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流散者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敬慧  页数:36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库切是一位流散者,出生于南非,长期徘徊在欧美大陆,最后移居到澳大利亚。对于这位世界公民来讲,地理意义上的家园已经永远离他而去。正如霍米·巴巴在第三空间理论中所讲的,“流散状态”本身成了流散者的家园,是一种后殖民的居所。   库切不仅仅是一个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后殖民主义批评家。他在《双重视角》中说过一句话:“从广义上讲,所有的写作都是一种自传:不论是文评还是小说,你写的每一样东西在被你书写的同时也在书写着你本人。”  《永远的流散者·库切评传》将他的作品和论文集结合起来,在分析文本意义的同时兼顾他在文论中所表述出的后殖民主义思想理念。

作者简介

  王敬慧博士是清华大学外语系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她曾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多所大学进行过学术交流,期间开始关注库切的作品以及其流散经历。她用了近十年的时间,研究库切的作品,亲身追溯他流散的经历,通过库切的朋友、大学同事、学生和出版商等不同渠道来了解库切。最近两年她多次到澳大利亚与库切亲自交流,并得到库切本人提供多幅授权照片,目的是更详实地展现库切其人与其作品。

书籍目录

序 库切——永远的流散者1.世界文学的发展方向——流散文学2.诺贝尔文学奖与流散文学3.库切——被忽略的后殖民理论家与流散作家第一章 库切的流散生涯1.童年时期——说英语的布尔人(1940—1961)2.英国——宗主国大都市寻根(1962—1965)3.美国——自由国家畅想(1965—1971)4.南非——精神的流散(1972—2002)5.澳大利亚——梦想的蜗居(2002至今)第二章 流散写作策略的形成1.库切作品评论2.复调理论与超验他者第三章 超验他者对历史的解构1.大历史与小历史2.人与历史的关系3.事实与历史的关系4.寓言体表述第四章 超验他者对人类理性的批判1.霸权与暴力2.践踏动物权利3.压抑性权利4.宗教信仰的负面作用第五章 理想帝国的建构1.两种帝国理念的对照2.理想帝国形成过程第六章 超验他者视角的内涵与局限1.对人性的追求2.对霸权的颠覆3.无政府主义倾向第七章 盛宴未完待续1.库切与音乐2.库切与J.S.巴赫3.通过巴赫的音乐理解库切作品中的复调4.赋格音乐中的舞者——库切与他的人结语参考文献附录一 库切作品目录英汉对照附录二 库切作品中译本译者与出版社目录附录三 大事年表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永远的流散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纪德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传记中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是伦理学家、也不是政治理论家,甚至不是好的批评家,但他是伟大的小说家和思想家。这一评价同样适用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追随者——库切。尽管作为大学教师的库切在学术领域很活跃:他曾经是国际比较文学学会(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sociation)和美国现代语言学会(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的会员。在学术研究必要性(Publish or Perish)的压力下,他已经出版了多本文学论文集,但是这些论文的成就与其文学创作成就相比较,就显得略加逊色。他自己在书中曾写到“我在大学当文学教授的岁月里,指导年轻人阅读对我的意义比对这些学生的意义更重要。我高兴地告诉自己,从心里面,我更是一位作家,而不是一位教师。而确实我是作为一个小说家,而不是教师,得到了一些荣誉。”而他的作品之所以耐人寻味,是在于作品中所蕴含的一种思想——尝试着超越常规的范式进行思考:这也恰恰是后殖民主义的理论追求——让人的大脑进行去殖民化的思考(learning to think outside norms, and deconlize one’s mind) 。
      
      不论是库切的文学作品还是学术论文,都展现了库切对世界文学经典与杰作的延续。库切不仅有谦逊的态度,他也有对世界各国经典文学精辟的研究与领悟。库切对俄国文学颇有研究,他在文论中表达了对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敬仰,而这两位作家的作品恰恰代表了俄国文学的经典,高尔基曾说过:“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两个最伟大的天才;他们以自己的天才的力量震撼了全世界,使整个欧洲惊愕地注视着俄罗斯,他们两个足以与莎士比亚、但丁、塞万提斯、卢梭和歌德这些伟大人物并列。” 除了俄国文学以外,库切对其他国家的诗歌,散文和小说都有涉猎。库切喜欢读庞德和艾略特的诗歌,他们的诗歌也大大提升了他的文学鉴赏能力:比如他认为“霍普金斯的句子辅音太多;莎士比亚的文章比喻太多。”“比起莎士比亚来,他喜欢蒲柏;比起蒲柏来,他更喜欢斯威夫特”他发现过去自己所喜欢的济慈 “像粉红色的西瓜瓤,软软的,甜甜的"浪漫派和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太沉迷于廉价的伤感,而诗歌应该像"火焰一样炯炯燃烧"库切曾经写过一篇名为“致敬” 的文章来向那些影响过他写作的作家表示敬意,这篇文章实际是他1991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演讲稿。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再一次看到他是从世界文学经典中走出来的作家。该文章开篇第一句是:“这篇文章是关于一些作家的,没有这些作家,我不会成为现在这样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这些作家,我可能根本就没有存在过。”在该篇文章中,他讲诉了自己在英国如何广泛的阅读,以及在诗歌、散文和小说方面他所读过的作家。诗歌方面,他买来企鹅公司出版的《现代德语诗歌》和《现代法国诗歌》,还有由贝克特翻译成英语的《墨西哥诗歌集》。德语诗歌中,他广泛阅读了特拉克尔(Georg Trakl),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巴赫曼(Ingeborg Bachmann),安森斯伯格(Hans Magnus Enzensberger),和里尔克(Rilke Rainer Maria)的诗歌,而其中他最欣赏的是里尔克。他的诗歌对于库切来说,意味着:“专注与内省” ,帮助他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超越。关于英语诗歌,他推崇的是艾略特和庞德。在这篇文章中,他认为是艾略特为他确立了选择什么样的学术指引者。然后,他发现庞德的风格比艾略特更新颖、更具有颠覆性,也更令人激动和敬畏,于是他认真阅读庞德的《诗章》(Cantos),他认为庞德是“写作的老师”,是美国一代代诗人学习的榜样。关于散文作家,库切提到麦德克斯•福特(Madox Ford)和贝克特。他阅读福特的原因是,庞德认为福特是一位伟大的散文体作家,但库切对福特的评价随着自身阅历的丰富而发生改变,他从欣赏到逐渐感到福特所发表的散文实际很经不起推敲:“流于印象心理学派或感觉,充斥着某种冷酷的挽歌语调。”此时的库切已经走出了对文学作品满怀情感的接受,而开始比较和分析不同的作家与作品。与福特相比较,库切认为他对贝克特的兴趣更强,甚至选择贝克特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研究对象。库切对贝克特的研究不仅出于学术目的,他自称是贝克特的 “迷恋者(aficionado)”,快乐地将时间花在贝克特上面。他认为从贝克特的散文中所学到的内容要比从诗歌里学到的内容具有更高一个层次的抽象度。贝克特让他知道应该侧重的不仅仅是语言的节奏和句法,还应该是思想的节奏和句法。(关于库切对于贝克特的研究,在本书有关库切在美国的章节中有进一步分析。)关于小说家,库切提到穆齐尔(Musil),乔伊斯和福克纳。他最先读的是穆齐尔早期的短篇小说,后来阅读了他的大部头作品《没有个性的人》(The Man without Qualities), 他发现了里尔克和穆齐尔的相似之处:都具有一种能将可能性的极限推得更远的能力,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里尔克是用意象,穆齐尔是用高质量的句法。毫无疑问,库切在自己的写作中借鉴了穆齐尔的手法:每一个句子都能言简意赅,且又充分表达作者的意图。其实不仅仅是库切很欣赏穆齐尔,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智慧》中这样称赞穆齐尔:“穆齐尔和布洛赫将卓越的、光芒四射的智慧赋予了小说,不是把小说转化成哲学,而是围绕着故事调动所有的手段——理性的非理性的、叙述的和深思的,这些手段能阐明人的存在;能使小说成为绝妙的理性的综合。他们的成就是小说史的完成吗?或者说更是一个通向漫长旅程的邀请。” 如果这不足以说明穆齐尔的成就,我们还有一个例证:1999年,德国贝塔斯曼文学家出版社和慕尼黑文学之家组织了一个由三十多位作家、评论家和日尔曼文学家组成的评委会,来评选20世纪最重要的德语长篇小说。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以37票的得票数位居第一位,超过了卡夫卡的《诉讼》(32票)、托马斯•曼《魔山》(29票)、德布林《柏林亚历山大广场》(18票)和格拉斯《铁皮鼓》(11 票),这足见《没有个性的人》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库切的文学分析与创作正是建立在这些经典作家与作品之上。他在分析他们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经验,带着谦虚的态度,用自己的文字来开发人类心灵无穷多的景观。库切的文学素养加之他强烈世界公民感,决定了他所创造的不会是轻松文学或者通俗文学。他的作品,特别像《等待野蛮人》和《伊丽莎白•科斯特洛的八堂课》这两部文学作品表明他已经成功地将文学提高到哲学的高度。
      
      了解库切不仅要读他的自传和小说,还要分析其文学与文化评论文章。库切不仅仅是一个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后殖民主义批评家。 我们知道,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很难做到绝对客观。所以笔者将他的作品和论文集结合起来,在分析文本意义的同时兼顾作者在文论中所表述出的创作理念,另外,在写作期间,本书作者与作家库切本人通过电子信函和面谈的方式进行了探讨,希望尽可能避免违背作者本意而随心所欲地“自由理解”。 作为评论家,库切曾评论了很多经典及当代作品,但是他很少愿意谈论自己的作品,他说要将评论的任务交给其他的评论者来做。
      
      国外对库切的研究尽管时间很长,已经有多部专著问世。从这些专著中可以看出,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了库切在理论批评方面的建树,但是没有人注意到流散对库切创作与理论形成的影响。针对这一研究领域内的真空,本书将重点分析流散在库切后殖民小说创作中的作用,梳理出作品内在的理论哲学潜流,在寻找库切后殖民写作策略的同时,兼顾他的后殖民理论思想。本书强调文学文本与文学评论的合理结合,这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方面从研究对象来看,本书对库切的研究不仅仅是针对其文学作品,更是针对他的文学评论。库切在《双重视角》中的一句话,笔者非常欣赏:“不论是文评还是小说,你写的每一样东西在被你书写的同时也在书写着你本人。” 所以本书要通过库切的文评与小说的互文来研究作家库切与他的后殖民视角。另外从该书的写作方式来看,笔者坚持后殖民理论与文本分析的合理结合,努力避免用文本来验证文化理论,而是以“流散”这一主题为脉络,以后殖民理论为指导,对文本进行批评分析,梳理其中所蕴含的后殖民思维模式,从而更深刻明了地理解作者与他的作品创作模式。笔者深知从不同的角度阅读会产生迥然不同的阅读结果,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从流散的角度对库切的作品(包括他的文论在内)做出全面的论述,所以笔者希望本书为库切作品的分析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他的作品之所以属于伟大的世界文学作品,主要是在于他能够自如地游走于世界文学的“经典”与“精品”之间,各种创作风格之间。不论是充满后现代写作技巧的、寓意深刻的文学,还是描写冷酷现实的现实主义作品,他的创作都蕴含着深刻的哲学理念和强有力的文学理论背景支撑。库切的文学修养非常深厚,他的作品深受欧洲经典文学的影响,他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演讲中也承认自己的创作源自欧洲文化。除了文学创作以外,他还系统研究过欧美文学批评创作理论,自己也写过许多文学批评文字,还在世界各地的大学里长期教授世界文学课程。一般来说,南非作家受到欧洲文化传统的影响是很自然的,因为南非曾经是欧洲的殖民地,殖民者在殖民侵略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进行着文化侵略。但是库切的独特之处不仅仅在于“他对引发文本压力的当代西方观点引进的力度是以前整个南非文学创作中从未有过的” ,同时,他对西方理性的颠覆与重新建构也是空前的。而笔者认为这种力度恰恰来自于他的流散生涯。
      
      ——原载王敬慧著:《永远的流散者:库切评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20页。
  •   可以说,库切的作品影响了我的人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