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庄婧 编 页数:20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内容取自阳光卫视《说文解字》栏目,每个字的讲解都有“起承转合”四个模块。起,主要是讲说解这个汉字的缘起,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承,主要是讲一个汉字形体及意义的历史演变,让读者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转,则是讲述与这个字有关的故事,从基本义转到引申义,甚至人生哲理;合,联系当下实际,突出这个字的现实意义。本书图文并茂,附有栏目dvd光盘。
作者简介
庄婧,阳光卫视制片人、主持人。主持及策划栏目有《历史血脉》、《阳光三十分》
、《寻访先知的土地》、《子夜》、《春秋》、《说文解字》、《阳光书坊》等,她曾是挑战主持人冠军。
书籍目录
自
首
眸
发
掌
身
王
童
土
妻
客
后
妇
父
臣
兵
德
歌
……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中国字,天下事,欢迎来到说文解字,我是庄婧。说文解字,今天我们来解一个“自”字。说到“自”,我们最常用的就是“自己”这个义项。区别于别人,突出自我就是“自”。自卑、自傲、自不量力、自以为是都是这个“自”,“自”表示“自己”这似乎已经是一种共识,没什么可争议的。但是如果细致地来探讨,为什么古人要用这样一个符号表示“本人”、“己身”这个含义呢?可能很多人都回答不上来。这个疑问的解开,首先在于我们必须了解,“自”最初是什么含义。答案揭晓,可能会出乎您的意料,因为“自”,最初就是每个人脸上的那个“鼻子”。看一下“自”甲骨文的字形,您可能一下就明白了。这显然就是一个人鼻子的形状,它上面的一竖就是人高高的鼻梁,最下面是鼻孔,中间还将鼻纹和两旁的鼻翼也描绘出来了。金文和小篆仍是明显的鼻子形状,只是到了楷书将一道鼻梁变成了一撇。不过“自”依旧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讲,“自,鼻也。象鼻形。”说的就是“自”的本义。说到这,或许您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本是“鼻子”的“自”,怎么就表示“自己”了呢?对此,学者也有着不同的解释,一种说法是“自”用作自称代词,表示“自己”,是一个借音字。第二种说法是,因为古人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如果谈到自己,常常用手指指着自己的鼻子,在今天这样的动作也还常见,所以“自”就引申出“自己”的意思了。而至于后来专指鼻子的“鼻”,就是在“自”广泛的用作自称代词后,新造的一个字,在“自”下面加一个表音的“毕”,来专指鼻子。《老子》一书中,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句子,就是说一个既了解别人又了解自己的人才算一个聪明人,这也是成语“自知之明”的来历。而成语“自不量力”来源于春秋时的一场战争,春秋时在现在河南荥泽一带有个小国叫郑国。郑国临近又有一个更小的国家叫息国。公元前712年两个国家发生了激烈争执,息国国君盲目自大,草率派兵攻打郑国。郑庄公为了忍让,故意在本国境内与息军作战,刚一交战就把息军打得落荒而逃。当时有人说:“息国犯了五不韪,所以要失败。”其中的一韪就是“不量力”,后来成语“自不量力”就是由此发展出来的。一方面我们强调做事情要知己知彼,不要自不量力,另外一方面我们还要在做事过程中,突出自我,强调自己的与众不同。南宋戴复古《论诗十绝》之四中有这样的诗句:“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这首诗是讲诗歌的艺术构思变化多端,写作应不受任何拘束,驰笔纵横,要有独特个性和创造精神,避免因循守旧.,跟随在人的脚后。作者第三句用“自我”就是表示人独特的个性。
媒体关注与评论
文字,是历史血脉,也是文化肌理。甲金篆隶楷,字字微言大义。裹挟风云际会。 ——庄婧
编辑推荐
《中国字•天下事(新编说文解字)》吴祚来、马晓霖、毕淑敏、梁晓声、阎崇年、鼎力准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