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08出版) 作者:北京大学中文系 编 页数:793
内容概要
“春华”未必“秋实”,作为现代学人,我等不能不既讲耕耘,也问收获。不仅收获,还得学会“广而告之”。为了向中外学界汇报业绩,也为了自我鼓励,北京大学中文系决意创办《北大中文学刊》。 《北大中文学刊》由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辑,年出一卷,选录中文系教授过去一年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学科范围包括文学、语言、文献三专业,经匿名评审产生,代表北大中文系学术水平。 本书为“北大中文学刊”丛书之2010卷。
书籍目录
日本《竹取物语》的生成研究——关于华夏文化与这一文本发生的综合语境的研讨阿伦特:现代世界诗人何为?——试论《黑暗时代的人们》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试论民间叙事中的“伦理悬置”现象——以陆瑞英演述的故事为例论“远”——心灵主导的空间建构《世界古今名妇鉴》与晚清外国女杰传罗振玉的书学与书艺知识、技能与情怀——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国文系的文学教育(上)周氏兄弟早期著译与汉语现代书写语言(上)鲁迅对于道家的拒绝——《故事新编》与鲁迅对中国传统思想和价值的批判之三革命动员中的文学和青年——从1920年代《中国青年》的文学“批判”谈起《胡风全集》中的空缺及修改论殖民地台湾新文学的文化想象——在中文写作中“19世纪的幽灵”: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重读从政治的诗学到诗学的政治——北岛论传统文学生产机制的危机和新型机制的生成“喊丧”、幸存与去一历史化——《一句顶一万句》开启的乡土叙事新面向“中国梦”:想象和建构新的认同——再思六十年中国电影《新编新注十三经》刍议《离骚》三论两汉镜铭文本整理及文学分析“独往”和“虚舟”:盛唐山水诗的玄趣和道境《世说新语》元刻本考——兼论“刘辰翁”评点实系元代坊肆伪托王安石与释氏的因缘及有关诗歌臆解从元杂剧的不同版本看杂剧演出的变化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谶语与古代小说结构关系初探美人黄土的哀思——《红楼梦》的情感意蕴与文化传统《孟子》“蹶者趋者”新释北宋经筵讲经考论《吕氏家塾读诗记》版本叙录王应麟《诗经》学探析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文献学旨趣发微《锦绣万花谷·别集》编刻考许衡“语录”流传辨析元代画家王绎生平交游考水泽利忠《史记之文献学研究》述略构式与意象图式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的介词悬空和介词删除补语小句和处所义双宾结构的句法构造怎样判定语法结构的类型吴语的“清音浊流”和南曲的“阴出阳收”兼顾演变、推平和层次的汉语方言历史关系模型汉语的句法演变与词汇化武定彝语松紧音研究从隐含到呈现(下)——词汇变化影响语法变化大型语文工具书编写和修订应该加强字的音义关系的研究——以“被”字为例“两度陈述”标记:论上古汉语“而”的基本功能处置式带补语的历时发展汉语作格动词的历史演变与动结式的语法化MORE EVIDENCE FOR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AUSTRONESIAN AND KAM-TAI北大中文系同仁2009年刊行著作目录
章节摘录
插图:“如果把它来开放了,使别处的人,也可以利益均沾,这神秘的自制岛,还有什么特色呢?”这一反讽式寓言不但试图突出殖民社会特殊性和对立双方的关系,而且对台湾民众20年武装抗日终归失败后的社会境况做出了讽喻,这也是中文小说较早出现的台湾想象。而“鸥”的《可怕的沉默》①也以寓言式的情节引发了知识青年对台湾社会的思考。一匹疲瘦饥饿的老马负重立在巷口,于卸货人跌倒之时乘势欲咬,却遭赶车人一顿鞭打,“但是他只是乖乖的立着,并不哮叫半声”。这引发青年季生联想到故乡“巡查补牵着犯人的光景”,而感慨“文明民族子孙”的可怜境遇,将思考的重心落到台湾。另一位青年蔡却认为季生过于强调民族意识,不能超越具体历史和民族理解“生灭竞争”的进化法则。但季生坚持宇宙“万物各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合应互相尊重,不得相侵”,应当勇于批判现实世界,因为“我们是生长在台湾的,台湾的事情,在我们心里有最密切的关系……我们台湾人第一也是应该要先打算台湾的问题才是”。青年的论辩代表了当时对殖民社会的批判与貌似超然实为消极隐忍的文化态度之间的对立,它与对自制岛人的讽喻一起,构成了初期新文学对台湾社会最初的文化想象,突出显现了作家对民众屈从隐忍现状的关注和慨叹。此后中文小说中大量屈辱悲苦的民众形象的出现和对民族性格的批判与这种想象特点一脉相承。在殖民地台湾,具有汉民族身份的中文作家对台湾的想象必然与民族的自我想象相重合。这方面中文作家不再像日本想象那样将对象外化,而是反观自身,将想象之光投射到民族内部,检视民族传统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以及民族内部的压迫和纷争。台湾想象涉及的问题和社会层面相比于日本想象更加深广和复杂,在部分文本中又与日本想象交织在一起,不但成为殖民时期台湾社会的现实反映,而且显现出作家认识民族自身的特定角度和所能达到的深度。民族自我想象的一个相当突出的特点是大量悲苦的民众形象构成中文小说人物形象的主体,它是一个如此普遍的存在,以至于不因中文小说发展进程和社会思潮的变化而改变,也不因作家各自题材的侧重点不同而被忽略。在中文写作的初期和后期,在不同作家那里,悲苦的民众形象无处不在。杨守愚所概括的殖民地台湾新文学的特点,如“小市民和农民的生活,成为各作品的题材”,“作品中,大都充满了自然主义的无力的揭露丑恶与贫乏的同情”②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一形象所体现的。
编辑推荐
《北大中文学刊(2010)》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