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美国

出版时间:2011-11-1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涛  页数:60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依托丰富的史料,深入研究了1849年以来孔子在美国报纸上的形象变迁。作者选择了能代表美国社会舆论的几大报纸,从中筛选了3000篇左右的相关文献,分为五个时段,展示了作为中国文化象征符号的孔子,在美国文化的语境中所经历的认同和变异,以及这一符号与美国社会和中美关系的相互融合和影响机制。对于孔子的海外形象研究和美国的中国形象研究而言,这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

作者简介

  张涛,男,1971年生,四川岳池人。1988年9月考入四川省康定民族师范专科学校(现四川民族学院)英语系,1990年9月升入四川外语学院英语师范系,1992年6月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四川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1995年6月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1997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2000年6月获世界史博士学位。2000年7月至今任教于四川外语学院。现为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生导师,担任中华美国学会理事、美国国务院学友、国际美国学会(荷兰)成员、重庆市第一批社科专家库成员。曾于2008年和2005—2006年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密苏里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等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和访问。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社会文化和中美关系,已出版学术专著3部,在CSSCI来源刊发表论文近30篇,多次获得学校和省级学术奖励。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部分 排华酝酿时期的孔子形象,1849—1882
 第一章 孔子:中国“反文明”特性之源
 第二章 孔子:美国舆论中的怪异符号
 第三章 孔子思想与美国价值观念的共性:负面舆论之下的理性声音
第二部分 排华高峰期的孔子形象,1882—1920
 第四章 孔子与美国排华高峰期华人的认同建构
 第五章 孔子与排华高峰期的华人怪癖
 第六章 孔子与近代中国的衰落
 第七章 孔子:美国世纪之交援华舆论中的主角
 第八章 孔子在社会进步中的借鉴意义
第三部分 动荡年代的孔子观,1920—1950
 第九章 孔子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政治
 第十章 “子曰”:带有种族偏见的美国幽默
 第十一章 孔子:美国日常消费的内容
 第十二章 孔子与中国的坎坷命运
 第十三章 孔子与美国的外交舆论
 第十四章 孔子在美国社会的积极作用
第四部分 对华冷战时期的孔子形象,1950—1972
 第十六章 孔子:美国政治与社会问题的监督者
 第十七章 美国战后日常生活中的孔子
第五部分 当代美国的孔子形象
 第十八章 中美对话中的孔子
 第十九章 当代中美力量格局中的孔子
 第二十章 美国舆论与孔子在当代中国的复兴
 第二十一章 以孔子监督美国政治:当代美国政治评论的话语策略
 第二十二章 当代美国社会生活中的孔子
 第二十三章 孔子与战后美国华人的文化想象社区
 第二十四章 孔子:战后美国华人餐饮的文化标记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有鉴于此,媒体常将孔子与基督、孔子思想与基督教相提并论。纵然贬损居多,强调相似之处的评论亦有不时见诸报端者。在世界思想体系中,孔子学说与基督教同等重要,影响相似,此为第一大共通之处。《芝加哥论坛报》指出,人类社会拥有八大“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宗教”:犹太社会产生了包括基督教在内的三大宗教,印欧社会亦有三大教派,中国则有儒教和道教。八大体系勾画出“世界宗教地图的总体轮廓”。孔子与耶稣同属曾经庇佑世界民族成长壮大、免遭毁灭厄运的“少数几个思想家”之列,“有恩于整个人类”。公元前6世纪,孔子“被迅速席卷全国的无知和沉沦深深触动”,决定“重修典籍,推行道德改革”。孔子学说于是出现,其诞生轨迹“如同基督教在某些近代哲学家的阐述中重获新生”。类似的历史作用和形成背景造就了两大体系时有重合的内涵。因为如此,《纽约时报》在评论一本词典时认为,编撰者“应该以更长的篇幅”描述孔子和耶稣的生平,突出两人思想的“共通之处”。1870年,《论语》、《大学》和《中庸》作为“中国经典”被译成英文。有书评认为,英语世界“颂扬孔子、将其与基督相提并论甚至置于基督之上者甚众”,但却苦于没有孔子论著可供阅读。此次翻译,弥补缺憾。针对中国全国上下的孔子崇拜,《激进》杂志宣称,孔子发挥着基督在西方社会的作用。不仅如此,孔子与基督似乎还共同记载了人类社会的凤凰涅檠。史前大洪水即为一例。大洪水不仅在(《创世记》中有着明确的记载,孔子也有类似说法。孔子与基督再次站在了相同的高度。

编辑推荐

《孔子在美国:1849年以来孔子在美国报纸上的形象变迁》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孔子在美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此项工作很有意义,感谢作者
  •   是为父亲工作需要买的书,得到很好的评价,想必书本书确实不错~
  •   适合了解孔子在美国的情况。
  •   国内难得
  •   应该有价值
  •   该书以1845年以来,美国三十余种报纸上的8567篇文献(实际利用了约3000篇)为研究素材,分五个历史时期,论述了美国人的孔子观之变化。在分析报纸文章的同时,作者还补充介绍了同时代中美文化交流和政治外交的一些大小事件、活动等,有助于了解孔子形象演变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作者认为,孔子在美国文化里的形象不同于中国文化给他的定位。“美国的孔子是观察中国发展变迁的窗口,是中美两国竞相利用的舆论武器,是华人群体身份的象征,也是美国政治与社会问题的参照坐标。”该书视角新颖,材料丰富,结论具有启发性。不足之处似乎是缺乏较为细致、深入的语篇分析,书中所引用美国报纸上有关孔子的言论基本上都是非常简短的一句两句话(没有上下文;且仅提供中文译文,未有英文原文),若能选择一两篇比较完整,谈孔子较多的报纸文章进行语篇分析,或者对报纸中所有引用的孔子语录中英对照列出清单,那就更好了。
  •   这本书不错。送来的时候也很新,速度和蛮快的。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作者冲破了传统中美关系研究,孔子研究的枷锁,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非常有意思!很适合中美关系研究者和爱好者阅读,对外汉语研究者必读!!!
  •   这是我硕士生导师张涛教授的力作,他在美国研究方面很有建树,治学严谨。这本专著,不知花费了多少个日夜,查阅了多少资料,是一个真正学者的心血凝结。
  •   资料详实,角度开阔,探讨深入。难得的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