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礼之辨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梁家荣  页数:265  
Tag标签:无  

前言

  梁家荣博士所著《仁礼之辨——孔子之道的再释与重估》,源自他向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提交的博士论文。对于那篇论文,我曾在六年前做过评议。现在家荣将它加工修改成正式的书稿,可喜可贺。  此书的题目指示出作者的一个意向,即要重新诠释孔子之道,而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反思后人解释孔子的得失成败。家荣以富于批判的但又是尽量客观的眼光来重估历代的解释,特别反思了当代港台新儒家的解孔路径的局限,打破了一些桎梏人自由思考的现成框框,带来了新鲜空气,这都是我很欣赏的。新文化运动过多地干扰了现代中国人理解自家传统的路数,使得新儒家解释后的儒家不再像原真的儒家,这一令人伤感的重大弊端已经到了必须被反省乃至消解的时候了。  家荣博士通过细致的文献梳理、分析,并对比西方相关学说来揭示这个题目的层层含义,获得了一些与前人不同的新的理解视角和结论。

内容概要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什么?“仁”与“礼”在其中如何定位?以现代社会的状况来看,孔子之道是否还有值得学习之处?这些都是近代以来关心中国文化的学者所不断思考的问题。  本书透过古籍文献的疏理, 还原孔子学说的本来面目;使用今天的语言,重释古老儒学的核心概念;运用严密的论证,清除对儒学的流行误解;借助认知科学、演化生物学和大脑科学等当代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重估孔子之道的现代意义。所探讨的或许是老问题,研究方法却绝对是新尝试。一步一步跟从本书抽丝剥茧的探索,读者将可以看到,即使“复礼”之说已不可行,孔子的“仁之方”则不但经得起时间之考验,还通得过当代科学的考查。孟子说“仁者无敌”,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作者简介

  梁家荣,香港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德国弗莱堡大学客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现象学与当代哲学资料中心副研究员,现任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已于海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十数篇。

书籍目录

序引言第一章 “儒家”释义 一、“原儒”的问题 二、孔子之时何谓“儒”的问题 三、儒家起源的问题 四、谁是真孔的问题第二章  孔子之道中仁与礼的关系 一、仁与礼之主次问题 二、仁是礼的必要条件 三、孔子之道在于修起礼乐第三章 何谓“礼”? 一、“礼”字释义 二、凡人类社会皆有礼 三、礼与仪 四、礼与仿效 五、礼与传统 六、礼之所以 七、礼与身份及地位第四章 人道与人性 一、人道与ethics 二、礼与亲亲 三、亲亲与人性第五章  人道与礼义  一、礼本道德说  二、“伦理”与“道德”  三、西方人道论的古今异  四、“道德”作为虚位  五、“德”的含义  六、“义”的含义  七、礼与义  八、孔子所谓“义以为质,礼以行之”第六章 仁的内容 一、理学家转失孔孟言仁之义 二、仁人与仁术 三、仁与群 四、仁之方、金律、道德律与兼爱第七章 礼义之理据 一、礼与治 二、义与利 三、人道论的两个层次第八章 重估孔子之道  一、演化与道德  二、仁之方与投桃报李  三、情感与仁义  四、直觉主义的问题  五、传统与人道  六、礼、法及效用  七、总结参考书目 一、汉语著作 二、外语著作及外语著作中译本索  引

章节摘录

  因此,章太炎所分的“三科”之中,反而是“私名为儒”,即指“儒家”之“儒”,可以暂定为其“古义”。“类名为儒”证据不足,“达名为儒”则反为后出。不过,虽然“私名为儒”为章太炎所分的“三科”之中的古义,但我们却同时又可以肯定,这并非“儒”字最古之义,而是一后出之义。为什么呢?因为一方面,如上所言,从“儒家”之“宗师仲尼”这一特征而言,我们即可断定以“儒”字指“儒家”,不可能早于孔子产生;另一方面,从古籍可以发现,在孔子之时或更早,就已经有所谓“儒”了。在孔子之时或更早,“儒”字当然不可能有“宗师仲尼”这个意义。因此,“儒”字应当有比章太炎所谓“私名为儒”更早之意义。关于以“儒”字意指“儒家”这个后出之义的历史,《墨子》里有一段说话,很值得我们注意。《墨子·公孟》云:  子墨子与程子辩,称于孔子。程子日:“非儒,何故称于孔子也?”子墨子曰:“是亦当而不可易者也。今鸟闻热旱之忧则高,鱼闻热旱之忧则下,当此虽禹汤为之谋,必不能易矣。鸟鱼可谓愚矣,禹汤犹云因焉。今翟曾无称于孔子乎?”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推断,在墨翟所处的时代,“称于孔子”看来已经成为了“儒”的一个重要标志了。程子的言下之意,即认为“非儒,则不称于孔子”。换言之,即认为“称于孔子的都是儒”。墨翟的身份不是“儒”,却忽而在程子面前“称于孔子”,这大概是有点不寻常的,于是便引起了程子的疑惑。《墨子》此文所谓“称于孔子”,含意正相当于《艺文志》所谓“宗师仲尼,以重其言”。墨子之时去孔子未远,可见在很早的时候,既可能就在孔子殁后不久,也可能在孔子仍然在生之时,“儒”字已经增加“宗师仲尼”的意义了。  以上这点,对分析“原儒”的问题十分重要。我们断定以“儒”字来指“儒家者流”,是后出之义,理由是这个意义的“儒”之一个主要特征,就是“称于孔子”或“宗师仲尼”。但我们知道在儒家形成之前,已经有“儒”这类人物存在了,孔子本身就此类人物之一。孔子之所以被称为“儒”,当然不可能是由于“宗师仲尼”。依此我们可以推断,以孔子为分界点,“儒”字之意指,已经出现了一些转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仁礼之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梁教授用详细的资料,严密的逻辑,提出“仁是礼的必要条件,礼是仁的充分条件。”改变了我们以往认为孔子最重仁的观念。
    好书值得一读。
  •   本书帮我们厘清了道、德、仁、义、礼的接近原始的意义。很好!
  •   很多学者都愿意用现代西方哲学的观点来分析解剖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很有启发意义,但是总觉得不是很符合历史。这本书主要是对港台新儒家或称现代新儒家的牟宗三的思想进行批判,吸收了钱穆、徐复观、余英时等人的思想,用西方现象学的观点进行解读,视角不算新颖(张祥龙已经这样做过),其中以礼为孔子之道的核心思想,我觉得是正确的,但是分析还不够深入、透彻。
  •   这年头,写本关于孔子的书“其如示诸掌乎”,易如反掌,胡乱炖一下就可以出来一本心灵鸡汤;这年头,写本关于孔子哲学的书“难于上青天”,他老人家毕竟是一个被探研讨论了两千五百多年的人,除了头顶上有多少头发这样的问题无人问津,其他的东西早就被显毫毕现了吧!
    所以呢,梁家荣副教授能写出这本书还是挺不容易的。当然了,既然自诩为“再释”与“重估”,那么,他是如何阐释孔子,并显现出与以往的阐释的不同的呢?
    一上来,作者就给我们“原儒”了一番。根据他的意见,历史上的“原儒”可分为两种路径,一是原“儒”,找寻“儒”这个词的起源及其背后的故事;二是“原儒”,讨论所谓儒学、儒家的来由。作者的观点是,以章太炎、胡适为代表的前辈学者在原儒的过程中往往将两种路径混淆,而使这个问题纠结不清。因此,如果我们不纠缠于“儒”字的训释,而着眼于儒学,那么,原儒的问题是明确的:只有在孔子以后才有所谓的儒家与儒学,而之前的旧账则可以一笔抹过了。嗯哼,原了一会,原出了这种结论,虽然有点取消问题、避重就轻了,但既然说不清、道不明,权且如此主张也是不失其聪明的。
    之后呢,作者讨论了仁和礼的关系。现代学者对此有三种观点:一是以牟宗三、冯友兰等为代表的“仁本说”,认为“仁”是“礼”之基础、原则、根据;二是以赵纪彬、蔡尚思为代表的“礼本说”,认为“礼为目的,仁为手段”;三是以钱穆为代表的“仁礼并重说”,认为两者是“二而一”、“二合一”的。目前我们所接受的,一般是第一种观点,这种观点的流行和“哲学”兴起有关系,和民族苦难有关系,和民族精神有关系;这样,第二种观点自然不得人心,因为赵、蔡二人的学术背景是官方的意识形态。作者不同意以上任何界定,他认为可以说仁是礼的基础,但不能说仁是礼的根据和原则;而仁却也并不只是礼的手段,仁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因此,礼本说也是站不住脚的。总而言之,仁是礼的必要条件,礼是仁的充分条件。由之,说仁礼并重也是不合适的。但我认为,“仁礼并重”不失为一个妥当的说法,仁礼并重并不因为作者的充分或必要关系而失效,必要原因是重要的,充分原因也是重要的,没有谁都不行,这不是并重是什么!
    作者进而就开始探讨“礼”的问题了,探讨礼和人性、仁义的关系问题了,因为作者的分析实在偏离了中国哲学的脉络,虽然“借助认知科学、演化生物学和大脑科学等当代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但我实在是无法读将下去了……
    因此,我觉得对于想大致了解一下孔子之道的读者来说,读读第二章,看看人和礼的关系的论证,加深一下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似乎也就够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