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叙事文学研究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湘兰  页数:26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古叙事文学研究》运用叙事学理论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从最基本的文献和概念的考察与梳理入手,以中古叙事文学为研究对象,对史传和小说创作兴盛的原因,小说概念内涵的变化,小说与史传、史志、杂传、佛道二藏复杂的交互关系等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考察了魏晋六朝史官制度对杂传创作的兴衰产生的影响,汉代小说在修辞性叙事上的丰富的含义,史书《五行志》、唐修《晋书》与中古小说在叙事角度上的异同,释道类杂传在叙事手法、叙事观念上所特有的宗教色彩对当时小说及史传创作的深刻影响等。

作者简介

  刘湘兰,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汉魏六朝文学、中国古代文体学。已在《文史哲》、《中山大学学报》、《学术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史学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书籍目录

序绪论第一章 中古史传、杂传与小说之文献考察第一节 史传内涵之界定第二节 杂传内涵之界定及文献考察第三节 两晋史官制度与杂传的兴盛第四节 小说内涵之界定及文献考察小结第二章 汉代小说叙事之个案研究第一节 汉代小说的文献考察第二节 “汉武故事”系列的修辞性叙事第三节 《燕丹子》与《荆轲传》叙事比较小结第三章 汉唐间的五行志与志怪小说第一节 共同的思想观念与文化背景第二节 五行志与志怪小说的交集第三节 五行志与志怪小说的分化小结第四章 六朝小说与唐修《晋书》叙事比较第一节 历代学者对唐修《晋书》取材于六朝小说的评价第二节 唐修《晋书》对六朝小说的采择与编排第三节 六朝小说与唐修《晋书》叙事之整体分析第四节 志人小说与唐修《晋书》之叙事第五节 志怪小说与唐修《晋书》之叙事小结第五章 宗教思想对杂传与小说叙事之影响第一节 佛教“生死轮回”时空观对叙事思维的拓展第二节 中古叙事文学中的梦幻情节第三节 道教“洞天福地”观念对六朝叙事文学之影响第四节 “异形”叙事情节之分析小结第六章 释道类杂传叙事分析第一节 《高僧传》叙事整体分析第二节 《高僧传》“神异”情节的叙事分析第三节 《神仙传》叙事整体分析第四节 《神仙传》“历炼”情节叙事分析小结第七章 中古叙事文学的人物类型分析第一节 孝子形象分析第二节 女性形象分析小结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如上文所言,六朝时期的正史、杂传与小说的修撰相当繁荣。史传和杂传的概念有一个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记文学的发展和成熟又带动了另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兴盛。由此,史传、杂传与小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历代学者热切关注的课题。有的学者认为小说与传记有着亲缘关系,如晚清人邱炜茇《客云庐小说话》云:“千古小说祖庭,应归司马”,认为小说的祖先应该是司马迁的《史记》。程干帆先生在论及汉魏六朝的传记文学时,对史传、杂传、小说三者的关系作了细致分析,得出结论说:“纪传体之史,固史传文学之正宗,而西汉之末,杂传渐兴,魏晋以来,斯风尤甚,方于正史。若骖随靳。其体实上承史公列传之法,下启唐人小说之风,乃传记之重要发展也。”①杂传上承史传,下启唐传奇,是其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最重要的贡献,也是本文论述的基础。  更有许多学者从小说与传记的文体特征来确认二者的关系,如刘叶秋说:“魏晋南北朝小说,无论内容和形式,都受到先秦两汉的影响,实际是史传的一股支流。”②陈美林也认为:“由于同属叙事文学,史传文学的叙事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小说模仿的范本。……正是由于受到史传文学叙事方式的直接影响,中国小说中的顺叙叙事才显得如此突出。”③以上诸人都认为传记文学的兴盛对小说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这一观点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由此而来,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功用和独立性受到了挑战。历代学者不断地从小说中寻找历史的影子,小说成了史传文学的附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古叙事文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