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史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亚当·罗伯茨,Adam Roberts  页数:376  译者:马小悟  
Tag标签:无  

前言

科幻小说是一个太大的主题,很难面面俱到地呈现在一部批评史中,即使是在这部容许较大篇幅的书中,也很难做到。想要寻求更大综合性解释的读者,可以去参考约翰·克鲁特(John Clute)和彼得·尼克斯(Peter Ni.cholls)的大部头《科幻小说百科全书》(Ency clopediaof Science Fiction)。本书并不是对科幻小说这一文学类型的完全叙述,而仅仅是将“幻想”文学(“fan.tastic”1iterature)——我们现在称之为科幻小说——从它诞生的最早时代联接到当代的一种尝试。本书的大多数篇幅涉及中篇或长篇小说——它们是科幻小说的主要形式,当然短篇小说、电影、电视、漫画和其他文化作品形式所占的成分在晚近越来越多。作为一部批判史,本书当然也有自己的特定工作。笔者希望避免沉闷的行文,不过我的讨论并不是完全中立的——虽然作为纯粹中立的批判性讨论还是存在的。这里,我先把我的观点概述出来,这样读者们就能够做好心理准备,带着或同感或反对的观念框架来读这本书。我认为,我们现在称之为科幻小说的文学类型,起源于古希腊小说中的幻想旅行作品;凡尔纳的奇异旅行(voyagesex traor dinaires)这个词汇我发现最适合于用来描述这些文本。带着幻想插曲(这意味着不可能的或者奇幻的)的旅行或者冒险的叙事,通常是古代文化中最受欢迎的文学形式:史诗提供了许多例子,比如奥德修斯遇到库克洛佩斯“和喀耳刻”——后者将奥德修斯的手下变成猪。由于古希腊人的文化传统中旅行探索占重要地位,因此这一文学类型并不是令人惊异的文化发展。我认为,在古希腊众多关于有趣的长途航海或者陆上跋涉的记叙中,有一种奇异旅行的文学类型:在天空中的旅行,尤其是旅行到其他星球。

内容概要

这是关于科幻小说起源和发展的第一部全面的批判史。本书从文学史、宗教史和思想史的多重角度考察了科幻小说在古希腊的先驱,在17世纪宗教改革时期的再度横空出世,在18、19世纪的风格流变,以及在20世纪如何登上文化巅峰——以小说、电影、电视到漫画等各种风貌呈现全盛之势。

作者简介

亚当·罗伯茨,1965年生,科幻小说作家、评论家、学者,剑桥大学博士,现任伦敦大学英国文学教授。作为一名科幻小说作家,罗伯茨曾得到两次阿瑟·C.克拉克奖的提名。他的另外一部科幻理论著作是ScienceFiction:the New Critical Idiom(2000)。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定义第二章 科幻小说与古代小说中断期:400-1600年第三章 17世纪的科幻小说第四章 18世纪的科幻小说第五章 19世纪早期的科幻小说第六章 1850--1900年的科幻小说第七章 儒勒·凡尔纳和H.G.韦尔斯第八章 20世纪早期的高雅现代主义科幻小说第九章 20世纪早期的通俗杂志科幻小说第十章 黄金时代的科幻小说:1940--1960第十一章 新浪潮科幻小说的影响第十二章 好莱坞科幻电影和电视(1960--2000)第十三章 70—90年代的科幻小说第十四章 20世纪末的多媒体、视觉及其他科幻后记 21世纪的科幻小说进一步参考书目重要科幻作品与科学进展年表译后记

章节摘录

魔鬼们在地球与“恶魔”(1evania,月球)之间穿行。有时,魔鬼会带上人类往返两地。她叫下来一名魔鬼,然后和儿子一起用布蒙住头(这是魔法约定所要求的),听这一“来自月球的魔鬼”讲述月球的真实情况。魔鬼的讲述便占据了《梦》的第一部分的剩余篇幅。第二部分嵌入性叙事比起第一部分,更具讲解性质。魔鬼讲了他们怎样趁着月食或者日食在月球和地球间穿梭。当发生月食——且必须是正食的时候,地球的锥形阴影触及月球,魔鬼就可以利用这个阴影作为阶梯到达月亮。魔鬼在飞行时,可以带上人类,但是对于凡人来说,旅行是“无比艰巨的”,因为要忍受极端低温和缺氧。魔鬼们通过体内发热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并通过把“湿海绵”放在人类嘴里来解决第二个问题,然后,魔鬼又介绍了一番月球的自然史。从月球角度看,天空中的主宰是地球,他们把地球叫做“Volva”。月球的自转周期是一个月,绕地公转周期也是一个月,这意味着,月球的半边永远面向地球,而半边永远背对地球。.面对地球的半边月球,月球居民称之为“下地半球”,另外半边,被称为“背地半球”。开普勒正确地直觉到,月球上温度变化的极端,从连续两周昼夜的严寒,到连续两周白天酷热——月球上的白天燥热难当,居民们不得不躲入山洞避暑。缺少地球存在的背地半球大不同于下地半球,书中用噩梦一般的语言,描绘背地半球的生活:他们过着无定的生活,没有稳定住所。在夜晚,他们成群结队游荡在月球大地上,有些人的腿比我们见过的骆驼腿还要长,还有一些人在空中飞,另一些乘坐船中顺流而下。绝大多数的背地人都长于潜水,能够潜入水底休息。他们的皮肤厚实而多孔。在太阳的暴晒下,最外层的表皮会烤焦,夜晚来临的时候,这层烤焦的表皮就像壳一样蜕下。他们的样子绝大多数像蛇。有些在正午阳光下无精打采。另外一些则在烈日里停止呼吸,等到晚上才活过来。下地半球的生活则没那么混乱,人们根据地球的位置,安排休息。这个区域中的大部分都被云朵覆盖。

后记

在翻译这部《科幻小说史》的最后阶段,大卫·鲍伊的Space Oddity一直陪伴着我,它是太空时代人类的一首赞歌,也是一首哀歌。我们已经可上九天揽月,但是本质上还是那么渺小的肉身——空间轨道上的汤姆上校与地球指挥中心失去了联系,生命即将面临灰飞烟灭,而与此同时,眼前繁星点点,他目睹了宇宙令人心碎的浩淼之美。歌中最后一声声的“can you hear me Mayor Tom”,毫无回音,只剩下电子脉冲的回响,这样的对比,让人浮想联翩,也让人想起电影《银翼杀手》中,复制人贝迪在临死前吟出诗一般的那番话:“我见过……你们人类无法置信之事——我曾看见太空战舰在猎户星座肩旁受创熊熊燃烧。我曾目睹C射线群在唐怀瑟星门的黑暗中磷光闪耀。现在,所有瞬间都在时间中稍纵即逝,一如落在雨中的泪水。”干百年来,人类多么想挣脱这易朽的肉身,实现灵魂的绝对自由。在现代社会之前,人类是有这样的确信的。两干多年前的苏格拉底,可以那么平和地接受对他的宣判,取过鸩酒一饮而尽,因为对他来说,死亡只是一种重生,是对沉重肉体的摆脱。这样的美梦,终于还是醒了。我们用自己的理性,用科学,让自己醒了过来,告诉自己“宇宙的基本事实是氢,还有空空如也的空间。宇宙是重力、电磁和原子力,它们穿梭在荒凉的绝对真空中”。c.克拉克的《童年的终结》,还有库布里克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都是在试图为人类进化的终点找出一条想象性的通途,让我们的梦可以延续。所以科幻小说,就像人类所有艺术形式一样,都是互为主体的人类共同体所戮力营造的一座天使之城,对抗着宇宙间无尽的虚无。对我个人而言,将自己的时间转换为一串串文字,也是对抗这种虚无的一种方式。2009年随风而逝,而翻译这部《科幻小说史》则是2009年给我留下的最美好回忆。作者亚当·罗伯茨幼时是科幻小说的超级粉丝,在剑桥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之后,现在任教于伦敦大学,常年讲授后现代主义和科幻小说的相关文学课程。本书中,对于各种理论,罗伯茨皆能信手拈来,出入如无人之境,让笔下分析的那些文本顿时生发出思想上的关联度与历史深度,实在令人叹为观止(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他居然用康德的伦理学精彩解读了阿西莫夫的机器人)。

编辑推荐

《科幻小说史》:同文馆·小历史系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科幻小说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首先要强调一点,这本书百分百是一部规范的学术论著。也许有人要问,学术论著留给学术圈的人去读好了,科幻迷凑啥热闹?但是,正如罗伯茨自己说的,科幻粉丝是一个庞大、热切、聪慧并且各执己见的读者群,他们通常能言善辩、知识丰富且愿意提高自己的理论学术修养(最后一条是我自己加的~~笑)。对于这样一个群体,阅读一部学术化的史学论著并不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相反,对于在阅读作品之余想引入一些学术性批判思考的科幻迷而言,本书绝对是必读著作之一。因为本书的史学观点会让你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不管你最后同不同意他的看法。科幻迷阅读这样的著作,且不说你可以去装装资深逼,就说你自己去看各式各样的(西方科幻)作品也会有一个新的框架性的视角。

      本书原名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我个人认为更应该翻译成《科幻史》。因为尽管Fiction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直接理解为小说,但 Science Fiction 这个名词本身已经成为某个类型的艺术的名称,比如有科幻文学(Science Fiction Litera***e)、科幻美术(Science Fiction Art)、科幻音乐(Science Fiction Music)、科幻影视(Science Fiction Movie)等,甚至还可以有科幻雕塑、科幻建筑、科幻舞蹈。即使在科幻文学范畴下,SF也可以用到不同的体裁,比如科幻小说、科幻戏剧(Science Fiction Drama)、科幻诗歌(Science Fiction Peotry)等等。作者在序言中就称,虽然本书涉及的大部分是中长篇小说(short or long novel),但其他文化作品形式也有不少涉及,比如第十二章的科幻影视和第十四章的多媒体视觉和有声科幻。但就我阅读的感觉而言,这些部分是游离于作者整个科幻史学观框架之外的,而且论述也并不特别专业,因此成为可有可无的鸡肋。如果译者在所有“Science Fiction”地方都用“科幻小说”来翻译,对于“小说”这个狭窄的文学体裁名称有预设理解的读者会在很多时候产生困扰。就比如十四章的“有声科幻小说”一节,明明谈论的更多的是科幻音乐呀。
        
        本书的译者(笔名马小悟)其实就是本书编辑,他有比较深的人文学术训练(哲学专业出身,研究中西思想史),因此能够用“优美得体”而又带有学术性的汉语翻译这本学术著作。无机指出了其中的一些翻译错误,但瑕不掩瑜,本书的翻译依然是第一流的。译者认为作者带着在学术界、主流文学界“为科幻小说正名”的心态在写这本书。诚然作者在字里行间中对科幻粉丝的小圈子性作出一些批评(其实我觉得这个观点倒无必要,如果没有一些“圈子性”何来粉丝群体的维持和团结呢?当然更开放一点的心态也是需要的),但我觉得倒不必刻意这样拔高。与其说“为科幻小说正名”,倒不如说是作者带着开放的心态来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并把这本书最主要的目标读者设定为非科幻迷的学术界人士。但对于我等想要增进科幻理论修养的科幻迷而言,这本书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全新视角,非常值得一读!
  •   中国的科幻迷虽然总数不少,但占阅读人口的比例还低,近年四川的科幻世界杂志社组织出版了一大批获雨果奖、星云奖(或提名)的优秀科幻小说,令广大科幻迷大饱眼福,被视为功德无量之举。而科幻文学研究及科幻文学史著作的出版,目前还乏善可陈,较好的科幻文学史译作我仅见上海出的一种彩图本,内容颇丰富,但限于形制,文字量嫌少,论述未能全面展开。此册《科幻小说史》多少满足了我的需求,相信也会有总多其他的科幻文学爱好者喜欢“她”。——大力推荐!并期望今后能再读到其他有特色的同类优秀著作。
  •   这本书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当然啦,也多亏了翻译家们的辛苦工作!!
  •   掌故是需要了解,只要自己的精力够用,兴趣够足。
  •   还不错吧~~物有所值
  •   先买下来看看
  •   虽是粗粗的翻阅,未及深入,但手捧这本[科幻小说史]还是心中充满喜悦,这本书好象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梳理世界范围内科幻小说创作的历史,单凭这一点就该支持,本应该给五星,可北大出版社的印刷质量很难令人满意,与这本书同系列的[异端简史]我以前买过,这两本书质量差不多,所以买过[异]的朋友要心中有数,但[科]的内文质量不错,所以建议喜爱科幻或魔幻类小说的朋友们还是人手一册吧,必竟是等了许多年的稀缺品种,虽然定价有点贵,可北大社从来就是这样,牛,你没办法,呵呵,
  •   很全面!对于科幻爱好者或是相关研究都很有帮助!
  •   印刷质量还行,前几页翻译的还可以
  •   因为我没看下去
  •   个人观点较浓,称不上“史”
  •   视角独特,挺不错的,就是翻译很郁闷
  •   第一次拿到破损了,很不高兴,换了的完好。内容很全面,但都是提要和概括性地描述。
  •   想必来买的都是经过考察的。豆瓣上有一片很专业的对此书的点评。如果不能拿定主意的,不如去搜搜看。
  •   偏软科幻比较多,且多数是罗列宏观历史,探讨不够深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