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栋霖 编 页数:381 字数:423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半学年的课时容量,适合新闻、文秘、广告、影视等多个专业的教学安排。多声部的文学史叙述方式。创新性的声音,满足师生对文学史复杂性的直觉与想象,激发探索热情。
书籍目录
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第一节 “人”的观念与文学史构成
第二节 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开端
第三节 文学观念的变革
第四节 文体叙述的创新
第一章 五四时期:中国新文学的确立
第一节 “人的文学”与白话文学
第二节 启蒙精神与现代小说确立鲁迅
第三节 人生写实与浪漫抒情郁达夫
第四节 诗体解放与诗美探寻郭沫若徐志摩
第五节 性灵发现与散文勃兴周作人
第六节 话剧的舶来与初创田汉
第二章 30年代:新文学重要收获
第一节 人文主义的深化与左翼的兴起
第二节 小说流派与群落的竞起沈从文
第三节 风格多样的长篇体式老舍巴金茅盾
第四节 俗雅交融的现代通俗小说张恨水
第五节 现代话剧的成熟曹禺
第六节 现代诗学的标志戴望舒卞之琳
第七节 犀利、幽默与独语林语堂
第三章 40年代:战时背景下的文学嬗变
第一节 战争状态与文学的区域分化
第二节 解放区的文学方向与实践赵树理
第三节 都市、消费与文学的现代性张爱玲钱锺书
第四节 凝目现实与诗学的综合艾青穆旦
第五节 感应时代的历史剧
第四章 50-70年代:国家体制下的文学状态
第一节 新的政治空间与文学的规范化
第二节 革命叙事与探索生活的“边缘”
第三节 配合现实与话剧民族化探索《茶馆》
第四节 政治抒情诗与散文模式
第五节 另一重文学空间:台湾与香港白先勇金庸
第五章 80-90年代:当代文学新时期
第一节 人性复归与多元探索
第二节 文学反思与先锋实验贾平凹莫言
第三节 众声喧嚣中的长篇收获
陈忠实 余华 王安忆 王小波
第四节 朦胧诗与诗歌多元化探索
第五节 戏剧在两岸的探索
第六节 散文园地的重建
第六章 新世纪文学
第一节 传统的延伸
第二节 “80后”与青春写作
第三节 新媒介与文学新型态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理想”与“现实”现实主义在中国革命文学的系统中,始终都与对革命远景的想象相联系,关于革命的“浪漫”的构想与期待,始终牵引着人们对于现实主义的种种论说。这是一个在革命目标规约下企图收纳人们全部的文学表达与想象的话语范畴。它的生成,离不开20世纪中国异常动荡、危机深重的历史,以及艰苦卓绝、严酷曲折的斗争历程,是一种政治功利性与乌托邦想象相混和的产物。它本质上是一个政治话语的文学表达,其实践逻辑是,紧紧追随不断前进的革命实践,始终怀着浪漫的革命理想来反映具体的革命现实。“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是当代现实主义构想的核心。这种现实主义构想的实践展开,涉及世界观、典型、细节、环境、题材、风格等诸多因素。其中,同“理想”与“现实”的体用关系最具直接关联性的是典型和题材。题材即“写什么”的问题,主要联系着对现实的反映,而现实中最根本的因素是“人”。因此,再一个关键就是如何根据理想来表现“人”,即塑造“人”的典型。也就是通过题材对接现实(并寄托理想),以典型(在与现实的联系中)体现理想,来有效地展开与新时代相呼应、并同时代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保持高度一致的文学实践。文学典型 典型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经典命题,也是左翼革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理论问题。在1942年的“讲话”中,毛泽东明确提出革命文学的任务是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这虽然是直接就文学题材而说的,但是,关于“新”的强调又有着特殊的典型性指向和要求。“新的人物”与“新的世界”相结合,就构成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经典论断的中国化,也赋予了典型以特殊的理想化色彩。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0(精编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博雅大学堂·中国语言文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史 1917-2010(精编版) PDF格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