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构造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合群 编  页数:233  
Tag标签:无  

前言

建筑是一个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反映了某个特定历史时期该民族在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上所达到的水平,是民族特色的重要方面。从最初的挖土为穴、构木为巢开始,我国古代先民经过不断实践与探索,缔造了独具特色的世界东方建筑体系,其优美的造型、合理的结构、多彩的装饰、良好的抗震性能,一直为世人所称道。我国古代建筑构造技术是由劳动人民创造与发明的,这些技术是我们今天进行古建保护维修、从事仿古建筑设计的依据,并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起着“古为今用”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国古建兴趣的提高以及研究的重视,古建构造技术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有三个:一是1985年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出版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洋洋近二百万言,图文并茂,可谓是资料大全;二是马炳坚先生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深受世人的青睐;三是杨鸿勋先生的《建筑考古学论文集》,以独具的学术价值及直观的复原图,多年来一直深得读者推崇。但是,兼顾作为教材及参考书两种用途,且全面、系统、简洁地论述中国古代建筑构造技术的书,目前较少。本书即是在此方面的尝试,力图让读者用较少的时间,对其中的技术进行了解与认识,并且注重引用考古资料,多角度地叙述古建营造技术,有助于拓宽读者的视野。本书所选的古建种类丰富,主要有古塔、宫殿、民居、桥梁、墓葬等。由于每种古建类型具有时代特点而且会发展变化,加之时代越早资料越少,所以本书在章节的安排上兼顾了历史顺序与建筑种类。这样既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建及其构造技术发展的大致脉络,又能使其熟悉具体的传统建筑的构造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另外,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图纸、照片,以便与文字互补和互证。本书的不足或错误之处,恳请广大专家、读者予以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共17章,前两章以时间为序介绍了原始社会、夏商周时期的建筑营造技术;第3章至第6章以建筑类型来划分介绍了砖墓、砖塔、桥梁三部分内容;第7章至第16章以传统单体建筑为个案,从下到上、由内而外地介绍了基础工程、台基、墙体、斗栱、榫卯、大木作、屋面、门窗、油漆彩画等内容;最后一章介绍了传统建筑木作工具及应用。    本书可作为建筑学、考研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古建保护维修、仿古建筑设计、考研相关人员的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原始社会的建筑类型与营造技术  1.1  穴居建筑    1.1.1  穴居的地域性及形制演变    1.1.2  穴居建筑举例——西安半坡遗址F37    1.1.3  穴居的构造方法举例——西安半坡遗址F37  1.2  地面建筑    1.2.1  墙体与屋盖的分离    1.2.2  多间地面建筑    1.2.3  汤阴白营的圆形建筑  1.3  巢居  1.4  干栏式建筑举例——河姆渡遗址    1.4.1  河姆渡遗址概况    1.4.2  河姆渡干栏式建筑施工技术  1.5  原始社会的建筑新工艺    1.5.1  加固基础    1.5.2  支撑体系    1.5.3  凿井技术    1.5.4  其他新技术  小结  课后习题  ……第2章  夏商周时期的建筑类型与营造技术第3章  古代砖墓类型与构造第4章  古代砖塔的类型与构造第5章  古代桥梁的类型与形制第6章  古代桥梁的营造技术第7章  土方与基础工程第8章  台基石活第9章  墙体构造第10章  宋代斗拱的制作与组合第11章  清代斗拱的制作与组合第12章  榫卯的制作第13章  大木作第14章  屋面构造第15章  门窗类型与制作第16章  油漆彩画技术第17章  传统建筑木作工具及应用

章节摘录

插图:1.开间与进深我国木构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又称“面阔”),各开间宽度总和称为“通面阔”。建筑中各开间的名称因位置的不同而异,正中一间称为明间(宋代称当心间),其左、右侧的称为次间,再外的称为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九开间及以上的建筑则增加次间数。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问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亦即前后檐柱间的水平距离。有时也可用建筑侧间数或以屋架上的椽数来表示“通进深”,这时常简称为“进深”。开间与进深用来描述一座建筑的规模。2.建筑模数制我国古代建筑在很早时期,各种构件就形成了某种比例关系,即以斗棋中的一个棋的用材定为衡量整个建筑构件的标准单位,称为“材”。棋高称为材高、棋宽称为材厚,两层棋相垒时,其中间的空当高度称为“契高”,材高加“契高”称为足材。宋《营造法式》根据建筑等级将斗棋的用材分为八等,并对各种构件的用材作了详细的规定。清式则以“斗口”来作为建筑尺度的衡量标准。斗口也叫口份,是平身科坐斗垂直于面宽方向的刻口尺寸的宽度,这个宽度在不同规模的建筑中也各不相同,按照清式《工程做法则例》规定,把斗口分为十一等级,最大的口份是6寸,最小为1寸,根据建筑的规模的大小选择不同等级的斗口。另有一种标准是以柱径为基本模数,柱径的来源是建筑物明间的面宽,如:面宽为10,其柱高为面宽的8/10,柱径则规定为柱高的1/10。柱径确定以后,每一构件的大小都按柱径推算。这种模数制多用于小式建筑上。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建筑构造》: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土木建筑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传统建筑构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这边东西,让我知道了中国的设计是怎样的了
  •   有很多类似的书,这本比较简单易懂,方便背一些专有名词
  •   本书内容不够丰富。对真正的古建施工不实用。
  •   印刷粗糙,配图潦草。
  •   不错的书,适合专业人士了解古建筑结构概况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