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孙玉石 页数:211
Tag标签:无
前言
当我想着进入这个题目文章写作的时候,偶然看到了电视里转播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深圳演出的部分节目。它们震撼人心的精彩给了我超越于创造艺术美之上的意义与启示。这些孩子们的演出,用美丽的艺术的形式,将人自身潜在的顽强的精神力量与心灵的高尚和美诠释到了最高的境界。它本身就是我们这个世纪的人创造的一首最完美的诗,一首令人震撼的生命与精神的赞歌。由此我联想到,比起他们在生理上与肢体上的自我残缺中创造出的完美来,在当前,我们的诗歌创作,却似乎在自我完美的追求中,总给人们一种令人遗憾的残缺感。 20年来,我们的诗歌,在与传统思想和艺术束缚的抗争与探索中,走完了从没有主体没有个人到书写个人与主体的美学追求确立的过程。从舒婷、北岛、顾城的“朦胧诗”的艰难崛起,到“后朦胧诗”浩浩大军的众声喧哗,再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或“超现实主义”,以及“知识分子写作”与“平民写作”的第三代、第四代诗人的创造与纷争,新诗经历并战胜了巨大的历史挑战,迎来了梦寐以求的历史图景:一个以政治呼喊代替艺术美的探求,以集体意志的声音代替个人心灵悸动的歌唱的时代终于永远结束了。代之而起的个体性写作,或纯“私人化”的写作,成为许多青年诗人诗歌创作新的生存状态与美学原则。无论是知识分子书写,平民口语的书写,还是其他无论什么姿态的边缘性的书写,这种个性化与主体性统一的追求,几乎成为他们创作中的一种共同的梦想。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诗歌发展,虽然有许多混乱,但仍在突进中获得了可以自慰的成绩。诚然如有的诗歌评论家说的那样:“‘个人化’意味着自我的解放!”
内容概要
完成自我与介入民族精神的提升——关于当代诗歌传达与接受关系的沉思,朱自清与中国现代解诗学,中国现代解诗学的诞生,朱自清对现代解诗学的倡导,现代解诗学的理论内涵,现代解诗学的实践原则,现代诗人的玄想思维与文化结构,解诗的必要与解诗学的确立,读诗解诗与“诗的思维术,“野性的思维”的获得,阅读接受与文化差异的误读等等。
书籍目录
代序:完成自我与介入民族精神的提升——关于当代诗歌传达与接受关系的沉思第一章 朱自清与中国现代解诗学一 中国现代解诗学的诞生二 朱自清对现代解诗学的倡导三 现代解诗学的理论内涵四 现代解诗学的实践原则第二章 现代诗人的玄想思维与文化结构一 解诗的必要与解诗学的确立二 读诗解诗与“诗的思维术三 “野性的思维”的获得四 阅读接受与文化差异的误读第三章 对话:互动形态的阐释与解诗一 双向经验交汇与批评主体意识的强化二 对话的介入与走向深化的解诗三 解诗者的尴尬与解诗的美丽四 经验差异的对接与诗作传达的窗口第四章 朱自清现代解诗学思想的理论资源一 解诗学思想的西方理论接受二 古典诗歌文本的解诗实践三 反思春秋汉儒的赋诗与说诗四 “诗无达诂”与“多义当以切合为准第五章 闻一多的现代解诗学思想一 进入文本:神秘·幻象·文字二 现代眼光:解读原初世界三 多重接受:隐喻、象征、多义第六章 闻一多对于新诗神秘美的构建一 神秘美诗学观念的自觉二 诗歌创作中的神秘美的探求三 最高的情感与《奇迹》解读四 神秘美与新诗观念的现代性第七章 朱光潜关于解诗与欣赏思想的阐释一 诗不能解与经验的重合二 追踪背景与诗的再创造三 距离·想象·联想空间第八章 40年代:现代性视角的阐释与解读一 废名:以新诗文本解说进入大学课堂二 袁可嘉:新综合传统探索中的解诗三 唐浞:意象背后的文本关注与阐释后记
章节摘录
滥觞于20世纪20年代并于30年代蔚为风气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经过长时期的中衰之后,又以新的姿态和声音崛起于中国诗坛。几年来被称为“朦胧诗”的创作潮流的急剧发展和嬗变,将对新诗真正繁荣的期待和艺术探求的困惑感一并带到批评家和诗者面前。诗人的艺术探索与读者审美能力之间的鸿沟,又像30年代现代派诗风盛行时那样成为新诗自身发展的尖锐问题。新诗批评又面临着一个责任:如何缩短诗人审美追求与读者审美心理的距离? 为此,对于三四十年代我国新诗批评中出现的现代解诗学的理论和实践,有重新认识和构建的必要。 一中国现代解诗学的诞生 中国现代解诗学是新诗现代化趋向的产物。 发展到30年代初的中国新文学,加快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由东西文化广泛交流激发起来的现代意识对新诗观念的渗透,同样也表现为对诗歌批评领域的冲击。 一定的诗歌创作模式制约了一定的诗学批评的发展。五四文学革命以后新诗主要沿着两种抒情模式在发展:描述式的抒情和喷发式的抒情。反映在新诗批评观念上,基本上还是传统诗学批评方法的延伸。或者来自西方,或者取假古代,大部分都还停留在一种评价诗学的范围。在内容方面停留于简单的价值判断和诗情复述;在审美方面停留于感受式的印象批评;在形式方面只限于语言外在音色功能的关注。对于作品本体的深入批评和鉴赏,对于语言内在功能的挖掘和探求,还未引起诗学批评的注意。象征派诗歌尚处在非自觉的萌芽阶段,没有新的实践成果的产生自然也不可能有新的理论的超越。 20年代中期,以李金发为代表的初期象征派诗歌潮流的产生,对于新诗观念是一次大的突破。但是由于时代要求和艺术探求的限制,这个新诗美学观念变革中小小的“李金发风暴”并没有在诗歌审美批评上引起建设性的成果。理论批评界的谩骂与惊愕的声音淹没了新的诗学批评建树与开拓的愿望。称赞李金发诗歌以“新奇怪丽的歌声”激起自己“新异的感觉”和“很深的注意”的批评家,并没有进入象征诗本体的批评,也还限于对它们怎样“不好懂”的感喟。Q)第一个写了有分量的诗人专论的苏雪林女士,从总的创作特征上阐发了李金发诗的“秘密”,并没有对作品本体从释义到审美作深入解剖。②即使肯定这个流派的“异军突起”是诗歌艺术的一种进步的朱自清先生,也还停留在审美探求的总体特征的把握和描述,而没有更早地进入新的批评诗学的思索。③赞许批评、褒贬抑扬的眼光,还没有进入对象征派自身的深层探究。理解的渴望力被习俗的惯性力所淡漠了。 中国30年代以戴望舒为首的现代派诗潮迅猛发展的势头,使得广大的诗歌读者和传统的诗学批评一起陷入了困惑的境地。“晦涩”和“不懂”的呼声向一群年轻的诗歌探索者压过来。新诗从理论到批评都面临着读者舆论的挑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