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国恩 编  页数:300  
Tag标签:无  

前言

这套系列教材的酝酿已有七个年头儿了。2002年我受命担任武汉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分管本科教学工作。正值新世纪之初,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高等教育也随之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如何更好地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这已是摆在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不得不思考、不能不应对的当务之急。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为了适应人才观和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我与时任系主任的龙泉明教授策划,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试点,从修订培养方案入手,全方位地开展本科教学改革。举措之一,就是大刀阔斧地调整课程体系,压缩通史性、概论性课程,增加原典研读课程和实践性课程,旨在强化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此相应,计划编写配套的教材。起初,为了加大原典阅读的力度,配合新培养方案增设的语言文学名著导读系列课程,我们首先组编了《高等学校语言文学名著导读系列教材》,2003年正式出版。与此同时,也酝酿编写一套适应新需要、具有新理念的基础课教材。从那时起便开始思考、调研、与同仁切磋。经过几年的准备,2006年开始系统谋划和全面设计,2007年正式组建了编委会,启动了编写工作。经过众多同仁的不懈努力,今天终于有了结果,令人欣慰。这套教材是针对现行一些教材存在的问题,根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国际化人才而设计编写的。旨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新性学习,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强化不断探索的意识,增添勇于质疑的胆略,培育大胆创新的精神。这也是我们把这套教材命名为“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的用意。全套教材共有12种,基本上涵盖了中文类本科专业的基础课和主干课。

内容概要

作者对中国现代文学史分阶段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深入的探讨,分析不同时期文学主潮的兴衰和文学现象的变迁,尤其是关注不同文体的发展,对重点作家作品进行导读。基础知识后附[研讨平台],对现代文学研究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做出评析,富有开拓性和启发性,而[导学训练]、[拓展指南]、[参考文献]可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引路。

作者简介

陈国恩,文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闻一多研究会会长、海峡两岸梁实秋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湖北省鲁迅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及高校学报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等专著8部,主编高等学校教材《中国现代话剧名作导读》,主编及合作主编论文集6部,主编博士学术论丛15种。已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社科项目多个,主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先后8次获浙江省、安徽省、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优秀图书奖。

书籍目录

《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总序绪论第一章  从晚清到五四第二章  新文学主将鲁迅第三章  小说流派的形成第四章  新诗的发展第五章 现代散文的成熟第六章  话剧新探索第七章  左翼文学运动及创作第八章  社会剖析小说大家茅盾第九章  燃烧着青春激情的巴金第十章  展现市民社会世相的老舍第十一章  现代话剧的高峰曹禺第十二章  沈从文与京派文学第十三章  30年代现代派文学第十四章  小品文的兴盛第十五章 新旧激荡中的通俗小说第十六章  40年代的文学运动第十七章  解放区文学新气象第十八章  国统区文学的丰收第十九章  新诗泰斗艾青第二十章  穆旦与西南联大诗人群第二十一章  “七月派”的创作第二十二章  都市通俗小的发展第二十三章  钱钟书、张爱玲与沦陷区文学第二十四章  台湾和香港文学30年后记

章节摘录

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日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日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日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表现出了比胡适更为激进的态度,并且更多地关心文学内容的革新。1918年4月,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对文学革命的宗旨做了新的阐释。他的宗旨,就是通过“国语的文学”来建设“文学的国语”,将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结合起来,以收彼此促进的成效。同年12月,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出新文学即是人的文学,从而有力地把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落实到了文学中,使文学革命有了更为明确的内容和更为具体的目标。1918年冬,陈独秀、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北京大学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办了《新潮》月刊。这些刊物提倡白话文和新文学,努力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介绍外国文学思潮,文学革命的声势越来越大。文学革命的先驱把文学看成是对人生很有意义的事业,因此在提倡新文学的同时,把矛头指向了民国初年追求娱乐和消遣的旧派小说。这是由于新旧两派小说家的文学观念尖锐对立,也是因为旧派小说在市民中仍然拥有很大的影响,不对它实施打击,新文学的影响难以真正地扩大。周作人写了《论黑幕》,批判黑幕小说的陈旧和浅薄,指出它是与封建复辟思潮同气相求的。沈雁冰在《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等文章中,指出旧派小说“思想上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游戏的消遣的金钱主义的文学观念”。新文学阵营对旧派小说的批判,体现了一种使命意识,但也相当程度上抹杀了旧派小说在现代艺术的探索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文学革命初期,旧势力并没有予以重视,这让先驱者感到了寂寞。于是,钱玄同和刘半农演出了一场双簧戏。先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模仿守旧派的口吻攻击白话文,然后由刘半农复信一一加以驳斥。但当文学革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时,守旧的文人就忍不住了。先是林纾向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发起了攻击。这位在晚清用文言翻译了大量外国小说而享有盛名的古文家,写了《论古文白话之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攻击新文化运动“覆孔孟,铲伦常”,“尽反常轨,侈为不经之谈”,声称“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他极力反对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后记

这本教材的体例,是依据《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的整体构想且考虑到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特点而确定的,其宗旨在绪论的后面部分已经做了说明,使用者可以据为参考。教材由主编提出编写大纲,经编委会讨论确定后,由各章的执笔者撰写。初稿交由主编汇总通稿,在文字上做必要的删改和增益。然后再返还各位执笔者,或确认或修改。有的章节如此来回数次,目的是教材在立意上要有所创新,而文字的风格又能够保持统一。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文学》是中文专业现代文学基础课教材,为“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对1919-1949三十年的现代文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述和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文学主潮和文学现象;与一般文学史有别,不过分强调时段,而是重点关注不同文体的发展变迁,以此串联起整个文学史,并对重点作家作品进行导读。每章基础知识后进一步给出了“导学训练”、“问题研讨”、“拓展指南”,供学生深入学习之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此书为武汉大学文学院老师们精心编纂的一本好书
  •   不错的,正版,而且很快就到了,也便宜!推荐。
  •   很好不错 纸质 好好
  •   简单明了,希望有帮助
  •   考研必备书籍,很全很新
  •   质量不错,发货也很快,挺好的
  •   简单易懂,只是稍有简单
  •   本书选取重要作家,说明现代情况,很好
  •   历史感太强,感觉像记流水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