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路 页数:32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众所周知,“being”是西方哲学最核心的概念,关于它的翻译国内已经讨论多年。究竟应该把它翻译为“存在”、“在”或“有”,还是翻译为“是”,看法各异。本书认为,翻译的基础是理解,如何翻译恰恰反映了如何理解西方哲学。本书作者主张以“是”来理解和翻译“being”,并且在西方哲学的研究中把这样的翻译和理解贯彻始终。 本书以柏拉图的《泰阿泰德篇》、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胡塞尔的《逻辑研究》、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导论》中的论述为例,并且以国内一些学者关于海德格尔和托马斯·阿奎那的一些讨论为例,具体而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并最终指出,为什么以“是”而不是以“存在”来翻译being及其相关概念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如何理解西方哲学的问题。
作者简介
王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北京书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逻辑学、分析哲学和形而上学。曾在德国明斯特大学、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日本东京都国立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做访问研究。已出版专著《逻辑方圆》、《逻辑的观念》、《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弗雷格思想研究》、《走进分析哲学》、《“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逻辑基础》、《逻辑与哲学》、《寂寞求真》等,译著《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算术基础》、《真之追求》、《分析哲学的起源》、《逻辑大全》、《论第一原理》等。
书籍目录
序引言第一章 柏拉图的《泰阿泰德篇》 1、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 2、关于判断 3、应该是“是”,而不是“存在” 4、是与真 5、为什么是“是”而不是“存在”?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1、存在是什么? 2、最确实的原理及其论证 3、词典解释 4、实体与存在 5、是本身 6、矛盾律及其论证 7、“是”一词的解释 8、是与实体 9、《形而上学》的主要思想第三章 胡塞尔的《逻辑研究》 1、科学与知识 2、规范科学 3、系词及其表述 4、起源 5、为什么是“是”而不是“存在”?第四章 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导论》 1、问题的提出 2、“是”与“在”有什么关系? 3、如何理解“在”与“思”? 4、应该是“是”而不是“在” 5、为什么是“是”而不是“在”?第五章 读不懂的论著 1、关于海德格尔 2、关于托马斯×阿奎那 3、几点思考第六章 一脉相承的“是” 1、语言 2、语言与语言所表达的东西 3、“是”与“存在” 4、逻辑与哲学 5、“是”与知识 6、中西差异附录1:上帝的名字及其翻译附录2:讨论“是”与“存在”的问题、方式与结论
章节摘录
版权页:这一段提出并且讨论普罗泰戈拉的观点。我们可以仿照讨论译文1那样分步骤讨论这段话。第一步设定所要说明的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既是是的事物是的尺度,也是不是的事物不是的尺度。虽然是设定,但是也可以看出,这里本身就包含着一种解释。确切地说,它提出的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对这个观点它立即给了一个解释:人既是是的事物是的尺度,也是不是的事物不是的尺度。由此也就说明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意思。在这种意义上,“是的事物”和“不是的事物”乃是对事物的进一步说明,“是”和“不是”则是对尺度的进一步说明。由此可以看出,讨论人是万物的尺度,实际上是要讨论是的事物是和不是的事物不是的尺度,讨论人与事物的关系是不是这样,如果是,则为什么是这样,等等。这就说明,在后面的讨论中,虽然讨论的是人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但是核心的概念却是“是”和“不是”,或者至少要与它们相关。第二步解释上述观点:事物是它向人呈现的样子。由此也就说明了人与事物的关系。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观点不是直接阐述的,而是从它的陈述得出来的。这里的“你”和“我”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对话者,另一种是泛指不同的人。因此无论如何理解,都是指不同的人。在这一步解释中,新出现的概念是“呈现”。第三步以风为例解释第二步的意思。对于吹来的同一阵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觉,比如冷、不冷,有点冷、非常冷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有两种说法。以冷为例,一种说法是:风是冷的,或者风不是冷的。另一种说法是:风对感到冷的人来说是冷的,风对不感觉到冷的人不是冷的。这里暂时赞同了后一种说法。在这一步解释中,新出现的概念是“感觉”。因此,这里是以“感觉”来解释“呈现”:风就是这样对人呈现的。(风是冷的,风不是冷的[或是不冷的],风是有点冷的,风是非常冷的。)
编辑推荐
《读不懂的西方哲学》:爱智文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