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高旭东 页数:218
Tag标签:无
前言
每次出入书店,面对浩瀚如海的书籍总是又喜又悲:喜是我爱书的天性使然,悲的是书籍如此之多,即使昼夜阅读,又能读几本呢?于是,庄子之说就在我脑海里翻腾: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而自己也不自量力,不断地给这无涯的书海注水。本书作为我第一本个人撰写的专著,就是这种注水的开始,屈指算来,到写这个前言之时已出版了十几本著作,有两本很快也要问世。这比起我们那些慎言的中国先贤,如孔子的述而不作,老子点到为止的五千言,已是废话连篇。因此,书店里、图书馆里浩瀚的书籍,总在提醒我,注入书海的一定不要是毫无价值的废水…… 我感到庆幸的是,虽然本书生不逢时,但是读者却一直没有将它遗忘。在它初版后的15个年头左右,有一天朋友告诉我说,网上在推荐《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我上网一看,发现果然有很多网站在推荐本书。从2004年到2007年,大约有40家网站在他们的荐书名单中推荐过本书。而且我还发现,这些荐书名单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一个版本是“给文史哲爱好者的推荐书目50种”,在推荐孔子、孟子、孙子、司马迁、徐霞客、毛泽东、钱学森、范文澜以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梅林、丹纳、房龙、托夫勒、卡耐基、弗兰克等人的著作时,将本书向全国文史哲爱好者推荐。而且在推荐时还对本书做了简要的介绍:“本书从‘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这两个形象鲜明而又内蕴深刻的象征性概念人手,对中西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提纲挈领的、多维度的考察,在纵横比较研究之中。
内容概要
本书从“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这两个象征性概念入手,对中西文化的一个精神侧面进行了提纲挈领而又深刻系统的多维度考察,在纵横比较研究之中,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独到的理论观点。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从塑造中国国民性格最重要的儒学、老学、庄学、道教、理学以及被中国主流文化抛弃的墨学与西方文化专题比较的角度展开,下编则从理论概括的角度层层递进地深化了比较的主题。本书是“改革开放”之后最早涌现出来的有分量的中西文化比较专著,初版后被评方“深刻而系统地阐述了中西文化和文学的巨大差异,是国内外有关这个问题的第一本专著”,并被有关研究机构和学人推荐为“文史哲爱好者推荐书目50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推荐阅读书目50种”等。
作者简介
高旭东 1960年生于山东胶州,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和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兼职教授、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海峡两岸梁实秋研究学会会长。
书籍目录
一、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 1.“知识之树不是生命之树” 2.西方文化的选择:知识之树 3.中国文化的选择:生命之树 上 专题比较 二、儒家的生命哲学——兼与基督教伦理比较 1.身心愉快:儒家伦理与基督教伦理的根本差异 2.整体的生命哲学系统:儒家和乐盈盈的大家庭与基督教无家可归而信从神 3.儒家和乐盈盈的大家庭的职能:儒家和基督教对死亡的超越比较 4.“乐生”与“畏死”:中西文化对死亡的感受;反传统者鲁迅的传统 5.以乐生为特色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的天人相分:儒家生命哲学的终极归宿 三、老子的生命哲学对儒学的深化——老子的退化与西方的进化及其他 1.“反者道之动”作为老子生命哲学的总纲:老子的退化与西方的进化 2.生命与知识;肉体与灵魂 3.弱者的文化与强者的文化:老子与尼采 4.老子的“身”在儒家大家庭中的“利命”法术:中西个人主义的差异 四、庄子的生命哲学对老学的深化——庄子与西方浪漫派及其他 1.苟全性命于乱世:庄子与西方浪漫派的比较 2.以天人合一对生命痛苦的解脱:庄学与佛教、基督教的差异 3.对自然的不同理解所导致的截然对立的艺术精神:庄子与尼采 五、“杨朱”的生命哲学对庄学的反动——“杨朱”与狄俄尼索斯 1.“杨朱”对庄学的反动:从无情无欲到纵欲享乐 2.“杨朱”的滥醉与狄俄尼索斯及中国传统 六、生命之树上的奇葩:道教——兼与基督教比较 1.从道家到道教:灵府中的玄想在地上生根 2.“中国根柢全在道教”:道教与基督教的比较 3.天人合一:道教的养生术和长生术及其内在矛盾与基督教 七、理学是非生命的吗?——从中西比较中见其乃生命之树上的花朵 1.三教合一的硕果:理学与道教的比较 2.知识之树不是生命之树:理学与西方文化 3.乐极生悲:理学对中国的民族性格的转换 八、佛教在中国生命之树上的变形——从寂灭到乐生 1.佛教、儒、道与基督教 2.佛教在中国民间的变形 3.佛教在中国上层的变形 九、知识的蓓蕾在生命之树上的零落:墨家——兼与中国儒道文化和西方文化比较 1.墨家、儒道、西方文化三者的比较 2.墨学的失传和武侠的堕落 下 宏观比较 十、存而不论与寻根究底——中国执著于生命与西方执著于知识的一大异途 十一、注重”质料”与注重“形式”——中国执著于生命与西方执著于知识的二大异途 十二、中和与分化——中国执著于生命与西方执著于知识的三大异途 十三、静与动——中国执著于生命与西方执著于知识的四大异途 十四、似信非信与执著信仰——中国执著于生命与西方执著于知识的五大异途 1.中西信仰的根本差异:为生命而似信非信与为真理而献身殉道 2.中国的道士与西方的先知 3.中西理论的不同作用:粉饰贴金与指导实践 4.闭门安乐与执著信仰:中西文化第一次碰撞 5.现代中国的生命适应:中西文化第二次碰撞
章节摘录
希腊人在宗教上也是偏于纯粹理性的。伯奈特在《早期希腊哲学》中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异乡人,身体就是灵魂的坟墓,然而我们决不可以自杀以求逃避;因为我们是上帝的所有物,上帝是我们的牧人,没有他的命令我们就没权力逃避。”①但他接着说:“一切中最伟大的净化便是无所为而为的科学,唯有献身于这种事业的人,亦即真正的哲学家,才能使自己摆脱‘生之巨轮’。”这种观点与柏拉图的也相近:哲学家因为是与理念、理式打交道的人,所以是所有人中最接近永恒理念的不朽的人。柏拉图说:“除了有智慧的人而外,别的任何人的快乐都不是真实的纯净的,而只是快乐的一种影像呀!”也就是说,“看到事物实在(即理念)这种快乐,除了哲学家而外别的任何人都是不能得到的”②。 比起希腊的宗教和哲学来,基督教对死亡的超越亦即让个人值得活下去的法术,要有力和神秘得多。在基督教看来,人和万物都是神创造的。但是,由于人的“原罪”,就被赶出了乐园而到尘世上来了。因此,尘世是浮嚣的、不真实的、不幸的,充满了罪恶和痛苦;尘世的今生也不值得人留恋。只有相信耶和华和耶稣基督以赎其罪,才可能有来世永生的幸福。因此,较之希腊宗教和哲学,基督教更有力地否定了现世的生命。个体根本不值得为现世生命的死亡而哀号恸哭,相反,现世生命的死亡倒是进入来世天堂必经的台阶。人有不灭灵魂,它可以寻求与神(God)亦即绝对实体的沟通。因此,在希腊思想的冲刷之下,所谓绝对全能、无始无终的耶和华,也就成了类似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之类的东西。正是在这核心的一点上,基督教与希腊思想联结了起来,使希腊哲学变成了基督教的神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