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罗卡,法兰宾 页数:30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今日的香港电影已是国际化的电影,融会了中国内地和世界各地的深远影响而自成一格。本书尝试追源溯始,寻找香港电影的文化根源,探析从最早期到现当代,香港电影与中国内地、东南亚地区以至欧美的交流与互动关系。全书以深入浅出的文字书写,以人为本,带出史实,并尝试以新的视角去窥探香港电影历史,论述主要集中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这段历史较少人研究,作者的此次探寻有不少新的发现,至于八九十年代及以后,则只作为历史的延续与未来的展望,做了概括性的总结。
作者简介
罗卡(Law Kar)
资深香港电影研究者、策展人。前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曾任职香港国际电影节、香港电影资料馆策划多年,亦曾参与电影、电视、舞台剧的编导和评论工作。研究香港电影和中国电影的著述散见海内外。
法兰宾(Frank Bren)
澳大利亚学者、作家、演员。早年在英国、法国居留,研习电影、舞台创作和演出,著有研究波兰电影和香港舞台演艺发展的专书。近年常居香港,专注于影剧历史的研究和写作
书籍目录
序言
中文版引言
导言
第一部分 东西交汇
第一章 窥出大世界:电影来到了中国
第二章 布拉斯基和中国
第三章 先驱者
第四章 从美国而来:“这是中国的好莱坞”
第五章 伍锦霞的传奇
第二部分 南北交汇
第六章 香港、上海、广州的交流
第七章 战时总动员
第八章 战后到50年代的过渡
第九章 动荡的60年代
第三部分 跨界发展
第十章 本土市场还是海外市场?
第十一章 在南洋的扩张:邵氏与国泰
第十二章 早期与亚太区的联系
第十三章 邵氏、国泰的对外发展之路
第四部分 女星倩影
第十四章 歌女/妓女
第十五章 贤妻良母
第十六章 美丽的小鸟
第十七章 大公司的新血
第十八章 野性、邪恶与性感
第五部分 东西碰撞
第十九章 新武侠、新浪潮、新视野
第二十章 步入新时代
附录1 早期香港和内地的放映纪录
附录2 香港部分早期放映场地
附录3 早期内地和香港的影片制作列表l896--1908(未完整稿)
附录4 1957—1970年香港电影制作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不久,布拉斯基成为美国公民,并“买通”普林斯顿大学的教务长,以私人导师的身份陪同教务长在欧洲旅行,再次踏入祖国。但到俄国的时候,当权者要求他继续服兵役。他赶快回到美国,在一家剧院担任保安工作。布拉斯基将所有的积蓄借给剧院的监制人,不久后自己就成为了剧院的监制人,并在费城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剧院,剧团有20出戏可作巡回演出。接着,他在旧金山兴建了另一家剧院,并快速转手获得了一笔厚利。他还在加拿大收购了一家马戏团,并带到中国表演。但是这次投资彻底失败了,他最后孑然一身回到美国,“正赶上了西班牙和美国的战争”。约在此时,他遇上首任太太(在自传中称为Mae),两人在旧金山结婚。接着,文中对他1907-1919年间在美国、中国和日本的电影活动做了简单的介绍。最后,讲了他1960年逝世之前在美国的一些商业活动。在这本传记中,布拉斯基在中国从事电影活动是他在1906年逃过洛杉矶大地震之后的事情。由于程季华、陈立等学者的电影史书提到的他在中国制作的影片至今一直找不到直接的证明,我们希望这本传记能提供研究中国早期电影的有益资料。不过遗憾的是他的中国冒险只是自传的一小部分,而且只能从很少的线索中推知具体的事件和时间。但是,考虑到过去对于布氏的报道存在众多错误、含糊之处,《上帝的国度》的出现,就像有机会和一位中国早期电影史人物直接访谈一样。
媒体关注与评论
长久以来,香港电影业自力更生,面对过各种困难的窘境。事实上,这也是香港电影的特色之一。近年来,香港电影遭遇寒流,但这也成为下一次崛起的机会。如果我们能够熟知香港电影百年的历史,恢复自信,努力工作,必将塑造全新的香港电影。我很高兴看到罗卡和法兰宾殚心竭力完成的这本人著,他们以新的观点,探讨了早期香港电影对当代景象的形塑意义。我十分荣幸为此书作序。 ——吴宇森
编辑推荐
《香港电影跨文化观(增订版)》为光影论丛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