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毅夫 页数:297 字数:272000 译者:苏剑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经济发展是一个技术革新和结构转型的动态过程。经济发展思想则是内生于探索稳定增长策略的过程。本书为研究经济结构转型的决定因素提供了一个新古典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了经济发展政策的新见解。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市场都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机制,然而经济发展作为一个动态过程需要经历结构的调整,包括产业升级、多元化及配套的软硬件设施的改进。这一升级和改进的过程需要与巨大的公司交易成本外部性及资本投资回报相协调。所以,除了有效的市场机制,政府应该在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本书为支持以上理论提供了实证经验,并为改革的实践者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并担任主任一职;2008年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成为担此要职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人。2012年在世界银行的任期届满,荣归北大,继续教学研究工作。
林毅夫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在国内外多个有关发展政策、科技和环境的委员会、领导小组任职。
林毅夫于1986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获得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美国福特汉姆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他还是英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以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书籍目录
导论
1 新结构经济学:反思发展问题的一个理论框架
2 增长报告与新结构主义经济学
3 发展识别与扶持:政府在动态结构变化中的作用
4 发展识别与扶持框架的应用:尼日利亚的案例
5 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
6 发展战略、制度与经济绩效
7 结束语:通向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黄金时代之路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二战后,发展经济学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各个第一代发展经济学流派实际上都强调结构转变的重要性,并把结构的差异看做市场失灵的结果。因此,他们都主张政府干预,通过进口替代和优先发展现代先进产业促进结构转变。在这一时期,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如进口配额和外汇管制首次被大多数国家大规模使用以管理国际收支差额。早期的发展经济学家以凯恩斯主义作为分析的主要理论基础,提倡“国家指导教条(dirigistedogma)”(Lal1983),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化国家有着不可消除的差异,并将之当作他们理论的中心论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多边发展机构遵循了这些政策建议。从拉丁美洲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结果都不如人意,这些国家与工业化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第一波经济发展思潮提倡的政府干预主张的失败催生了一股新的经济发展思潮,后者强调政府失灵,采取非结构性的思路实现经济发展。该思路强调市场在配置资源和提供经济发展的激励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在他们的政策建议中忽视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的结构差异,期待结构转变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中自发出现。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也受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的滞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以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计划经济体制失败的挑战。理性预期理论成为关于经济发展的主导理论体系;对于支持国家在利用财政、货币和贸易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而言,理性预期理论也有助于反驳其结构主义理论基础。新的经济发展思想强调矫正价格,创造稳定的市场环境,加强保持市场良好运行所必需的各项制度(产权、良好的治理结构、商业环境等等),培养人力资本(教育和健康)以适应技术进步对熟练工人日益增加的需求。 多边机构和政府相关机构是这一波经济发展思潮的主要倡导者,并通过它们的方案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它们的政策建议和前提条件很大程度上以其稳定经济和结构调整的方案为基础。这些方案反映了新的主流思想,并倡导经济自由化、私有化以及严密的稳定经济方案的实行。这些政策在促进增长和创造就业方面的效果不佳,充其量是值得讨论的。 在近期的经济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些奇怪而未被预料到的事情:人们观察到二十世纪后半期成功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遵循占主导的经济发展思想或第一波和第二波经济发展思潮的政策主张。这一令人不解的事实促使研究者们重新审视一些构成经济发展理论基础的大前提。 如前文所述,工业革命以来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国家和成功追赶上发达国家的国家在就业结构和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方面都经历了意义深远的结构转变。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进展、争论和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我自己以及其他一些人推动的第三波经济发展思潮正在形成中。它旨在将结构转变重新带回经济发展研究的核心,并强调市场和国家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些经济学家一致认同市场应该被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但政府也必须发挥积极的作用,以对促进产业升级和多样化的投资行为进行协调,并对动态增长过程中先行者产生的外部性予以补偿。 本书阐述的“新结构经济学”试图为这一第三波经济发展思潮开辟道路。考虑到过去几个年代中经济增长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新结构经济学提出了一种新古典主义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动态发展过程。它认为一个经济体的经济结构内生于它的要素禀赋结构,持续的经济发展是由要素禀赋的变化和持续的技术创新推动的。 一国的要素禀赋在任意特定的时刻是给定的,但随着时间是可变的。它决定了一国的比较优势,并因而决定了该国的最优产业结构。一个特定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要求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即由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相对丰裕的结构升级到资本相对丰裕的结构)和新技术的引进,同时基础设施也要相应地改善以有利于经济运行。新结构经济学认为,一国禀赋结构升级的最佳方法是在任一特定时刻根据它当时给定的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它的产业。经济将最富竞争力,经济剩余将最大,资本积累和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也将是最快的。为了让一国的私有企业进入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相对要素价格必须充分反映这些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同时这些要素价格只能在运行良好的市场上通过竞争来决定。因此,市场应该成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
编辑推荐
《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编辑推荐:启航中国梦,林毅夫权威领衔两会后国势前瞻,揭秘中国经济繁荣背后的真相。《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荣获2012年蓝狮子“最佳商业图书”奖。《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是与诺贝尔奖距离最近、中国最顶级的经济学家林毅夫,世行归来著新说,全书“推翻”了发展经济学1.0版本的结构主义和2.0版本的华盛顿共识,成为发展经济学3.0版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是开启中国经济学家理论创新的新纪元。 站在顶级经济学家视角,看懂世界经济格局,看清中国经济走势,思考国民经济发展:中国经济为什么还能快速增长20年?为什么说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黄金年代才刚刚开始?如何消除贫困并缩小与发达国家收入差距?政府如何有效干预市场,引导企业发展,帮助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政策、制度变迁或外国援助究竟是通过怎样的因果关系和传导渠道来影响经济增长?《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将给你答案。 《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是济学爱好者、政府公务员必买、企业中高管必看读物。
名人推荐
这部绝佳的文集,来自经济发展领域一位世界级的杰出专家。他参与塑造了一股新兴思潮,并将其推进实施:为什么近几十年来一些国家蓬勃发展,而另一些则逐步衰落?林毅夫关注的那些国家,在六十年前经济还较为落后;但对于发达国家未来的繁荣前景,他的分析同样提供了非常强的启示。他的风格冷静而朴实,这反而使得文章在整体上更加生动并具有启发性。——帕尔塔•达斯古普塔爵士,剑桥大学拉姆齐经济学讲席教授《新结构经济学》是一部真正重要且富有雄心的作品。在一些著名学者的帮助下,林毅夫针对经济增长、产业多元化和发展,成功地描述了其复杂的微观动态结构。他还成功地说明了,作为投资者、监管者、经济活动和预期的协调者以及指导者,政府所扮演的重要的补充性角色。所有这一切论述均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而后者本身又处于大规模的结构性变化中。本书将成为全球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要参考,在发展中国家是如此,在发达国家中也将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迈克尔•斯宾塞,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伯克利讲席教授,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一直致力于实现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在这部杰出的著作中,其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设立了一个让这个梦想成为现实的经济路线图。他认为,中国的成功可以在世界其他地方取得;并明确有力地说明了哪些结构性转型是必需的,政府能够而且必须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本书将成为重新思考发展问题的一座里程碑。此前多年,“华盛顿共识”引导着“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开发机构;如今其已丧失信誉,而本书则提供了一个替代。林毅夫的观点已经激起了讨论和争辩,这本书的贡献,将确保他的观点在发展政策的反思中继续成为焦点。——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哥伦比亚大学校级讲席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