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丹青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上海博物馆  页数:313  字数:473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唐宋元七百五十年的历史时期,是中国古典绘画成长、成熟并走向繁盛的辉煌时期,各种典范性的风格和样式,不断地被创造和衍生出来,其间开宗立派的名家,被后世画家奉为圭桌和基点;后人遵从这些规范,并根据时代的需求和个人的才情,不断生发、变革和创新,推出新的范本,从而使中国绘画掀起一波又一波师古开新的浪潮。  日本和中国几大博物馆联袂举办之“千年丹青——日本中国藏唐宋元绘画精品展”,全面地展示了唐宋元中国绘画发展之恢宏脉络。

作者简介

作者包括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单国霖,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金维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肖燕翼、单国强、余辉,台北故宫原院长石守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高居翰,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谢柏柯,耶鲁大学教授班宗华,哈佛大学教授汪悦进,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雷德侯等著名艺术史和博物馆学专家。

书籍目录

丹青朗照唐宋元 再现经典绘画的华彩 宋元绘画在日本的融入及与东亚的关系 早期中国画在日本——一个“他者”之见 唐代绘画的艺术成就及其典范性 梁令瓒《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 传唐王维画《伏生授经图》的画里画外 地志学研究与《闸口盘车图卷》 一去百斜:复制、变化、及中国界画研究中的若干基本问题 《读碑窠石图》——绘画主题的嬗变 米友仁《远岫晴云图》 从马麟《夕阳秋色图》谈南宋的宫苑山水画 溪山无尽——上海博物馆藏《溪山图卷》 《三高游赏》与《右军书扇》 破解《二祖调心图轴》之谜 禅会与南宋的视像:粱楷的《八高僧图》 《个王图》札记 地狱的官府风貌 李迪《雪中归牧图》主题之再商榷 宫素然《明妃出塞图卷》考略 入山始得真面目——孙君泽《雪景山水图》及一些相关作品 从江西到日本:元代隐逸画家罗稚川及其《雪江图》 “锦带功曹”为何褪色——王渊《竹石集禽图》及元代竹石翎毛画风与时风之关系 附录 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唐代占据主流地位的青绿山水画,在五代、北宋继续发展,而滥觞于唐中期的水墨和浅设色山水画,在北宋初年取得飞跃的发展,并出现了不同地域性的山水画风格。长江以北中原地区,以唐末荆浩和继后的李成、关仝、范宽三家为代表人物,构成中原山水画系,郭若虚评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李成的作品在宋代已很罕见,北宋末书画鉴赏家米芾仅见二本半,欲作“无李论”。但是他的技法和创造的寒林平远山水图式,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历来被定为是李成手笔的《读碑窠石图》【图9.1 】,经当代学者考释,认为应为元代李郭传派画家的摹本。然而图中平远景物的布局和笔法颖利、树如蟹爪的勾法,都是李成的典型作风,由此可探讨李成画风的传承脉络。三家之中,李成的传人较多,其中神宗时宫廷画家郭熙,继承李成而自放胸臆,形成宫廷山水画的一个重要流派,遂在北宋后期占据山水画坛主流地位,画史上并称“李郭”。北宋雄伟山水风格,至郭熙、王诜,已渐渐导向了雄浑与秀润兼具、写实与抒情交融的境界,此画风一直流衍至北方的金代。郭熙传世作品较多,他的《幽谷图》【图1.7 】,得李成“淡墨如梦雾中,石如云动”的画法,崖谷和远岫淡墨皴染,浓墨勾勒老树,远隐近显,产生深远的空间感,显见他笔精墨润的老到功力。北宋前期另有一位画家燕文贵,长于山水,并能作人物、界画,他的山水画布景繁密,景物万变,笔墨细碎清润,有“燕家景致”之称。传世之《江山楼观图卷》【图2.7】,虽然有学者认为有后人补摹痕迹,或为南宋人摹本,然而布景之繁密,笔墨之精致,展现了燕家画派的艺术特色。另一件《溪山图卷》,山峦连绵不绝,山腰古刹崔巍,峰峦间云霭缭绕,山下溪流宛曲,其间点缀小桥、水榭、亭子、渔舟,景物布局接近燕家景。笔墨秀劲圆转,皴笔细密宛曲,将燕文贵细碎清润的特征更加规则化,是南宋燕文贵传派之作。胡舜臣画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的《送郝玄明使秦图卷》【图1.8】,是一幅早期的送别山水图。胡舜臣追随郭熙画风,图上松树平偃的形态近郭熙,然圆浑正面的峰峦、短促的皴笔吸收了范宽的技法,故为融合各家技法的新格。而图中山峦布置成对角线分列,可看作是南宋山水画风的滥觞。

后记

公元2010,岁在庚寅,仲秋之初,中日所藏唐宋元绘画珍品汇于海上,赏鉴品读,蔚为盛事。一时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海内域外诸家,虽无列坐其次,流觞曲水之兴会,亦足以观艺苑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极神交之娱,畅叙幽情。拈题属文,或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或如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或取诸怀抱,因寄所托;或钩稽繁引,考订沉浮。取舍万殊,静躁不同,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则快然自足。囿于诸因,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然遣兴涉猎,即可于前幅卷尾邂逅先贤巨擘,旧雨新知。同道中人,或有抱憾爽约之长者,萍踪四海之高士,亦倏忽现身于字里行间。高山流水,伯牙子期,蓬山远隔,终心有灵犀。笔墨丹青,千年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然睛随事迁,百代不绝。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故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编辑推荐

《千年丹青:细读中日藏唐宋元绘画珍品》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千年丹青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3条)

 
 

  •   千年丹青——细读中日藏唐宋元绘画珍品 非常好的一本书 印刷精美 里面的文章观点独特 很好
  •   宋元书画,中日因文化上的渊源,收藏颇多。此次能聚集一堂,实在千载难逢之事。值得收藏细读。
  •   这本书收集了好几篇关于这次展览绘画的批评文章,如果在画展前就阅读的话,那么画展上必定能更好的体会这些绘画珍品的可贵性。存在这种指导欣赏者如何欣赏绘画的作用,这本书图片质量不够高,对于无法看真品的读者而言,真是折损了书的价值。
  •   是本好书,对画的细读还是很有见解的
  •   珍品就是珍品,慢慢读慢慢悟。
  •   还没有看完,图片丰富。
  •   这本书真心不错!!!!
  •   看到同学买了这本书,一直想买只不过觉得太贵了,现在拿到这本书觉得真不错,印刷质量也很好,等看完前几本就要好好享受这本了
  •   排版和字号不太舒服,比起港台差一截。不过,已经进步不少。
  •   更多的是文本内容
  •   好书 啊,图片很清晰,看着真爽
  •   专细致
  •   很喜欢这本书,但我订购的是一版一印的,不是二印,故选择退货。
  •   印刷纸张装订精良,内容也很好值得一读。
  •   经典好书,学术级的论文。
  •   集众家之长,值得一读
  •   著者都是权威的专家学者。艺术史研究必读。
  •   这次展览不错,可惜没去看,不过看这些评论倒也可以弥补一些
  •   画和内容都很好!
  •   都买了一个月的东西了,说满100送购物礼券30,可怎么到现在还没收到??
  •   好创意!好策划!好内容!就是贵!
  •   初看了一下,正版书,纸质不错,包装很好,很喜欢。但是快递不得力,3月5日订的书,今天(11日)才收到。
  •   印刷精美,汇经典绘画作品赏析与知识拓展,很喜欢。
  •   对外行来说不错的,深入浅出
  •   画不光是用来看的,还需要用心去读出很多东西,这部书给了我很多这方面的指导,从画看画作背后的故事。
  •   总的来说,符合我当时买书的初衷~不错啦~~还需要仔细的研读。
  •   书的装帧质量是过关的。
  •   因为买了高居翰的系列书,把这本退了。封面确实有抄袭之嫌。推荐可以买高居翰的这一套。
  •   品质不错,就是图小点
  •   我很喜欢这本书,评者都是业内真正的专家学者,但交给“北京大学出版社”这个非美术类专业的出版社出版,实在是极大的错误,那么多、那么好的唐宋元绘画珍品,其质感、其层次、其纹理、其色泽,都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来。——毁了这么一本好书啊。
  •   没啥价值
  •   书里的文章不错,但图版质量一般,多数清晰度一般。虽然这个价位要求不能太高,可定价还是有点贵了。
  •   送人的,打开看了两眼……就不想送了……
  •   上博出版的书一直品质很高,无论是内容还是材质
  •   很好的书,全面的介绍了唐宋元绘画与日本的流传和脉络。
  •   看过展览後一,两年後才发现这本书记,受益匪浅。
  •   如题,论文很多都很有见地,作为外行,感觉说的很内行,字里行间比单纯看画更有味道。
  •   价格稍高,文章很有深度,有的篇章很有趣味,图版的质量还是不错的,图文并茂,是本难得的好书。
  •   其实是伴随上博的一次展览而做出的书,但书是很不错的,推荐。
  •   我的书过来的时候,被褶皱了,但不影响阅读。图文并茂,是一本很值得一看的书
  •   这本书印刷精致,内容丰富,有深度。只是如果不是专业人士,阅读上有些晦涩,乐趣不大。
  •   拿到的书,总是折折皱皱,我宁愿去书店买下来,不愿从快递的手里接受这种感觉。亚马逊,你们的包装真是不行。
  •   送货很快,书的成色很满意。
  •   千年丹青 细读中日藏唐宋元绘画珍品
  •   爸爸的书店
  •   心仪已久,欣然纳入
  •     中国某一时期某一区域的非主流风格和主题的绘画作品何以成为日本的“国宝” 日本的“宋元画”和“南画”等概念是如何建立的 高居翰和凑信幸各自强调不同原因 实则多个背景皆有影响因素 既有日本当时鉴赏的主动取向 也有日人活动范围不广 只收集到宁波杭州附近的画作 而且禅宗传入日本 宗教题材画作大兴 引起收购热潮等等
      
      中日韩东亚三国的文艺交流的总体形式可见石守谦主办的研讨会论文集:《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138041/ 会议内容见http://proj3.sinica.edu.tw/~eaart/project_member.php
      其中包括三国学者的众多专题研究 大概能划清11-18世纪东亚艺术相互影响的轮廓 在次基础上东亚的艺术史是否就此可行
      
      日人自己将传日中国画作的时期分为明治前后 而第二个高潮即20世纪20 30年代因清宫文物流出使得外邦垂涎窥探收购 这在《近代日本的中国艺术品流转与鉴赏》一书中有详述: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663105/
  •     因为是中日两方将自己珍藏的唐宋元珍品拿出来合展,所以本书中的重点笔墨之一是放在了对中日两国收藏、鉴赏模式的联系及区分之上。关于此方面的内容,重点推荐的篇目是凑信幸及高居翰的文章。凑信幸的文章尤其重要,从日本与中国佛教交流到勘合贸易,泛文化的外围影响入手,再到日本幕府将军身边的同朋众利用宋元名画在座敷和茶室的再创作,完美地解释了宋元画作在日本特有的传播和融合形式。
      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从作品细读开始来谈一派或者一朝的风气,以点带面,极具启发意识。重点推荐的文章为石守谦、汪悦进的文章,石氏文章为《从马麟《夕阳秋色图》谈南宋的宫苑山水画》,汪氏的文章为《“锦带功曹”为何褪色——王渊《竹石集禽图》及元代竹石》,皆有可圈可点之处。
      再提一下高居翰的文章,高氏论见不低,却有夹带私货之嫌。挂在高老头家里的孙君泽的画真假尚不论,孙君泽画作的地位却绝无高老头吹嘘得如此,不信,手里有书的同志们仔细看一下,孙氏画作的意境去前后的夏永与李氏之远。
  •   才知道,原来这本书,黄晓也参与了啊!也和高居翰有渊源啊!
  •   这本书里有高的一篇文章啊,而且这篇写的虽然指名道姓,还比较中正平和,《翰墨荟萃》里那简直是胡搅蛮缠了。。。
    黄没参与这本书,是因为我俩三天两头见面,闲扯的。。。
  •   哈哈,原来这样。
  •   55555!我还帮着某人翻译其中的一篇呢。。。结果到现在某博的宣教部都还没给书!哼!哈哈哈!L兄帮忙留一本啊!
  •   我当年参与过扫描工作。跨页要多扫一点,利于以后ps~
    算算都已经过去好多年了~书也是自己买的~嘻嘻
  •   没看过实物的话,展览前博物馆不也有别的宋元真迹展出吗,不能作参考吗?
  •   手头恰好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印刷的版本,难怪我觉得后者的图片更好看一些。
  •   顺便问一句,第四次什么时候印?
  •   这个问题问得好!第3次印的卖完了就印第4次。
    但是我不知道第3次印的什么时候能卖完。。。
  •   @远看泰山 55555!我还帮着某人翻译其中的一篇呢。。。结果到现在某博的宣教部都还没给书!哼!哈哈哈!L兄帮忙留一本啊!
  •   @小猪的拉面 赤果果啊~哈哈
  •   上当了。以为三印已经出来了,特地去亚马逊买。没想到居然还是二印……
  •   我错了。。我应该等各大电商全面铺货之后再写。。。
    据我所知,现在只有当当卖的是三刷。
    您问问亚马逊能退吗,不能退的话寄给我,我给您换一本三刷的。
  •   退是能退,不过我是趁亚马逊200-50买的,退了的话,我恐怕还得给他倒贴两块钱……要么我再您这求调换?
  •   行,我的地址、电话,版权页上都有
  •   第三次印本收到。从封面和书脊的颜色就能看出跟前两印的区别——颜色更加明亮。至于书里的图片,一印有些画灰扑扑的看不分明,二印相对明亮一些,但是三印则称得上惊艳,如《歌月图卷》里女子的红色外衫,艳丽动人,《十六罗汉图轴》和《佛涅槃图轴》也显得非常生动。而颜色明亮之后,像《溪山图卷》这样层次比较丰富的画面也看得更清楚。
    从所选画卷来看,每一次印本都在不断的调整,如《唐代绘画的艺术成就及其典范性》一文,一印配图三幅,其中《簪花仕女图》只选局部,二印扩大了此画的选图范围,同时增加了《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局部。三印则更进一步,收了全幅《捣练图》,且做通页处理。编辑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三印的装订也有了变化,从前两印的锁线加胶装变成了锁线而不固定脊背,这样一来,通页的大图,看起来就全无滞碍。不过,这样的装订仿佛是平脊精装,可是毕竟书脊不是布而是纸,略微翻几次已有折痕,我总担心翻多了会裂开。如果下次再印,建议干脆把封面做成可拆卸的书衣,看到时候直接取下来,或可避免后顾之忧。
  •   感谢您在新年里这么辛苦写评价!!
    封面没做成书衣,还是为了节省成本。。。我在封四靠近书脊的地方,留了2厘米没有粘胶,这样摊开书的时候,就可以尽量不折书脊,而是让书脊和封一一起平放,而使用封四的那条折痕,这样就不会伤书脊了,您看是否可行?
  •   考虑得真周到!之前还真没在意,因为都是捧着手上看的。
    试了一下,貌似只有书的重心在左侧,也就是翻到差不多三分之二,二百页奔后,书脊才可以和封面一起平放在桌上。在这之前,书的重心在右侧时,平放的话,书脊还是斜立在桌上。靠谱的做法,似乎还只能是捧着读。
  •   这个讨论会是什么时候召开的~?
  •   去年
  •   在什么地方?是否就是夏威夷那场~?
  •   在上海博物馆
  •   买了 在看
  •   看了高居翰的那篇,没觉得他在吹嘘孙君泽,就是陈述几段事实而已。
  •   所谓“画作的意境”正是本次会议对于国内绘画史研究的重要意义之一 绘画史不应该是以审美为标准构建而成的 而应该是传世绘画的客观描述和分析 历史上真实的绘画史不是”意境“这样含糊的文人画论的术语能涵盖所有的 董其昌眼中的南宋画院风格传到日本后 反倒成为他们对于中国画概念的”正统“ 很大意义影响了日本本土绘画的风格形成 是否这次昔日东渡到日本的”不入流“的南宋画作就不应该回家看看? 如果对此问题不明 说明参与者并未对此次会议有所真正领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