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

出版时间:2010年04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樊星  页数:331  
Tag标签:无  

前言

这套系列教材的酝酿已有七个年头儿了。2002年我受命担任武汉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分管本科教学工作。正值新世纪之初,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高等教育也随之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如何更好地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这已是摆在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不得不思考、不能不应对的当务之急。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为了适应人才观和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我与时任系主任的龙泉明教授策划,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试点,从修订培养方案入手,全方位地开展本科教学改革。举措之一,就是大刀阔斧地调整课程体系,压缩通史性、概论性课程,增加原典研读课程和实践性课程,旨在强化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此相应,计划编写配套的教材。起初,为了加大原典阅读的力度,配合新培养方案增设的语言文学名著导读系列课程,我们首先组编了《高等学校语言文学名著导读系列教材》,2003年正式出版。与此同时,也酝酿编写一套适应新需要、具有新理念的基础课教材。从那时起便开始思考、调研、与同仁切磋。经过几年的准备,2006年开始系统谋划和全面设计,2007年正式组建了编委会,启动了编写工作。经过众多同仁的不懈努力,今天终于有了结果,令人欣慰。这套教材是针对现行一些教材存在的问题,根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国际化人才而设计编写的。旨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新性学习,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强化不断探索的意识,增添勇于质疑的胆略,培育大胆创新的精神。这也是我们把这套教材命名为“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的用意。全套教材共有12种,基本上涵盖了中文类本科专业的基础课和主干课。

内容概要

这套教材的编写,是我们整体教学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几年来我们一直慎重其事,不仅注重相关的理论思考,而且努力进行实践探索,同时还积极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不断丰富我们的想法。为了保证编写质量,2007年我正式拿出编写方案之后,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讨;各部教材也都分头召开了编委会,反复研究具体编写方案,不断深化认识、完善思路、优化设计。因此这套教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    在编写队伍方面,我们约请了本院和其他部属重点大学的学术带头人或知名教授担任各书主编和主要撰稿人,并组建了总编委会,负责总体把关,各科教材则采取主编负责制,以确保编写质量。

作者简介

樊星,文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武汉作家协会副主席。1997-1998年美国俄勒冈州太平洋大学访问学者。2007年德国特利尔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著有《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世纪末

书籍目录

《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总序第一章 新中国文学的当代品格  第一节 深厚的政治情结  第二节 绚丽的文化景观  第三节 自觉的汉语意识  第四节 多元的创作格局第二章 “十七年”诗歌新风  第一节 “政治抒情诗”  第二节 郭小川与贺敬之  第三节 闻捷及其《天山牧歌》第三章 浪漫的革命史小说  第一节 革命史小说概述  第二节 革命战争小说:《红日》与《林海雪原》  第三节 成长小说:《青春之歌》与《三家巷》  第四节 大墙小说:《红岩》第四章 “合作化小说”的历程  第一节 “合作化小说”概述  第二节 史诗小说:《创业史》  第三节 民间色调:《山乡巨变》、《李双双小传》  第四节 政治小说:《艳阳天》第五章 “十七年”散文的格局  第一节 “十七年”散文概述  第二节 游记与小品  第三节 杂文  第四节 书信:《傅雷家书》的价值第六章 “十七年”戏剧的成就  第一节 “十七年”戏剧概述  第二节 历史剧  第三节 老舍的《茶馆》第七章 “文革”文学的特异量观  第一节 “革命样板戏”和浩然的小说  第二节 形形色色的“地下文学”第八章 新时期:“朦胧诗”的浪潮  第一节 围绕“朦胧诗”的论争  第二节 北岛与顾城的诗  第三节 舒婷的诗歌第九章 从“伤痕文学”到“改革文学”  第一节 “伤痕文学”的崛起  第二节 “反思文学”的成就  第三节 “改革文学”的风潮第十章 “新潮文学”与“寻根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蒙的“意识流”小说  第三节 马原和莫言的先锋小说  第四节 贾平凹、韩少功和阿城等人的“寻根小说”第十一章 从“新写实小说”到批判现实主义的回归  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概述  第二节 在“新写实小说”与批判现实主义之间  第三节 批判现实主义的新浪潮第十二章 “知青文学”  第一节 “知青文学”的演变  第二节 张承志、史铁生的文学境界第十三章 女性文学  第一节 从“伤情”到“纵欲”的性别之思  第二节 女性文学的命运主题  第三节 女性文学的神秘之惑第十四章 长篇历史小说的丰收  第一节 明末故事:《李自成》与《白门柳》  ……第十五章 “新生代”的诗歌与小说第十六章 新时期的“探索戏剧”第十七章 新时期散文的辉煌 第十八章 新时期的报告文学第十九章 台湾文学的风景后记

章节摘录

首先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对“文革”及其历史根源的控诉与反思。这样的控诉与反思暴露了极“左”政治对亲情与人情的戕害(如卢新华《伤痕》、王亚平《神圣的使命》、韩少功《月兰》),专制主义愚民政策对文化的禁锢、对人心的扭曲(例如刘心武《班主任》),呼唤人道主义的回归。接着是“改革文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触及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课题:蒋子龙《开拓者》、张洁《沉重的翅膀》、李国文《花园街五号》、柯云路《新星》和《夜与昼》都揭示了政治体制问题对思想解放、经济改革、社会变革的掣肘,写出了改革者因为常常碰壁而苦闷,从而为推动政治改革大声疾呼。“新潮文学”的产生是现代主义思潮回归,当代文学多元化格局形成的标志。但“新潮文学”中就有相当部分是政治题材——王蒙的“意识流”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都凝聚了作家对革命的一系列反思;韩少功《爸爸爸》以象征与荒诞的手法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劣根的思考,其中关于械斗的描写就是由“文革”武斗的史实触发①;马原《零公里处》取材于作家的“文革”记忆,写出了“文革”印象中的非理性发现;余华《一九八六年》也通过一个精神病人的自虐揭示了“文革”伤痕之深,并意味深长地对照写出了那些正常人的健忘……这些具有鲜明政治反思意味的作品使中国的“新潮文学”赋有了某些重要的当代特色,它们与现代文学中的“现代派”风格作品(例如鲁迅《狂人日记》、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等)在题材方面的迥然不同,一望即知。“寻根文学”旨在重新认识民族文化传统,并从中汲取文学创新的灵感。但阿城《棋王》、《孩子王》、《树王》都是以“文革”为背景的,都写出了在“文革”那个传统文化遭遇劫难的年代里,普通知青、农民在社会底层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写出了政治风暴也摧毁不了的传统文化之根。“新写实小说”直面现实的琐碎人生烦恼,但其中也有许多名篇具有显而易见的政治意味——刘恒《逍遥颂》就来源于作家的“文革”记忆;刘震云《头人》、《故乡天下黄花》深刻写出了中国乡村政治的荒唐、黑暗,他的《单位》、《官场》、《官人》也都是讽刺官场的力作;苏童《罂粟之家》意味深长地揭示了性欲与阶级斗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后记

这些年来,各路行家大显身手,出了不少当代文学教材,或旨在全面介绍有关知识,或立足于文学作品的细致赏析,或努力还原有关思潮的来龙去脉,可谓各有千秋。说到我自己,自1989年在华中师范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并且留校任教以来,在大学里从事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已经有二十个年头了。我一直在尝试着这样的教学实践:一方面,将对于思潮的介绍与相关重要作家、作品的评析结合在一起,从而努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对于文学史的“整体感”(即了解文学思潮演进的基本脉络与格局,了解文学思潮与具体作家作品之间的丰富联系);另一方面,在讲当代文学时努力将其放到更开阔的历史和思想文化背景中去琢磨,在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传承与差异(例如当代家族小说与现代家族小说之间、当代历史剧与现代历史剧之间)、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比较(例如“十七年”文学与俄苏文学的比较、新时期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比较),甚至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联系(例如孙犁、刘绍棠深受《红楼梦》的影响,王蒙、莫言喜欢李商隐的风格等等)中去探讨当代文学在与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和古典文学的比较中才能显示出的某些特色(如特别强烈的政治情怀、格外绚丽的文化景观等等)。最后,我还比较喜欢在分析作品时适当地有所发挥,从作品中生发出一些具有哲理意义的思考(例如在讲“荷花淀派”作品中那些性格泼辣的女性形象时,就引出关于中国女性命运的再思考:在中国这么一个具有“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的国度,为什么文学作品中会有那么多泼辣女性的形象?还有,在讲那些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时,也自然会引出对于“国民性”的再思考:谈到“国民性”,自然会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和祥林嫂,那么又该如何理解中国自古以来就经常上演的农民起义呢?……)。我希望在这样的发挥中启发学生去超越那些一般化的政治与文化理念,进而去发现文学与人生的复杂性、去接近文学的智慧。同时,我也常常把我所知道的一些关于作家与作家之间的恩怨、作家经历与作品“原型”之间的轶闻趣事告诉大家。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文学》: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当代文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这本书内容概括性很好,内容详尽,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值得珍藏。本书体现了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内容还具有独到的文学视角,很不错。
  •   已经是第四本当代文学史了,部分章节还可以。总的来说比较有条理,还有一些思考题
  •   武大文学考研必备,强烈推荐!里面的观点很有见地,也适合文学爱好者观读。
  •   学习中文就是要开拓视野,这本书的帮助很大
  •   编排很好,观点细致新颖
  •   很好,是我想要的那本书,而且物流还挺快,总之挺好的,挺满意
  •   本书选取重要作家,流派进行论述,很好
  •   不错,这本观点比较新。。不错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