《艺术家》透视好莱坞经典叙事
理论武库
电影与经验
迈向一种新的数字美学
驻步瞩目
当冲绳电影映入中国的视线
年度碟报
2011电影大事记
编后记
本书作者简介
章节摘录
滕:谈及2011年的中国电影,恐怕我们还是要先提及一连串“眩目”的数字。 据电影局公布的数字,全年电影票房收入131亿。从观影条件讲,日增银幕8,3块,全年新增银幕3030块,90%的影院有数字电影放映条件,从产量上讲,全年生产791部,其中故事片558部,动画片24部,数字电影102部,从观影人次讲,全年城市影院观影人次3,7亿,还不包括二、三线城市和农村。您以前也曾说过,谈电影通常是以数字开头的,这些数字好像确实表明,中国已是某种意义上的电影大国。但这些数字背后其实有很多重要的问题没有被凸现出来。比如说131亿,同比增长28,93%l但是和前年649自的增速相比,明显下滑。 第二个问题,国产影片数量占优,但是票房仅占全年票房总额的53%,同进口影片几乎平分天下。而且国内票房的前3名全部都是进口影片,《变形金刚3》《功夫熊猫2》《加勒比海盗4》总共吸金20亿,而中国电影海外发行的52部影片也不过收入这个数。35部票房过亿的影片当中,国产影片虽占20部,但大多是有票房无口碑的“烂片”。 第三,银幕数增加但观影人次未相应增加,增幅不足28%。与中国相比,2011年法国的观影人次达到了45年来最高的2,16亿,而且票房前3名都是法国本土影片,是最近几年来第一次击退好莱坞大片。2011年美国本土的观影人次降到16年来最低,好莱坞内销转出口的战略非常明确,在这样的情势下,法国电影能够在其国内赢得票房胜利,这一点非常不容易。我们呢,大银幕不断增加,但似乎都是为好莱坞“视听盛宴”服务的。 第四,当电影人沉醉于电影大国的跨越式发展的瞩目成就时,实际上。中国电影”早已淡出世界影坛的焦点。像您观察到的,近几年国际电影节还是以第三世界电影为热点,但中国电影并没有提供比较新鲜的文本。 一方面是票房高速增长,我们已经是连续9年增长,5年间增长了4倍,如此迅猛的势头,不由得人不乐观。业界预测说如果保持每年20%到30%的增速,不出10年就有望达到100亿美元的市场,和美国现在的情况相当。虽然每年只有20%的电影是盈利的,但包括国有银行在内的众多金融资本涌人到电影的投资当中。但另一方面,电影贸易逆差如此严重,作为整体的“中国电影”在国内市场与国际舞台式微。您怎么看目前中国电影这种不均衡与矛盾的发展态势?P1-2
后记
《光影之隙:电影工作坊2010》出版以后,我们陆续接到一些反馈,鼓励、称许居多,但也不乏批评的声音,其中最可使我们自己引为警示的,莫过于“学院里圈子式的评论”这一类了。 这个批评在理,作为作者的我们也并非没有意识。武库的单一,枪法的一致,说起电影的姿态以至语气,看起来大都出于同一路数,难免令读者生出单调,疲惫之感。所幸我们也还有几位别样路数的作者,他们各有自己的姿态和语气,有些是不甚相同的,有些则甚不相同。他们的参与并不固定,每一年都会有更替,而有的也不介意继续留在这个“圈子”里——只是它的形状若因此而愈显固定,那也是我们避之不及也辩之不及的。又所幸今年这一本所辑的文章,有一篇是我们从自由投稿中评审选出的,希望投稿信箱(yearbookPku@163.com)未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结识更多的爱电影之人,发掘更多的精彩文章。 关于“圈子”,还很可以多说几句。开人家的小箱子叫“偷窃”,谋朝篡位就可称是“革命”了——庄子的故事也好用在这里。只是说国内难免麻烦,还是拿国外说事儿吧,反正我们的眼睛早已是习惯朝着外面看的。 1980年代以来,欧美真正有创见的电影批评和理论几乎都来自电影学界之外,从卡维尔、德勒兹、詹姆逊到齐泽克、朗西埃、巴迪欧皆是。不过,无论这些人再怎么牛,奈何你根本“不是这里面的事儿”——大卫·波德维尔对齐泽克的嫌恶,大概就属这种感觉的。例外也有,冷战结束前后的劳拉·穆尔维就有明显的马克思主义转向,而且是明确受到詹姆逊影响的,这在她的《恋物与好奇》中说得很清楚。不过这又有多少人真正在意呢?反正一篇“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已足使她名垂影史,不好好做她的女性主义一代宗师,闲来没事地“转”什么“向”,穆尔维也真是有够自取其扰的典范了。《恋物与好奇》的中译本也是我们这个“圈子”的合作,或许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还是让穆尔维留在1970年代吧,“后理论”的时代我们该追随波德维尔才是。不过,像。长镜头”这样以讹传讹、令巴赞佛头着粪的说法,平常用用倒也罢了,可把它堂而皇之地写进电影入门教材(《电影艺术:风格与形式》)。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比起我们每个人都会犯的常识性错误(我们在米歇尔·希翁、齐泽克、张真的著作中都能看到),更亟待纠正的,难道不是常识本身的错误吗?对于事实、经验的盲信,波德维尔算是这股潮流的先发者,我们追逐其后也有不短的一段时间了。在一个股票跳水决定活人跳楼的时代,不知所谓地执著于“可见”,真是一种奇怪的恋物癖。从巴拉兹·贝拉到斯坦利·卡维尔,对电影的关注始终没有走出现象学的世纪,如果表象真能锁定本质,我们也就不必像跳踢踏舞那样狂蹈着脚下滚滚流沙般的不确定性了;直到詹姆逊的《可见的签名》。“可见”之于“不可见”的辨证才得以被发覆,货币哲学对现象学的釜底抽薪才得以被揭示。 什么时候,电影理论与批评中的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变得“可见”,这才是一个值得去追逐的问题。当然也并不一定非此不可,齐泽克所阐发的希区柯克影片中“实在界”与现实的对抗、希翁所说的幽灵式的声音对画面(“可见”)的袭扰,难道不都是现象学的激进化本身带来的电影理解吗?抛开其他的不谈,真正造成“理论”(Theory)衰微的恰恰是电影研究的学科化、机构化,而波德维尔的学术本身就完全是这一趋势的产物—这样一种悖谬的情形他自己不自知吗?人文学科里任何一门学问要是过于“规范”了,都免不了变成死水一潭,“理论”是如此,“认知主义伍的”何尝不是了? 更何况成其为潮流而追随者众! 好在我们现在用不着只追着波德维尔不放了,现在有米里娅姆·汉森接替他。我们这本年书也生怕落伍地纪念了一把,可见也不能免俗。不过,《电影与经验》的论述对象也是汉森借以为她的理论资源的几位德国思想巨匠,没有一个算是电影专业的。其实这一情形在所谓的古典理论时期更为明显,因为那时也的确没有形成“电影学界”,圈子无论大小,都是不存在的。继本雅明之后,克拉考尔成为近二三十年来欧美学界的理论时髦,汉森他们于此有很大功劳。我们恐怕也会循迹跟进追逐着,一个预期中的“克拉考尔热”又是可以想见的。不过,有谁会去真正关心,早期克拉考尔的时髦只是“20年代,全面回忆”的一个组成部分呢?谁会去真正辨析,为什么在对法兰克福学派的最新接受中,现象学的遗产被有意无意地放大,而马克思主义却被悄无声息地退还了呢? 某些不可见的,或许就仍只有被淹没在它的不可见中的命运罢。 如果说,年书作者群的主体,是聚拢在文化研究的大方向上的,那么,我们也应该大方地承认,文化研究(文化转向)自身的脉络中也存在着另一种现象学的激进化(这在克拉考尔的早期作品中表现得就很突出)。它的批评效果是有它自身的局限性的,陷入某种僵化的定式思维就更会是如此。好在,新鲜的东西也还是有的,而且很值得瞩目。等待你的慧眼识珠。 孙柏 2012年4月30日
编辑推荐
戴锦华主编的《光影之隙:电影工作坊2010》出版以后,我们陆续接到一些反馈,鼓励、称许居多,但也不乏批评的声音,其中最可使我们自己引为警示的,莫过于“学院里圈子式的评论”这一类了。 这个批评在理,作为作者的我们也并非没有意识。武库的单一,枪法的一致,说起电影的姿态以至语气,看起来大都出于同一路数,难免令读者生出单调,疲惫之感。所幸我们也还有几位别样路数的作者,他们各有自己的姿态和语气,有些是不甚相同的,有些则甚不相同。他们的参与并不固定,每一年都会有更替,而有的也不介意继续留在这个“圈子”里——只是它的形状若因此而愈显固定,那也是我们避之不及也辩之不及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