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鲁迅余抄

出版时间:2010-11-22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孙玉石  页数:30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所好的大学应该是人类精神的童年。它应该拥有一片永久的绿色空间。这空间在自然界也在人精神世界里。无论它变得怎样古老,在这里生长并从这里出发的都是含苞待放的希望。我愿永远不会再有人用野蛮的思维和暴力铲除北大人百年来葆有的灵魂的一点绿色。

作者简介

孙玉石,1935年11月出生,辽宁海城人,196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1964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与五四文化以及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著有《〈野草〉研究》、《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中国现代诗歌艺术》、《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等。

书籍目录

读鲁迅的《革命时代的文学》对“革命文学”论争性质的一点看法过渡时代的伟大桥梁——学习鲁迅“五四”时期关于解放思想的论述深情的纪念珍贵的记录——介绍几篇纪念鲁迅的珍贵短文附:宋庆龄等纪念文章四篇研究一点鲁迅研究的方法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又一座丰碑——日本新译20卷本《鲁迅全集》陆续出版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问题之商榷“民族魂”的知音——重温许寿裳对鲁迅阐释的一个侧面1981年版《鲁迅全集》第1卷注释修订札记1981年版《鲁迅全集》第l卷正文校勘举要“近史”性质的学术突破——谈修订新版《鲁迅全集》评说纷纭仍谈“新——漫话2005年修订版《鲁迅全集》总会有人走近和诠释这部经典的——2005年版《鲁迅全集》第1卷注后琐言阅读鲁迅“三思谈谈鲁迅研究中的“过度阐释”问题——鲁迅研究当代性与科学性关系的思考深层理解与割舍不断的情谊——在“中国三十年代文学研究会”座谈会上的“发言在“鲁迅与书法”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在《鲁迅译文全集》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鲁迅——近代文学辞典条目《野草》拾零——《野草》题名的由来鲁迅佚文注后附言蕴蓄与文章美——鲁迅美学思想拾零“刘喜奎的臣子”是怎么一回事?做“劝孝”乐府的是谁?拓荒者的姿态和品格孤军奋战者的精神世界略谈《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读《野草·题辞》读《秋夜》说《影的告别》读《杂感》读《夜颂》读《二丑艺术》鲁迅《野草》点评《野草》导读鲁迅:深化研究与自我调整鲁迅与北京大学走近高山和大海的精神桥梁——为《鲁迅大辞典》出版座谈会作学术问路自述

章节摘录

  他的这些“中国人”、“国民性”、“民族性”等概念,就不是科学的概念。我们当然不仅仅要看概念,还要看鲁迅的思想实质。我们应该对鲁迅一些文章做更深入具体的分析。世界上没有一贯正确的人,也没有百分之百的马克思主义者。鲁迅的伟大正在于他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神。对于他后期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应该全面地分析,不应仅看他的字句。应该去掉它不科学的外壳,理解他战斗精神的真髓,而不应该相反,由这些言论得出鲁迅一贯坚持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结论来。  由这个问题的争论,使我考虑鲁迅研究的一个根本问题,即克服神化鲁迅的观念是一个十分艰苦的工作,也是一个使鲁迅研究科学化的过程。它不仅要改变我们学术研究的一些方法和风气,也涉及怎样从根本上建立我们研究鲁迅的科学的历史观:我们要切切实实地把鲁迅看成一个脚踏在中国大地上在外在与内心的紧张斗争中艰苦前进的伟大的人,而不能出于良好愿望地把鲁迅视为洞察一切一贯正确的伟大的“神”。我们要用整个历史的眼光来观察分析鲁迅,而不能以鲁迅自己的一切言行为标准来判断整个历史。我们要在鲁迅客观存在的本身中发掘他的精神光辉,而不能离开鲁迅本身的客观存在凭着良好的愿望去为他增添什么精神光辉。  其次我由此考虑:研究鲁迅怎样联系实际的问题。鲁迅的著作和思想有长远的历史意义。他一生的道路和许多思想(但并非全部)对于人们有永恒的启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思想都一定可以与现实中某一种思想和运动找到必然的联系。特别是鲁迅先生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某种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不一定再适用,或者去继续发扬提倡它。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又能重复十年浩劫历史中出现的一些引人深思、令人发笑的错误。也可能出现新的实用主义的毛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走近鲁迅余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说到“痛苦”体验对于研究者来说是否必要的问题:在当代性、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维度,那就是鲁迅诠释的“个人性”维度。比如,竹内好是真正被鲁迅吸引、因此投入而认真地沉浸到鲁迅的世界中去的一个特例,虽然“离开”了鲁迅的具体场域,但却生发出独特的“竹内鲁迅”价值。如果“痛苦”是不必要的,那么竹内好的鲁迅研究简直可以被现在的鲁迅研究者弃之不顾了。
      
      鲁迅对于生命之间的”痛苦“是非常敏感的:造物主已经使人与人在肉体上的痛苦互相隔膜,而人又制造了精神痛苦的互相隔膜。
      
      但之所谓”痛苦“,并不是把研究者体验到的痛苦机械地类比和附会到被研究者身上去、形成那种“借他人之酒浇自己块垒”。鲁迅研究中的”痛苦“,应该是鲁迅的痛苦而不是我们的痛苦。但如果想要理解鲁迅的痛苦,我们自己首先得有那种理解痛苦的能力。
      
      但这种能力是通过尊重并体验自己的痛苦而形成的。而且这种能力的形成也是需要”修养“的。与其说修养,不如说”修炼“。但总之,研究者自己的”痛苦“体验很重要。
      
      这种能力使得我们不但能够发现鲁迅的伟大之处,更能够发现他的痛苦之处,以及他的那些”不完美“之处所在——但我们的努力并不在于把鲁迅描述为一个完美无缺的人,恰恰相反,目的正在于认识和接受这种“不完美”。——因为鲁迅是“人之子”而不是“神之子”。这需要对痛苦的耐受性训练。所谓”耐受性“训练,也并不是逃避和忽略”痛苦”的能力,而是需要一种特别勇敢有韧性的东西,也就是鲁迅所说的“直面”,这需要一个人的精神底色上带着类似宗教般的敬畏、悲悯和包容,这是鲁迅的精神底色,对研究者也构成一种巨大的挑战。
      
      对于鲁迅来说,他显然是更倾向于把痛苦呈现在纸上、或者压在纸背——但即使压在纸背,也不是混沌暧昧的,而是那么一种”一捅就破“的锐利和清晰状态。他文学的最高理想不是消除”痛感“,而是保护和升华痛感。这种痛感是个人得以改变自身、直面现实、乃至于最终参与历史的原动力。所以他会反对年轻人轻率地”整理国故“,或者轻率地徒手请愿,而是以担当生存为生命的第一要义。他会反对年轻人读中国古书,认为那里面有太多教人逃避现实的东西。
      
      
      与一般的文学史研究对象相比,鲁迅的独特性在于他的世界太强大了,面对他的强大,他的研究者都不自觉地会敞开自己的”主体世界“,造成的效果是,鲁迅能把每一个试图走近他的人打回“原形”,所以鲁迅研究但凡是真正“进去”的,多少都带着一点“个人性”的影子。鲁迅研究不止是对”鲁迅的研究“过程,鲁迅的接受史、研究史甚至是他歪曲的“形象史”,都是不同历史和时空里的“时代精神”折射史。也是不同类型知识分子的心灵自我暴露史。
      
      鲁迅研究的“个人性”倾向,或许最需要的不是放弃这种研究方式,而是能够发展出一种更健康的研究规范,使之能够在“历史化”和“科学性”的双轨上良性运行,否则要么失之随意化,要么变得令人噤声不敢尝试。
      然而鲁迅显然又仍然值得当代人甚至后代人继续阅读下去,关于他的思考显然还没到“终结”的时候。每一个人、每一代人都有可能在与鲁迅深入而持久的”对话“中折射出不同的“个性”。比如,经常有人说现在是一个平庸的时代,所以到处都充满了平庸的鲁迅诠释,但这不正好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材料、借鲁迅的“透视镜”,使我们可以认识”当代人”到底有多平庸的一条有效途径吗?
  •     说实话,对于现在人评论 鲁迅这样的人,我总不抱太大希望,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学历,什么背景,统统没用。因为鲁迅早已成为一个符号,在解读又能说出什么?不过,别人有发表书地权利,我无权干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